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曾庆劲;郑荣琴;苏中振;贺需旗
目的 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ALF)的可行性.方法 将ALF造模成功的37只SD大鼠分为4组:CC14组(A组,9只),CCl4/MSCs(B组,9只),CC14/pHGF组(C组,9只)和CC14/pHGF+ MSCs组(D组,10只).用携带hr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MSCs(hrGFP-MSCs),并以hrGFP示踪.对C、D组大鼠给予CCl4,同时腹腔注射pHGF;B组和D组造模12h后肝内注射hrGFP-MSCs悬液.对各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后24 h、72 h、7天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造模后72 h检测血清IL-6、IL-10、TNF-α炎症因子水平,造模后24 h取肝组织行HE染色,造模72 h行PCN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细胞增殖情况.造模后72 h后取注射部位肝组织行冰冻切片观察移植hrGFP-MSCs肝内分布情况,对非注射部位肝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rGFP基因含量.结果 联合治疗后,ALF大鼠外周血ALT水平降低,IL 6、IL-10、TNF-α炎症因子水平下调,肝脏病理组织学损害减轻,肝细胞增殖率增高.造模后72 h,B组与D组注射部位肝组织内可见移植的hrGFP-MSCs,非注射部位肝组织未见hrGFP荧光阳性细胞,但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可在非注射部位肝组织内检测到hrGFP基因,且D组含量高于B组.结论 pHGF与MSCs联合治疗大鼠ALF的疗效优于MSCs或pHGF单独治疗,可能与pHGF促使其肝内定植MSCs增多有关.
作者:赖丽莎;陈俊伟;朱康顺;孟晓春;李征然;邹艳;单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新西兰兔早期放射性脑损伤模型,观察MRS各指标的变化,并与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对照.方法 将27只均接受单次大剂量25 Gy全脑照射后的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9组,设照射前、照射后1~8周共9个观察点,行单体素1 H-MRS.在每个观察时间点于MR扫描结束后处死该组动物,观察病理学改变,并与MRS改变结合分析.结果 胆碱/肌酸(Cho/Cr)比值的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明显下降:照射前为1.52±0.28,照射后4周为3.20士0.72,照射后8周为2.04±0.05;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r比值的变化趋势为逐渐下降:照射前为1.97±0.25,照射后8周为1.28±0.05.Cho/NAA比值呈持续上升,照射前为1.19±0.15,照射后8周为2.04士0.78.照射后2周,组织病理学开始发现小血管充血和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照射后4周脑室周围白质和胼胝体出现神经元肿胀,胞浆水肿,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增生,并见脱髓鞘改变.结论 新西兰兔早期放射性脑损伤模型 MRS各观察指标的变化与病理组织学改变密切相关;MRS可以作为早期检测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像学手段.
作者:李卉;耿志君;刘学文;李建鹏;谢传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方法 筛选55例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其中26例移植肾肾功能稳定(稳定组),29例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排斥组),观察两组的二维超声、CDFI及UE声像图表现,并对两组超声定量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与稳定组相比,排斥组移植肾体积及锥体高度增大、叶间动脉收缩期大流速减低,阻力指数(RI)增高;ROC曲线分析获得叶间动脉RI的佳诊断临界点为0.755,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58.62%(17/29)、92.30%(24/26)及74.55%(41/55);②排斥组皮质应变均值(MEAN)小于稳定组,蓝色区域百分比(AREA%)大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ROC曲线分析获得皮质MEAN佳诊断临界点为88.25,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75.86%(22/29)、96.15%(25/26)及85.45%(47/55).结论 UE及其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可用于移植肾术后病情监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
作者:祝志敏;柳建华;陈菲;邱少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实性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468例患者共562个甲状腺实性结节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根据结节长径将其分为两组(组I:长径≤1 cm,组Ⅱ:长径>1 cm).采用4分法(1~4分)评价甲状腺结节的弹性,≤2分判断为良性结节,≥3分判断为恶性结节.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计算两组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弹性成像对于2组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诊断敏感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特异度、阴性预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小结节(长径≤1 cm)的鉴别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冯占武;丛淑珍;吴丽桑;李妙珊;刘娟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CT/MR图像融合评价肝癌消融安全边界(AM)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消融术后1个月增强CT/MR提示肿瘤消融完全的肝癌患者39例共44个病灶,利用图像融合系统,在术前CT/MR图像上勾勒肿瘤及AM的范围,与术后CT/MR图像进行对位融合,根据消融灶覆盖肿瘤和AM情况,分为达到AM组和未达AM组.随访术后局部肿瘤进展(LTP)发生情况,比较两组LTP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对43个病灶完成图像融合,成功率97.73%(43/44),图像融合时间4~11 min,平均(7.0士2.0)min;融合图像评估AM用时5~10 min,平均(7.1±1.3)min.43个病灶中,24个消融后达到AM,随访未出现LTP;19个未达AM,随访中4例出现LTP;达到AM组术后LTP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达到AM组(P=0.031).结论 CT/MR图像融合能较准确地评价肝癌AM,消融术后未达AM者易发生LTP.
