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拇甲瓣供区创面修复的临床体会

熊秉刚;欧翰杰;黎润超;陈健;李见好;黎明华;邬业强

关键词:拇甲瓣, 移植, 再造, 外科皮瓣
摘要:目的:探讨拇甲瓣供区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 2012年3月收治的45例游离拇甲瓣再造拇(手)指患者.根据供足创面不同的修复方法分三组:A组21例,适当咬除趾骨,直接缝合供区;B组16例,第1跖背动脉皮瓣修复;C组8例,采用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结果: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A组2例因缝合张力大,远端创缘部分皮肤坏死;B组、C组皮瓣全部成活.5例患者对外形不太满意,其余患者对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根据拇甲瓣供区创面大小及患者个性化要求,选择适合方法修复,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黑龙江地区健康女性不同年龄和不同部位对黑色素和血红素值影响的初步分析

    目的:研究黑龙江地区健康女性皮肤黑色素、血红素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31名健康女性志愿者,按照年龄将其分成六组,并检测其不同部位皮肤的黑色素和血红素含量.结果:与21 ~ 27组相比随着年龄的增加黑色素的含量在增大,并且在面颊部为明显,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除面颊部外,血红素的含量随年龄的增加有增多的趋势,与21 ~27组相比,前臂屈侧的血红素含量随年龄的增加明显增多,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和极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黑色素和血红素的含量都在增加.

    作者:王雪;祁永华;徐艳明;张宁;李艳微;杨智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第1、2趾游离瓦合皮瓣治疗手指皮肤脱套伤

    手指皮肤脱套伤是较常见且严重的手外伤,有条件以原位再植的效果佳,但临床实践中脱套皮肤多挫伤严重,甚至缺损,使原位再植适应征受到限制.我院自2008年以来对18例单手指脱套伤采用同蒂第1、2趾侧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7~50岁,平均30岁;急诊修复8例,亚急诊修复10例;损伤指别:示指6例,小指10例,拇指2例;损伤程度:末节脱套2例,中末节脱套4例,全手指脱套12例;损伤原因:皮带绞伤12例,碾压伤4例,电刨伤2例;皮瓣切取面积:足拇指2.5cm×3.0cm~3.0cm×5.0cm,第2趾2.0cm×3.0cm~2.5cm×6.0cm.

    作者:王凯;梁富旭;蒋国栋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牙周手术的实习护理满意度调查

    随着口腔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以及人们对口腔治疗期望值的不断提高,牙周手术的治疗内容也日益丰富[1],其对手术及围手术期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同时,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腔门诊术式,牙周手术的护理也日益系统和规范化.尽管牙周手术的术式相对简单,但其护理的内容却十分繁琐.满意度调查可以相对客观地反映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对护理服务过程相对量化的考核,提升了护理质量,并保证医患关系和谐和医疗安全[2].本文针对实习护士的牙周手术护理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昕波;陈钰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翼状胬肉中MMP-2和Ki-6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Ki-67在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39例原发性翼状胬肉及12例正常球结膜组织中的MMP-2及Ki-67蛋白进行检测.结果:MMP-2及Ki-67蛋白在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结膜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3.044,Z=-2.707,P均<0.05).结论:MMP-2及Ki-67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球结膜,提示翼状胬肉组织中基底膜分解代谢和细胞增殖调控等方面发生异常了变化,在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顾秋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内窥镜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及展望

    内窥镜技术是一种医疗仪器设备依赖性的技术,具有精确性(accurate)和精细性(delicate).临床中,经小切口剥离出手术腔隙,插入内窥镜镜头和各种器械,完成一系列的手术操作,例如:切开、剥离、电凝、冲洗、缝合、修复等都在肉眼监测显示器屏幕下进行操作,代替了传统的手术野直视下手术.内窥镜技术在整形外科方面应用包括除皱手术、乳房整形、颅面整形、腹部整形、皮肤扩张器埋置、先天畸形、小儿外科以及一些皮瓣切取等诸多方面.本文就内窥镜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及展望综述如下.

    作者:李京;邱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面部490例皮肤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美容医生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笔者科室2007年6月~2011月6月收治的490例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490例患者,其中男227例,女263例,男女之比为0.86:1,其中基底细胞癌221例(45.1%),鳞状细胞癌60例(12.2%),皮肤恶性黑素瘤26例(5.3%),鲍温病16例(3.3%),日光性角化病148例(30.2%),其他恶性肿瘤19例(3.9%).临床上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易误诊为色痣、脂溢性角化病、疣、表皮囊肿、瘢痕、化脓性肉芽肿、皮肤纤维瘤等.结论:面部皮肤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多样,易和良性增生性疾病混淆,对于发生在面部的不确定增生物,应尽早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提供依据.

