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环
铂类药物是临床上常规和广泛应用的抗恶性肿瘤的药物之一,但该类药物会导致造血系统毒性、消化道毒性、耳毒性、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从而,大大限制了临床上的使用.因此,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反应,临床上开始转向个体化医学,即研究基因与药物的关系,指导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
作者:吴兰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价管状胃代食管及上纵隔胸膜包盖对食管癌手术右胸顶重建胸胃排空的意义.方法:比较管状胃代食管及上纵隔胸膜包盖胸胃组(观察组)51例,与全胃代食管组(对照组)37例术后胃肠减压液量、胃排空障碍、返流性食管炎及胸胃综合征发生率、术后3个月胃排空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胃肠减压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胃排空障碍、返流性食管炎及胸胃综合征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及上纵隔胸膜包盖对食管癌手术右胸顶重建可以改善胸胃排空.
作者:袁欣;王朋;李明;王雁冰;陈晓峰;陈艾江;杨雄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本文报道1例乙状结肠造口黏膜及其周围皮肤坏死患者的护理.正确的评估肠造口及周围皮肤坏死情况,在加强心理护理的前提下,严密观察造口黏膜颜色,合理应用造口、伤口护理产品处理坏死的肠黏膜、造口周围创面,清除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保护造口周围皮肤,使造口袋粘贴牢靠,有效收集肠造口处排出的粪便.50天后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坏死完全愈合.
作者:王庆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本文总结31例小儿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护理体会.方法:术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保暖,做好引流管的护理,预防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果:31例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可提高小儿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的治疗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是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卫妮;张宇兵;马龙;戚建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与前白蛋白(PA)在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中的作用.方法:2009年12月~ 2011年11月在我院共对3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入院后的第1天及第7天需要对其CRP、PA及APACHE、SIRS评分进行测定,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上述病例分为成存活组及死亡组.结果:死亡组患者在入院的第1天PA及CRP值同存活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APACHE和SIRS评分同存活组相比其值较大(P<0.05);死亡组患者在第7天PA值与前期水平进行比较明显下降(P<0.05),CRP及APACHE、SIRS评分较前期进行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存活组患者在第7天CRP及APACHE、SIRS评分与第1天相比明显降低,PA评分明显升高(P<0.05),同死亡组患者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CRP水平持续偏高,PA水平持续偏低,是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对CRP及PA的水平进行动态性观察,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预后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文花;李霞;王继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tissuelymphoma,MALT-ML)初由Isaacson和Wright于1983年提出[1],是指在长期抗原刺激下,结外黏膜上皮相关组织产生免疫应答及局部炎症,并在后天形成的淋巴组织当中促使免疫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产生异常克隆而导致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大多为低度恶性,预后较好,但部分可向高度恶性转变.好发于胃[2],口腔颌面部者以涎腺多见,称为涎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作者:冯桂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DOQI)指南推荐自体A-V内瘘(AVF)做血透患者的首选长期血管通路[1],其次为长期导管等,但我科超过60%的患者首次血透用临时性插管做血管通路,增加了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为了解三种不同血管通路对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我们检查了这三种血管通路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显示临时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其他两种血管通路的患者.我们从改进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结合视网膜脱离小量巩膜外垫压手术的具体特点,探讨该术式护理的共性与特性以及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对在2010年1月~ 2010年12月1年内完成的37例病例进行了护理经验的探索和积累,通过心理护理,临床的体位,药物等护理,观察通过医护之间的配合,对于该术式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观察,并总结出护理上的个性与共性.结果:经过与文献的对照研究,在强调视网膜手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心理护理为核心,以舒适护理为手段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可以取得患者的良好配合,进行大化的术前检查,术后取得患者良好的配合,使得甚至部分重症患者,也能取得手术成功.结论:对于拟定的需要小量视网膜脱离的外垫压患者,通过医护和患者三方的配合,结合个性化的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王金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成人直肠脱垂微创手术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式,将2009 ~ 2011年开展PPH术结合传统直肠周围间隙硬化剂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Ⅱ、ⅢⅡ度直肠脱垂的30例病例与既往单纯采用直肠周围间隙硬化剂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Ⅱ、Ⅱ度直肠脱垂的30例病例进行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直肠脱垂的疗效标准,治疗组29例治愈,1例好转,治愈率为96.7%;对照组20例治愈,6例好转,4例复发,治愈率为66.67%.结论:应用PPH术与传统术式结合治疗Ⅱ、Ⅱ度直肠脱垂,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避免了开腹手术痛苦等优点,为治疗成人直肠脱垂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阿布都维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研究通过制定疼痛护理流程,规范护士的疼痛护理行为,能否起到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满意度、提升专科护理内涵的作用.方法:拟行择期乳房肿块切除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n=25).实验组制定并执行疼痛护理流程,对照组不作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水平、镇痛药物使用及其副作用和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3天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患者镇痛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护士通过执行术后疼痛护理流程,可以提高术后镇痛效果、提高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提升专科护理内涵的目的.
