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玲;郝平;张辉;徐凯;王署蔓
目的:对影响产妇泌乳不足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并实施,评价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2年5月分娩的180例产妇进行研究,其中发生泌乳不足者32例(17.8%).针对可能引起产妇泌乳不足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制订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并于2010年8月~2011年5月实施.结果:精神抑郁、乳房异常及缺乏母乳喂养知识的产妇泌乳不足发生率高.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后产后泌乳不足发生率为6.7%,显著少于实施前17.8%(P<0.05);综合护理措施实施后新生儿满月体重增长正常者显著多于实施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98.3%vs92.2%,P<0.05).结论: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教会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等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增加产妇产后泌乳,减少泌乳不足的发生.
作者:郝桂琴;李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对儿童及成人应用商环行包皮环切术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商环对702例成人、216例儿童进行了包皮环切术,对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术后包皮水肿、术后血、术后疼痛、术后感染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儿童组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均较成人组长;2个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包皮水肿;成人组有2例(0.3%)发生明显出血,经Ⅱ期缝合,愈合良好,儿童组未发生明显出血;2个组术后48h左右均有轻度疼痛,成人夜间更明显.术后拆环时成人组疼痛能耐受,儿童组疼痛明显,术后2周左右拆环更合适;成人组8例(1.14%)、儿童组2例(0.93%)发生了术后感染,经积极处理,均愈合良好,术后常见组织液、淋巴液渗出形成类似“脓液”的黄白色分泌物,不是感染.结论:应用商环治疗儿童及成人包皮过长或包茎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掌握好手术适应症,选择合适的型号,术中包皮内板保留要适当,术前术后进行必要的宣教,更要掌握好术后拆环时间,以利于伤口愈合及减轻拆环疼痛.
作者:吴小军;王永权;郑霁;沈文浩;鄢俊安;季惠翔;李新;张恒;周占松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总结85例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我们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肠道准备,术中正确的体位摆放,充分的物品准备,熟练地手术配合和做好术后病情观察,正确的饮食指导,卫生宣教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林铁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PICC乳腺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回顾分析60例手术前行PICC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将2012年1月~2012年8月30例术前PICC化疗乳腺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2月~2012年1月30例术前PICC化疗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手术后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差异.结论:舒适护理体现了因人施护,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张素萍;张雅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观察昂丹司琼配伍地塞米松预防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应用.方法:收集11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空白组)、B(单用昂丹司琼组)、C组(昂丹司琼+地塞米松组)、D组(昂丹司琼+氟哌利多组),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术后6h和24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B、C、D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5),其中C、D组为明显(P<0.01).结论:昂丹司琼联合用药是预防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PONV的有效措施.
作者:莫次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1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次数及心肌缺血时间、血糖、总胆固醇、体重、血压等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遵医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吕连双;邹建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术前进行强化呼吸道管理对胸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310例胸部相关手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只进行一般性呼吸训练指导,试验组术前进行强化呼吸道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出现肺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照组155例患者术后2周内,出现肺部并发症21例;试验组155例患者术后2周内出现肺部并发症4例,两组间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强化呼吸道管理能减少胸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惠萍;马雨泉;何淑平;甘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视功能保护的作用.方法:将32例(55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患者随机分配到针药组和对照组,针药组采用毫针刺激穴位配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未进行任何保护视神经的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针药组患者在视力、视野和图像视觉诱发电位指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在眼压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视功能保护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尹丽霞;段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足月分娩的新生儿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为对照组,10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为观察组,对各项实施过程进行全程干预,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资料和文献,对直接和间接的实证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制定出佳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脐残端5天内愈合率由12%提高到89%,脐部感染发病率由3%降低到0.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安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的维护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以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30例PICC置管患者通过宣教,采用“四步法”导管维护评估流程,“五步骤”导管维护处理流程同时加强观察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在我科PICC留置期间无一例因维护不当而拔管(除自然死亡外).结论:严格按操作流程,做好置管后的护理,使PICC置管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输液新途径,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运用.
