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维支气管镜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效果

周艳;柯常青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双腔支气管导管, 操作时间, 定位, 气道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效果.方法: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双腔支气管插管组(Ⅰ组,=63例),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组(Ⅱ组,n=85例),Ⅰ组凭经验插入左侧双腔导管,听诊法确定导管位置,Ⅱ组用FOB引导插管,使左支气管管腔末端位于左上肺叶支气管开口之上,两者的距离以不超过2cm为宜,同时记住导管距门齿的刻度,然后退出纤支镜.应用F0B验证两组导管一次性成功定位情况,观察气道损伤情况,记录两组操作时间.结果:纤支镜组较常规插管组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缩短,气道损伤发生率降低.结论:纤支镜在DLT插管定位时直观、准确[7],而且操作方法易于掌握,显著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还可以指导麻醉医师针对性吸痰,明显减少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6].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综合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对影响产妇泌乳不足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并实施,评价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2年5月分娩的180例产妇进行研究,其中发生泌乳不足者32例(17.8%).针对可能引起产妇泌乳不足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制订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并于2010年8月~2011年5月实施.结果:精神抑郁、乳房异常及缺乏母乳喂养知识的产妇泌乳不足发生率高.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后产后泌乳不足发生率为6.7%,显著少于实施前17.8%(P<0.05);综合护理措施实施后新生儿满月体重增长正常者显著多于实施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98.3%vs92.2%,P<0.05).结论: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教会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等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增加产妇产后泌乳,减少泌乳不足的发生.

    作者:郝桂琴;李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医疗美容损害赔偿纠纷的法律适用——王某与北京某医疗美容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评析

    医疗美容是运用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是一种医疗行为,须遵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执业或从业的要求.在实务中,应当与生活美容加以区别,避免法律适用上出现偏差.因医疗美容造成患者损害引发纠纷的,在性质上属于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因此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应当适用有关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法规.

    作者:寇姗;陈特;洪子夫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对提高清洗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选取供应室中等污染程度的金属器械600件,按随机抽样原则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先进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为管理依托,运用程序化控制手段,加强全程质量管理,完成清洗工作;对照组以常规环节控制手段完成清洗.检测两组清洗后嚣械的洁净度及残留污染情况,对两组清洗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创新管理手段,实施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对提高清洗质量,预防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云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三丙烯微球在原发性肝癌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三丙烯微球(Embosphere)作为动脉栓塞剂的栓塞性能,观察Embosphere微球联合碘化油进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将微导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用碘油化疗药物混合乳剂进行肿瘤微循环血管栓塞,再用直径500~700μm的Embosphere微球2~4ml栓塞肿瘤供血小动脉,透视下观察血流明显减慢或血管铸型时停止.每隔一个月进行肝脏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随访,查AFP及肝功能,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全组50例患者经过2~5次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随访5~36个月,其中2例肿瘤小于5cm的患者经过3~4次治疗临床症状消失,肿瘤临床治愈,AFP正常,超过3个月疗效评价CR.29例经过2~5次治疗临床症状好转,肿瘤缩小,AFP下降明显均在20~500μg/L,超过3个月疗效评价PR,17例患者肿瘤较大,经过治疗后肿瘤无明显变化,疗效评价NC,2例患者为肿瘤巨大,伴有肝内多发转移,经过治疗肿瘤仍有进展,疗效为PD,有效率(CR+PR)为62%,获益率(CP+PR+NC)为96%.结论:Embosphere微球作为一种新型栓塞材料在原发性肝癌动脉栓塞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性能优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士琦;牛春华;陈晖;陈俊卯;田素红;李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治疗

    目的: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治疗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60名,将60名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干预组.所有的患者都进行EP方案的化疗,规定21天为一个疗程.除此之外,其中一组为干预组,干预组再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结果:干预组的PR率和CR率分别为69.0%和23.5%,总效率为82.5%;而对照组的PR率和CR率分别为68.5%和16%,总效率为84.5%;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组进行心理干预治疗与不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的化疗效果相差无几,但是在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评分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对患者的病情具有积极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振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儿童正畸的护理对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牙齿的美容.近年来到我院就医口腔正畸的青少年越来越多.我院通过护士四手操作配合医生,为牙列不齐的患者矫正牙齿,积累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2010年4月~2011年6,我科对200例牙列不齐青少年进行正畸矫治.年龄11~14岁.

    作者:潘国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剖宫产术中器械护士的积极干预对防止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手术器械护士在剖宫产术中的积极干预对预防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效果.方法:选自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剖宫产890例,该组器械护士在术中实施常规操作,作为对照组.选自912例剖宫产患者,在术中器械护士积极干预,改进操作配合方式,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随访未发生明显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状况,大大降低了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并发率.结论:剖宫产术中器械护士改进操作方法,实施积极护理干预,有效的预防了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

    作者:康秀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跌倒护理评估在预防肿瘤住院患者跌倒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跌倒评估在预防肿瘤住院患者跌倒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52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24h内均由主管护士按“坠床与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对照组评估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由管床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防跌倒教育;观察组除了24h内评估外,患者放化疗后每周予评估1次,分值达6~15分时,改5天评1次,达16分改三天1次.16分以上者跌倒高危,床头悬挂防跌倒醒目标识,由管床护士根据患者具体的高危因素进一步加强宣教,强调跌倒的危害性,引起患者及家属的足够重视,提高患者的自我安全管理能力;同时将评估、教育工作纳入护理质量控制,确保教育的有效落实.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的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连续性、动态的跌倒评估,实施个体化的安全管理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安全管理能力,能有效的防止跌倒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李君丽;谭耀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几丁糖联合胃复安预防急腹症术后腹腔粘连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几丁糖联合胃复安针预防术后腹腔粘连.方法:对我科自2008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80例常见的急腹症手术患者,随机分组,一组予以几丁糖和胃复安针,对照组无上述处理.结果:198例患者同时使用几丁糖联合胃复安针,出现腹腔粘连8例,发生率为4.0%,182例未使用几丁糖也未使用胃复安者,出现腹腔粘连30例,发生率为16.4%,两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检验P<0.05).结论:在急腹症手术患者中,联合应用几丁糖和胃复安能有效的减少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预防术后腹腔粘连作用.

