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媒体课件在骨科护理教学讲课中的应用

段清萍;陈捷;李锦丽;谭春丽;贺静文;余碧

关键词:多媒体, 骨科, 护理教学
摘要:目的:探讨多媒体课件在骨科护理教学讲课中的应用.方法:以2008年6月~ 2012年5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护生86名为研究对象,2008年6月~2010年5月采取传统授课方式为对照组;2008年6月~2012年5月采取多媒体课件授课方式为观察组,两组护生来源、学历、实习阶段无差异,具有可比性,对二组授课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不同教学方法护生的操作和理论考试、综合能力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课,有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横切口法内眦赘皮矫正同期行重睑成形术

    目的:探索内眦开大术同时行重睑成形术的方法.方法:根据临床实践,针对具有内眦赘皮的上睑内侧睑缘处皮肤短缺,根据减少局部皮肤瘢痕的原则,设计内眦开大术式和重睑成形切口不连接的手术方法,对30例患者施行手术,并进行为期6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对所随访的30例患者的重睑形态和内眦部形状进行评估,重睑线自然,内眦已完全敞开或大部分敞开,大程度地减少术后瘢痕.结论:本术式已充分矫正上睑内侧皮肤横向不足,保证了手术效果的满意和稳定.

    作者:陈啸;李平松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多层螺旋CT扫描的剂量控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腹部的剂量控制与成像表现.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腹部多层螺旋CT检查的患者30例,A组为常规剂量扫描,B组为低剂量扫描,C组为更低剂量扫描,对扫描图像与扫描参数进行对比.结果:三组的CT图像质量均能满足常规临床诊断需要.在总体评分中,A组的图像稍优于B组与C组,但是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毫安秒、CT剂量指数、荆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与B组与C组对比差异明显,B组与C组之间对比也差异明显(P均<0.05),三组扫描总时间及扫描长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方案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能够满足常规临床诊断需要,有在临床中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曾凡勇;金彪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胸骨前切口甲状腺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经胸骨前切口与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临床疗效的观察、对比分析,探讨胸骨前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对50例我院2004年4月~ 2010年4月收治入院的需做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行胸骨前切口路径手术,并选择同期甲状腺切除术患者50例做传统开放切除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镇痛药需求、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需求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住院费用则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骨前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简单、安全,易于操作,有很好的适应症范围,更能符合患者在美观上的要求;相比传统开放切除术,手术创口小、治疗时间少、患者痛苦轻、承担风险小,因此在临床上更为患者所接受.

    作者:王凤明;王维;王媛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胸腹主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的护理

    胸腹主动脉瘤是一类凶险的血管疾病,处理难度较大,是心胸外科和血管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挑战.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采用胸腹联合切口,以多分叉人造血管进行主动脉置换并重建内脏动脉,具有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杂交手术和开窗支架为代表的处理胸腹主动脉瘤的新技术.杂交手术是在主动脉瘤覆膜支架隔绝前采用开腹手术以人造血管重建内脏动脉,将内脏动脉开口移位于腹主动脉远端或一侧髂动脉,获得足够的覆膜支架的远端锚定区,然后用覆膜支架隔绝全部动脉瘤,避免了传统手术需要开胸、体外循环,且较长血管阻断时间和巨大创伤的缺点,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开窗支架技术根据患者的情况定制个体化的覆膜支架,隔绝主动脉瘤的同时采用血管腔内技术重建内脏动脉,属于完全血管腔内介入技术,但是因为需要定制支架,所以此项技术只能在较少的中心开展.

    作者:涂红云;游进会;刘芯君;罗莎;但凤英;刘欢欢;云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其中流动儿童的管理非常困难.这就造成了流动儿童不能及时接种免疫疫苗,从而影响了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计划免疫是我国长期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种来达到控制并且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标.本文首先介绍我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现状,然后就这些现状提出一些对策供在开展计划免疫工作时参考.

    作者:王军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某高职院校女职工生殖健康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女职工的生殖健康情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该校280名女职工的生殖健康体检结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职工的生殖疾病患病率为29.29%,以35 ~ 45岁发病高,以宫颈炎为首位(占12.50%),乳腺增生次之(占7.14%).结论:女职工生殖疾病发病较普遍,给女性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而成为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问题,应为促进女性生殖健康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陈善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廊坊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及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了解廊坊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和免疫状况,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廊坊市健康人群4400人采集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各年龄组的抗体水平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c=9857,P=0.000),各县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33.53,P<0.01).结论:廊坊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今后要积极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巩固消除麻疹成果.

    作者:肖利新;刘国良;陈忠健;魏继青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刘玉洁主任医师辨治心悸的经验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均可导致心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与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及病窦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以及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心脏疾病.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心悸成为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刘玉洁主任医师,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内科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二、三批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全国第五批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学科唐山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全国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对心悸的辨证治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清贤;倪振英;场淑英;张军;李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乡镇卫生院护理风险存在的原因及管理对策

    目的:及时识别护理风险,并有效的防范,避免各种风险,转化危机.方法:对乡镇卫生院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同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结果: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有效地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才能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邓季晓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互助式课堂学生学习质量的探讨

    目的:探讨互助式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互助式教学,将同学分成二人或三人一组,组内进行互助式学习,组间进行互助式学习.结果:经过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的进行评价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互助式课堂学习,学生学习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宋万荣;黄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论ICU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问题

    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是由于工作环境的要求与护理人员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当机体不能从各方面应对或减轻工作压力源时就会产生工作压力,如果不能及时的调整压力,很有可能导致躯体疾病的发生,甚至严重影响到护理工作的质量.现就影响ICU护士工作压力从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现实与理想的矛盾,面对死亡的压力,知识的不断更新,晋升及考试,社会地位等方面剖析护士工作压力存在的原因,并从改善工作条件,优化工作环境;加强心理调整,保持情绪稳定;充实业务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保健意识;提高护士的工作待遇多方面提出相应的降压对策.

