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确诊为IPH的1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进行分析.结果:IPH可无任何体征或有干湿罗音及喘鸣音等.好发于学龄前儿童.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减轻肺部病变.结论:IPH临床表现多样,易被漏诊,长疗程激素治疗是本病治疗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称心;吴金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精神疾病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操作人员准入,准备阶段双人核对治疗过程,护士现场监控等措施.结果:对实施安全管理前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安全管理对减少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不良事件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呼亚利;高海玲;李金惠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了解近5年来唐山北部山区3岁儿童血铅含量的变化.方法:连续5年在3~3岁半儿童入幼儿园体检时检查其血铅含量,数据采用x2检验.结果:3岁儿童血铅含量逐年上升,但较少达到铅中毒水平.结论:经济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儿童接触铅污染机会增多.
作者:刘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单个核细胞采集时的护理.方法:收集本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2009年12月~ 2011年1 2月收治的1472例患者,在单采室使用德国费森尤斯COM.TEC血分机采血,全程把患者的安全、舒适及采取细胞的质量放于首位,单采和护理进行合理安排、科学操作,获取患者自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60ml,体外分离和单独培养DC和CIK细胞后,用带有虑过网的输血器进行静脉回输.结果:1472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有10例(0.006%,10/1472)患者出现手脚、口唇麻木、胸闷心慌等不良反应,及时对症治疗与护理后好转,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采集的细胞的质量均符合实验室标准.结论: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单个核细胞采集时优质的护理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保证采集的细胞的质量.
作者:曲志杰;李延玲;徐宗泽;孙晓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居民对抑郁障碍知识的了解程度,促进此方面认识.方法:随机选出335人进行入户收集问卷访谈,所有数据均由spss10.05软件统计学频数分析处理.结果:居民对抑郁症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小于50%),对之需求较高,然而不知如何就医与处理.结论: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抑郁障碍的健康宣教与促进,从而提高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疾病负担.
作者:孙薇;王军;王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研究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诊断及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2009年2月~ 2011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7例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6例,术后1例复发,为会阴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加用孕三烯酮或曲普瑞林治疗3~6个月治愈;1例单纯药物治疗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停药后再次复发.结论: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对手术不能彻底切除者加用治疗内异症的药物是好方法;严格操作规程、提高手术技巧,可以避免医源性内异症的发生.
作者:李霞;刘明霞;闫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在本院入院的10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昔洛韦,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静滴纳洛酮.对两组患儿的疗效及后遗症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在提高总有效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方面,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燕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1 6层螺旋CT对64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分析影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MSCT对结直肠癌的检出率为97.9%.结论:直肠癌术前CT检查对病变的严重程度的判断,手术计划以及预后的估计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康志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作用后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s)复合冻干骨支架的体内成骨能力.方法:取实验犬第三代BMSCs,将浓度为50ng/ml的淫羊藿苷添加到培养液中,设立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50ng/ml BMP-2).将各实验组BMSCs与猪冻干脱钙骨支架复合培养7天后回植到裸鼠皮下,8周后取材,通过HE染色、X线灰度分析和标本钙磷含量的测定来评价其体内成骨情况.结果:大体标本看见个实验组细胞支架复合物均可见支架孔隙内有有软、硬组织长入;HE染色显示个实验组均可观察到新生组织为骨小梁样结构;影像学分析淫羊藿苷和BMP-2两组细胞支架复合物灰度值高于DMS0组更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淫羊藿苷组和BMP-2组细胞支架复合物的钙、磷离子含量高于其他3个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组中的磷、钙比值接近一个固定值.结论:淫羊藿苷可以有效的增强骨髓基质细胞(BMSCs)和冻干骨支架复合物在裸鼠体内的成骨能力.
作者:刘海江;王小平;孙嘉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早期合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9月~ 2012年9月间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例,其中试验组54例,对照组56例.试验组患者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同时给予替罗非班静脉输注;对照组患者则单用低分子肝素8天.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8天内全因死亡、顽固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而再次心肌梗塞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试验组内中度出血4(7.4%)例,对照组内中度出血2(3.6%)例,两组间无差异(P>0.05).试验组中轻度出血15 (27.8%)例,对照组中轻度出血6(10.7%)例,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血小板计数在对照组中无明显变化,试验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用药前相比稍有下降(P<0.05),但数值没有超出正常范围.结论: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合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是有效并安全的.
作者:黎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脏穿刺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肝穿刺术患者46例,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记录术后疼痛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卡方(x2)检验.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对肝穿刺术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减轻其疼痛.
作者:王立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讨手足口病的口腔护理的方法.方法:先用3%碳酸氢钠清洗口腔,然后再蘸碘甘油涂抹口腔疱疹及溃疡面,每天3次.结果:509例手足口病患儿均能在短时间内正常饮食,康复良好.结论:对手足口病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保进溃疡愈合,能迅速止痛,减轻患儿的痛苦,尽快恢复正常饮食,对手足口病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
作者:陈善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脂的变化.方法:选择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冠、降脂、抑制心肌重塑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周,必要时服用硝酸甘油,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及血脂的变化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促进侧支循环、改善心肌微循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形成、防止脂质的沉积和稳定粥样斑块等作用,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任玉芳;胡晓燕;陈勇;韩红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微创小横切口的手术技巧在小儿斜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从2010年5月~ 2011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27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经腹股沟外环上方借助皮纹褶皱处取横行小切口隐藏刀口的微创手术取口方法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采用微创小横切口,疝囊内荷包缝合后加高位缝扎疝囊颈的方法处理疝囊,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随访无复发.结论:微创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斜疝,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创伤小,术后切口愈合瘢痕小且隐蔽,不易察觉,达到了既美观又疗效好的治疗原则,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兵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心前区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1].若治疗不及时或者生活中不注意预防,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而危及患者生命.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除做好治疗护理外,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指导,以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笔者现将我科76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阚淑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对妊娠期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孕产妇进行产前护理,及时纠正贫血,有效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后果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我院参加孕产妇系统管理的2 3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孕产妇,采取产前护理干预辅助治疗+药物治疗.进行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给予相应铁剂的补充等措施.结果:第1组有效1 45例,有效率90%;第2组有效42例,有效率70%.根据以上结果表明,经过饮食调节及药物治疗及护理指导,轻度贫血的患者比中度贫血患者HB指数提高得更快.结论:通过对妊娠合并贫血的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使绝大多数贫血孕妇安全度过了整个孕产期,降低了孕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徐喜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且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宫颈癌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疾病,而对宫颈癌的诊断治疗模式也逐渐发生转变,在强调以人为本、合理治疗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生存质量正成为其治疗的新理念.
作者:王凤岭;王弘锦;张书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均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本治疗,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疗效,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改善情况(32.60±9.78)和患者满意率(100%)优于对照组(20.59±10.33,89.3%).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改善了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符合CCMD-3老年广泛性焦虑诊断标准的48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8周,对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8周末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结果:对老年广泛性焦虑的治疗,西酞普兰组有效率78.3%,帕罗西汀组有效率80%;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胜华;陈海支;王德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总结65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做好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认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更微创、更美容、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点,护理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寇京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