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BV-LMP1促进鼻咽癌细胞系CNE2对顺铂的抗性

杨广达;杨红杰;黄必军

关键词:EB病毒, LMP1, 顺铂, 耐药
摘要:目的: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而其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被证实具有转化致瘤的作用.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LMP1是否使细胞产生对顺铂的抗性,并探索其中的发生机制.方法:用脂质体转染带有LMP1的质粒进入CNE2细胞,G418筛选构成稳定株,qRT-PCR和western检测其LMP1的表达情况.MTT和Annexin V/PI双染实验检测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结果:CNE2/LMP1细胞能够稳定表达LMP1.LMP1能够促进细胞抵抗顺铂的生长抑制作用和抗顺铂诱导的凋亡.结论: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增强细胞对顺铂的抗性.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7月到2010年7月收治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的患者120例,对60例进行基本护理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列为观察组,其余60例实施基本护理列为对照组,2组疗效对比及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异常心理状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使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异常情绪减轻,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内耳供血,提高听力.

    作者:陈波;唐红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钼靶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钼靶及彩色多普勒诊断.结果:钼靶诊断符合率为93.3%,彩色多普勒诊断符合率为100%,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钼靶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癌都有比较高的价值,推荐临床联合使用.

    作者:郭艳坤;丁春霞;刘凤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头孢噻肟钠与奥硝唑配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考察某医院常用药物头孢噻肟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及变色原因.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药配伍后的PH值,溶液颜色变化,测定吸收曲线变化及含量变化.结果:头孢噻肟钠在236nm,奥硝唑在319nm处有大吸收;混合的液在40min时变为淡粉红色,在4h内,混合液的外观、pH值、峰形、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头孢噻肟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可能会变色,临床应避免配伍.

    作者:赵冲;李荣;曾敬怀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2007~2011年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近5年临床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2007年1月~2011年12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氏菌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5株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自痰液,占69.5%,其次为尿液及血培养,分别占14.0%、8.4%;主要分布于高压氧科、呼吸内科、ICU,分别占14.3%、10.2%、9.1%;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179株,检出率为27.8%.结论:肺炎克雷伯菌由于产ESBLs菌株易检出率高,对常用抗菌药物多呈耐药性,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及时准确鉴定和药敏分析,把握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大意义.

    作者:丁毅伟;郝秀红;赵强元;李艳君;钱扬会;秦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临床开展优质护理对盆底康复训练的促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后对促进盆底肌康复训练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0~12月和3~5月在我院接受盆底肌康复检查和治疗患者分别为68例和79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按优质护理要求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和一对一效果跟踪与绩效相挂钩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力开展优质护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开展盆底康复工程有促进作用.

    作者:佟玉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急症,其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与出血后脑细胞受压、水肿、缺血、继发自由基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给急性脑出血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2009年6月~2011年5月,入住我院的发病24小时之内,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40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7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急性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头CT确诊.全组患者出血量10~28ml,治疗组男43例,女27例,年龄43~70岁,平均65±8.93岁,出血量10~28ml,平均19.6±7.8ml,对照组:男45例,女29例,年龄44~71岁,平均65±8.2岁.出血量10~27ml,平均19.8±7.1ml;两组患者发病时间、性别、年龄、出血量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王贵辰;刘金祥;郑金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1例

    1 病历资料1.1 病史:患者男,53岁,因右手外伤后反复溃疡伴结节半年就诊,患者于半年前右手背外伤后致局部感染溃疡,经抗感染内服和外用治疗多次,创面经久不愈且面积逐渐增大呈浸润性生长,同时右手臂从手背皮损处至右腋下逐渐出现多处同形溃疡以及多处结节,有轻微压痛.自感右手轻微肿痛.患者于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自患病以来无明显畏寒发热等症状,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史及系统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李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变位加压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应用总结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首.近年来虽孕产妇死亡率已明显下降,由2007年36.6/10万下降到2008年34.2/10万,产后出血死亡率由41.1%下降到29.7%.但有原因表明,2000年以来,基层接产医院剖宫产是产后大出血时高危因素中的重要作用,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率明显升高(24.6%VS53.7%),而子宫收缩不良致产后出血占90%.所以如何降低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是产科医师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研究通过对我院40例子宫收缩乏力的孕妇进行变位加压缝合子宫体及子宫下段,达到及时有效的全子宫收缩以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

    作者:王春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290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并评价影响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收治的全部29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全部29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的为12例,占比约为4.14%;246例患者选择在4h以内进行手术,其中发生感染的6例,感染率为2.44%,44例患者选择在4h以上进行手术,其中发生感染的6例,感染率为13.64%.结论:引发术后发生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脑脊液是否漏液、内感染脑室外是否引流以及手术用时长短等;对具有危险因素的部分患者更加应该提供更为密切的关注以及更为合理的预防性处理措施.

    作者:邬幼萍;田宇剑;王莉;钟春莲;吴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三种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结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及J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红细胞,分析影响因素及其临床实验室诊断价值.方法:本院600例住院病人留取的新鲜尿液标本,通过三种不同方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对其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在对600份尿液标本检测中:以镜检红细胞为金标准,得出UF-1000i尿沉渣分析法的准确度为85.0%,干化学法分析的准确度为82.0%.与沉渣镜检法相比干化学法检测的敏感度95.09%,特异性为68.25%.尿沉渣分析仪的敏感度92.64%,特异性为71.68%,符合率都为82.83%,Youden指数Y分别为63.34%和64.32%.结论:三种检测方法应联合应用于临床提高临床尿液检测的质量,及时对病人的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合理的治疗以及有效地监测.