    作者:贺树卿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重视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延缓疾病进展

    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近年来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蛋白尿不仅是肾损害的标志,而且是肾功能恶化速度加快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其肾功能将不可遏制地呈进行性下降,目前尚缺乏有效方法控制其发展,大多数患者数年后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和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严重危害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命.目前国际上通常把微量白蛋白尿(MAU)作为预测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标志.多种标志物的应用使肾脏疾病在可逆转的阶段就可得到诊治,为糖尿病的肾病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很多研究倾向于肾小球滤过率(GFR)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中要优先于MAU.

    作者:马翠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对具有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具有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对高血压发病率与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分析对该类人群进行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具有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600例,进行随机分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0例.干预组实施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周期为2年,落实膳食管理,经常测量血压,且重点要进行限盐,加强体育锻炼,对具有超重、血脂与血糖异常的个体加强干预管理;对照组仅进行一般高血压的健康宣传.结果:干预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管理2年后,高血压发病率为10.2%,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5.6%;对照组的高血压发病率为26.7%,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8.2%.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发病率明显下降,防治知识知晓率很高.结果:对具有危险因素的非高血压个体进行个体生活方式干预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并且提高非高血压个体对高血压的防治知识,进而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具有显著实用价值.

    作者:周桂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ALA-PDT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ALA-PDT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中MMP-2和TIMP-1的变化,探讨ALA-PDT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机制.方法:分为正常组、阴性对照组、高浓度ALA-PDT治疗组、低浓度ALA-PDT治疗组、PDT治疗组进行治疗,1次/周,共3次.治疗后1月,2月和3月采集样本,进行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ALA-PDT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是有效的.结论:ALA-PDT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逆转MMP-2和TIMP-1之间的失衡状态实现的.

    作者:周鹏军;王琼;肖生祥;李张军;涂晨;张燕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跌倒护理评估在预防肿瘤住院患者跌倒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跌倒评估在预防肿瘤住院患者跌倒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52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24h内均由主管护士按“坠床与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对照组评估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由管床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防跌倒教育;观察组除了24h内评估外,患者放化疗后每周予评估1次,分值达6~15分时,改5天评1次,达16分改三天1次.16分以上者跌倒高危,床头悬挂防跌倒醒目标识,由管床护士根据患者具体的高危因素进一步加强宣教,强调跌倒的危害性,引起患者及家属的足够重视,提高患者的自我安全管理能力;同时将评估、教育工作纳入护理质量控制,确保教育的有效落实.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的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连续性、动态的跌倒评估,实施个体化的安全管理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安全管理能力,能有效的防止跌倒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李君丽;谭耀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凉血清肺饮联合美能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

    自2006年10月,笔者用凉血清肺饮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4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选79名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患者年龄15~49岁,女性,都有1个月以上外用激素史皮疹多在面部,均红斑、潮红干燥、脱屑、粟粒大小丘疹、毛细血管扩张、毛孔粗大,皮肤变薄,自觉瘙痒、灼热、紧绷感等,再用激素症状减轻,停药后复发,长期药后用不用则皮疹逐渐加重.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人,对照组36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皮疹症状无差异(P>0.05).

    作者:郭凤阳;亓振国;亓桂丽;邢永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0例,30例患者急诊行气管切开≤24h,另30例患者未行早期气管切开,即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呼吸道不畅时再行气管切开,时间□24h.所有患者均用青霉素、头孢静脉滴注,出现肺部感染均行痰培养药敏实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结果:4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21例有20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4~10天,平均6.5天.对照组21例有16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10~20天,平均17.2天.实验组感染率和控制感染的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建立人工气道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及提高感染控制率,是重度颅脑损伤后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

    作者:周雪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北京市某事业单位职工健康管理方案现状调查

    目的:探索事业单位群体中存在的健康问题,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方法:对全体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该单位职工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经济状况较好;患病率前5位依次为肥胖(31.4%),血脂异常(29.1%)、高血压(25 6%)、冠心病(8.1%)和糖尿病(7.1%),主要的健康行为危险因素是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吸烟、睡眠不足、嗜咸.针对单位的情况实施了每年1次的健康体检,同时以改善饮食、提高运动参与为短期目标的健康管理方案.结论:事业单位对健康管理给予好评,有需求;要进行及时的效果反馈与个体化的指导,实现个体与群体的综合化管理.

    作者:宋明学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对6例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特点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的同时,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以佳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果:2例痊愈,4例好转出院.结论:耐心细致的病情观察,精心专业的护理是挽救生命的重要环节,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则是开启康复之门的钥匙.

    作者:张雅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护理程序在门诊换药室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让护生在短期内有效掌握专科知识和技能,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临床带教水平和护理质量.方法:将护理程序应用于临床带教,收集资料,分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结合科室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组织实施,后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不断完善临床带教.结果:护生在短期内有效掌握伤口护理专科知识和技能,并从多方面培养了护生的能力,提高了护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对临床带教老师也有促进.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带教,明确目标,使护理临床带教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作者:杨淑红;曾静;陈芳;马红梅;孙璇;王雪芬;范相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