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动文摘综述

付茜

关键词:自动文摘, 信息, 搜索引擎, 多文档, 自动摘要, 原始文献, 计算机, 主题, 提取, 求解, 目标, 技术, 获取, 汇总
摘要:所谓自动文摘,就是利用计算机自动地从原始文献中提取文摘.目前,人们主要是通过搜索引擎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但搜索引擎返回来的相关文档太多,而多数是重复和相似的,这样人们就不能快速且高效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多文档自动摘要技术研究的目标正是力求解决这一问题,把多篇同一主题的文档进行汇总,给人们提供简洁、信息全面的摘要,将人们从繁琐、冗余的信息中解脱出来.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护理教学的体会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当前医疗形式的要求较高,对急诊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急诊科是医院的综合性科室,急诊患者危重患者多,病情急,病情变化快,抢救和管理任务重的科室之一.也是实习护生临床护理实践轮转的重要科室.但由于多种因素造成实习生在急诊实习期间只能看不能操作,让学生得不到实践的机会,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急诊科相关专业知识,较好的完成实习计划,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009年9月~2012年1月期间,我急诊科共带教实习同学679人,其中本科197人,占29%;大专443人,占65%;中专39人,占6%.通过几年的带教实践,我科护理教学体会如下.

    作者:施红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降低和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8月~ 2012年6月输血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在10684人次输血中,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29例,发生率为0.27%,其中过敏反应1 2例(0.11%),发热反应14例(0.13%),其他反应3例(0.03%).结论: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才能达到科学、安全、有效的输血.

    作者:袁茜茜;符宝铭;黄梅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癌胚抗原和CA19-9联合检测对Ⅳ期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和CA19-9联合检测对Ⅳ期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2006年1月~ 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Ⅳ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和75例同期Ⅳ期胃癌无腹膜转移患者的癌胚抗原和CA19-9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癌胚抗原和CA19-9水平.结果:Ⅳ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组的癌胚抗原水平(59.21±11.84) ng/mL和CA19-9水平(72.16±13.81)U/mL明显高于Ⅳ期胃癌无腹膜转移患者组(P<0.05);肿瘤直径越大、淋巴结转移越多,癌胚抗原水平及CA19-9水平越高,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腹水与CEA及CA19-9水平呈正相关(r=14.394,P<0.05).结论:癌胚抗原和CA19-9联合检测可作为识别Ⅳ期胃癌有无腹膜转移及其严重性的重要指标,对Ⅳ期胃癌的诊断与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卫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临床新护士规范化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护士规范化管理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严格准入关,加强规范化管理;严格培训关,提高新护士自身素质和基本技能;严格带教教师关,提高带教质量;严格考核关,加强护理管理等手段,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作者:付春华;陈立英;张俊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曲唑酮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曲唑酮用于老年失眠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老年失眠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曲唑酮组)、对照组(地西泮组)各40例,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6周后比较各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在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方面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焦虑、抑郁评分的下降值均较对照组显著(P均<0.05).结论:曲唑酮可有效改善老年失眠症状及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永明;张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青霉素皮肤点刺试验与皮内试验方法对照研究

    目的:对照皮肤点刺试验(SPT)与皮内试验(IST)两种方法在青霉素皮肤试验中阳性率、疼痛程度及所需时间情况.方法:随机选择86例需做青霉素皮肤试验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左臂采用点刺法、右臂皮内注射法进行皮肤试验,对比其阳性率、疼痛程度及所需时间.结果: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为3.5%,假阳性率2.3%,疼痛率16.3%,平均用时4分5 0秒;皮内试验阳性率为3.5%,假阳性率9.3%,疼痛率98.8%,平均用时7分36秒;点剌试验与皮内试验两种青霉素皮肤试验方法阳性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点刺试验与皮内试验法阳性率完全相符,且点刺试验具有痛苦小、操作简便、用时短、安全副反应小的特点,更适应小儿.

