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罕见手掌巨大表皮样囊肿结石一例

孙晓斌;姬景威;焦延杰;蓝月辉

关键词:手掌, 表皮样囊肿, 表皮细胞层, 肿瘤形成, 疼痛, 生长缓慢, 上皮组织, 伤口愈合, 临床资料, 临床诊治, 局部, 患者, 外胚层, 神经管, 胚胎期, 内容物, 胆脂瘤, 治疗, 外力, 铁钉
摘要:表皮样囊肿,又称为胆脂瘤,系胚胎期神经管闭合时混入了外胚层成分,逐渐生长所导致肿瘤形成[1].即残留了皮肤表皮细胞层,上皮组织不断更新脱落角化的细胞,使得囊肿内容物逐渐增多,形成肿瘤.现对一例罕见手掌巨大表皮样囊肿结石的临床诊治作一探讨并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农民.左手掌肿物17年,疼痛1个月.患者于17年前左手掌铁钉刺伤,当时疼痛有少量的出血,未经任何处理,伤口愈合后,局部形成稍硬的小瘢痕.于2年左右,局部出现皮下肿物,17年来,未经特殊治疗,肿物生长缓慢、逐渐增大,时有隐痛不适,偶尔因外力肿物缩小,不久会再次生长.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胃癌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探讨

    1910年瑞典的Jacobeus首次将腹腔镜技术运用于人体腹腔器官的观察,即标志着腹腔镜临床诊断阶段的开始.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微创外科的启迪下,腹腔镜手术被誉为“钥匙孔手术”[1].随着外科技术的飞跃发展,腹腔镜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许多以前用开腹才能完成的手术,目前已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代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已成为治疗早期胃癌的标准术式之一[2-3].我院于2000年开展腹腔镜胃癌手术,现将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凌玉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医院临床药师制的建立与思考

    随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颁布,我国医院药事管理已经由传统的保障供应型转向技术管理型,执业药师与临床药师的作用和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医院和社会的重视.本文主要探讨临床药师制建立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初步见解.

    作者:周永帅;李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试论护理干预在48例前置胎盘期待疗法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对前置胎盘待产产妇治疗过程中实施的护理干预和临床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采用期待疗法对48例前置胎盘患者进行治疗.分为两组,分别为,护理干预组:患者24例,在期待疗法的同时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24例,期待疗法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结果:护理干预组:顺产患者8例,剖腹产患者14例,采用各种助产方式生产2例,新生儿死亡0例;对照组:顺产患者5例,剖腹产患者12例,需用各种助产措施生产患者7例,其中新生儿死亡2例.此外产后经评测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护理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产前前置胎盘治疗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配合期待疗法,可以在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从而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减轻产妇的痛苦,提高产妇安全性和胎儿的成活率.

    作者:蒋廷婵;杨艳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综合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对影响产妇泌乳不足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并实施,评价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2年5月分娩的180例产妇进行研究,其中发生泌乳不足者32例(17.8%).针对可能引起产妇泌乳不足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制订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并于2010年8月~2011年5月实施.结果:精神抑郁、乳房异常及缺乏母乳喂养知识的产妇泌乳不足发生率高.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后产后泌乳不足发生率为6.7%,显著少于实施前17.8%(P<0.05);综合护理措施实施后新生儿满月体重增长正常者显著多于实施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98.3%vs92.2%,P<0.05).结论: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教会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等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增加产妇产后泌乳,减少泌乳不足的发生.

    作者:郝桂琴;李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循证心理护理措施.方法:根据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7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情况,提出护理问题,收集相关研究证据,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不良心理减轻或消除,能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结论:采取循证护理方法可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林娟;仇成华;蔡艳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卵巢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索卵巢癌手术方式开腹及腹腔镜治疗卵巢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室进行的20例卵巢癌手术,其中开腹手术8例,腹腔镜手术1 2例,针对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制定护理计划开展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满意家属放心.结果:通过围手期的充分准备,术前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重视并发症预防与观察.20例患者术后无重大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较好,患者生活质量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加强对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掌握其开腹或者腹腔镜手术护理要点,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林;吴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医药治疗急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症.临床上发病急,常表现为上腹部症状.胃镜表现为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及炎性渗出物等一过性病变.中医药及针灸等对急性胃炎的个体化辨证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小,越来越受到众多人的青睐,故探索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胃炎的进展概括如下.

    作者:李立民;刘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应用保鲜膜在护理中预防交叉感染的体会

    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是否有效,是否能使医院感染率降低,是当前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而院内感染发生率的高低已作为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一次性保鲜膜以其透明、薄如蝉翼的特性可为进行预防交叉感染所用,既不影响数值的正常检测又能有效的与患者皮肤隔离,预防交叉感染.使用方便、简单、经济、实用,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兰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诊护生带教中如何减少护患纠纷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急诊科容易产生医疗纠纷,因此,探讨如何在急诊护生带教中防范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是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的重要因素.

