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排班模式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与体会

王晓艳

关键词:弹性排班, 护士分工, 优质护理服务
摘要:护理排班是护士长根据科室护士工作任务,结合人力、工作性质等情况,周密、科学、细致地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工作的一项制度.护理工作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合理的护理排班是确保临床工作正常有序、各班次衔接紧密,病人获得安全护理的前提条件.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86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简便易行,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蜜蜂尾针向穴位注入蜂毒.结果:1998年9月-2010年12月门诊接收治疗686例类风湿患者,痊愈82例,显效112例,有效398例,无效94例,总有效率87%.结论:蜂毒具有生物学及药理学活性,能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消炎止痛的功效.蜂针蛰入穴位,有针刺经穴的机械性刺激,蜂螯后局部的红肿反应,有类似温灸的治疗效应.因同时具备了针刺、温灸、药物治疗的效果,其疗效大大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寿清;何银洲;白晓鸿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对近年来的420例使用静脉留置钟患着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会出现输液速度减慢或不滴、液体外渗、静脉炎、脱管等情况,通常均能得到妥善的处理.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合理使用给临床上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作者:李淑侠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氯胺酮和七氟醚用于小儿疝气的比较

    目的:比较静注氯胺酮与吸入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期行疝气修补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七氟醚组,每组各40例.氟胺酮组鼻导管供氧后静注咪唑安定0.1mg/kg和氯胺酮2mg/kg;七氟醚组面罩吸入6%的七氟醚,氧流量为4L/min.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以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术中体动和知晓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与氯胺酮组组相比,七氟醚组能较好接受诱导,诱导、苏醒时间较短,术中体动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呕吐等不良反应和术中知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七氟醚麻醉具有诱导快速、平稳、呼吸系统并发症少、小儿乐于接受的特点,可替代目前小儿疝气手术中常用的静注氯胺酮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平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9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93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93例患者康复锻炼期间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患髋关节功能恢复.结论:重视术前康复教育,指导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积极预防并发症,有利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凤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年轻化,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及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恶性肿瘤发生与转归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现代医学认为:长期慢性紧张、焦虑、愤怒、怨恨、灰心失望就会引起机体激素的不平衡和降低免疫功能,助长癌细胞的滋生蔓延.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48例宫颈癌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心理护理.具体措施为: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传递疾病相关的信息,鼓励患者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并在进行心理护理前后,用黄铎香教授设计的《心理健康调查表》进行自测,得出以下结论,做好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消除宫颈癌患者焦虑恐惧等不安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万里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镇痛泵用于妇科患者术后止痛的护理

    目的:使用镇痛泵有效处理妇科患者术后疼痛达到有效治疗.方法:将妇科术后2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不采取任何方法止痛;实验组手术后常规安置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进行有效的疼痛干预,并随访.结果:积极有效的术后镇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结论:采用有效方法处理妇科术后疼痛,使疼痛控制在小范围,更有利于使患者平静渡过术后恢复期.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的应急反应,促进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1].

    作者:匡翠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12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目的:总结128例子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对128例患儿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加强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严格消毒隔离.结果:128例患儿痊愈出院,未发生院内感染及死亡.结论:对手足口病患者早发现,早治疗,精心的护理和落实健康教育,对提高本病的治愈率及防止疾病的蔓延流行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祁莉;周红亚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基层医院创建优质服务病房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创建优质服务病房的现状,为医院顺利开展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在试点病房出现的问题,结合医院和各病区的实际情况,做出分析,针对相关问题给予解决办法.结果: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有效解决活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结论:要创建优质服务病房需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做保障,有先进的护理模式提升护理质量;更要有健全的制度保证病区安全、有效的运作.

    作者:谢来英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50例孕妇合并宫颈机能不全者,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其中28例施行宫颈环扎术治疗,观察妊娠结局.结果:孕妇手术28例中,延长妊娠至足月24例,早产2例,流产2例,胎儿成活26例;与非手术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可以延长孕妇的孕周,提高胎儿的成活率.

    作者:张春青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膝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21例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10年6月,21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结果: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均获得随访例,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0.5个月.按Ikeuch评定标准:优16例,良3例,可2例.结论:膝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具有手术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好方法.

