学术投稿

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王晶

关键词:压力, 心理, 健康
摘要:目的:探讨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的30岁以下,且工作1年以上,并为独生子女护士106名作为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工作压力源的调查.结果:年轻的独生子女护士的婚姻与护理专业及工作、病人护理、工作压力总分显著正相关;学历与工作压力源的护理工作及专业、工作压力总分显著正相关;年龄与管理及人际关系成正相关(P<0.05).结论:当代护理管理者要重视独生子女护士这一特殊群体的工作压力源,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维护年轻护士心理健康,保证护理质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手术室和ICU中心静脉穿刺150例分析

    中心静穿刺是一项基础性临床技术,在手术室及重症监护室(ICU)应用普遍,用来建立静脉营养通道;静脉血滤通路;肿瘤化疗时,可用来输入刺激性药物;围手术期管理时,用来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快速补液、输入急救药物、采集血液标本等.本文主要探讨手术室、ICU中心静脉穿刺方法,用途,注意事项.

    作者:张威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输液止血带的制作与应用

    静脉输液技术已广泛应用,输液后一般都是利用棉球对针眼处进行压迫止血,棉球止血需要靠手的压力,必须得拿出一支手来压住针眼处,如果遇到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还需要一直压住针眼处,非常的不方便;同时患者如果按压方式不恰当还会引起皮下瘀血,会加大穿刺难度,为此,输液后对静脉管路的保护十分重要,我科研制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输液后血管压迫止血带,能较好地避免出血、皮下瘀血及血肿的形成,减轻疼痛,方便了患者,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文倩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探讨

    目的:研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为IGT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8例IGT患者(病例组)及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测定;同时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cy、血脂和糖代谢相关指标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颈总动脉平均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Hcy、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研究表明,病例组患者血策Hcy浓度与颈总动脉IMT呈显著负相关性(r=0.467,P<0.05).结论:IGT患者存在颈动脉硬化,与Hcy水平增高关系密切,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IGT患者颈动脉硬化的促进因素.

    作者:佟晓敬;张秀香;张学清;刘全良;刘国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股骨干骨折是指小转子下2~5cm起至股骨髁上2~4cm之间的股骨骨折.股骨是人体长、大、坚强的长管状骨.股骨干后外侧有4支股深动脉分支,骨折时容易造成这些动脉严重出血,上述动脉又发出分支由股骨嵴进入股骨,形成股骨的滋养动脉,因此手术时应避免损伤股骨的后侧.股骨干血液供应充足,骨折易愈合,但如处理不当可畸形愈合,留下残疾.

    作者:范秋生;冀玉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盐酸戊乙奎醚对围手术期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行非开胸手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非开胸手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盐酸戊乙奎醚)和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呼吸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后5min各项指标分别与插管前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时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插管后30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参数,如SpO2、PaO2、PaCO2、HR分别与插管前5min及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的插管后30min的PETCO2 Vt、CL分别与插管前5min、插管后5min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对围手术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作者:孔霖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开塞露加生理盐水清洁灌肠对肛肠科手术后便秘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肛肠科手术后患者应用开塞露加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缓解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混合痔、肛裂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肥皂水清洁灌肠,观察组采用开塞露加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结果:观察组的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塞露加生理盐水清洁灌肠效果优于肥皂水清洁灌肠.

    作者:胡丽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谈老年患者的静脉穿刺技巧

    主要介绍老年患者常见的几种穿刺方法和技巧,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

    作者:贾翠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绞锁髓内针治疗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补救疗法7例

    目的:探讨钟绞锁髓内针治疗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各项原因,进行相应的补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对7例因髓内针治疗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治疗.结果:本组7例患者术后获得6-18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骨折断端术后早4个月,晚16个月出现明显骨痂,大部在6-14个月牢固连接,平均愈合时间10.6个月.结论:对于交锁髓内针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时间较长的患者,针对造成骨不连原因的对因治疗,具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患者容易接受,疗效确切等优点.

    作者:张国权;韩应科;卜树田;戴云强;江文宝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为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对我院3例膝关节炎惠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做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无并发症发生.认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密切护理配合,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范秋生;冀玉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的体会

    目的:提高护理整体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方法:以病人为中心,完善护理服务规范,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人性化服务.结果: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满意度.结论: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房,可体现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达到:病人、家属、社会、护士四满足.

    作者:王秋阳;李清英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有效干预

    根据近年来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不断提升和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等实际情况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测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更大.

    作者:于丹妮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遗症护理经验.方法:采用语言训练,肢体功能锻炼,吞咽训练等康复护理.结果:该病人能正常进食,无呛食呛水.结论: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冯丽秀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产妇分娩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措施

    通过对产妇分娩各阶段的心理特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产前由“导乐师”陪伴产妇,疏导产妇消除紧张的心理,并对产妇产时和产后的心理护理指导等;得出心理护理对于缓解产妇分娩的紧张和焦虑情绪、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提高自然分娩率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延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与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临床护理中经常发现病人缺乏与糖尿病相关的基本知识,饮食疗法不能正确掌握,不遵医嘱规范用药以及不定期检测血糖等都易导致血糖的控制不良.故而在工作中应该重视疾病的卫生宣教,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发放健康宣教手册等形式对其进行宣传和教育,让其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控制饮食,坚持规范用药并定期检测血糖,以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洪丽新;聂敏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对出院病人回访的探索

    目的:通过对出院病人的回访,及时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方法:由专人负责在病人出院后10天内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了解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并告之康复护理知识.结果:及时得到出院病人的心声,解决病人的后顾之忧.结论:回访是完全必要的,促进了病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吴强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锁骨远端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都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术后X线评估复位率达100%,平均随诊14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李文银;李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婴儿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11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婴儿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1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婴儿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组62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三支持”,“三对症”,“三维持”即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使血气和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维持各脏嚣血流灌注,使心率、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高值,以保持神经细胞代谢所需能源.“三对症”即控制惊厥,降颅压,消除脑干症状.治疗组在前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婴儿高压氧和纳洛酮治疗,纳洛酮0.1mg/(kg.d),加入10%葡萄糖液50ml静脉点滴,维持8-10h,疗程5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婴儿高压氧纳洛酮治疗HIE方便、有效、安全,并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张学芝;李爽;薛红莲;郑春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使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中联合使用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提供依据.方法:以谋远在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中给予患者奥美拉唑结合血凝酶使用,连续使用3d,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显效敷为20例,占86.96%,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中患者显效的有12例,占52.17%,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显效数、有效数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臭美拉唑和血凝酶联合使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任引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拨开乌云见红日——一般心理问题认知疗法案例咨询报告

    本案例介绍了一位大学生士官,因失恋而引起头通、失眠,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及生理表现,通过对求助者一般状态的观察,主诉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给予明确的诊断,并运用了适当的咨询方法,使求助者逐渐摆脱了心理问题,从而走出压抑和忧伤,恢复了快乐和自信,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作者:徐钧;殷正森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急诊临床护理带教实践与分析

    护生完成了课堂学习,进入临床实习,尤其进入了特殊的科室,急诊科实习,急诊临床带教有它的特殊性,但其内容又刺于其它临床科室,交叉性强,渗透性也强.临床教师具有丰富的护理实践经验,如何加强急诊护理临床带教,如何让护生在未来的护理生涯中选择急诊护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通过262份护生实习手册整理分析,“都喜欢急诊护理,”也激发了急诊临床带教老师热情,特此报道.

    作者:李明凤;邹利群;李红;高永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