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娟;马庆;马利军
目的:探讨39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9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全面的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患者都取得了预期的治疗效果.结论:改善了患肢血供,防止足部损伤及足部病变进展,减轻患者的痛苦,大限度保证患者的躯体完整性,有效地促进糖尿病溃疡的愈合.
作者:卞月秋;张宜生;张大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而其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被证实具有转化致瘤的作用.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LMP1是否使细胞产生对顺铂的抗性,并探索其中的发生机制.方法:用脂质体转染带有LMP1的质粒进入CNE2细胞,G418筛选构成稳定株,qRT-PCR和western检测其LMP1的表达情况.MTT和Annexin V/PI双染实验检测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结果:CNE2/LMP1细胞能够稳定表达LMP1.LMP1能够促进细胞抵抗顺铂的生长抑制作用和抗顺铂诱导的凋亡.结论: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增强细胞对顺铂的抗性.
作者:杨广达;杨红杰;黄必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再植指成活是断指再植早期目的,再植指功能恢复是断指再植终目的.方法:末节甲根部以远指体离断采用吻合动静脉,可拔除甲板,在离断指体侧缘小切口放血治疗.单纯血管缺损或伴有血管、皮肤软组织缺损离断指采用移植血管、微型游离皮瓣治疗.结果:本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再植428指,成活41 2指,成活率96.26%.术后随访1~3年总优良率75,3%[根据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其中离断指伴有血管缺损或皮肤软组织缺损32指,成活32指.成活率100%:甲根部以远指体离断107例,97例成活,成活率90.7%.结论:随着显微外科技术日趋成熟,离断指再植成活并功能恢复已不是神话,日渐适宜人们不但提高的生活水平.
作者:袁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究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对病房红灯率、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截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共480例患者,按是否执行优质护理干预分为干预前组及干预后组各为240例,对比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结果:干预后组较干预前组在态度、言行、及时处理、巡视4方面满意度明显提高,每日亮灯次数明显降低,每人亮灯率降低5.42%.结论:优质护理可降低病房红灯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罗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疗效.方法:住院6 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4例)前列地尔10ug+0.9%氯化钠10ml日一次静注.丹参酮ⅡA黄酸钠60mg+0.9%氯化钠250mg日一次静点,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n=19例).两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治疗方法不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相比显著减少,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治疗糖尿病肾病减少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疗效显著.
作者:邢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祛白消斑汤加减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38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祛白消斑汤加减治疗;B组采用NB-UVB治疗;C组给予祛白消斑汤加减联合NB-UVB治疗,比较分析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C组患者有效率86.96%,显著高于A组(56.52%)与B组(58.7%)(P<0.05);三组患者不同部位皮损比较,面颈部疗效佳,其次为躯干部位疗效;四肢皮损疗效差;三部位中,C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5).结论:中药祛白消斑汤加减配合NB-UVB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祛白消斑汤与NB-UVB治疗方法,临床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莫令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益肾排毒汤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用治疗慢性肾衰66例疗效观察,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结果:总有效率83.1%.结论:益肾排毒汤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
作者:管亚平;孙金英;常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评价纤维桩与根管螺纹钉修复前牙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患者的153颗患牙,随机分组后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分别采用纤维桩与根管螺纹钉,光固化树脂修复牙体缺损,附融金属烤瓷外冠修复.结果:通过12~24个月的跟踪调查,临床及X线检查148个牙获得随访,纤维桩组:完成率91.55%.根管螺纹钉组:完成率76.8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是残冠保存修复中比较理想的一种选择.