    作者:彭永光;张卫民;李宗山;赵卫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胸腔镜下漏斗胸微创矫治术(Nuss手术)112例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漏斗胸微创矫治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PE)的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7月~2012年9月采用胸腔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112例,年龄3~21岁,平均13.6岁.其中对称性PE71例,不对称性PE41例.结果:1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手术时间40~85分钟,平均51.5分钟,术中出血均少于20ml.住院时间4~8天,平均5.3天.早期并发症包括3例气胸,1例经穿刺抽气治愈,2例没有特殊处理而自行吸引.晚期并发症包括2例支撑架移位,1例重新手术矫正,另一例没有特殊处理.已有83例术后满2年患者取出支撑板,术后评价:优71例(85.5%),良10例(12.0%),一般2例(2.4%).结论: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的大力推广.

    作者:林敏;涂远荣;李旭;赖繁彩;陈剑锋;林剑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及效果

    目的:研究通过采用整体护理来的方式来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本医院144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以及传统的治疗进行分组护理,将患者的恢复情况表现进行分析比较,通过限定参照条件与设置对照的手段,进行研究.结果:整体护理组比传统护理组疗效更好,治疗期间并发症更少.结论: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严密的比对之后,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恢复上表现较好,风险较低,预后较好.因而,在未引起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来治疗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治愈率较高.

    作者:廖宝芳;肖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肺结核咯血内科治疗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卡络磺钠及氨甲环酸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3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给予正规足量的抗生素及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卡络磺纳160mg/日,对照组加用氨甲环酸2.0g/日,静滴给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所用药物的临床有效率及止血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为26.8%,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卡络磺纳与氨甲环酸均可用于肺结核咯血内科治疗,但氨甲环酸副作用发生率较高,应引起注意.

    作者:梅松柳;张琦;张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门诊性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探讨门诊性病患者常见的心理,进一步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对策,从而使患者能很好的配合治疗,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丽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垂直双蒂法治疗中重度巨乳4例临床观察

    目前国内整形外科医生对于巨乳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双环法及垂直双蒂瓣法,对于轻中度往往采用双环法,而中重度巨乳则采用垂直双蒂法.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垂直双蒂法治疗中重度巨乳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刚;周荣芳;刘森;刘亦峰;周杰;黄金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髋关节置换术重建晚期髋关节结核功能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晚期髋关节结核髋关节置换术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采取静止性髋关节结核治疗方法,7例采取活动性髋关节结核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假体脱位,感染及神经血管并发症.平均随访35.2个月,关节功能良好,未见结核复发,无假体脱位、松动、下沉等并发症.Harris评分,优16例,良9例,中5例,差3例.结论:病灶清除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患者,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关节功能,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及手术前后正规抗结核化疗是本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言语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疗效观察

    观察言语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疗效.将脑卒中患者伴构音障碍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言语吞咽治疗仪加康复手法治疗构音障碍;对照组:单纯应用康复手法治疗构音障碍,2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然后应用量化的Frenchay构音障碍测试表来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构音障碍,但是吞咽言语障碍治疗仪联合康复手法治疗构音障碍要优于单纯应用康复手法治疗.(P<0.05)

    作者:李志贤;任海燕;刘雪云;甄敏哲;戴京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临床应用体会(附108例手术报告)

    目的:探讨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临床手术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1年0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8例等离子消融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08例患者均为一次手术,均无术后复发及手术并发症.结论: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临床手术应用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切除病变准确、彻底,损伤小,止血彻底,满意疗效,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启华;冯勇军;曾春荣;吴湘明;王明婧;卢大松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颈外静脉静脉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静脉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13例颈外静脉静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年龄、性别、并发症、手术所见病变特点、复发等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年龄21~55岁;女性11例,男性2例;病变位于右侧8例,左侧5例;单发病变12例,2处病变1例.瘤内血栓形成者4例,疗效满意.结论:外科手术方法治疗颈外静脉静脉瘤安全、有效.

    作者:亓明;白云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NF-α与IL-13水平的观察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NF-α与IL-13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在MPP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以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本科住院的MPP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轻症组(46例)及重症组(34例),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方法测定血清TNF-α与IL-13水平,并与对照组40例健康儿童比较.结果:发现MPP患儿血清TNF-α与IL-1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现重症组与轻症组患儿血清TNF-α、IL-13因子水平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2.692,-2.855).结论:MPP患儿血清TNF-α与IL-13水平明显增高,其中重症MPP者上述因子升高尤为明显,提示与MP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揭示了MPP的免疫性发病机制.

    作者:孟宪萍;孟淑英;项志凤;郑秀环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股骨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和PFNA内固定.结果;100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PFNA组优良率84.13%,高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优良率70.0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FNA组手术平均用时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PFNA组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佳,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而且也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峰;李会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