    作者:苏惠;谢滨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梭形切口联合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手术治疗腋臭46例

    目的:观察梭形切口部分切除加大汗腺腺体搔刮联合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创面止血治疗腋臭之优点、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梭形切口切除部分皮肤及皮下组织,以大小柳叶刀先后沿切口插入,一进一退顺势将真皮与脂肪层剥离,直达腋毛区边缘为止,以电离子治疗机电凝创面止血,用铲刀铲除皮瓣之皮下脂肪球,然后用刮匙进一步擦刮清除皮瓣的大汗腺腺体,再次给予创面止血,缝合切口.结果:46例患者完全治愈,切口均I期愈合.结论:采用梭形切口联合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电凝止血手术治疗腋臭,其手术操作简便,术中出血少,术后无血肿形成及感染,伤口无畸形坏死,手术安全,护理换药方便,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陆云团;覃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1 硬件系统的安全保护硬件安全隐患通常有机房的供电、网络和设备等三方面故障.1.1机房环境.安装防雷系统,增加主机房的不间断电源(UPS),以确保院内24小时供电;机房内还应温度控制在22±2℃左右,相对湿度为45%-65%.另外,机房内要防止灰尘进入,一般计算机磁盘聚集大量灰尘,就会导致读、写错误,还会影响服务器各部件的散热.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建设标准的改造和建设计算机机房,安装机房专用的精密空调.加强中心机房的管理,设立门禁系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同时配备泡沫及干粉灭火器.

    作者:郝德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出生在11月到次年2月之间0~3个月新生儿骨密度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出生在2011年11月~2012年2月0~3个月新生儿骨密度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2011年11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280例新生儿,使用BMD-1000超声骨质分析仪进行骨质测定,身高、体重的测量,随后准确填写母婴营养调查表,3个月后婴儿复查再次进行身高、体重和超声骨密度测定,了解三个月之间的喂养因素对骨质造成的影响.结论:不同的喂养方式,哺乳期产妇饮食状况,产妇及新生儿钙剂补充,对骨密度均有较大影响.

    作者:李霞;李岩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超声引导下乳房肿块的微创完全切除100例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乳房肿块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切除法的治疗情况,对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手术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共100例乳房肿块患者行超声引导法进行微创切除术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术后进行7个月的随访记录,对肿块发生复发或残留相关危险因素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法.结果:100例我院乳房肿块患者行超声引导微创切除手术均成功完成,在手术后的6个月内创伤疼痛、皮肤出现瘀斑和乳房局部血肿为主要术后并发症表现,6个月后并发症消失,患者满意度随之上涨,通过回归分析法分析得出发生乳房肿块直径大小,手术出血情况以及肿块与乳晕距离小等方面成为乳房肿块复发或发生残留的危险相关因素.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切除法治疗乳房肿块效果显著,及时把握患者疾病情况以及肿决复发、残留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临床手术治疗技巧,对完全切除患者发生肿块的病灶具有重大贡献,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作者:洪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对具有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具有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对高血压发病率与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分析对该类人群进行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具有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600例,进行随机分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0例.干预组实施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周期为2年,落实膳食管理,经常测量血压,且重点要进行限盐,加强体育锻炼,对具有超重、血脂与血糖异常的个体加强干预管理;对照组仅进行一般高血压的健康宣传.结果:干预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管理2年后,高血压发病率为10.2%,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5.6%;对照组的高血压发病率为26.7%,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8.2%.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发病率明显下降,防治知识知晓率很高.结果:对具有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进行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并且提高非高血压个体对高血压的防治知识,进而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具有显著实用价值.

    作者:周桂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针刺配合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视功能保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视功能保护的作用.方法:将32例(55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患者随机分配到针药组和对照组,针药组采用毫针刺激穴位配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未进行任何保护视神经的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针药组患者在视力、视野和图像视觉诱发电位指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在眼压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视功能保护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尹丽霞;段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垂直双蒂法治疗中重度巨乳4例临床观察

    目前国内整形外科医生对于巨乳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双环法及垂直双蒂瓣法,对于轻中度往往采用双环法,而中重度巨乳则采用垂直双蒂法.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垂直双蒂法治疗中重度巨乳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刚;周荣芳;刘森;刘亦峰;周杰;黄金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音乐加放松疗法对鼻咽癌病人放疗时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音乐加放松疗法对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时焦虑状态的作用.方法:将8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前健康宣教,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音乐加放松疗法,于治疗第一天及治疗1周的放疗后30min后,对两组的焦虑状况(SAS)及放疗配合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实施音乐疗法加放松疗法放疗第一天及放疗1周后,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音乐放松疗法可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时焦虑状态,使之配合放疗,治疗依从性提高.

    作者:李叶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收治7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治疗过程中,有计划的、系统的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对照组35例,在住院期间用传统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及满意度等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及理解,增进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及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韦春桃;陆国园;梁惠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2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护理

    剖宫产术后患者大量消耗体力和精力,术中不同程度的失液和失血,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产后并发症,术后精心护理极为重要.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2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术后观察和护理,无发生产后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行剖宫产产妇200例,初产妇176例,经产妇34例,年龄22~41岁,平均31.5岁,孕32~42周.其中择期手术150例,急症手术50例.头盆不称73例,胎儿宫内窘迫42例,妊高征32例,2次剖宫产27例,胎位异常15例,高龄初产6例,滞产5例.结果:本组200例产妇均恢复良好,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无产后并发症,术后住院6~l2天,平均7.5天.

    作者:谭红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目前已成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其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性小,并可较长时间留置血管内,已在临床广泛使用.近几年,笔者所在医院已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现对留置针患者的健康教育,穿刺方法,封管技术和相关并发症做一总结.1 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护士评估患者的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职业、保健等诸多因素.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宣教,对待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内容可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对于文化较低的患者,宣教内容应通俗易懂,语言浅显.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讲解留置针的构造、价格、医保承担比例、穿刺方法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如避免碰撞或用手揉留置针局部,留置期间禁止沐浴,要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洗漱时可用保鲜膜缠绕,防止局部进水引起感染,适当限制穿刺肢体的活动,避免下垂,不能负重等.告知患者留置针常见的并发症为静脉炎,护理人员会经常观察穿刺部位,一旦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会根据情况及时给予处理.

    作者:穆傲霜;杨丽丽;冯淑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