作者:李凯;曾庆劲;郑荣琴;苏中振;贺需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正常孕11~14周子宫动脉及螺旋动脉的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方法 选取410名正常孕11~14周孕妇,根据孕周分为Ⅰ组(≥11周且<12周)、Ⅱ组(≥12周且<13周)和Ⅲ组(13周~14周),按胎盘位置分为居中胎盘组、左侧胎盘组和右侧胎盘组;根据阻力指数(RI)分为<0.60组、0.60~0.69组、0.70~0.74组、0.75~0.79组及≥0.80组;分析不同孕周、不同胎盘位置的子宫动脉和螺旋动脉的多普勒超声参数特征,以及子宫动脉不同RI值舒张早期存在α切迹的情况.结果 Ⅲ组子宫动脉平均RI值低于Ⅰ组(P<0.05);Ⅲ组平均搏动指数(PI)值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居中胎盘组右侧子宫动脉PI低于左侧胎盘组(P<0.05),左、右侧胎盘组子宫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及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侧胎盘组左侧子宫动脉S/D、RI及PI均低于右侧胎盘组(P均<0.01);右侧胎盘组右侧子宫动脉S/D、RI及PI均低于左侧胎盘组(P均<0.01).在子宫动脉RI≥0.75的孕妇中,右侧α切迹发生率79.49%(31/39),左侧89.80%(44/49).螺旋动脉各项多普勒超声参数在不同孕周、不同胎盘位置孕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正常孕11~14周子宫动脉、螺旋动脉多普勒参数及胎盘位置存在一定特征,可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参考.
作者:谢亦农;江岚;陈智毅;梁伟翔;严宝妹;蔡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CT能谱成像能谱曲线分析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性质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并接受能谱CT扫描的浆膜腔积液患者66例,其中良性浆膜腔积液24例(63处),为肝硬化、心力衰竭/肾衰竭、炎症、结核所致;恶性浆膜腔积液42例(84处),为胃肠道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肝脏转移瘤和卵巢恶性肿瘤所致.应用能谱分析软件,分别测量并计算浆膜腔积液能谱曲线斜率,按斜率范围将曲线分为Ⅰ~Ⅳ型,分别统计良性、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曲线类型,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良性组Ⅰ~Ⅳ型曲线构成比分别为14.29%、14.29%、19.05%、52.38%,恶性组Ⅰ~Ⅳ型曲线构成比分别为73.81%、7.14%、11.90%、7.14%,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1,P<0.01).Ⅰ型曲线以恶性为主,Ⅳ型曲线以良性为主,Ⅱ、Ⅲ型曲线鉴别良恶性积液有一定限度.结论 能谱CT能鉴别浆膜腔积液的性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鞠烨;刘爱连;汪禾青;张婷;马春梅;刘静红;伟杰·阿南德;穆罕默德·阿尼尔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患者女,56岁,1个月前无意发现左侧乳腺肿块,约鸡蛋大小,偶有刺痛,近期增大,疼痛加重.查体:双乳对称,乳头无凹陷及溢液,左侧乳腺7~10点方向可扪及约6 cm×5 cm肿块,质韧,活动度差,边界不清,伴触痛,表面皮肤无改变;双侧腋窝可扪及多枚肿大淋巴结.超声:双乳腺腺体回声增粗增强,于左侧乳腺内下象限腺体深层及肌肉层内探及5.95 cm×2.59 cm强弱不均的斑片状低回声,边界欠清,后方回声无衰减;双侧腋下探及多枚肿大淋巴结,右侧较大者约1.80 cm×0.89 cm,左侧较大者约1.71 cm×0.77 cm,边界清,形态规则,可见淋巴门结构(图1).CDFI:乳腺肿块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①左侧乳腺炎性包块可能;②双乳小叶增生.增强MRI示左乳病变呈持续强化,左侧胸壁近左乳腺内下象限处可见异常强化信号,考虑来源于胸壁的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行左乳肿块局限性切除术.术后病理:(左)乳腺组织及骨骼肌、脂肪结缔组织慢性化脓性炎.
