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积极的行为护理干预在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冯焕敏;齐敏

关键词:鼻出血, 行为护理干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栓塞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积极的行为护理干预在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鼻出血患者平分为两组-护理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都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积极的行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0%,护理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积极的行为护理干预在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好,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年轻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一例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是一种罕见的子宫内膜间质来源的子宫间叶性恶性肿瘤.现将年轻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一例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20岁,因“人流术后11个月,阴道不规则出血6个月”于2012年5月22日入院.患者11个月前因早孕于私立医院行人流术,术前彩超子宫未见异常.术后一个月月经来潮,月经规律4个月.6个月前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5个月前外院彩超提示:子宫9.1cmX5.3cmX5.2cm,宫腔内见不均质稍高回声约4.1cm×2.9cm,无血流.于当地三级医院查血HCG阴性,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术中见:宫腔后壁突出—约4cm×3cm肿物,表面不光滑,质硬,电切组织约30g.病理:(宫腔)增生的炎性肉芽组织.

    作者:周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对不同人群接受盆底康复知识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对盆底肌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不同学历人群对盆底康复知识的接受程度,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以提高女性对盆底肌康复必要性的认识.方法:将2011年10月~ 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14例不同学历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关于健康教育前后对盆底康复知识了解及需求情况的调查.结果:低学历女性健康教育前对盆底康复知识普遍缺乏了解,且需求不高,知晓率为37%;高学历女性健康教育前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及需求较高,知晓率为69.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不同学历女性对盆底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提高不同学历女性对盆底康复知识的认识.

    作者:佟玉静;郑春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基本档案信息分析研究生培养现状

    随着临床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临床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问题逐渐显露.本文通过分析某医学院校2007、2008和2009年三年临床研究生的基本档案信息,掌握其招生和培养情况,阐述临床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作者:涂师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纤维支气管镜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效果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效果.方法: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双腔支气管插管组(Ⅰ组,=63例),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组(Ⅱ组,n=85例),Ⅰ组凭经验插入左侧双腔导管,听诊法确定导管位置,Ⅱ组用FOB引导插管,使左支气管管腔末端位于左上肺叶支气管开口之上,两者的距离以不超过2cm为宜,同时记住导管距门齿的刻度,然后退出纤支镜.应用F0B验证两组导管一次性成功定位情况,观察气道损伤情况,记录两组操作时间.结果:纤支镜组较常规插管组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缩短,气道损伤发生率降低.结论:纤支镜在DLT插管定位时直观、准确[7],而且操作方法易于掌握,显著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还可以指导麻醉医师针对性吸痰,明显减少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6].

    作者:周艳;柯常青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骨修补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本文将对实施颅骨修补成形术的颅骨缺损患者给予临床分组治疗,从而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骨修补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颅骨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患者进行CT三维重建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三维易塑型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患者满意度、术中钛钉使用数量、患者疗效等情况进行比较,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中钛钉使用数量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100.00%,患者满意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9.47%,患者满意率为84.21%,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且P>0.05.结论: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使计算机对钛网进行数字化塑形,从而使钛网与患者实际发生颅骨缺损部位形态尽量接近,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并大限度的还原了患者缺损情况,并能够减少术中钛钉使用数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建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脊柱损伤的优质护理与整体护理

    目的:讨论脊柱损伤患者的优质护理与整体护理模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0月实行优质护理与整体护理的184例脊柱损伤患者.结果:优质护理与整体护理后患者的心理、配合医生治疗、功能的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明显的提高.结论:优质护理与整体护理在脊柱损伤中有者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赵茹营;王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析心理干预护理对子宫肌瘤术者性功能和焦虑心理的作用.方法:入选我院2007年5月~2012年4月的子宫肌瘤术患者90例,随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治疗组除基础护理外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改变、心理焦虑率和性功能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31.35±7.41 vs.45.39±5.40,P<0.01),对照组改变不明显(43.34±5.37 vs.45.59±6.08,P>0.05),同期比较治疗组显著较低(t=6.28,P<0.05);治疗组治疗后焦虑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22.22% vs.77.78%,P<0.01),对照组改变不明显(68.89% vs.80.00%,P>0.05),同期对照水平治疗组显著较低(X2=5.38,P<0.05);两组治疗后性功能评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同期比较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子宫肌瘤术者行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心理,提升患者性功能.