    作者:赵冬;马利军;阮彩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剖宫产术中器械护士的积极干预对防止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手术器械护士在剖宫产术中的积极干预对预防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效果.方法:选自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剖宫产890例,该组器械护士在术中实施常规操作,作为对照组.选自912例剖宫产患者,在术中器械护士积极干预,改进操作配合方式,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随访未发生明显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状况,大大降低了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并发率.结论:剖宫产术中器械护士改进操作方法,实施积极护理干预,有效的预防了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

    作者:康秀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碘伏加银锌霜湿敷治疗患儿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碘伏加银锌霜湿敷治疗患儿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碘伏加银锌霜湿敷的方法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敷药处理方法.观察两组压疮的治愈时间和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从治愈时间和有效率都优于对照组.结论:碘伏加银锌霜湿敷能更有效地促进惠儿压疮的愈合.

    作者:朱君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扩张器持续压力对额骨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额部扩张器持续压力对额骨的形态学影响.方法:2010年1月~ 2012年8月对5 8例鼻缺损患者采用扩张的额部皮瓣行全鼻或半鼻再造术,一期在额部埋置扩张器,在扩张器置入前、扩张器取出时、扩张器取出后6个月,观察扩张器持续压力下额骨形态的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额骨都出现了较明显的变形,尤其是在扩张器基底深面的额骨,可见明显的骨吸收所致的凹陷畸形,而在扩张器周边,则出现了增生的纤维包膜,这些表现在年轻患者身上表现的更为显著.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额部基本恢复术前正常形态.结论:额部扩张器持续压力造成的额骨变形是暂时的,在压力去除后变形的额骨都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作者:胡小东;范飞;尤建军;王盛;王欢;张波;徐奕昊;刘征;田乐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防护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Service,PIVAS)是在洁净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人员、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对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在内的药物进行集中配置的场所[1].将原来分散在病区治疗室开放环境下进行配置的化疗药物,集中由专职的技术人员在万级洁净、密闭环境下,局部百级洁净的操作台上进行配置.化疗药物大多为细胞毒性药物.美国医疗机构药师协会(ASHP)将细胞毒性药物定义为高危药品[2],即使长期少量接触也会对人的身体产生潜在的不良危害.具有致畸、致突变作用,我院静脉中心自2009年11月正式启用,采用对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化疗药物从接收医嘱、药物配置、到输送至病区的全程管理.有效的提高了化疗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安全性及防护性现将安全防护管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冬梅;岑怡;吴春燕;叶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复杂病情下的胆总管结石110例临床报道

    目的:探讨复杂病情下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总结我院1992年~2012年共计20年间,开展的复杂病情下胆总管结石110例的治疗经验.结果:术前B超诊断发现胆总管结石88例,术中探查发现22例.其中92例顺利完成胆总管切开取石,5例切开取石术的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发现胆总管残留结石,经过再次手术取出结石.1 3例完成乳头括约肌外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肝肠吻合4例,胆肠吻合9例.T管引流术(laparoscopic choledocholithotomy T□tube drainage,LCTD)102例,出现胆漏21例,经引流、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复杂病情下的胆总管结石需要综合的严谨手术方案,没有固定的术式,引流通畅的重要性大于取出结石,“外包裹”术式对吻合成功甚为关键.

    作者:党东章;胡茂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免疫吸附柱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抗体阳性红斑狼疮患者12例行免疫吸附治疗,观察患者免疫吸附治疗前后实验指标变化程度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在治疗过程中或者治疗后,各实验指标不同程度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中及治疗后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用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安全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而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芬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保定地区儿童先天性耳聋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先天性耳聋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其发生率约0.1%~0.3%.先天性耳聋对儿童的影响不但是生理上的,还造成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对智力开发及心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终可产生严重社会问题.开展儿童先天性耳聋危险因素研究,可为预防儿童先天性耳聋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保定地区儿童先天性耳聋的危险因素,为儿童先天性耳聋的预防、早期干预及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颖;张博;雷辉;郭志学;何情;高昕;陈丽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在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患者浆膜腔积液同时运用传统手工镜检法和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法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浆膜腔积液中的细胞总数、白细胞数和间皮细胞数.结果:两种方法各细胞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浆膜腔积液标本简单、易行,检测结果对相关疾病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淑卓;王淑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足月分娩的新生儿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为对照组,10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为观察组,对各项实施过程进行全程干预,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资料和文献,对直接和间接的实证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制定出佳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脐残端5天内愈合率由12%提高到89%,脐部感染发病率由3%降低到0.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安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言语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疗效观察

    观察言语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疗效.将脑卒中患者伴构音障碍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言语吞咽治疗仪加康复手法治疗构音障碍;对照组:单纯应用康复手法治疗构音障碍,2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然后应用量化的Frenchay构音障碍测试表来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构音障碍,但是吞咽言语障碍治疗仪联合康复手法治疗构音障碍要优于单纯应用康复手法治疗.(P<0.05)

    作者:李志贤;任海燕;刘雪云;甄敏哲;戴京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