    作者:赵银必;尹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植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9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并植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填充自体骨颗粒,伤椎植入椎弓根钉,结合上下相邻椎体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9例.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椎体高度恢复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伤椎椎弓根钉分散内固定的两者联合应用可降低后期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矫正度丢失的发生率.围术期相关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保证该项技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严燕;殷铁梅;杨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TNF-α和IL-6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7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2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FBG、UAER、TNF-α和IL-6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BG、UAER、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BG、UAER、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杏达美注射液能够降低早期DN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张新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老年住院患者非发酵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前,随着各种新型广谱抗菌药物、免疫制荆的大量使用,以及介入性诊疗技术的开展,医院非发酵菌感染率和耐药率日趋增高.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多,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容易诱发非发酵菌机会感染.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们对老年住院患者768例非发酵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超梅;何彦俐;肖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护理干预对局麻手术病人心理影响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局麻手术病人的心理影响.方法:将98例局麻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干预组实施了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与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对手术的恐惧感明显减轻,术中与医生配合默契,未诉疼痛,心情舒畅.结论:对局麻手术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对手术耐受力,值得在外科局麻手术患者中广泛推广.

    作者:石曼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肿瘤患者在调强放射治疗中心理护理及探讨

    目的:解除肿瘤患者对调强放射治疗的焦虑恐惧心理,增强病人对放射治疗的心理承受力,帮助病人度过放疗期,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6月34例调强放射治疗患者,进行治疗前及治疗中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进行针对性心理沟通.结果:34例患者中4例出现Ⅰ -Ⅱ骨髓抑制;9例发生放射性口腔炎;9例发生Ⅰ度皮炎,1例发生Ⅱ度皮炎,经过治疗与护理恢复正常,无一例患者目焦虑、恐惧心理放弃治疗.结论:全面了解放疗患者的疾病心理反应,合理运用医学心理知识,结合熟练的临床技术,再进行更规范,更系统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增强对疾病治疗的勇气和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放疗的耐受力,顺利完成治疗计划.

    作者:冀小平;郭蓉;黄兆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非药物治疗对癌症晚期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非药物治疗对于癌症晚期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将开展非药物治疗前后癌症晚期患者焦虑、抑郁自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开展非药物治疗后,癌症晚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01).结论:非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癌症晚期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提升其生命质量.

    作者:孙向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以卡莫氟片为对照药,评价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护理.方法:实验组:替吉奥胶囊(80 mg/m2)/d,分2次口服,d1-14;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d1.对照组:卡莫氟片(200mg/m2 )/d,分3次口服,d1-14;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d1.3周为1个疗程.每例受试者进行3个周期的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组治疗胃癌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为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毒性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加强口腔等基础护理.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有助于保证用药安全,将不良反应降低到低程度.结论:替吉臭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是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有效的药物,及时予以护理干预,能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作者:丁荣楣;徐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在白内障术中悬韧带断裂及后囊破裂过大、囊内术后人工晶体二期植入、外伤性白内障、晶体脱位等无晶体后囊膜的术眼中的应用.方法:我科于2005年4月-2010年12月采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术完成了26例(26眼),均获得满意的效果.其中:①一点固定悬吊法:完成了3例(眼),用于后囊破损孔偏上,下方残存后囊及悬韧带较多,可以支撑住一个晶襻,另一襻缝线固定于睫状沟;②二点固法:完成了23例(23眼),用于后囊破损严重或完全消失,两个晶体襻完全靠缝线固定在睫状沟.结果:随访3个月-24个月,平均19月,佳矫正视力1.0,低矫正视力0.1,视力在0.5以上者19眼(占73.09%),26例人工晶体位置正,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是无后囊或后囊膜、晶体悬韧带大范围缺损的手术首选.

    作者:何亚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并观察6min步行距离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4月-2009年3月9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商品名:万爽力,法国施维雅药厂生产)20mg,3次/d,长期服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2.9%),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244.5士27.1m)vs(229.4士26.8)m,P<0.01],但治疗组步行距离显著增加[(291.3士27.6)m VS(229.5士25.3)m,P<0.01].治疗组治疗后LDL-C、LVE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LVEF明显提高;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亚宁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影响健康教育质量的原因分析

    分析我科多年来临床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影响健康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探讨解决的途径,以达到在健康教育的意识、技能等方面的交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

    作者:魏敏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