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源;王文浩
PICC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本.本综述着重从建立王管技术管理流程以夏人员培训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深入研究层级管理在PICC护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实施分层级管理后护士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导管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静脉输液的专业化发展.
作者:刘丽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随着生活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剖宫产率逐年攀升.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在大中城市远远超过了有指征剖宫产.从我院分娩的孕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进行归纳,针对原因进行宣传,剖析思想症结,解除思想顾虑,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窦秀霞;蔡香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急救部常见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分析急救部护患纠纷原因,找出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原因主要包括服务态度、医疗收费、业务素质、法律意识、护理文书书写、责任心、沟通不到位等结论:增强护理服务意识,提高急救技能,强调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护患沟通,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能有效的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曾冬梅;孙激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适合脑中风吞咽困难患者鼻饲插管的方法.方法:将34例脑中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成两种模式备17例,模式1采用常规插管方法,模式2采用半卧位昏迷病人插管法.结果:模式1一次成功2例,二次成功5例,三次改为模式2成功10例.模式2一次成功12例,二次5例.结论.改良鼻饲插管法应用于脑中风吞咽困难患者能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
作者:刘兰;唐利群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调查河北衡水市城市健康女性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年龄分布,为非琳菌性阴道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507名妇女进行了分泌物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检测.统计各年龄段阳性人数.结果:507名健康女性妇检中,分泌物Ct、Uu总阳性率13.4%.其中,20-29岁12%、30-39岁17.8%、40-49岁14.9%、≥50岁6%.结论;本市健康女性Ct、Uu感染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刘北陆;栾建兵;郭连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行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治疗组美容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孔珺;戈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心静脉(如劲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具有血流量充足、操作简单易行、不损害血管和可以反复使用等优点,已成为常用的临时性血管通路.但随着留置导管时间的延长,常会出现一序列的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导管功能不良等,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共接收处理了3例深静脉留置导管意外破裂的病人,现将处理经过总结如下.
作者:万娜;梅咏华;宋雁红;冯爱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临床护理中经常发现病人缺乏与糖尿病相关的基本知识,饮食疗法不能正确掌握,不遵医嘱规范用药以及不定期检测血糖等都易导致血糖的控制不良.故而在工作中应该重视疾病的卫生宣教,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发放健康宣教手册等形式对其进行宣传和教育,让其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控制饮食,坚持规范用药并定期检测血糖,以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洪丽新;聂敏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婴儿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1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婴儿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组62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三支持”,“三对症”,“三维持”即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使血气和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维持各脏嚣血流灌注,使心率、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高值,以保持神经细胞代谢所需能源.“三对症”即控制惊厥,降颅压,消除脑干症状.治疗组在前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婴儿高压氧和纳洛酮治疗,纳洛酮0.1mg/(kg.d),加入10%葡萄糖液50ml静脉点滴,维持8-10h,疗程5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婴儿高压氧纳洛酮治疗HIE方便、有效、安全,并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张学芝;李爽;薛红莲;郑春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复方甘草酸苷60ml加入5- 10% GS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对照组80例:甘草酸二铵30ml加入5- 10%GS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患者症状、体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草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血清胆红素(TBIL)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明正改变慢性乙肝炎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损害,而且也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文晓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甲状腺癌约20%~30%患者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单发结节,1%~6%为多发结节.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2~3倍,儿童期出现的甲状腺结节50%是恶性,20岁以下、60岁以上亦是甲状腺痛高发人群[1].甲状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但是由于对该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和特殊的解剖部位,许多患者在术前、术中都产生了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手术治疗.术后的焦虑情绪也与康复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化解该消极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我院根据具体实际,自2009年来对甲状腺癌患者于接收入院起采用系统干预疗法,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吴志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床头交接班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模式,总结护理管理经验.方法:对床头交接班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实施规范化的床头交接班,促进各项治疗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有效减少了护理差错缺陷,保障了患者护理安全.结论:规范化的床头交接班管理,显著提高护士实际工作能力,全面提升科室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李亚蓉;杨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通过探讨剖析护患矛盾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对策并实施,从而改善不良护患关系,保障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作者:李玮;王军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总结8例腹膜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配合体会经验.方法:我院应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行肾上腺肿瘤摘除术8例.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根治效果显著.结论: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后腹腔镜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作者:石燕婷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护理排班是护士长根据科室护士工作任务,结合人力、工作性质等情况,周密、科学、细致地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工作的一项制度.护理工作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合理的护理排班是确保临床工作正常有序、各班次衔接紧密,病人获得安全护理的前提条件.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对急性深静脉血栓(DVT)进行导管介入直接溶栓和系统性溶栓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自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间采用导管介入直接溶栓与系统溶栓进行治疗的43例DVT患者平均(42.3±8.7)岁.所有病例患DVT平均(5.9±4.5)天时间.通过外周静脉或介入导管输注尿激酶进行治疗.溶栓后残留静脉狭窄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和/或支架置入治疗.结果:23例行导管直接溶栓20例(86.9%)成功地使栓塞静脉段复通.3例(13.0%)行PTA治疗,残留狭窄以支架成形治疗.20例行系统溶栓,4例(20%)成功地使栓塞静脉段复通.结论:导管直接溶栓在治疗急性DVT中疗效优于系统溶栓.
作者:侯培勇;李祺熠;苏奕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象就诊时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采用中药洗剂熏洗坐浴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B组采用外涂皮质激素软膏治疗.结果:A组明显好转率95.45%,B组明显好转率38.64%,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洗剂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疗效明显优于皮质激素.
作者:郑凤平;靳志颖 刊期: 2011年第z5期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又称腰麻,适用于2-3小时以内的下腹部、盆腔、下肢及肛门会阴部的手术.尿潴留为腰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支配膀胱的骶神经被阻滞后恢复较晚引起.既往如发生尿潴留,则给予留置尿管.这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及护理工作量,还存在尿路感染的风险.
作者:刘静;张玉琴;仲海燕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在白内障术中悬韧带断裂及后囊破裂过大、囊内术后人工晶体二期植入、外伤性白内障、晶体脱位等无晶体后囊膜的术眼中的应用.方法:我科于2005年4月-2010年12月采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术完成了26例(26眼),均获得满意的效果.其中:①一点固定悬吊法:完成了3例(眼),用于后囊破损孔偏上,下方残存后囊及悬韧带较多,可以支撑住一个晶襻,另一襻缝线固定于睫状沟;②二点固法:完成了23例(23眼),用于后囊破损严重或完全消失,两个晶体襻完全靠缝线固定在睫状沟.结果:随访3个月-24个月,平均19月,佳矫正视力1.0,低矫正视力0.1,视力在0.5以上者19眼(占73.09%),26例人工晶体位置正,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是无后囊或后囊膜、晶体悬韧带大范围缺损的手术首选.
作者:何亚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痤疮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治疗,6周为1个疗程.结果: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在治疗痤疮炎症皮损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美容疗效明显,愈后不留疤痕,无明显色素沉着.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皮肤轻度发红、脱屑、瘙痒.结论: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在治疗炎症性痤疮方面有良好疗效及美容效果,且短期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付敏;吴来武 刊期: 2011年第z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