作者:沈霖;唐金凤;徐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研究马应龙痔疮栓在肛肠病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按随机法随机分为2组,A组为马应龙痔疮栓组(治疗组),B组为双氯芬酸纳栓组(对照组).两组患者所选病例均来自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科2 011年1月~2011年1 2月收入院住院手术患者,术后肛塞栓剂,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4h、8h、12h、24h镇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马应龙痔疮栓组在术后镇痛疗效优于双氯芬酸纳栓组.结论:根据中医学“通则不痛”的理论根据,采用活血化淤,祛癖止痛的马应龙痔疮栓,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应用于肛肠科手术后的患者,能够减缓肛肠病患者手术后肛门疼痛的症状.
作者:于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小组包干制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第四季度普外科全部住院病历为实验组,采用责任制床边护理工作方法.方法:分别随机抽取150例,参照北京市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我院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自制《普外科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实行责任制床边护理工作后基础护理、护理文件、危重患者、健康宣教合格率分别升高9.3%、8.0%、5.4%、6.0%(P(0.05).结论:责任制床边护理工作方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秀丽;高丽娟;王卫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为选择和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作为微创技术的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离子色谱仪比较传统型GIC和树脂改良型GIC氟释放的能力,并与复合体及不含氟复合树脂的氟释放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实验当中8种材料的氟释放量顺序是:国产青浦> Fuji Ⅶ>Ketae-Molar> Fuji IX> Fuji ⅡLC> Fuji Ⅱ> Beautifil Ⅱ> Z100.不含氟复合树脂的释氟量从第1天至实验结束,氟释放量很轻微.结论:不同类型GIC材料之间氟释放量和能力不同,选择氟释放能力强的材料对抗龋是有效的.
作者:陈娜;刘聪;李行懿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总结80例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术前解除心理顾虑,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注意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80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随访1年,髋关节活动功能良好.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需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尤其是加强术后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罗彬;冯敏;郑原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工作量化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以调动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方法:选择量化科室的40份病例和40名患者为试验组,而非量化科室的40份病例和40名患者为对照组.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病例书写质量及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病例书写质量、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行工作量化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病例书写质量,可有效地调动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秀玲;祝俊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使血透患者安全、身心处于佳状态,舒适地接受治疗.方法:对110例25-86岁长期血透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评价患者不舒适的原因、程度及心理上负面的应激.结果:通过环境、心理、体位、生理等护理,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安全感和对医务人员的满意感.结论:舒适护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使患者在接受护理时充满了希望,主动参与护理活动.在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熟练的操作技术,优良的服务态度,医护人员的感情沟通下,让患者得到家庭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并以积极的态度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
作者:赵会文;苏亚萍;张美岩;郭瑞敏;刘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采用不同的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护理方法,对比各方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从而总结出更为安全有效的护理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0年5月于我科行PICC化疗的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换药、封管方法,实验组给予局部温湿敷及预防性服用阿司匹林,对比两组置管术后的感染、静脉炎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两组中,均有研究对象于置管术后出现感染及静脉炎情况,但实验组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管道堵塞及血栓形成情况.结论:正确的换药方式、输注药品前后两次正压脉冲式冲管及局部温湿敷、预防性服用阿司匹林等可有效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郭宝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对白癜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皮肤科门诊白癜风患者144例,分为头颈部组,背部组,胸腹腰部组,四肢组,采用NB-UVB治疗.结果:144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头颈部组皮损有效率与背部组,胸腹腰部组及四肢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背部组,胸腹腰部组与四肢组皮损比较;躯干皮损有效率显著优于四肢组(P<0.05).4组患者经紫外治疗,其起效的光能量,起效照射的次数,显效的光能量及显效的照射次数经卡方检验,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B-UVB治疗白癜风起效快,对头颈部白癜风效果较好,且较为安全.
作者:王红燕;肖洁平;方俊华;董秀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零缺陷护理管理在LAVH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8例LAVH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及术后预见性护理,提前制定护理预案,实施零缺陷护理服务.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成功,预期康复,无护理不满投诉.结论:零缺陷护理在LAVH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实现了护理质量零缺陷目标.
作者:梁静;刘会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新一代国产替罗非班(曲之全)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2例NSTEM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NSTEMI的标准抗栓治疗(低分子肝+拜阿司匹林+氯吡咯雷),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之全.观察两组患者7天时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30天内主要血管事件(MACE)、全部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7天的心绞痛症状控制的总有效率达90.36%,对照组为72.00%(P<0.001);试验组30天的MACE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22.00%(P<0.001);大出血及不明显出血事件发生率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大出血事件.结论:在规范抗血小板、抗凝基础上联合应用新一代国产替罗非班曲之全强化抗栓治疗NSTEMI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降低30天的MACE发生率,不增强出血风险.
作者:杨遇春;吴明祥;张治平;刘波;刘心甜;刘成伟;鄢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