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香慧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痴呆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期疾病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老年痴呆是指老年期发生的痴呆,由于慢性或进行性大脑结构器质性损害引起的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是患者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出现的持久、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老年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UD)和混合性痴呆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60岁以上患病率4%~7%,其中50%~70%为阿尔茨海默病(AD)且患病率呈正相关.老年痴呆已上升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和严峻的社会问题.在我国,老年痴呆患者不断增多,由于对老年痴呆的疾病知识宣传不够使社会人群对此疾病认识不足,又由于,我国医疗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绝大多数患者在家照顾,然而,目前许多家庭照顾者缺乏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对病人的照顾常规,不能给与很好的照顾,这无形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随着阿尔茨海默病的人口越来越多,98%的病人及家属希望医务人员予更多的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付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时腹部手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从而有效的为患者选取合适的剂量进行麻醉诱导.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三组,A组给予1.0ug/L瑞芬太尼,B组给予2.0ug/L瑞芬太尼,C组给予3.0ug/L瑞芬太尼进行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观察三组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心血管的反应情况.结果:C组患者在插管后观察点的SBP和DBP以及HR较诱导前比较具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插管后的SBP和DBP以及HR变化无明显的差异(P>0.05);而A组和B组患者在插管后1min的SBP和DBP以及HR较诱导前有明显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插管后3min和5min的SBP和DBP以及HR变化也明显的降低,但高于C组插管后3min、5min的SBP、DBP及HR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在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中,均具有抑制心血管应激反应.而且临床中采取3.0ug/L的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的稳定性较好,能够有效的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但是在采取这种剂量诱导时,做好预防严重的心血管抑制情况发生.
作者:孙志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妇科疾病是困扰着广大女性的常见疾病,尤其是各种类型的阴道炎症,虽不致命,但是常纠缠着女性,使其坐卧不安,痛苦异常,降低生活质量.笔者现对妇科门诊就诊的216女性分泌物的镜检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凤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滞后,不仅影响了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制约了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而且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通过对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试图探索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措施,希望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作者:隋丽娜;胡睿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阴道大出血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012年间因阴道大量出血入院或住院期间突然阴道大量出血诊断为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72例的处理方法.结果:72例患者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急诊行双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术,术后阴道出血明显减少,血HCG下降理想,无严重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大出血病情凶险,一般止血方法效果不佳,急诊行介入治疗疗效确切、创伤小,能保全子宫及其功能,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顾笑梅;董芳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经验并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总结分析LA 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8例,其中急性阑尾炎合并卵巢囊肿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4例,坏疽穿孔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1例,阑尾黏液性囊肿1例,慢性阑尾炎1例.中转开腹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4.5天.无术后出血、肠粘连、肠梗阻、腹腔脓肿、穿刺孔感染、粪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使用腹腔镜技术,妥善处理阑尾系膜及残端,掌握阑尾移出腹腔的方法,可避免戳孔感染,减少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并且创伤小、康复快,尤其适用于肥胖、小儿、老年病人
作者:丁涛;夏德明;匡勇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老年下肢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下肢慢性皮肤溃疡在局麻或无麻醉下进行清创,按伤口大小和形状裁剪封闭负压引流(VSD)材料覆盖伤口创面,持续引流,7天拆除,伤口为新鲜肉芽组织后改为换药治疗,直到伤口愈合.结果:本组103例老年下肢慢性皮肤溃疡经1~4次封闭负压引流,伤口创面肉芽组织新鲜,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访6个月,伤口处瘢痕不明显,部分局部稍凹陷.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老年下肢慢性皮肤溃疡操作简单,损伤小,缩短了疗程,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全华;彭友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外科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手术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其造成的死亡和并发症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公众健康问题.预防手术差错,是手术室安全和风险管理的重点.手术安全核查的重要性分析2004年AORN报道[1],位居第一的差错是手术不正确(包括患者、手术和部位):1995年1月~2001年3月,香港医疗机构鉴定联合委员会回顾1152例志愿者样本,其中114例手术部位发生错误[2];近年来,国内连续发生数起因手术安全核查失误而引发的医疗事件[3],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作者:闫丽;柴凤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前国内整形外科医生对于巨乳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双环法及垂直双蒂瓣法,对于轻中度往往采用双环法,而中重度巨乳则采用垂直双蒂法.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垂直双蒂法治疗中重度巨乳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刚;周荣芳;刘森;刘亦峰;周杰;黄金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护生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负性心理,实施不同的心理对策.方法:采取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访问1 5名护理实习生并记录她们在静脉穿刺前后的心理状况,分析失败原因.结果:护理实习生通过对自身负性心理的了解,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结论:护士实习生在静脉穿刺时存在的心理压力,采取减轻心理压力的措施,提高静脉穿刺率.