    作者:李鹏飞;杨阳;张楠;张伟刚;徐亚楠;范巍;马翠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原发性小头畸形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小头畸形(Congenital Microcephaly)又称为真性小头畸形或常染色体隐形遗传小头畸形(Autosomal Recessive Primary Microcephaly,MCPH),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头围减小伴随一定程度非进行性智力退化[1].小头畸形的病因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感染因素等.目前普遍认为MCPH是一种多基因隐形遗传的疾病.全世界各地报道的发病率差异较大,其中巴基斯坦北部及亚洲一些盛行近亲结婚的国家发病率高,北欧国家发病率较低[2].国内在该领域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将其临床特征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仁凯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低剂量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剂量点阵铒激光进行面部皮肤年轻化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随机选取30例患者,应用低剂量点阵铒激光进行面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应用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和口Soft 5.5皮肤性质测试仪对患者皮肤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患者自觉轻度红斑及疼痛,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斑点、红质、纹理、棕色斑、毛孔、紫质均有改善(P<0.05);紫外线色斑、皱纹变化不明显.Soft5.5检测指标显示,治疗后油脂分泌比治疗前减少,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水分、pH值和弹性的变化不明显.患者总体满意度达82.5%.结论:低剂量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副作用轻微,患者耐受性好,疗效明显,该方法可以作为面部皮肤光老化的治疗选择之一.

    作者:徐阳;田艳丽;王丹丹;杨蓉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拇甲瓣供区创面修复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拇甲瓣供区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 2012年3月收治的45例游离拇甲瓣再造拇(手)指患者.根据供足创面不同的修复方法分三组:A组21例,适当咬除趾骨,直接缝合供区;B组16例,第1跖背动脉皮瓣修复;C组8例,采用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结果: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A组2例因缝合张力大,远端创缘部分皮肤坏死;B组、C组皮瓣全部成活.5例患者对外形不太满意,其余患者对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根据拇甲瓣供区创面大小及患者个性化要求,选择适合方法修复,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熊秉刚;欧翰杰;黎润超;陈健;李见好;黎明华;邬业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压膜式(牙合)垫配合前方牵引在临床中的应用

    安氏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发展.近年来研究表明,反(牙合)的病因为不同程度的上颌骨发育不足或伴有不同程度的下颌发育过度.近年来,笔者采用压膜式(牙合)垫配合前方牵引对3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进行矫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冠花;周琼;闫玮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穴位埋线法对产后肥胖不同时期及食欲的影响观察

    肥胖,是指人体内脂肪蓄积过多,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大于24或脂肪百分率超过30%的病理状态.女性在分娩后,由于内分泌和营养摄入方面的一系列改变,有不少产妇变得体质量增加、体形肥胖.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产后肥胖的女性在肥胖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不但影响正常生活、形体美观,还是许多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所以科学合理地产后减肥已成为医学关注的热点.2009年5月~2012年4月,笔者科室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对脾胃实热型产后肥胖的60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华;单敬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百癣夏塔热片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百癣夏塔热片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百癣夏塔热片,同时口服多西环素;对照组单独口服多西环素,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8.0%,对照组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癣夏塔热片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江涛;冯佳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美容式包皮近中段环梭形剥除术治疗包皮过长

    目的:探讨一种既可以达到外观漂亮的美容目的,又可以有效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水肿、瘢痕及包皮外观形态不良等并发症的包皮近中段环梭形剥除术.方法:切口靠近阴茎根部,采用肿胀麻醉,手术只把阴茎近中段包皮皮肤的环梭形多余部分剥除,不伤及皮下血管及淋巴网结构,既预防术中术后出血、术后阴茎包皮水肿的发生,又可以到达术后阴茎外观漂亮的美容目的.结果:2008年5月~ 2011年12月,采用上述手术方法共治疗包皮过长患者43例,术中出血约2~ 5ml,术后轻度水肿,阴茎外观漂亮.其中39例医患双方均满意,4例包皮过长去除不足,再次手术去除适量包皮皮肤.结论:近阴茎根部为切口,环梭形剥除过长包皮皮肤,有效保护皮下血管及淋巴网结构,防止术中术后出血、术后包皮水肿,切口隐蔽在阴毛丛中,恢复阴茎勃起后漂亮的外观,避免了常规包皮环切术所产生的形态不良,阴茎勃起可见的瘢痕等.

    作者:矫立仁;侯海静;乔锋丽;李叶扬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子宫移植的研究现状

    近几十年来,医疗卫生和临床医学发展迅速,其中肾移植[1]和试管婴儿[2]的成功是移植领域的两大里程碑.这些成就开启了移植手术和生殖医学的新领域[3].子宫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女性没有子宫或无功能的子宫是导致子宫性不孕(uterine factor infertility,UFI)的病因[4],UFI在所有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中约占8%,且治疗难度大,另外,易性病中的男变女的患者也不乏有生育要求.目前认为只有代孕母亲和子宫移植两种方法可以解决UFI,找代孕母亲可以让女性成为具有遗传特性的母亲[5],但代孕母亲存在诸多社会伦理、道德、宗教等问题,而且大多数女性更愿意选择自身妊娠,因此,子宫移植是治疗UFI和让易性病患者妊娠分娩的潜在方法.

