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早期护理干预

石江莲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肢体功能障碍, 早期护理干预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脑出血所致的肢体运动障碍常见的是病变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直接影响患者远期效果和生活质量.脑出血占脑血管病的20% ~ 30%,存活患者中约50%~ 70%伴有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致残人数明显增加.存活患者中仅10%能恢复正常,50%患者留有严重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临床恢复和生活质量,早期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肢体运动能力,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培养精英式的护士长团队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和社会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管理是质量的保证,护理管理水平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而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的主体,其综合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培养一支精英式的护士长队伍对于院领导和护理部责无旁贷.笔者从事护士长工作近15年,简略分析如何培养精英式护士长团队.

    作者:韩成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需行PICC置管但血管条件差的惠者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PICC.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经肘上3 cm处行PICC.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100% (44/44),高于对照组的90.48% (3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常规PICC相比,超声引导下经肘上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成功率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

    作者:胡美云;岳顺;陆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38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剖宫产史)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和分娩结局.方法:对38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基本为剖宫产.2年分娩总数6248例,瘢痕子宫妊娠382例(6.11%).382例中阴道分娩33例(8.64%),再次剖宫产349例(91.36%).48例行阴道试产,改行剖宫产术的1 5例(31.25%).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均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结论:倡导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和再次剖宫产率是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并发症的根本措施.

    作者:杨亚滨;张艳梅;邱迎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储存时间对消毒后复用呼吸机管道质量的影响

    目的:消毒后呼吸机管道储存时间对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就呼吸机管道消毒后的保存时间尚无统一规范,为此,对消毒后呼吸管道的储存时间进行了研究.方法:将消毒后单独包装的备用呼吸机管道共240套,分成2组,每组1 20份.分别在霉雨潮湿季节(3~5月份),和秋冬干燥季节(10~12月份)进行保存,保存环境卫生质量符合Ⅱ类环境要求.第1~5天,隔天一次取样进行检验,第6~12天,每天取样进行检验.结果:霉雨潮湿季节第8天合格率为75.00%,至12天合格率为16.60%;秋冬干燥季节第10天合格率为83.33%,至12天合格率为66.67%.结论:呼吸机管道消毒后储存时间,霉雨潮湿季节长不超过7天;秋冬干燥季节长不超过9天.

    作者:何晓滨;徐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新生儿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在新生儿高胆红素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等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全程优质护理与,可以降低新生儿因高胆红素引起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

    作者:杨士娟;杨旭东;苗娜;裴玉芳;赵秀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的护理

    目的:探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收住急诊病房35例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重组链激酶(思凯通)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由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并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结果:患者存在焦虑情绪的30例,护理人员发现的血压下降5例,心律失常3例,室颤1例,出血1例,均被护理人员发现并及时通知医生抢救,均抢救成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术后加强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并发症的观察、抢救及护理,对患者病情的转归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尹瑞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肠造口及其周围皮肤坏死1例的护理

    本文报道1例乙状结肠造口黏膜及其周围皮肤坏死患者的护理.正确的评估肠造口及周围皮肤坏死情况,在加强心理护理的前提下,严密观察造口黏膜颜色,合理应用造口、伤口护理产品处理坏死的肠黏膜、造口周围创面,清除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保护造口周围皮肤,使造口袋粘贴牢靠,有效收集肠造口处排出的粪便.50天后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坏死完全愈合.

    作者:王庆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成批烧伤病员的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成批烧伤病员的救治经验.方法::对5批共计46例烧伤病员的现场救护和休克期的补液复苏个体化治疗[1],综合治疗和创面早期处理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成批烧伤病员救治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结论:健全的抢救预案,有效的院前急救,正确的个体化补液复苏治疗,有计划早期创面切削痂植皮,是救治成批烧伤病员的关键.

    作者:王春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综合性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研究

    目的:规范病历书写,保证病历质量,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纠纷.方法:从成都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各个临床科室的病历中进行随机抽查500份,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0份抽查病历中,甲级病历374份,占74.8%;乙级病历117份,占23.4%;丙级病历9份,占1.8%.

    作者:王涛;曾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白细胞计数与心肌梗死部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计数与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对66例AMI患者入院当日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观察不同部位心肌梗死白细胞计数的差异,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梗死部位与左、右冠状动脉的关系.结果:左冠相关前壁/广泛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的WBC> 10.0×109/L的患者1 3例,下壁/右室心肌梗死的WBC> 10.0×109/L的患者8例,两组患者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升高与AMI的梗死部位有关,且前壁/广泛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比右室/下壁梗死升高更明显.