作者:黄彩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冠心病住院患者抑郁状态,探讨中医情志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166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入院后行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评估抑郁状态根据评测结果,将合并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内科常规护理,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强化情志护理干预,3周后行抑郁状态评分,应用相关统计方法,进行组内、组间比较,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抑郁的改善效果.结果:冠心病住院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抑郁总发生率为69.88%,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同时,中医情志干预组抑郁状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住院患者抑郁状态.
作者:李素新;孙秀红;周云慧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18F-FDG显像联合CEA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同机图像融合,并检测CEA.结果:CEA阳性组18F-FDG PET/CT显像的灵敏度为93.3%(28/30),阳性预测值为96.6%(28/29),恃异度为85.7%(6/7),阴性预测值为75.0%(6/8),准确性91.9%(34/37).CEA阴性组18F-FDG PET/CT显像的灵敏度84.6% (11/13),阳性预测值57.9%(11/19),特异性为20%(2/10),阴性预测值50%(2/4),准确性97.3%(13/23).结论:18F-FDG显像联合血肿瘤标志物检测能明显提高结直肠癌复发的检出率.
作者:孟宪静;赵志强;刘武君;邵建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的疗效.方法:40例NSCLC进行TP方案化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联合组),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与40例NSCLC单纯化疗(TP方案)进行对比(单纯组).结果:深部热疗联合化疗组近期疗效明显好于单纯化疗组,联合组总有效率(RR)为65.0%,显著高于单纯组总有效率42.5%(Z=-2.286,P<0.05);联合组结束后疼痛明显改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意义(Z=-5.749,P=0.000);2组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和肝功能异常,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作者:王艳丽;马少林;高英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环钻术治疗少量倒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7例(60只眼)少于10根倒睫的患者,随机对鼻、颞两区内倒睫进行环转或机械拔除治疗.记录、观察鼻、颞两区术后眼部刺激症状.结果:睫毛环转术治疗区倒睫一次治疗成功率59%,两次治疗成功率78%.机械拔除治疗区一次治疗成功率6%,两次治疗成功率8%.结论:环转术治疗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作者:温利辉;詹磊;陈旭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MCT/LCT或丙泊酚LCT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麻醉中循环功能和苏醒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M和L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依次静注咪达唑仑、芬太尼、阿曲库胺和依托咪酯,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M组患者以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MCT/LCT和瑞芬太尼,L组泵注丙泊酚LCT和瑞芬太尼,术中根据手术刺激强度、心率和血压来调节泵注药物的输注速度,术中间断给予阿曲库胺维持肌肉松弛,术毕停止输注药物.观察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相应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改变,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和拔管时间均无差异;M组麻醉插管时与麻醉前基础值比SBP升高(P<0.05),手术结束时恢复至麻醉前水平;L组麻醉插管时与麻醉前基础值比SBP、MAP、DBP均升高(P<0.05);患者均只有一例出现恶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实验说明丙泊酚MCT/LCT与传统的丙泊酚LCT比较在麻醉过程中是较安全的,麻醉苏醒是等效的,也有较强的抗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
作者:李传玉;巨长桥;李莲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输液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3月至5月在我院输液的患者240例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情况.结果: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成绩显著,患者对护理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形象等满意度大大提高,实现了护患零纠纷的目标.结论: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规范的仪表是实施优质服务的前提,输液护患沟通技巧,严格的查对制度以及完善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输液护理质量的保证,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随着临床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临床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问题逐渐显露.本文通过分析某医学院校2007、2008和2009年三年临床研究生的基本档案信息,掌握其招生和培养情况,阐述临床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作者:涂师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急症,其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与出血后脑细胞受压、水肿、缺血、继发自由基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给急性脑出血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2009年6月~2011年5月,入住我院的发病24小时之内,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40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7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急性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头CT确诊.全组患者出血量10~28ml,治疗组男43例,女27例,年龄43~70岁,平均65±8.93岁,出血量10~28ml,平均19.6±7.8ml,对照组:男45例,女29例,年龄44~71岁,平均65±8.2岁.出血量10~27ml,平均19.8±7.1ml;两组患者发病时间、性别、年龄、出血量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王贵辰;刘金祥;郑金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探讨急性外伤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例急性外伤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中,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5例,恢复良好1 2例,重残3例,死亡4例.结论:早期诊断、明确诊疗方案,尽早手术,合理行侧脑室外引流术,预防术后并发症,可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截瘫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创伤性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普通治疗组采用常规导尿治疗,强化治疗组在常规导尿的基础上采用按摩、顺腹式呼吸训练,穴位注射等,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强化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普通治疗组总有效率7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强化治疗组治疗创伤性截瘫术后尿潴留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岳树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