    作者:刘月梅;陈俊丽;王永凤;袁学臣;田艳红;霍利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宫颈妊娠12例报道

    目的:探讨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宫颈妊娠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0年2月~ 2012年8月收治的宫颈妊娠孕妇12例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12例孕妇均治疗成功,宫腔镜手术1例,子宫切除2例,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3例,药物治疗6例.结论:应早期诊治宫颈妊娠,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宫颈妊娠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有利,不仅能使创伤发生率降低,还可保留生育、月经功能.

    作者:倪红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术联合结膜下注射氟康唑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3眼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疗效,其中有外伤史21眼,原因不明者2眼.所有患者在感染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均清除所有坏死组织,结膜瓣遮盖病灶,后结膜下注射氟康唑治疗.结果:患者20例20眼1次手术治愈角膜溃疡.1例于术后1周前房积脓逐渐增多,结膜瓣溶解脱落,再次手术得到控制.2例因感染无法控制,手术后2周患者强烈要求下摘除眼球.23例中21例通过结膜瓣遮盖术联合氟康唑结膜下注射达到治愈角膜溃疡,保存眼球的目的.结论:对于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结膜瓣遮盖术联合氟康唑结膜下注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进一步行角膜移植术提供条件.

    作者:李志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以家庭为基础的远程管理护理模式对高血压前期患者白介素6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基础的远程管理护理模式(home-based telemanagement HBT)对高血压前期(PH)患者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已确诊的PH患者80例,随机分为HBT组(A组)和普通干预组(B组).两组均采用PH循证护理方法.A组通过便携式电信设备进行护理指导.B组的护理指导主要在住院部和门诊进行.连续干预12个月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6含量.结果:IL-6在HBT组(A组)(87.56±17.32ng/L)比普通干预组(B组)(101.64±19.13ng/L)低,P<0.05.结论:HBT能够降低高血压前期患者的白介素6水平.

    作者:周文华;宋巧凤;胡万宁;王希柱;甘建辉;杨玉梅;陈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宫颈癌的分类与治疗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且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宫颈癌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疾病,而对宫颈癌的诊断治疗模式也逐渐发生转变,在强调以人为本、合理治疗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生存质量正成为其治疗的新理念.

    作者:王凤岭;王弘锦;张书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自动文摘综述

    所谓自动文摘,就是利用计算机自动地从原始文献中提取文摘.目前,人们主要是通过搜索引擎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但搜索引擎返回来的相关文档太多,而多数是重复和相似的,这样人们就不能快速且高效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多文档自动摘要技术研究的目标正是力求解决这一问题,把多篇同一主题的文档进行汇总,给人们提供简洁、信息全面的摘要,将人们从繁琐、冗余的信息中解脱出来.

    作者:付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打造医院新型学习社区

    在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新时期,如何有效打造医院新型学习社区是一个急待破解的重要课题.笔者主张着眼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与当前医院具体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构建医院全员协同参与、充满创新生机与活力的学习共同体(学习社区),以有效创新医院全员学习模式,力求“让学习贴近需要,让学习蔚成风尚,让学习便捷高效,让学习成就发展”.本文试就医院新型学习社区构建的有关理念、目标及运作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舒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评价研究

    目的:针对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大体性能进行分析评价.方法:以两种定值质控血液、正常人血液以及随机20份患者血液等,分别进行测定,统计分析.结果:定值全血各项结果s值在0.025~ 0.71之间;批内、批间精密度和总重复性CV值均小于3.0%;携带污染率小于1.0%; WBC分类同手工比较具有相关性,r值在0.5739~ 0.8680之间;对异常形态细胞的筛查,特畀性为95%.结论: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较全面的血细胞分析仪,特别适合在医院门诊检验中普及推广.

    作者:曹红;江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医源性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诊断及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2009年2月~ 2011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7例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6例,术后1例复发,为会阴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加用孕三烯酮或曲普瑞林治疗3~6个月治愈;1例单纯药物治疗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停药后再次复发.结论: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对手术不能彻底切除者加用治疗内异症的药物是好方法;严格操作规程、提高手术技巧,可以避免医源性内异症的发生.