    作者:白英;史旭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美学原则在口腔颌面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美学原则在口腔颌面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54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其中,28例(51.85%)为良性肿瘤,包括腮腺良性肿瘤、成釉细胞瘤、腮腺脉管畸形、颌骨囊肿、鳃裂囊肿等;26例(48.15%)为恶性肿瘤,包括恶性淋巴瘤、舌癌、唇癌、口底癌、上颌窦癌等.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均应用美学原则对手术方案进行设计与实施.结果:31例(57.41%)患者表示满意,22例(40.74%)患者基本满意,1例(1.85%)患者不甚满意,总满意率为98.15%,基本能帮助患者建立心理自信.结论:美学原则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中效果良好,患者治疗满意率高,对疾病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吉锋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疾病切口大小的临床分析

    目的: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物,对切口长度与术后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方法:8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进行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物,按照切口长度分为小切口组(< 3cm,48例)和大切口组(>3cm,40例),观察术后愈合状况、乳头乳晕感觉以及复发情况.结果:88例患者术后愈合状况、乳头乳晕感觉以及复发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乳晕弧形切口,在5cm以内是安全可行的,切口大小不影响愈合状况、乳头乳晕感觉以及复发情况,是目前临床上乳腺良性肿物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作者:徐晓;戴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56例的心电监护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观察及护理对于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方法:给予我院2011年5月~ 2012年6月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再灌注治疗后给予持续心电监护,通过密切观测心电监护的变化情况做相应处理.结果:56例患者经过密切观察心电监护的变化情况后做相应处理,所有患者均为出现严重相关并发症,均获治愈.结论:心电监护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必需的监护手段,早期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先兆,给予及时积极的抢救,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有效保证.

    作者:屈海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在机能学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实验的探索

    在机能学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文章根据机能学实验的特点,从改进实验方式、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实验内容等方面对综合性实验的开展进行具体分析,使机能学教学更能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

    作者:罗官莉;米文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疗法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以静脉留置针为工具的踝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针刺点的选取,针具的选择,针刺方法及部位护理的应用.结果:通过对踝部皮肤神经的节段性分布的观察与足三阳经循经路线的结合找出的一种疗法.结论:以静脉留置针为工具的踝针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治疗方法.

    作者:燕欣秀;徐好好;王全贵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心理护理

    采取药物杀胚治疗,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对病人造成的伤害小,免受手术创伤带来的心理、身体的损伤.但此方法治疗过程长,有一定的失败率,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患者会产生质疑和不信任,改变治疗方案,因此药物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探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治疗异位妊娠用药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反应是患者能否配合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富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未破型宫外孕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在未破型宫外孕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妇科32例未破裂型宫外孕妊娠患者的声像图及临床资料.结果:32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未破型宫外孕中,28例未破裂宫外孕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均为输卵管妊娠,1例漏诊,3例经药物保守治疗,出院前复查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均有下降,并连续3次阴性.结论: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对未破裂型宫外孕诊断的敏感性高,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建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危险分层护理管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AMI急诊PCI术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治疗、护理强度,分为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四个等级,实施分层护理.结果:按此危险度分层方案,护士可快速判断病情、实施相应的护理程序.共1 38例患者,极高危36例、高危21例、中危51例和低危30例.极高危组2例死亡,产生1.5%(2/138)住院病死率;余患者均存活,终康复出院.结论:此分层护理方法实用性强,有利于改进护理质量.

    作者:马玲玲;马燕兰;亢君;侯春霞;令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手术配合

    目的:总结经典式肝移植的手术配合,为更好的配合肝移植手术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11年我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进修学习,并配合成功实施了经典式原位肝移植30例.结果:30例肝移植术均获成功,无一例死亡.结论:手术护士了解病情、熟悉手术步骤、配合技术娴熟、严格无菌观念,有利于手术的配合.

    作者:张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伴有听力突降的分泌性中耳炎41例报道

    目的:介绍伴有听力突降的分泌性中耳炎诊疗体会.方法:收集2000年1月~ 2012年6月间我院资料完整的伴有听力突降的分泌性中耳炎41例,介绍其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结果:41例患者均治愈.结论:伴有听力突降的分泌性中耳炎是可以治愈的,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作者:赵荣;刘海兵;陈碧华;刘栖如;曾书漪;洪逸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