作者:雷霆;王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0例,30例患者急诊行气管切开≤24h,另30例患者未行早期气管切开,即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呼吸道不畅时再行气管切开,时间□24h.所有患者均用青霉素、头孢静脉滴注,出现肺部感染均行痰培养药敏实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结果:4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21例有20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4~10天,平均6.5天.对照组21例有16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10~20天,平均17.2天.实验组感染率和控制感染的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建立人工气道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及提高感染控制率,是重度颅脑损伤后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
作者:周雪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针对泌尿外科手术病人实施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的方法,提高病人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方法:选择泌尿外科手术病人50例采用传统护理服务和50例采用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包床到护,责任到人,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实施入院-围手术期-出院整个过程的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实施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的病人满意度达96%及健康教育知晓率95%显著高于传统护理服务,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全程、连续、无缝隙护理服务的实施和开展,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陈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卡介苗漏种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补种策略.方法:对252例新生儿卡介苗漏种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卡介苗漏种原因包括新生儿疾病的影响,亲属的忙乱,护理人员的工作疏忽,接种流程不完善;及健康教育未及时跟进等.结论:新生儿卡介苗漏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接种人员应加强对患病新生儿的跟踪,及时掌握疾病的转归,达到接种条件的要及时补种;加强对家属预防接种知识的健康教育;接种人员应提高工作责任心,不人为遗漏须接种的新生儿,改进接种流程;将预防接种证的办理视为新生儿出生后必须办理的手续之一.
作者:胡光美;赵青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干眼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门诊12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局部点用羟糖苷眼水,口服维生素C、AD胶丸,双眼热敷;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滋阴降火中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7%,对照组总有效率63.64%,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干眼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单纯点用人工泪液效果好.
作者:倪书钦;夏广坦;陈春丽;张文斌;张莉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索临床应用派丽奥辅助治疗逆行性牙髓炎与应用传统碘甘油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逆行性牙髓炎患牙60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同时进行牙髓治疗和牙周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后,实验组牙周袋内注入派丽奥软膏,对照组牙周袋内注入碘甘油,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牙周临床指标.结果:综合治疗后第8周,两组各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派丽奥软膏在逆行性牙髓炎的牙周病变治疗上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敬娈;尚文静;王德超;张淑华;李菱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教中带教老师以及护理实习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临床护理实习,对于临床护理实习生而言,起着从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化,从课堂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知识延伸的重要性.方法:通过临床护理带教的过程,总结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可实现提高护理带教的佳效果以及护理实习生的实践能力.结果:临床护理带教,其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素质和临床能力,甚至影响一名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1].结论:优质的护理带教,为我们临床护理队伍,培育新型的、高素质的优秀护理人着很大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靳新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阿普唑仑影响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睡眠障碍的情况.方法:将128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且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阿普唑仑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21天,观察睡眠质量量表(PSQI)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变化.结果:阿普唑仑能显著改善冠心痛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失眠症状,其有效率达90.63%(58/64),优于对照组的26.56%(17/64,P<0.01).随着睡眠障碍的改善,两组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心功能明显恢复(P<0.05).结论:阿普唑仑可改善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而有利于其心功能的恢复.
作者:朱冬梅;张博;万翔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根据临床的经验并结合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对医院药师在药物经济学应用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临床经济合理地使用药物.
作者:孙斌;张沂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狂犬病确诊前后患者家属的心理过程,提供适时心理干预.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狂犬病患者确诊前后家属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家属不同的心理反应.结论:适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家属从否认、愤怒、绝望等心理过程转变到到不同程度的接受该疾病的事实,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安慰病人,让患者安全平稳的渡过生命的后时光.
作者:时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探讨封闭式尿液引流的效果.方法:选取186例留置导尿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采用封闭式尿液引流抗反流引流袋每周更换一次,对照组采用普通引流尿袋2天更换一次.然后分别在留置导尿的第3、7、14天留取尿培养送检.结果:留置尿管患者每2天更换尿袋的菌尿发生率明显高于封闭式引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封闭式尿液引流能明显降低尿路感染.
作者:刘秀俊;王美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倍美力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中期妊娠健康孕妇200例,自愿要求引产,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50mg,米非司酮150mg分3次空腹口服,注射利凡诺前1天开始服用.倍美力1.25mg,3次/天,口服,注射利凡诺前1天开始服用.对照组: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结果:观察组自用药至宫缩开始的时间、用药至胎盘娩出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且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P<0.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倍美力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缩短产程,减少了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英;杨海英;王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观察昂丹司琼配伍地塞米松预防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应用.方法:收集11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空白组)、B(单用昂丹司琼组)、C组(昂丹司琼+地塞米松组)、D组(昂丹司琼+氟哌利多组),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术后6h和24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B、C、D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5),其中C、D组为明显(P<0.01).结论:昂丹司琼联合用药是预防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PONV的有效措施.
作者:莫次章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