作者:张新;何英;辛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双重造影(DCUS)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证实为SMAS的23例患者(SMAS组),随机选取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正常的25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及DCUS检查,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SMA-AO)夹角,夹角处及夹角前十二指肠内径(D夹及D前),计算D前/D夹,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DCUS能清楚显示SMA-AO.与对照组相比,SMAS组SMA-AO夹角及D夹减小,D前及D前/D夹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别以SMA-AO夹角<15°、D夹<10 mm、D前>30 mm及D前/D夹>2.7为标准,超声诊断SMAS的正确率分别为73.91%(17/23)、91.30%(21/23)、82.61%(19/23)和100% (23/23).结论 DCUS能够清晰显示SMA-AO的解剖关系,对临床诊断SMAS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江文婷;杨舒萍;佘火标;黄宁结;沈浩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先天性肺静脉狭窄(congenital pulmonary venous stenosis,CPVS)很少见,儿科尸检中的发现率约为0.5%[1],婴儿期即可发生进行性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死亡率较高[2].本研究探讨MSCT诊断CPVS的价值.
作者:韩志雄;杨文平;归俊;归云荣;刘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能谱CT单能量(85、90 keV)成像技术去除CT尿路成像(CTU)排泄期对比剂硬化伪影(BHA)的价值.方法 对15例成年患者于CTU排泄期应用能谱CT行尿路区能谱模式(GSI)扫描,在工作站以GSI viewer浏览器重建66、85和90 keV三组单能量图像.用66 keV图像代替传统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由2名放射科医师在固定窗宽(350 HU)、窗位(40 HU)下对重建的1.25mm薄层轴位图像及重组VR图像质量进行主观目测评分,并测量图像指定区域(肾盂、肾盏旁BHA明显处肾实质)的噪声值(以SD值表示),以腹壁下脂肪的噪声值为图像背景噪声(Nb),BHA(BHA)值为No与Nb平方差的平方根.结果 66、85和90 keV三组单能量图像的BHA分别为(28.12±8.89)HU、(16.75±8.05)HU及(16.05±7.78) HU,Nb分别为(13.01±1.96) HU、(19.83±2.84) HU及(20.13±2.83)HU.与66 keV组图像比较,85 keV和90 keV组图像的BHA分别降低了约40.43%和42.92%(P均<0.001),Nb分别增加了约52.42%及54.72%(P均<0.001),但85 keV和90 keV两组单能量图像间的BHA及N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82、0.516).对图像的BHA面积、肾小盏边缘显示的锐利程度及重组VR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85和90 keV组图像的评分分别较66 keV组提高约100.75%、105.26%和94.49%(x2=26.82、28.71、24.88,P均<0.001);而85和90 keV两组图像间各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 与相当于传统120 kVp混合能量模式的66 keV组图像相比,能谱CT可在85和90 keV单能量水平显著降低CTU排泄期肾盂肾盏内高浓度对比剂产生的BHA,提高图像质量.