作者:杨红琼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 7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一般资料,通过病情观察、药物治疗、心理护理、气道管理、营养支持等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临床治疗与急救护理相配合,无一例死亡.结论:护士必须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有助于及时、有效地控制疾病发展.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帮助待产妇了解产前,产中的护理和配合,产后对婴儿的护理.方法:有关知识教育,形象图片、多媒体观看和讲解.结果:产妇掌握了产前自我监测,产中配合,产后的自护和婴儿的护理.
作者:周丽;殷延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我院的院训是“仁爱、厚德、求精、创新”,在发展过程中,致力于创造精品工程,VIP病房就是针对于产科高端患者设置的精品病房.1700m2的病区共设置9张床位,高精端的病房设备,体现尊贵.人力资源设置经过层层筛选.六名护士都是本科毕业,低资历是护师,身高都在162cm以上,经过严格的礼仪培训和业务培训后方能上岗.科室在运营过程中秉承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宗旨,在服务上精益求精,努力营造花园式病区,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一对一、人性化温馨服务,让患者犹如回到家一样[1],搞好服务的同时,大胆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齐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落实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培养称职护士.方法:新分配护士必须完成院内轮转,上岗后须接受3~5年规范化培训,护理部制定全院的规范化培训方案,肿瘤科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包括职业素质、医德医风、临床护理理论及技能.轮转期间以“三基”和临床实践能力为主,带教实行一对一导师制,科室轮转结束后进行出科考核.结果:2011年本病区共接受年轻轮转护士六名,均顺利完成轮转计划,合格出科.结论:肿瘤科的专科特点及要求,社会及环境的影响,对年轻护士影响较大,要把轮转护士视为一个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的人,重视环境对她们的影响,全方位给予支持和关心,使她们早日成才.
作者:丁粉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术前预注万汶对预防老年冠心病人固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0年2月~2011年6月来我院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麻醉前1小时:治疗组(n=20):给予300~500ml的万汶;对照组(n=20):给予同等剂量的乳酸林格氏液.麻醉前30min:两组患者均肌肉注射3mg咪唑安定和0.5mg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记录患者在麻醉前(T0),麻-后3min(T1),6min(T2)、9min(T3)、12min(T4)、15min(T5)各时间段的HR、SBP、DBP的值,以及两组患者各时段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与治疗组比较,对照组SBP在T2、T3时均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T1~5的高血压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注万汶300~500ml能有效预防老年冠心病人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意义.
作者:甘亚倩;肖向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提高老年骨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或杜绝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方法: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关怀和健康教育.结果:良好积极的情绪具有治疗作用.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改善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在和谐的环境中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
作者:张志娟;董丽芬;郑丽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总结急腹症手术麻醉处理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76例急腹症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处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76例急腹症手术患者在麻醉处理状态下,除了1例因手术重度休克死亡,其余患者麻醉处理效果良好,手术均成功,病情得到治愈.结论:麻醉医师可依据急腹症手术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特征,为其选择适宜的麻醉处理方法,并规范麻醉操作,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疾病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石先伦;尹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配合低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1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配合低负压引流术,采取术前、术中、术后观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措施.结果:10例患者中,10例全部治愈,肺复张时间长为5d,短为3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方法安全、方便,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费用少,患者满意,可以在各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作者:周红燕;黄文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对10例SCCC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显示为3种不同分化的细胞区域,其中大部分为形态较一致的小细胞区,细胞散在、片状或梁索状,浸润性生长;少数区域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分化.免疫组化:小细胞成分CK5/6、LCA、desmin阴性,CK8、Cg-A、synapsin,、NSN阳性.结论:SCC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应与宫颈的小细胞鳞状细胞癌、类癌等进行鉴别,伴有鳞状细胞癌及腺癌分化的SCCC预后要比单纯小细胞癌差.
作者:郭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我中心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12月中心门急诊电子处方共276988张,对含抗菌药物的处方数、所用抗菌药的品种、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6122张,占总处方数的22.10%,口服剂型的处方数为3889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63.5%,注射制剂的有2233张占36.5%.DDDs排序中青霉素、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噻亏钠居前3位,802张处方属不合理处方有重复用药、适应症不合理、联用不合理等不合理现象,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3.10%.结论:我中心抗菌药物使用的量和品种基本合理,但在抗菌药物的应用上还存在不合理现象.今后应注重加强对医师和药师的培训,提高医护员工的业务水平,同时加大监管力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袁受桥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