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CU病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赵兰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安全, 危重病患者, 质量及安全, 允许范围, 医学科学, 医疗技术, 医疗护理, 实施护理, 抢救设备, 结构功能, 加强治疗, 规章制度, 心血管, 现代化, 全过程, 障碍, 运用, 心理, 损害
摘要: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当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及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CCU(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新护士规范化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护士规范化管理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严格准入关,加强规范化管理;严格培训关,提高新护士自身素质和基本技能;严格带教教师关,提高带教质量;严格考核关,加强护理管理等手段,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作者:付春华;陈立英;张俊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入住监护病房的细菌性肝脓肿病人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评价入住监护病房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2年入住北京协和医院监护病房的12例重症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学资料,治疗方法和转归.结果:12例患者平均APACHEⅡ评分22±11.8例患者合并肺炎,其中7例出现呼吸衰竭需有创或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10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6例为感染性休克,6例出现急性肾损伤且需肾脏替代治疗.12例患者中6例死亡,死亡率50%.死亡病例的平均APACHEII评分为32,治愈病例的平均APACHEⅡ为评分12.结论:入住监护病房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及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损伤,具有较高APACH Ⅱ评分的患者预后不佳.

    作者:王春耀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人文操作理念与护理操作标准化相结合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将人文操作理念与护理操作标准化相结合的实践和体会.方法:对我病区自2011年5月1日以来将人文操作理念与护理操作标准化相结合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实施后出院患者对护士护理技术的满意度由95.0%提升到98.5%,书面表扬信10封.结论:人文操作理念与护理操作标准化相结合的临床实践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护士通过精湛人性化的技能操作,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同时向国际护理标准迈进了一步.

    作者:陶小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自身抗体引起的疑难配血分析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在血清学检测中的特性,以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及时、有效,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对送检患者的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用盐水法、聚凝胺法、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交叉配血.结果:自身抗体和所有红细胞均出现凝集反应.结论:由于红细胞直抗阳性,在配合试验中主侧次侧均发生凝集现象时,主要考虑主侧配血,选择“小不相容性”的同型洗涤红细胞进行输注.

    作者:黄梅香;袁茜茜;曾德理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长期输液过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一年内对2478例长期输液患者严格掌握及更换穿刺部位和时间,选择正确穿刺部位及相应的留置针,正确输入液体和药物等静脉炎预防措施;对已发生的静脉炎更换穿刺部位,局部予以50%硫酸镁湿敷,症状严重者予以喜疗妥局部涂搽或康惠尔透明敷贴治疗.结果:发生静脉炎1 54例,发生率6.21%,经过对症处理均在24h~5天均能痊愈.结论:临床证明免疫力低下、留置针穿刺部位、留置时间、药物性质及物理刺激均是导致置入性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并与封管液剂量及封管液注入速度有关;针对各种因素采取及时有效护理措施能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曾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258例急诊患者的心理与分析

    目的:通过258例急诊患者心理特征的分析,以探索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针对我院2011年5月1日~2011年6月30日接诊的258例急诊患者,经心理咨询师和急诊高年资护师依据急诊患者典型的行为、语言和表情进行心理状态分型,并分析其心理特征.结果:258例急诊患者的心理特征以焦虑、惧怕;急躁、愤怒和抑郁、绝望3种心理为主.结论:根据心理特征分型并采取相应心理干预对不同急诊患者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很大作用,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凤;朱红令;孙利群;刘晶;王云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均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本治疗,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疗效,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改善情况(32.60±9.78)和患者满意率(100%)优于对照组(20.59±10.33,89.3%).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改善了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肺炎性假瘤30例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分析30例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结果:全组病人均手术治疗痊愈.结论:肺炎性假瘤术前不易确诊,与肺癌易混淆,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后疗效满意.

