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方法切除副乳腺的疗效比较

潘新荣

关键词:副乳腺, 手术方法,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副乳腺切除后外形美观、不留瘢痕的手术方法.方法:将副乳腺手术适应证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用传统的梭形切除法;B组用溶脂吸脂后摘除副乳腺腺体的方法.结果:A组术后留10cm长、1.5cm宽瘢痕;B组术后切口1-2cm,切口隐蔽,腋下曲线流畅,外观美.结论:溶脂吸脂后摘除副乳腺腺体手术切口隐蔽,治疗彻底,并发症少,外观美,值得推广.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黄连液换早期脂肪液化伤口38例

    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很多年轻妈妈选择手术结束分娩.剖宫产手术的增加不可避免的带来手术并发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传统的切口脂肪液化治疗常需行扩创、引流、换药、甚至Ⅱ期缝合才能痊愈,不仅增加了痛苦,也增加了其费用.笔者2007年9月~2010年9月采用由我院中医科配制的黄莲液换早期脂肪液化伤口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高效负离子喷雾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高效负离子喷雾治疗,对照组采用高效负离子喷雾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4%,治愈率为54.2%;对照组有效率为76.7%,治愈率为13.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确切,安全方便,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进芬;李大宁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产房绩效考核与津贴分配的初探

    通过对产房绩效考核,津贴的二次分配,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津贴二次分配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调动了护理人员积极性,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社会效益的目的.

    作者:戴丽;王鲲;夏春玲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痤疮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治疗,6周为1个疗程.结果: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在治疗痤疮炎症皮损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美容疗效明显,愈后不留疤痕,无明显色素沉着.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皮肤轻度发红、脱屑、瘙痒.结论: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在治疗炎症性痤疮方面有良好疗效及美容效果,且短期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付敏;吴来武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4例体会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嵌顿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4例32侧输尿管结石嵌顿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必要诊断性检查,血肌酐高于700umol/L伴有高钾血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后,选用输尿管镜直视下腔内碎石、置双J管内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接受手术,术后均很快进入多尿期,22例肾功能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2例术后进行3次和5次血液透析,肾功能恢复基本正常后出院,术后复查腹部平片,输尿管结石排石干净.结论:输尿管腔内技术通过碎石、取石、置入双J管内引流,立即解除肾后梗阻,恢复排尿,改善肾功能,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可以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结石.

    作者:张明群;李龙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1例外伤致颌面部多发粉碎性骨折伴眼球缺失患者全麻12小时术中观察与护理

    1例外伤致面部挫裂伤,颌面部多发粉碎性骨折伴眼球缺失患者急诊入院后,经多科室会诊,由整形外科完成面部清创骨折切开复住内固定术,眼科医生完成左眼球摘除术,全麻长达12小时,术中患者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通过监护观察生命体征,严格记录尿量,调节输液及输血速度,复温及保暖,局部清创止血,积极配合术者和麻醉师给药,成功地使患者体温回升、血压维持在60mmHg以上,心率≤120次/分,血氧饱和度≥90%,12小时后手术成功完成.

    作者:袁久莉;刘丽欣;钟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鼻中隔成形术后并发穿孔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鼻中隔成形术后并发穿孔的可能原因,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裨益.方法:回顾821例行鼻中隔成形术中并发穿孔的15个病例,从中总结归纳出鼻中隔成形术后发生穿孔的可能原因.结果:根据15例发生鼻中隔穿孔发生部位、时间等因子分析,术前术中术后都存在可导致日后鼻中隔穿孔的因素.结论:根据发生穿孔的病例总结出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可能导致的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当注意避免.

    作者:顾东升;李佩忠;陈志亮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具体实践方法.方法:明确护士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加强保障支持,合理调配人员,科学绩效考核,激励护理人员,营造温馨环境,打造服务品牌等.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论: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需要进一步思者和研究,从而建立长效机制.

    作者:张丽红;闫春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氯胺酮和七氟醚用于小儿疝气的比较

    目的:比较静注氯胺酮与吸入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期行疝气修补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七氟醚组,每组各40例.氟胺酮组鼻导管供氧后静注咪唑安定0.1mg/kg和氯胺酮2mg/kg;七氟醚组面罩吸入6%的七氟醚,氧流量为4L/min.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以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术中体动和知晓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与氯胺酮组组相比,七氟醚组能较好接受诱导,诱导、苏醒时间较短,术中体动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呕吐等不良反应和术中知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七氟醚麻醉具有诱导快速、平稳、呼吸系统并发症少、小儿乐于接受的特点,可替代目前小儿疝气手术中常用的静注氯胺酮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平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气管插管病人颈部保护垫的制作与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原始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寸带压迫颈部,颈后皮肤受损或病人颈部不舒适、浪费固定带等,笔者经过多次临床实践后,制作了一种气管插管病人颈部保护垫,在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制作方法1.1材料:棉质布料,长20cm,宽10cm;棉质系带,长50cm,宽2cm;针线.

