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利辉;詹磊;陈旭
目的:观察保妇康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性阴道眼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采用保妇康栓阴道给药,对照组30例采用甲硝唑阴道给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愈率90.%,对照组治愈率86.6%,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保妇康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它可做为妇科常见病的首选药.
作者:常旺燕;李爱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实行产科麻醉,观察其对新生儿和母体的影响.方法:行剖宫产术者40例,随机分成R组和K组,每组各20例,麻醉诱导插管R组:瑞芬太尼1~1.5ug/kg+丙泊酚1.5mg/kg+司可林1~2mg/kg;K组:丙泊酚1.5mg/kg+氯胺酮1mg/kg+司可林1~2mg/kg.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胎儿娩出后,静脉加入咪达唑仑2mg+芬太尼0.1mg+顺式苯磺酸阿曲库胺0.15mg/kg,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R组诱导后插管前MAP、HR值明显低于K组(P<0.05);R组插管后的MAP、HR值也明显低于K组(P<0.05),K组术毕到拔管前时间较R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剖宫产全麻使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具有可行性,尤其是适合重度妊高症患者.
作者:蔡弥松;祝家庚;李光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治疗急诊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128例急诊输尿管结石病例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其中双侧结石9例,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5例.结果: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分别为20例、33例、75例.一次性碎石成功92.9%,其中上段75.0%,中段92.8%,下段98.0%.4例改开放手术,5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安全、高效、损伤小,可作为急诊输尿管结石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谷亚明;刁英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脑梗塞后抑郁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脑梗塞后抑郁症病人25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5例,两组都采用基础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同时积极应用早期心理干预.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8%,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护理后治疗组的SAS与SDS评分明显少于护理前与对照组(P<0.05).护理后治疗组SCL-90量表中的抑郁、焦虑、恐惧、躯体化等因子评分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后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易于焦虑的状况,有利于提高总体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我院中成药的用药情况,提高我院临床用药水平.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保健所中药房中成药处方进行抽样分析.结论:我院中成药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加强临床中西医师、药师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意识,控制药物滥用,促进中成药安全合理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漏斗胸微创矫治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PE)的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7月~2012年9月采用胸腔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112例,年龄3~21岁,平均13.6岁.其中对称性PE71例,不对称性PE41例.结果:1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手术时间40~85分钟,平均51.5分钟,术中出血均少于20ml.住院时间4~8天,平均5.3天.早期并发症包括3例气胸,1例经穿刺抽气治愈,2例没有特殊处理而自行吸引.晚期并发症包括2例支撑架移位,1例重新手术矫正,另一例没有特殊处理.已有83例术后满2年患者取出支撑板,术后评价:优71例(85.5%),良10例(12.0%),一般2例(2.4%).结论: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的大力推广.
作者:林敏;涂远荣;李旭;赖繁彩;陈剑锋;林剑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肋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胸部创伤,目前医院首诊往往选择X线平片检查[1].但往往由于检查部位、投照体位、X线投照条件选择不当等而造成较多漏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因错误诊断而产生严重的后果[2].本科室在近11年中对来我院就诊的胸部创伤患者进行立位、卧位X线胸部透视,大大提高了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作者:李勇武;戚汝平;高原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女性关于乳腺癌及乳腺自检相关知识、行为、需求的调查分析,了解我国乳腺癌早期发现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从而开展促进乳腺癌早期发现的健康教育.方法:对2011年来院体检的年龄在20~80岁的160例健康体检女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城乡分布、经济状况;乳腺癌危险因素评估:月经史、生育史、哺乳史和既往乳腺病史及家族史、雌激素服用史、放射线暴露史;乳腺癌基本知识知晓度、乳腺自检相关知识、个人饮食习惯、信念行为方式、健康教育需求等.结果:①所调查女性年龄在22~7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0.4%,城市职业女性占92.2%.②对乳腺癌发病危险的评估:既往有乳腺病史占49.0%,乳腺癌病史占1.3%,乳腺癌家族史占11.2%,雌激素药物或激素替代治疗占7.20%,服用过避孕药物占16.9%,长期暴露于放射线下占25.6%.③对乳腺癌基本知识的知晓度:通过对乳腺癌38个基本知识的问卷,有71.6%的女性对相关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还有2.6%的女性对一些基本知识知之甚少.④乳腺自检的相关知识:通过5个乳腺自我检查相关知识的调查发现,有60.7%的女性知道和了解一些乳腺的自检知识,还有5.50%的女性对乳腺自检知识一无所知.⑤个人信念行为方式:93.1%的女性很在乎乳腺自检,但他们缺乏专业知识指导;有27.1%的女性从未做过乳腺检查.⑥健康教育需求:有26.0%的女性从电视、报纸、社区宣传海报、广播新闻媒体及互联网上获得有关乳腺自检信息的,4.4%的女性没有任何渠道获得信息.结论:城市健康职业女性对乳腺癌及乳腺自检相关知识认知率占60.7%,有93.1%的女性有渴望掌握乳腺自检知识的意识和行为信念,但只有26.0%的女性女性能通过电视、报纸、社区宣传海报、广播新闻媒体及互联网上获得有关乳腺自检的信息,乳腺健康知识普及和宣教的需求范围之广、比率极高.
作者:汪丽杰;邵春云;周小会;谢琦;史艳丰;王科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对盆底肌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不同学历人群对盆底康复知识的接受程度,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以提高女性对盆底肌康复必要性的认识.方法:将2011年10月~ 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14例不同学历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关于健康教育前后对盆底康复知识了解及需求情况的调查.结果:低学历女性健康教育前对盆底康复知识普遍缺乏了解,且需求不高,知晓率为37%;高学历女性健康教育前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及需求较高,知晓率为69.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不同学历女性对盆底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提高不同学历女性对盆底康复知识的认识.