    作者:邹恭道;苏永红;李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卵巢囊肿与排卵障碍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卵巢囊肿与卵泡成熟、排卵障碍的关系,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例不孕症合并卵巢囊肿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其中卵泡成熟及排卵障碍的比例,分析卵泡成熟及排卵障碍与囊肿大小的相关因素,及对排卵障碍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腹腔镜手术和口服克罗米芬.结果:卵巢囊肿5cm不孕症患者卵泡成熟及排卵障碍的比例较囊肿5cm者高.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排卵恢复率、妊娠率比口服克罗米芬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金台;卢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 0年7月~ 2012年2月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惠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患者血压控制例数分别为24例,38例;血压控制率分别为53.3%,84.4%;综合护理组患者血压控制率较常规护理组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沟通交流、服务态度、日常护理、病房环境及整体评价等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血压水平,提高血压临床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牛志杰;牛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的整体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系统回顾分析我科2005年6月~2011年6月我科24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伴缺损患者和20例口腔癌术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一期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患者胸大肌肌皮瓣存活42例,存活率为95.45%,3例患者皮瓣出现部分坏死.患者无血管危象、感染、瘘管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41例患者皮瓣平整,吞咽、进食、发音等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具有组织量大、局部血运丰富、灵活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恢复完美外形和功能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学鹏;钟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的护理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用奥沙利铂加甲酰四氢叶酸钙(CF)和氟尿嘧啶(5-Fu)联合治疗大肠癌,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丽珍;武美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评价研究

    目的:针对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大体性能进行分析评价.方法:以两种定值质控血液、正常人血液以及随机20份患者血液等,分别进行测定,统计分析.结果:定值全血各项结果s值在0.025~ 0.71之间;批内、批间精密度和总重复性CV值均小于3.0%;携带污染率小于1.0%; WBC分类同手工比较具有相关性,r值在0.5739~ 0.8680之间;对异常形态细胞的筛查,特畀性为95%.结论: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较全面的血细胞分析仪,特别适合在医院门诊检验中普及推广.

    作者:曹红;江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心律失常300例分析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改变的类型及有无病理性意义.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围绝经期女性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依次为:偶发房性早搏172例(57.3%)、偶发室性早搏59例(19.7%)、窦性心动过速46例(15.3%)、房性心动过速21例(7.0%)、频发室性早搏17例(5.7%)、频发房性早搏15例(5.0%)、窦性心动过缓11例(3.7%)、复合型异常6例(2.0%)、室性心动过速2例(0.7%)、传导阻滞1例(0.3%).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准确判断患者发生心脏症状时的心电变化,对判断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是否合并冠心病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风肖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心内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体会

    心内科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预见性差,死亡率高的特点.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作者:阚淑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1例护理体会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后急性再闭塞、再缺血、再梗死发生率,使患者获得更佳的临床疗效[1],目前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而PCI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31例PCI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于双平;阚淑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右美托咪啶对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合并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全麻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ASA Ⅰ-Ⅲ级合并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右美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相同,术前10min右美组患者10min内静脉泵注0.5ug/kg右旋美托咪啶,对照组患者以相同速率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围插管期和围拔管期SBP和HR、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与给药前相比,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即刻和拔除气管导管时以及气管拔管1minSBP和HR均显著性升高(P<0.05);右美组中,在气管插管即刻、拔除气管导管时、气管拔管1min和5minSBP和H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气管插管即刻、拔管时、拔管后1min,右美组SBP和HR明显下降(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有效减轻合并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全麻插管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杨晓玲;伍佳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孕中、晚期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宫颈机能不全是妊娠中期宫颈无痛性扩张导致反复晚期流产、早产的主要病因之一[1],其原因有先天性与后天性2种.其治疗方法是在妊娠14周以后行宫颈环扎术[2],可以延长宫颈功能不全患者的孕周,提高胎儿存活率.

    作者:李懿蔚;孙爱青;许卫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手术治疗先天性尺桡骨融合9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先天性尺桡骨融合前臂极度旋前,不能旋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994年3月~2004年3月我院收治的9例先天性尺桡骨融合患者,进行桡骨远端截骨术联合尺骨近端截骨术,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前臂旋转状况.结果:术前9例患者前臂均极度旋前85°,不能旋后,术后36个月后,患者3例前臂旋前5°旋后5°,6例旋前5°,旋后15°,术前及术后随访患者前臂旋后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先天性尺桡骨融合患者行桡骨远端截骨联合尺骨近端截骨术可以改善患者前臂的旋后功能,术后无并发症,疗效显著.

    作者:李长生;李事成;张乾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精神科护工被殴后致惊恐症一例报告

    精神科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受到患者的突然攻击,有一名护工在受到无故殴打后出现了惊恐发作.通过临床治疗和积极的心里暗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燕;陈胜华;张昌保;王德刚;徐静;唐荣;薛换英;罗克俭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