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惠萍;马雨泉;何淑平;甘红
目的:研究18F-FDG显像在结直肠癌术后不同部位转移复发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同机图像融合.结果:18F-PET/CT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的敏感度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明显高于CT的61.5%和84.1%,18F-FDG PET/CT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周围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敏感度为97.9%,特异性为85.7%,准确性为94.1%,阳性预测值为93.9%,阴性预测值为94.7%.明显高于强化CT的66.0%、47.6%、60.3%、73.8%和38.5%(P<0.05).结论:18F-FDG显像能明显提高结直肠癌转移复发的检出率,在不同部位转移复发的诊断中较常规影像学检查更有价值.
作者:邵建富;赵志强;刘武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苦黄注射液为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有苦参、大黄等,呈橙红色至棕红色澄明液体,具有清热利湿,疏肝退黄的功能,适用于因湿热内蕴引起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退黄.不良反应偶见注射处局部有一过性潮红,个别患者有轻度消化道症状.静滴过快时,可致头昏、心慌感,减慢滴速,上述症状可消失.有研究显示[1],苦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降低转氨酶、降低胆红素方面作用明显,且不良反应轻微,在临床推广应用.我科输注苦黄注射液发生过敏反应1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翟庆慧;刘婉姝;梁冬梅;李新颖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评估纤溶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n=60):对照组(奥扎格雷钠80mg静滴,每日2次)、实验组(奥扎格雷钠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纤溶酶200U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14天,其他常规治疗方法一致.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出血倾向.结论:纤溶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且安全有效.
作者:于海宁;马学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单纯及复合型胰腺外伤的诊断及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大庆油田总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急诊收治的42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22例,其余均经术中探查确诊,治疗均采用手术治疗,Ⅰ、Ⅱ级胰腺损伤18例,其中单纯行胰周引流3例,清除胰周坏死组织、缝合止血、外引流1 3例,腹腔镜下胰周引流2例;Ⅲ级胰腺损伤15例,其中胰腺远端、脾联合切除,胰腺近端结节缝合9例,胰腺远端与空肠吻合术近端结节或褥氏缝合缝合4例,胰腺遗端胃吻合加空肠造瘘术2例,Ⅳ级胰腺损伤7例,给予行胰头坏死组织彻底清除、近侧断端缝合、远侧断端与空肠吻合、彻底引流,Ⅴ级损伤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改良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结论:联合应用影像学及生化检查可提高术前胰腺损伤患者的诊断率,术中认真细致探查是防止遗漏胰腺损伤的重要措施,根据患者胰腺损伤级别给予个体化手术方式可提高胰腺损伤的治愈率.
作者:张磊;康德新;栾文勃;于洪亮;陈志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术后治疗方法.方法:对照组于滴注眼药水基础上给予强的松片+双氯芬酸钠治疗,实验组给予综合治疗,即于滴注眼药水及强的松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头孢类抗生素,给予静脉注射.结果:实验组角膜水肿、结膜充血、眼痛、人工晶体前表面渗出物、畏光流泪等症状的消退时问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给予术后综合治疗,可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在医疗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俊杰;谢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鼻部美学标准的指导下,对鼻假体进行个性化的、有效的雕刻方法.方法:根据求美者鼻部特征,以一段缝合线自鼻根与鼻尖中点相连,抬离鼻尖约2 ~ 4m,从侧面观察需要垫高的高度及形状,以此为基础对假体进行雕刻.结果:本组63名求美者中有3例术后一周出现假体在鼻根部偏向一侧,及时调整后获得满意效果,其余外形均满意,无假体外露、感染及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依据鼻部美学标准作指导,制成个性化的假体,即达到外形上的美观,又确保与鼻部解剖结构的自然贴合,可以提高美容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伟杰;陶波;刘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食管裂孔疝多见于老年人,是指食管腹段、食管胃连接部和部分胃组织通过隔食管裂孔凸入腹腔形成的一种疝,是膈疝中长见的一种,在90%以上,分可复性和不可复性两种,可复性即是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滑动性食管裂孔疝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骨或剑突后灼痛、反胃、吞咽困难、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常伴吞咽困难、心脏病症状,老年患者易合并其它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等.老年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患者常被误诊胃心血管系统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目前伴随着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下手术的清晰度高、视野宽广是直视手术无法比拟的,用以治疗老年性滑动食管裂孔疝有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发症和死亡率比传统开腹手术低.现将护理随访一年的20例患者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颖;赵鹏;姚荣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妇科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妇科患者7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采用入院告知、健康教育、保护隐私、尊重患者及护理技术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采用sp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满意度观察组总积分平均为23.106±2.728;对照组总积分平均为19.982±4.357;两组满意度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提高妇科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郑循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39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9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全面的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患者都取得了预期的治疗效果.结论:改善了患肢血供,防止足部损伤及足部病变进展,减轻患者的痛苦,大限度保证患者的躯体完整性,有效地促进糖尿病溃疡的愈合.