作者:朱婉秋;余永强;王万勤;刘斌;汪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患者男,57岁,发现心脏杂音3个月.查体:心尖搏动扩大,抬举样搏动,心尖部可闻及全收缩期4级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常规二维超声:左心增大,左心房内探及一肌束回声,横跨左心房,长约46 mm,一端连于卵圆窝处,另一端连于左心房左外侧壁,未见交通口;二尖瓣前叶增厚,近内交界区部分瓣叶(A3区)收缩期脱向左心房,致其关闭不拢;三尖瓣瓣环扩大,约33 mm,关闭不拢(图1).CDFI:收缩期于二尖瓣口探及中大量偏心性反流信号,反流束偏向左心房后侧,速度约7.0 m/s,提示:①二尖瓣腱索断裂并二尖瓣前瓣脱垂,二尖瓣关闭不全并中大量反流;②左心房内肌束形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切面左心房可探及肌束横跨其内,通过旋转及切割,从心尖向心底观察及从左心房左外侧向内侧观察,均可立体发现一根肌束横跨左心房,连续完整,一端连于卵圆窝处,另一端连于左心房左外侧壁部位,未见交通口(图2);提示左心房肌束形成.行左心房肌束切除术十二尖瓣置换术,术中见左心增大;二尖瓣环扩大,A3 区见一根主腱索延长、断裂,瓣口重度反流;三尖瓣瓣环扩大,瓣口轻中度反流;左心房内见类似房间隔的白色肌束组织形成,一端连于卵圆窝处,另一端连于左心房左外侧壁部位.
作者:袁新春;曾梁;周爱云;陈莉;邓林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显微镜(HFB)动态观测兔耳增生性瘢痕(HS)的形态学变化过程.方法 应用Panoview 31500 HFB和50 MHz高频探头,在兔耳HS模型形成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点(术后第1、3、5、7、11、16、20、28、36、60、90天)进行观察,同时进行大体形态、病理对比观察.结果 兔耳腹侧创面可产生与人类HS类似的过度增生过程.利用HFB可清楚、动态观测HS的形成过程,且超声对瘢痕的测量值与病理切片测量值高度相关(r=0.996,P<0.01).结论 HFB不仅能动态观测兔耳HS的全貌,还可观察其内部细微结构并进行定量分析,可为研究HS提供一种有效的观测手段.
作者:游玉芳;王志刚;郑元义;李文艳;牛诚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分析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 SPECT与18F-氟化钠(NaF) PET/CT术前诊断肺癌骨转移灶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4例肺癌患者,其中107例接受18 F-NaF PET/CT检查,167例接受99mTc-MDP SPECT检查,以病理学结果或随访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107例肺癌术前18 F-NaF PET/CT显像中,2例骨骼病灶性质待定;167例99mTc-MDP SPECT显像中,18例骨骼病灶性质待定.18F-NaF PET/CT和99mTc-MDP SPECT术前诊断肺癌骨转移灶的灵敏度分别为100%(32/32)和87.72%(50/57),前者高于后者(P=0.046),特异度分别为98.67%(74/75)和92.73%(102/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37,P=0.135);二者的准确率分别为99.07%(106/107)和91.02%(152/167),前者高于后者(x2=6.287,P=0.012).结论 18F-NaF PET/CT骨显像术前评价肺癌骨转移较99mTc-MDP SPECT的灵敏度和准确率高,是肺癌术前评价骨转移的较好方法.
作者:饶良俊;王晓燕;陈志丰;罗炳棋;张祥松;史新冲;易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瞬时波强(WI)技术在评价2型糖尿病(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颈动脉弹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88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DPN分为A、B两组,A组43例为T2DM未合并DPN患者,B组45例为T2DM合并DPN患者;另选同期4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C组).应用WI技术测量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相关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血管硬化参数(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模量(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均高于C组(P均<0.05);B组β、Ep、PWVβ高于A组(P均<0.05);A组及B组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血管顺应性(AC)低于C组(P均<0.05);B组W1、W2、AC低于A组(P均<0.05).3组间负向波面积(NA)、管径面积(NA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WI技术可以便捷、无创地评价T2DM合并DPN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异常改变.
作者:石莎莎;张宇虹;苏本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联合动脉健康评估软件包(AHP)分析健康成人颈动脉弹性及弹性储备.方法 对54名健康成人进行血压测量和右颈动脉超声检查,以VVI测量收缩期大运动速度(Vmax)、大应变(Smax)、大应变率(SRmax),AHP测量平均直径(d)、扩张性系数(D)、弹性系数(E).含服硝酸甘油(NTG)后5、10、15 min重复上述检查.计算Smax、D、E的储备值:储备值=(峰值一基础值)/基础值.结果 含服NTG后收缩压(Ps)、舒张压(Pd)、脉压(PP)较用药前均有下降,Pd、PP于15 min恢复至基础水平;用药后各节段Smax均增高,各节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max在5 min达到峰值,10 min降至基础;各时间点Vmax、SRmax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ax储备值为22.29%;用药后d、D、E增高,d于15 min恢复基础水平,D于10 min恢复,E至15 min时仍高于基础状态,D储备值为31.73%,E储备值为74.51%.结论 VVI结合AHP可用于评价动脉弹性和弹性储备,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血管损害.