作者:佟玉静;郑春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我科近期收治2例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较多,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加抗精神病药,通过细致护理,病情稳定,好转后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例1:患者男性,89岁,2012年10月27日住院期间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不正常心电图,V1-V4导联ST段弓背抬高.实验室检查提示心肌酶明显升高,心梗三项均为阳性结果.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Ⅲ级.由于患者基础疾病较多,高龄,家属不同意行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给予行抗血小板、抗凝、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循环及调脂等内科保守治疗.
作者:吴晶;胡娟;孙国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人群干预效果.方法:对沧州市六小区8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对比分析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治疗是否有促进作用.结果: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后,试验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每人平均降低3.67mmHg(P<0.05);在防治高血压等方面的知识、态度、行为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在行为危险因素方面,其中加强锻炼、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P<0.05),其余行为危险因素的改善不明显.结论: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对改善患者行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血压是有效的和可行的,但某些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盐摄入过多等)在短期内很难纠正,提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委员会、社区医院及居民的共同配合,从多方面、多途径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以保证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作者:于红霞;陈巧力;田芬霞;谢秀茹;董楠;李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对妊娠晚期孕妇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从前来我院进行分娩生育的妊娠晚期孕妇中抽取2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实施产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产前实施心理学理论干预.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通过在产期实施心理学理论干预,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减少其疼痛,得到更为理想的心理状态,且与对照组对比明显增加了自然分娩的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晚期孕妇进行积极的心理学理论干预可以缓解其不良情绪,将孕妇的生理、心理保持佳状态,有效的促进孕妇进行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率,提高生育治疗.
作者:马新巧;任密果;杨素领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产程早期枕后位的分娩结局.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分娩,确诊为枕后位的初产妇为观察组,给予无创干预,选择同期阴道试严枕前位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枕后位组手术助产率、继发性宫缩乏力、产程停滞以及新生儿头皮血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剖宫产率,会阴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枕后位在难产中发生率较高,如及早发现,早期合理干预,可使胎头转位成功,阴道分娩率大大提高.
作者:赵玉荣;董文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中四手操作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0例,均为我院口腔门诊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集的口腔疾病患者资料,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医护,观察组采取四手操作模式及医护.回顾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均成功完成,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9%:对照组感染2例,牙龄折裂2例,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门诊中开展四手操作模式,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强工作效率,缩短医护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为手术的成功实施提供了保障.
作者:孙雅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为常规颈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提供寻求一种更好的颈内静脉穿刺方法.方法:将预计常规颈内静脉穿刺困难的100名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改良中路法,常规颈内静脉穿刺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49例(98%)穿刺成功,对照组39例(78%)穿刺成功(P<0.0l);试验组和对照组穿刺时间分别为(4.3±3.0)min、(8.5±5.1)min(P<0.01);试验组1例(2%)误穿动脉,对照组7例(14%)误穿动脉(P>0.05).结论:与传统穿刺法相比,改良中路法操作更简单快捷,穿刺成功率更高.
作者:严语;毛宵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高的相关因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分娩产妇958人分析,其中剖腹产531人,阴道分娩427人.阴道分娩中初产妇310人,会阴切开241人,占77.74%;经产妇11 7人,会阴切开10人,占8.55%.结果:初产妇会阴切开相关因素中,胎儿体质量≥3.5公斤、脐带因素、羊水Ⅱ~Ⅱ度污染、妊娠合并症、助产人员技术占主要因素.结论:胎儿体质量≥3.5kg、脐带因素、羊水Ⅱ~Ⅱ度污染、妊娠合并症与助产技术是初产妇会阴切开的重要因素.
作者:付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法莫替丁治疗,实验组加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率、总有效率、HP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总有效率和HP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X2=5.321,P<0.05;X2=3.259,P<0.05);副反应率和平均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平均止血时间有显著性差异(t=4.173,P<0.05).结论:奥美拉唑应用于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能保证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曾祥金;罗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对提高清洗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选取供应室中等污染程度的金属器械600件,按随机抽样原则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先进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为管理依托,运用程序化控制手段,加强全程质量管理,完成清洗工作;对照组以常规环节控制手段完成清洗.检测两组清洗后嚣械的洁净度及残留污染情况,对两组清洗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创新管理手段,实施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对提高清洗质量,预防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云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表皮样囊肿,又称为胆脂瘤,系胚胎期神经管闭合时混入了外胚层成分,逐渐生长所导致肿瘤形成[1].即残留了皮肤表皮细胞层,上皮组织不断更新脱落角化的细胞,使得囊肿内容物逐渐增多,形成肿瘤.现对一例罕见手掌巨大表皮样囊肿结石的临床诊治作一探讨并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农民.左手掌肿物17年,疼痛1个月.患者于17年前左手掌铁钉刺伤,当时疼痛有少量的出血,未经任何处理,伤口愈合后,局部形成稍硬的小瘢痕.于2年左右,局部出现皮下肿物,17年来,未经特殊治疗,肿物生长缓慢、逐渐增大,时有隐痛不适,偶尔因外力肿物缩小,不久会再次生长.
作者:孙晓斌;姬景威;焦延杰;蓝月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Madl基因突变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及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26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30名健康对照者和7种白血病细胞株Madl基因表达及突变情况.结果:RT-PCR显示所有标本中均可检测到Madl基因的表达,在7.7%(2/26)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发现二处错义突变.结论:首次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发现Madl基因突变,提示Madl基因的突变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病有关.
作者:索晓慧;高建军;郭玮;袁立平;李焱;王霞;张晓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