    作者:张玉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盆底肌功能锻炼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生物反馈治疗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生物反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轻、中度女性尿失禁患者在实施生物反馈治疗中,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指导,并结合有效的盆底肌功能训练.结果:盆腔生物反馈可明显提高盆底肌大收缩压力,降低不自主排尿次数总有效率为88%.结论:盆底肌功能训练可明显提高盆腔生物反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婷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整肠生、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整肠生(地衣芽饱杆菌活菌胶囊)、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方法:将240例3个月~26个月确诊为小儿腹泻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0例,治疗组1 2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整肠生和思密达口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口服整肠生与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

    作者:冯淑芬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患者应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应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4例RA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时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住院时、出院后进行持续性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健康教育,对两组RA患者从住院时计起1、6及12个月分别进行治疗依从性评价.结果:应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治疗1个月,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治疗6、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能提高RA患者应用DMARDs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侯慧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误诊分析

    目的:对患有肺源性心脏病同时伴有冠心病患者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 2012年9月就诊的150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由于肺心病属于慢性疾病,患者的患病时间均相对较长,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红细胞增多同时肺血管出现分流现象,加重了左右心室的负荷,特别是右心室的负荷增加的明显,导致右心室扩大,肺心病的各种症状加上老年人患有冠心病,可以更损害患者的心脏功能,临床医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结论:老年患者中,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很多,特别是下级医院,不能进行冠脉造影,要提高对其的诊断意识,熟悉两种疾病同时存在的临床表现,避免出现误诊和漏诊,有效提升临床上的诊断率.

    作者:徐俊华;徐燃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12例,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PFN-A治疗转子间骨折均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结论:PFN-A钉组手术暴露范围小、失血少、手术时间性短、创伤程度小.

    作者:朱贤友;孟双全;许杰;韩中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辅舒酮(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早晚各一次,观察组予孟鲁司特钠每日睡前口服一次.结果:两组在达到临床症状缓解和消失所需时间及随访半年的复发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与激素相当,依从性好,益于推广.

    作者:吴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及效果

    目的:研究通过采用整体护理来的方式来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本医院144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以及传统的治疗进行分组护理,将患者的恢复情况表现进行分析比较,通过限定参照条件与设置对照的手段,进行研究.结果:整体护理组比传统护理组疗效更好,治疗期间并发症更少.结论: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严密的比对之后,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恢复上表现较好,风险较低,预后较好.因而,在未引起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来治疗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治愈率较高.

    作者:廖宝芳;肖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野生蜂蜜急性中毒的病理学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试验大鼠对有毒蜂蜜的毒性反应和病理变化.方法:SD大鼠共8只,随机分为3组,采用一次性灌胃给药法进行野生蜂蜜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毒蜂蜜组大鼠各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结论:急性中毒后引发广泛损害大鼠肾、肝、心脏和肺等多种脏器功能损害.

    作者:秦利强;何敏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互助式课堂学生学习质量的探讨

    目的:探讨互助式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互助式教学,将同学分成二人或三人一组,组内进行互助式学习,组间进行互助式学习.结果:经过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的进行评价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互助式课堂学习,学生学习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宋万荣;黄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护理配合体会

    小探头超声内镜(Min-probe sonography,MPS)检查可通过消化道近距离探查食管及胃黏膜隆起性病变[1].因该项检查在多数基层医院尚未开展,现将我院对302例患者进行该项检查的护理经验作一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302例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的病例,其中男158例,女144例,年龄17~86岁,间质瘤46例,胃平滑肌瘤42例,脂肪瘤19例,异位胰腺18例,早期癌症3例,进展期癌症22例,淋巴瘤5例,息肉24例,囊肿34例,溃疡12例,炎症21例,从状纤维粘液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血管瘤4例,胃憩室2例,十二指肠腺瘤1例,静脉曲张1例,无异常46例.其中食管病变76例,胃部178例,十二指肠48例.所用超声内镜为Olympus UM-2R和3R,探头频率分别为12.5MHz和20MHz.

    作者:蔡云;马医安;王晓燕;胡艺;除彩霞;席晓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对病房护士发药差错事故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降低病房发药差错事故的发生,调查其原因并分析应对措施.方法:结合工作经验及文献资料加以分析.结果:健全病房发药工作制度,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加强监督,避免差错事故.结论: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工作素质,严密的规章制度,才能更好的保证病房发药的工作质量.

    作者:戴晖;闫海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军校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某军校不同年级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特点,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对某军校1~4年级护理本科生2 34名进行调查,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60.01±24.93)分,总得分率为74.42%;大二护生得分高,各年级间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应针对不同年级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尤需加强对大三、大四年级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唐红英;唐颖;施海云;杨燕妮;陈红缨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变位加压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变位加压缝合术在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预防及治疗应用变位加压缝合术,观察止血效果,输血量.结果:止血迅速,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无并发症发生,均成功保留了子宫,不影响生育功能.结论:变位加压缝合术是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首选方法.快速、简单、经济、可靠、节约血资源、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完整性.

    作者:王春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