    作者:伊家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骨量不足牙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解决牙种植术中种植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疗效,同时探究更为客观、精确的成骨生长效果评价方式.方法:种植手术中,植入人工种植体的同时于骨量不足区植入人工骨粉,可吸收膜覆于其表面.植骨手术前、手术后、手术后6个月通过临床检查、骨面直接测量、CT二维测量及CT三维容积测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种植术后随访6个月,22枚种植体与周围骨结合情况良好,牙槽嵴的外形丰满,种植体无动度,未见明显骨吸收,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种植区骨量不足患者的应用近期疗效较好.成骨生长效果方面,CT三维容积测量法与其他两种测量方法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CT二维测量结合三维容积测量评价成骨生长效果更客观.对种植区骨量不足,牙种植术结合膜引导骨再生术成骨生长效果良好,可扩大牙种植手术适应证,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邓文正;陆辉;邱伟芳;郭庆;蔡永林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三维心理护理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心理护理在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乳房再造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乳腺癌术后希望进行乳房再造就诊患者为主要人群,通过在术前、术后及随访中,与其本人及家属,以医生和护士为沟通主体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结果:本组患者32例,接受DIEP乳房再造者26例,手术效果满意,心理状态良好.结论:三维心理护理在DIEP皮瓣乳房再造治疗中起着辅助作用,对于患者的生活状态及术后康复有巨大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蓓;梅文星;李俊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SFRP2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成功构建携带SFRP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方法:从pGBKT-SFRP2质粒中扩增SFRP2基因,将SFRP2基因亚克隆至质粒穿梭载体pAd-Track-CMV.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腺病毒pAd-Track-PPAR γ 2-CMV和pAdEasy-1共转染293细胞,成功构建的重组腺病毒Ad-SFRP2,确定转染效率.原代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利用Ad-SFRP2感染该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感染后人瘢痕成纤维细胞及对照组细胞中SFRP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腺病毒Ad-SFRP2的PCR产物约为904bp,SFRP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用抗SFRP2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为阳性,感染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在人瘢痕成纤维细胞中SFRP2蛋白有较高的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含有人SFRP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SFRP2;它可有效提高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SFRP2基因的表达水平.

    作者:王儆;陈亮;陶熹;陈卓;王珍祥;李世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自体颗粒脂肪填充联合面部提升在鼻泪沟凹陷矫治中的应用

    颗粒脂肪移植在我国整形美容手术中应用很广泛,可用于全身各个部位软组织填充,如唇、乳房、除皱、面部外伤引起的部分软组织凹陷等.鼻泪沟是指由内眼角开始出现在下眼睑靠鼻侧的一条凹沟,是由于眼眶隔膜下缘的软组织萎缩、下垂而生成的.鼻泪沟的出现会影响我们整体面部,使人感觉异常疲惫,没有精神,看上去显得苍老.2008年9月~2012年2月我科运用脂肪颗粒填充联合面部提升治疗鼻泪沟凹陷42例,既起到祛除皱纹提升皮肤的作用,又能解决凹陷问题,本组经过1~2次的填充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爱弟;张心霞;项艳;逯岩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在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心得安是一种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1964年,心得安作为第一个β受体阻滞剂问世,并用于临床实践,治疗心肌梗死、冠心病等.1975年,瑞典学者Waagstein将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伴有心衰的扩张性心肌病,从而使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功能不全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随着医学的发展,心得安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2008年,Christine Leaute-labreze等[1]在用心得安治疗激素诱导的肥厚性心肌病的同时,意外地发现心得安可以加速一个大的面部血管瘤的消退,从而拉开了心得安治疗血管瘤的序幕.现在,心得安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为了更好地了解心得安在临床治疗方面的作用机理,现就其在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体外冷冻存储脂肪颗粒在隆乳术中的应用

    脂肪移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于脂肪组织来源丰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无免疫性等优点,近十余年来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己广泛应用于临床,自体脂肪的组织相容性优于人工组织替代品,没有免疫排斥现象,是理想的填充材料.而冷冻脂肪是指将抽出的多余脂肪储藏起来,以备按预定计划重复注射时避免再次抽取.近年来国内外对脂肪体外冷冻储存及再移植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通过对冷冻脂肪组织学观察发现,其细胞能维持完整的形态,与正常细胞无明显差异.冷冻脂肪复温移植后能维持一定体积,组织学证实移植物内有完整的脂肪细胞.我科自2009年以来,共收治48例自体脂肪隆乳术患者,重复注射时采用冷冻脂肪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逯岩;项艳;张心霞;郭爱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