作者:刘秋颖;贺声;张云山;余泽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患儿女,5岁,家长发现其肉眼血尿1周,为全程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寒战、高热.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左肾下极见2个实性包块,分界清晰,肾盂、肾盏受压并向外突起,大小分别为4.3 cm×4.0 cm×3.5 cm和3.2 cm×2.9 cm×2.4 cm,较大者呈均质低同声,内见条带状无回声,较小者包块内部回声略低,分布不均匀.CDFI:包块内血供较差,周边可见血管环绕(图1~3).超声提示:左肾下极多发实性占位(肾母细胞瘤可能).遂行左肾切除术,术中见左肾增大,形态失常,下极呈不规则隆起,其内可见2个包块,包膜完整,较大者为均质红色肉瘤样组织,约4 cm×3 cm×3 cm,较小者为白色鱼肉样组织,约3 cm×2 cm×2 cm(图4).术后病理:肾母细胞瘤.
作者:张忠磊;贺祎;贺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ABVS)与乳腺X线摄片(MG)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5例乳腺癌的术前影像学资料,比较ABVS与MG对乳腺癌的诊断效果.结果 对65例均进行ABVS检查,冠状面上乳腺癌病灶呈不同程度的强回声“汇聚”征,术前ABVS初步诊断55例(55/65,84.62%)为乳腺癌;对42例同期进行MG检查,术前MG初步诊断27例(27/42,64.29%)为乳腺癌.术前ABVS与MG对乳腺癌的总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VS(26/65,40.00%)对小病灶的检出率高于MG(9/42,21.43%,P<0.05).结论 ABVS冠状切面显示“汇聚”征对诊断乳腺癌具有高度价值.ABVS对乳腺癌的检出率高于MG,且对小病灶的检出率亦高于MG.
作者:常凤玲;李峰;冯俊;徐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CT灌注成像(CTP),对急性自发性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shICH)血肿周围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定量测量,评价脑血肿周围组织灌注参数改变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26例临床及CT确诊的幕上shICH患者行CTP检查,自发病到灌注扫描的时间为8~19 h.以血肿大层面为参照,测量血肿周围1 cm内及对侧镜像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获得相对灌注参数值rCBF、rCBV、rMTT(患侧/健侧).电话随访患者脑出血后1个月生活表现,并记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分值.结果 shlCH血肿周围带CBV值为(1.61±1.53)ml/100 g、CBF值为(16.48±12.58)ml/(100 g·min),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Z=-2.603、-4.178,P<均0.05);MTT值为(9.12±2.57)s,较对侧镜像区明显延长(t=4.747,P<0.05).血肿周围CBV、CBF值与BI相关(Z=-3.40、-2.98,P均<0.01),参数MTT、rCBF、rCBV、rMTT与近期预后无关(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7、0.848,且CBV界限值为1.24 ml/100 g时,敏感度66.67%,特异度为100%;CBF界限值为8.44 ml/(100 g·min)时,敏感度100%,特异度为72.70%.结论 CTP可预测shICH血肿患者近期预后,在一定范围内,血肿周围CBV、CBF值越大,提示预后越差.
作者:许化致;陈伟建;王美豪;曹国全;朱姬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Crouse积分联合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 收集131例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于入院第2天接受血浆MPO浓度检测,入院1周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CAG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计算颈动脉斑块的IMT积分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应用ROC分析分别比较颈动脉IMT积分、粥样斑块Crouse积分、血浆MPO浓度及三者联合检测冠心病的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MPO浓度、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IMT积分、Crouse积分及血浆MPO浓度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IMT积分、Crouse积分、MPO及三者联合检测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0.792、0.785及0.814,提示三者联合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优于单个指标.结论 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与血浆MPO浓度检测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有效辅助方法.
作者:毕成龙;张梅;胡晓波;王琳;张伟;吴林娣;李继福;陈文强;张运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