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留幽门功能并空肠袢结扎法在根治性次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雷斌;贾冰心;党东

关键词:胃癌根治性次全术, 保留幽门功能, 空肠袢结扎法
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幽门功能并空肠袢结扎法在根治性次全胃切除手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1年5月间,本院实施胃癌根治性次全切除术中应用保留幽门功能并空肠袢结扎法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无一例死亡,无明显吻合口瘘及狭窄,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半年随访无胆汁返流现象,无排空障碍及倾倒综合征.结论:严格掌握适应症,保留幽门功能次全胃切除优点多,空肠袢结扎法操作简捷,易于掌握,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The wand无痛口腔注射仪在心电监护拔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The wand无痛口腔注射仪在心电监护拔牙过程中进行局麻注射的麻醉效果.方法: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仅用The wand无痛口腔局麻注射仪进行口腔局麻注射;对照组使用常规局麻注射.注射后由患者本人自我评价,采用10分分类法评定麻醉效果.并在局部麻醉注射前、中、后的血压、心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注射时的疼痛VAS值用t检验统计学分析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口腔治疗中局部麻醉完全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局麻注射术中血压与注射术前及注射术后相比有明显上升.结论:无痛口腔注射仪具有不良反应小,起效时间快,镇痛效果好,预防术中血压升高及心肌缺血加重,减少心绞痛及各种心律失常的发作.

    作者:张欣茹;吕亚静;古雪松;张卫华;卢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认知和实施现状的调查

    目的:调查并比较不同学历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认知的状态及异同,探讨优质护理在院内实施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200名我院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总体认识不理想,不同学历护生对优质护理认知得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部分因素影响优质护理的实施和开展;结论:学历对优质护理观点认知有影响,因此应针对性改进影响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的因素,从而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

    作者:张翠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长期输液过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一年内对2478例长期输液患者严格掌握及更换穿刺部位和时间,选择正确穿刺部位及相应的留置针,正确输入液体和药物等静脉炎预防措施;对已发生的静脉炎更换穿刺部位,局部予以50%硫酸镁湿敷,症状严重者予以喜疗妥局部涂搽或康惠尔透明敷贴治疗.结果:发生静脉炎1 54例,发生率6.21%,经过对症处理均在24h~5天均能痊愈.结论:临床证明免疫力低下、留置针穿刺部位、留置时间、药物性质及物理刺激均是导致置入性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并与封管液剂量及封管液注入速度有关;针对各种因素采取及时有效护理措施能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曾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目的:分析研究普通外科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电凝刮切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2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50±7.5)min,术中出血平均(45±3.5)ml.对照组26例患者中,3例复发,给予二次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20±10.5)min,术中出血平均(122±5.6)ml.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复发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无一例死亡,无切口感染,无术后大出血、窒息及气管切开.结论:电凝刮切法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李小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浅谈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与防范

    目的:探讨在开展医疗活动中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及如何防范.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处理的2 31例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处理措施.结果:针对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前瞻性介入防范与过程性防范的处理模式.结论:纠纷数量呈现下降趋势,解决过程中患方的维权意识趋于理智申诉,维权方式趋于合理维权,防范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王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系统化临床护理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 3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案,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分别为78.46%和96.92%,总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0.0%和92.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案有利于迅速控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

    作者:延慧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18~73岁,平均43.5岁.对36例下颌骨不同范围缺损进行一期修复,其中12例用自体肋骨修复,24例用自体髂骨修复.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种植义齿.结果:髂骨移植24例中,除1例因感染部分骨吸收外,均成活,安装义齿有咬合功能.12例肋骨移植,4例骨吸收,8例成活者中,2年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吸收,不能安装义齿,不能承担咀嚼功能,只起到恢复外形的作用.结论: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再兴;陶智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将目标管理理论运用于临床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制定总体目标、个人目标和激励措施来监督、鼓励护士完成各项护理指标.结果:实施目标管理后的2010、2011年护理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的2009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目标管理理论运用于临床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有效推进了高水平护士队伍的建设.

    作者:何琼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成人前牙缺失伴颌间高度不足的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

    目的:观察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成人前牙缺失伴牙合间高度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例前牙缺失伴牙合间高度不足的成人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将伸长牙及牙槽骨压低,待牙合间高度足够时进行烤瓷桥修复治疗.结果:11例前牙缺失伴牙合间高度不足的患者正畸治疗后均成功压低伸长牙及牙槽骨,获得了理想的牙合间高度,烤瓷桥修复后临床疗效好,短期追踪观察结果好.结论:对于前牙缺失伴牙合间高度不足的病例,先通过正畸治疗压低伸长的对牙合牙,再进行修复治疗,可以获得更加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朱静涛;安娜;包扬;刘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唇腭裂修复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唇腭裂修复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为患者提安全有效的手术麻醉方式.方法:选取我2011年3月~ 2012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的38例唇腭裂修复手术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静吸复合组(n=19)和静注复合组(n=19).术前6h禁食、禁饮,静吸复合组:面罩吸入氧气,氧流量为2 ~5L/min,同时采用4%~7%体积浓度的七氟烷诱导麻醉,手术操作中采用1.5% ~2%体积浓度的七氟烷维持麻醉;静脉复合组:肌肉注射氯胺酮行基础麻醉,而后采用静脉注射氯胺酮根据患儿体重,每2 ~ 3mg/kg进行麻醉诱导,手术操作中同样按照每2~3mg/kg以氯胺酮维持麻醉.两组患儿麻醉前均进行1%利多卡因和1:100000的肾上腺素分别对唇裂和腭裂患儿进行眶下神经和口腔内麻醉,术中均采用芬太尼诱导并维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前后血压、心率以及术后记录苏醒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前、麻醉后10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吸复合组术后苏醒时间、并发生的发生率均低于静注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麻醉效果良好,术后苏醒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唇腭裂修复术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远龙;杨晓铭;方幼平;彭嵘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麻醉恢复室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评估与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麻醉恢复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评估和原因分析,为临床防治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 2年3月间,我院麻醉恢复室收治的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麻醉方式的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少儿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对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和种类进行总结,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50例麻醉恢复室病人中有44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率为17.6%,其中呼吸系统疾病10例(4%),循环系统疾病例26例(10.4%),神经系统疾病8例(3.2%);老年组发生率显著大于少儿组和成年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儿组和成年组,并发症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平均滞留时间为125±21min,未患并发症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平均滞留时间为63±23min,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发病率较高,而非老年组患者发病率与在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长短有关.