作者:卞月秋;张宜生;张大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根据我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的数字调查显示,自杀在我国已列为第五位的死亡原因,而在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1].口服毒药是自杀患者常采取的方式,急诊洗胃是抢救急性口服毒药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之一,笔者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急诊洗胃患者94例,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为快速准确有效救治,提高患者身心健康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莹;王淑芸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利用改良下肢支具协助脑出血后偏瘫悬垂足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提高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脑出血后偏瘫悬垂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改良下肢支具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训练法,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方法简便、易于掌握、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改良下肢支具协助偏瘫悬垂足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方法简便、效果明显、易于掌握,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及家庭康复.
作者:高欣;赵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原因.方法:对43例胎盘早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有腹痛、产前阴道流血,39例有子痫前期病史,1例昏迷,5例无明显症状,18例有胎儿窘迫.结论:胎盘早剥原因复杂,应尽早排除.
作者:车虹彩;闫华;邓玲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医院感染是当代医疗实践中的一大障碍,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费用.目前,各级各类医院已将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一项涉及全体人员的系统工程.护士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践者,他们的一举一动与医院感染又存在密切关系,所以护士应加强紧迫感、责任感,在防止医院感染工作中当好监护人.
作者:余光菊;谭华儒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约占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原因的85%,如果动脉瘤破裂出血,在早期,患者死亡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如果患者反复出血,病死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一般在中年女性中比较常见.颅内动脉瘤是因为颅内某个部位的动脉管腔局部异常扩张而引起的,而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靠脑血管造影,对动脉瘤的类型进行明确,运用微导管技术把弹簧圈送进瘤体体腔里面,这样就可以闭塞动脉瘤,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1].本文根据2010年4月至2012年7月在本科收治的168例实施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出现9例偏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他们的护理工作做了探讨.现把分析结果和护理体会做如下报道.
作者:张抗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新食物交换份法干预妊娠期糖尿病(GDM)后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以确诊为GDM且住院分娩的11 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选择无GDM的正常孕产妇1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制后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先天畸形、早产、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食物交换份法干预GDM可有效控制GDM妊娠期血糖并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霞;李小拴;唐江月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对陕西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正确教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有效改变现有的教育和学生抑郁现状.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生活事件自评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104名大学生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在校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总分呈正相关;负性生活事件调查中得分较高的选项为家庭经济困难、受人歧视或冷遇、学习就业压力、家庭经济条件、失恋等生活事件的影响可加重抑郁症状.结论:作为高校教育者,要注意到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存在和逐渐上升的趋势,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和帮助,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韩继明;阮彩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雌二醇与肾结石形成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普通饲料+自来水,晋通饲料+诱石剂,普通饲料+自来水+雌二醇,普通饲料+诱石剂+雌二醇4组(每组20只),饲养一周后,改为代谢笼饲养24小时,并收集尿液,测定尿晶体成分的浓度,同时采集血液、提取肾小管上皮组织,检测6-keto-PGF1α和TXB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雌二醇治疗组的尿量、尿液pH值、尿钙量、草酸、尿酸的含量与结石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雌二醇显著的降低了结石大鼠模型血浆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XB2蛋白的水平,显著的增加了6-keto-PGF1α蛋白的水平(P<0.01).结论:雌性激素雌二醇的饲喂可能通过改变6-keto-PGF1α和TXB2蛋白的水平抑制草酸钙诱导的肾结石的形成.
作者:王立;李磊;焦丽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时腹部手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从而有效的为患者选取合适的剂量进行麻醉诱导.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三组,A组给予1.0ug/L瑞芬太尼,B组给予2.0ug/L瑞芬太尼,C组给予3.0ug/L瑞芬太尼进行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观察三组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心血管的反应情况.结果:C组患者在插管后观察点的SBP和DBP以及HR较诱导前比较具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插管后的SBP和DBP以及HR变化无明显的差异(P>0.05);而A组和B组患者在插管后1min的SBP和DBP以及HR较诱导前有明显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插管后3min和5min的SBP和DBP以及HR变化也明显的降低,但高于C组插管后3min、5min的SBP、DBP及HR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在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中,均具有抑制心血管应激反应.而且临床中采取3.0ug/L的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的稳定性较好,能够有效的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但是在采取这种剂量诱导时,做好预防严重的心血管抑制情况发生.
作者:孙志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壁神经与切除肋间壁神经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观察93例乳腺癌保乳术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62例患者保留肋间壁神经,31例切除肋间壁神经.结果:保留ICBN与切除ICBN组相比较,两组在术后上臂区及腋下的皮肤感觉异常情况、客观感觉异常情况、是否疼痛、疼痛级别、疼痛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保留ICBN,保存了患侧上臂及腋下等部位的皮肤感觉功能,显著减少患者术后上臂区及腋下的皮肤感觉异常及疼痛发生.
作者:丁梅;张淑芝;杨艳玲;王增辉;刘雅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Madl基因突变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及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26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30名健康对照者和7种白血病细胞株Madl基因表达及突变情况.结果:RT-PCR显示所有标本中均可检测到Madl基因的表达,在7.7%(2/26)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发现二处错义突变.结论:首次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发现Madl基因突变,提示Madl基因的突变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病有关.
作者:索晓慧;高建军;郭玮;袁立平;李焱;王霞;张晓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