    作者:李霞;刘明霞;闫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1例护理体会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后急性再闭塞、再缺血、再梗死发生率,使患者获得更佳的临床疗效[1],目前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而PCI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31例PCI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于双平;阚淑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长期输液过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一年内对2478例长期输液患者严格掌握及更换穿刺部位和时间,选择正确穿刺部位及相应的留置针,正确输入液体和药物等静脉炎预防措施;对已发生的静脉炎更换穿刺部位,局部予以50%硫酸镁湿敷,症状严重者予以喜疗妥局部涂搽或康惠尔透明敷贴治疗.结果:发生静脉炎1 54例,发生率6.21%,经过对症处理均在24h~5天均能痊愈.结论:临床证明免疫力低下、留置针穿刺部位、留置时间、药物性质及物理刺激均是导致置入性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并与封管液剂量及封管液注入速度有关;针对各种因素采取及时有效护理措施能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曾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唇腭裂修复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唇腭裂修复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为患者提安全有效的手术麻醉方式.方法:选取我2011年3月~ 2012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的38例唇腭裂修复手术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静吸复合组(n=19)和静注复合组(n=19).术前6h禁食、禁饮,静吸复合组:面罩吸入氧气,氧流量为2 ~5L/min,同时采用4%~7%体积浓度的七氟烷诱导麻醉,手术操作中采用1.5% ~2%体积浓度的七氟烷维持麻醉;静脉复合组:肌肉注射氯胺酮行基础麻醉,而后采用静脉注射氯胺酮根据患儿体重,每2 ~ 3mg/kg进行麻醉诱导,手术操作中同样按照每2~3mg/kg以氯胺酮维持麻醉.两组患儿麻醉前均进行1%利多卡因和1:100000的肾上腺素分别对唇裂和腭裂患儿进行眶下神经和口腔内麻醉,术中均采用芬太尼诱导并维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前后血压、心率以及术后记录苏醒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前、麻醉后10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吸复合组术后苏醒时间、并发生的发生率均低于静注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麻醉效果良好,术后苏醒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唇腭裂修复术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远龙;杨晓铭;方幼平;彭嵘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前臂内侧超薄皮瓣在睑组织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手臂内侧超薄皮瓣在眼睑皮肤缺损修复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眼睑皮肤缺损患者24例,采用手臂内侧超薄皮瓣修复睑组织皮肤缺损,观察皮瓣的成活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1年后随访患者满意情况.结果:24例患者移植皮瓣成活成功率为100%.手术1年后随访,患者无严重并发症;24例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满意,满意度达100%.讨论:采用手臂内侧超薄皮瓣修复眼睑皮肤损伤,不影响眼睑的功能,且成活率高,能满足患者的美观需求,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庆卫;董晓梅;曹志伟;殷春霞;宋慧芳;李丽霞;王成元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麻醉恢复室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评估与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麻醉恢复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评估和原因分析,为临床防治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 2年3月间,我院麻醉恢复室收治的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麻醉方式的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少儿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对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和种类进行总结,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50例麻醉恢复室病人中有44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率为17.6%,其中呼吸系统疾病10例(4%),循环系统疾病例26例(10.4%),神经系统疾病8例(3.2%);老年组发生率显著大于少儿组和成年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儿组和成年组,并发症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平均滞留时间为125±21min,未患并发症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平均滞留时间为63±23min,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发病率较高,而非老年组患者发病率与在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长短有关.

    作者:蔡国斌;杨晓铭;聂红亚;方幼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皮瓣静脉危象救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皮瓣移植是烧伤整形外科、手外科等科室基本又有重大意义的治疗手段,一个皮瓣移植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植皮患者的预后.然而静脉瘀血作为皮瓣移植的常见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就会发展成为静脉危象,造成皮瓣部分甚至全部坏死,从而导致皮瓣移植的失败.瘀血皮瓣从瘀血开始到终成活,常常经历一整套微循环系统的更新,因而微血管的新生是救治静脉瘀血皮瓣的关键过程[1].该文主要探讨皮瓣静脉危象的病理机制和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劣.

    作者:程行健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