    作者:蔡国斌;杨晓铭;聂红亚;方幼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普鲁卡因在钝性胸外伤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普鲁卡因在钝性胸外伤非手术治疗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自201 0年以来收治的钝性胸外伤患者中未经手术治疗的病例78例,除一般常规治疗外,同时应用普鲁卡因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和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患者病情均明显好转,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普鲁卡因在钝性胸外伤的治疗中具良好的疗效,在疗程中几乎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临床上药源充足、来源方便、价格低廉,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作者:刘畅;葛洪;侯静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普鲁卡因麻醉之外的临床新应用

    普鲁卡因(Procaine)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对中枢或外周神经冲动和传导均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其在临床各科中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比较广泛应用的有呼吸科、儿科.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还有更多的临床新应用,现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刘畅;葛洪;侯静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氯胺酮口服用于小儿麻醉前的用药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术前应用氯胺酮的佳剂量,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SA Ⅰ ~Ⅱ级择期行小儿泌尿外科手术患儿30例,体重7 ~ 10kg,随机分3组:A组(氯胺酮8mg/kg、咪达唑仑0.5mg/kg,),B组(氯胺酮9 mg/kg,咪达唑仑0.5mg/kg,),C组(氯胺酮10mg/kg,咪达唑仑0.5mg/kg,)术前30 min,口服.结果:3组在苏醒时间、镇静、镇痛及术后睡眠质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组用药方法和剂量是较理想的小儿术前用药.

    作者:王梅;王立伟;徐兰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多层螺旋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1 6层螺旋CT对64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分析影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MSCT对结直肠癌的检出率为97.9%.结论:直肠癌术前CT检查对病变的严重程度的判断,手术计划以及预后的估计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康志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价值

    目的:讨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准确性、安全性.方法:采用超声引导的方法,在超声实时监视下对36例肾结石患者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行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并对其操作方法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建立理想的工作通道,无胸膜损伤、腹腔脏器损伤、肾盂撕裂、肾脏穿通伤等并发症,损伤小,出血少,取石率为94.4%(34/36).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准确的建立经皮肾工作通道,对手术成功与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超声引导实时、安全、与传统X线机定位比较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张国庆;梁沅;弥娜;陆向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腹部按摩结合耳穴点按法治疗脑卒中便秘症状的体会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结合耳穴点按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采用腹部按摩结合耳穴点按法治疗56例脑卒中伴有便秘的患者.结果:便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好转,短期内排便恢复正常49例,好转7例.结论:腹部按摩结合耳穴点按法治疗对缓解脑卒中患者便秘有显著效果.

    作者:胡玉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眼睑肿物的切除与修复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眼睑肿物的切除与修复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1月~ 2011年1月收治的56例眼睑肿物患者,良性肿物36例,恶性肿物20例,皮瓣修复者38例,皮片修复者18例.结果:术后随访6~24月,55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睑缘弧度自然,眼睑闭合良好,仅1例患者术后眼睑外翻.结论:根据眼睑肿物的部位、大小、性质,选择恰当的修复方法,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辉;周洁松;郝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枕骨大孔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术治疗寰枕畸形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枕骨大孔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术治疗寰枕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6年4月~ 2011年2月收治的60例寰枕畸形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的枕骨大孔减压术,实验组患者接受枕骨大孔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40.0%,平均住院时间(15.3±3.4)天,平均携带颈托时间(97.4±12.9)天,术后半年有7例患者神经症状复发或加重;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86.7%,平均住院时间(9.6±2.1)天,平均携带颈托时间(68.5±14.7)天,术后半年1例患者神经症状复发或加重,两组患者在手术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携带颈托时间,复发情况的差异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枕骨大孔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术治疗寰枕畸形,疗效显著,对患者的预后较好,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赵猛;马超;赵凤朝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 0月~ 2011年12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子宫肌瘤行经剖腹子宫全切/次全切除术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按子宫切除术护理常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将两组患者住院成本、患者满意度及护士中医综合能力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中医综合能力较前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实施护理临床路径管理,确保了患者诊疗活动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有效地改善了围手术期患者的不适症状,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

    作者:刘宜枝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