    作者:文英花;许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贯冬饮治疗脑出血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贯冬饮治疗脑出血后抑都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出血合并抑郁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治疗组给予贯冬饮汤剂口服,分别于入选时、治疗3个月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贯冬饮治疗脑出血后抑郁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祁静波;吴莉青;李迥;孟令海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医院门诊医疗服务中的关键时刻

    目的:运用“关键时刻”的营销理念,研究医院工作人员与病人发生的关键时刻,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服务的认知度,达到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目的.方法:调查病人在就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感受,运用关键时刻模型,建立门诊医疗服务路径,改变服务背景和医务人员行为服务模式,调整不相协调的因素,制定一系列服务措施.结果: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病人满意度逐年上升甚至达100%,病人的投诉率大大降低.结论:在门1诊医疗服务中,只有抓住每一个关键时刻,并赢得每一个关键时刻,医院才能够留住病人,才能够拥有广阔的医疗服务市场.根据社会发展,病人的需求,调整医疗服务模式是现代医院管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作者:桑凤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形态改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组共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99例,根据是其否患有糖尿病,分成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n=45)和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n=54),2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膜形态及有无斑块,观察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以2级狭窄(X2=3.68 P<0.05)、3级狭窄多见(X2=5.33 P<0.05),且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p<0.05);非糖尿病组颈动脉狭窄及斑块发生率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永清;周青霞;王风格;王岭东;王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乳腺结核的诊治并文献复习

    乳腺结核是一种极少见的乳腺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多样,诊断需要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细菌学检查、病理学与免疫学诊断等多种方法,治疗可通过适当的手术治疗,及标准的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作者就一例复杂病例的治疗经过,复习文献阐述该病的诊治原则.

    作者:王少华;纪祥军;倪黎登;于泽平;李宁;黎介寿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非腹腔镜辅助经脐单孔小儿阑尾切除术

    目的:探讨施行非腹腔镜辅助经脐单孔小儿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行非腹腔镜辅助经脐单孔小儿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手术获成功.手术时间15~80min,平均38min.无脐孔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3.9d.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非腹腔镜辅助经脐单孔小儿阑尾切除术安全有效,且美容效果好.

    作者:陈墩敏;朱定华;唐杰荣;何东来;谭宇彦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耳穴压丸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68例临床观察

    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为Alzheimer病、血管性痴呆、Binswanger病、缺血性卒中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何秀文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对于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00名护理人员和200例病人,在院里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方式前后,分别对护理人员及患者实施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对患者的200份调查的内容有患者对护理技能态度,对护理态度的态度以及医疗环境的态度;时护理人员的100份调查内容有对工作环境态度,同事关系等,然后收集所有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后,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态度前后变化很大,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有原来的50%左右上升到了90%以上,并且患者的心情都普遍转向良好,前后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护理人员的技能掌握提升了32%,同事关系也更加和谐,护理纠纷案降到了1%,减少了17件,护理积极性上升到94%,提高了30%,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也上升了29%.结论: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罗秋如;黄华英;黄翠珍;温宇静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嵌甲切除术手术方法的改良

    拇趾甲沟炎是足部急性化脓性感染,感染可发生在各种轻伤后,如刺伤,擦伤,小切割伤,剪指甲过深,逆剥新皮倒刺等.在门诊接收的甲沟炎患者,绝大部分因嵌甲而导致的甲沟炎,而多数患者是需要行手术切除处理.2005年7月以来,我院门诊采用改良式嵌甲切除术治疗嵌甲导致的甲沟炎患者,术后疗效满意.

    作者:黄兵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早期糖尿病肾病TGF-β1及ET-1变化及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的干预治疗

    目的:研究单用缬沙坦、贝那普刺治疗及联合应用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189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贝那普利组)59例,B组(缬沙坦组)64例,C组(贝那普利+缬沙坦组)66例,分别治疗12周,检测TGF-β1、ET-1、血糖及肾功各指标;检测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尿蛋白及血钾和血肌酐(Cr)等的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TGF-β1、ET-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GF-β1、ET-1水平与Cr等肾功能指标呈正相关关系.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8周后,患者TGF-β1、ET-1均明显下降.结论: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与单用药相比具有更强的降尿蛋白作用,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TGF-β1及ET-1水平并改善其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四腔二囊压迫止血病人的护理

    总结了2例四腔二囊压迫止血病人的护理经验.插管前做好心里护理、物品准备、合并症的护理.插管后护理以及插管后观察,是抢救肝硬化金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成功的关键.本组2例均成功.

    作者:王树琼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