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桂花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在难治性湿疹中运用PrP治疗所起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0月院收治的难治性湿疹的患者80名,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作为对照组,B组作为实验组,每组中有40名患者.对A组患者选用常规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B组患者运用PrP治疗技术进行治疗.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B组的有效率(97.5%)明显高于A组(70%);B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2.5%)明显低于B组(30%),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运用PrP治疗方法治疗难治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明显要优于常规的用药治疗.
作者:吴浩浪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自体表皮移植改良方法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供201块皮损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6例、共103块皮损给予改良的自体表皮移植方法治疗;对照组52例,共98块皮损,采用传统的表皮移植方法治疗;分别于1月及半年后评估疗效.结果:移植半年后,治疗组中治愈90例,显效95例,治愈率87.4%,显效率92.23%;对照组总的治愈72例,显效81例;治愈率73.5%,显效率82.7%.两种方法治疗白癜风半年后的治愈率及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21,P<0.05及x2=4.23,P<0.05).结论: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改良方法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小.
作者:董秀芹;刘涛;王红燕;肖洁平;方俊华;黄新霞;梁倩雯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问题.方法:对200例因高胆红素血症需要进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两组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光疗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作新生儿光疗常规护理外,还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疗效相似(P>0.05),实验组护理问题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疽方法简便、安全可靠,而精心、全面的观察与护理可减少光疗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赖细芬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卧床患者肺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则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科老年卧床肺部感染患者2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 3例,A组常规治疗与护理,B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种护理干预措施.两组均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记录开始出现肺部感染体征和肺部感染持续的天数.结果:B组出现肺部体征的时间延长,出现肺部感染持续的时间缩短,两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卧床的老年患者的肺部感染,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肺部感染时间,增强肺部感的染治疗效果,在老年卧床病人肺部感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实施.
作者:张娟;付艳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50例经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的并发DVT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采取防止静脉滤网、抗凝、溶栓治疗.结果:48例患者临床治愈,2例患者出院后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结论:双下肢骨折术后易并发DVT,在应用深静脉滤网、溶栓及抗凝治疗的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郭妍;全伟;牛志霞;张延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笔者收治一名严重特异性皮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因全身性湿疹就诊.患者从出生至今,全身(包括头皮)湿疹样丘疹,剧烈骚痒,就诊时,全身表皮变薄,可见明显血丝,且关节屈侧和伸侧皮肤明显的新旧抓痕、结痴和苔藓化样变,西医诊断为严重特应性皮炎.既往由于长期大量内服、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产生明显的激素副作用,表现为向心性肥胖等,后只保留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每日外敷全身一次,但仍不能改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011年12月来我所诊治,发现患者皮肤潮红,明显骚痒,抓后糜烂渗出.纳少,神疲,腹胀,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腻,脉弦,属脾虚湿蕴证.详问病史后,发现患者对花生、牛奶、柠檬、榴莲等多种食物过敏,且遇热水后明显加重.
作者:李云宁;郭振军;庞来祥;马小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留置导尿管出现漏尿的常见原因为腹压过大、导尿管引流不通畅、尿道松弛、气囊注水量不够和夹管时间不当.经序贯选用尿管,患者漏尿明显好转.结论:留置导尿管后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导尿管情况,及早发现和处理漏尿,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翟谢民;赵润平;刘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设计与开发皮肤性病图库管理及辅助诊疗系统,以实现对皮肤性病专科患者基本信息及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和传输,并为医务人员提供辅助诊疗功能.方法:以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数据库,Delphi 7为前台开发工具通过将著名专家发表的图片分类存入数据库,开发皮肤性病专科辅助诊疗系统,与医院HIS做接口.结果:已建立一个标准图库,该系统已在皮肤科门诊使用,运行良好,实现治疗前后患病部位图像实时采集对比,为医生诊治疾病提供辅助功能.结论:该系统为培养皮肤性病专科医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并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诊疗水平.
作者:林国通;王小文;罗江;廖彧;陈军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对现在在职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和胜任能力的了解和分析,发现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通过学习教育寻找解决方法,提升工作能力和培养团队管理能力.
作者:王芳;王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Photodynamic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以下简称PACT)是一种联合应用光敏(photosensitizer)及相应光源.通过光动力学反应选择性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治疗技术[1],其原理基于Ⅱ型光动力反应[2].近十余年来,随着新一代光敏剂的研制和开发以及耐药病原微生物的出现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皮肤癣菌细胞壁含有较高浓度的负电荷的特点,让其容易透过δ氨基酮戊酸(ALA),ALA在真菌细胞线粒体内转化为PpⅨ,PpⅨ激光辐照后产生单态氧(ROS),直接损伤线粒体和细胞膜从而达到杀灭皮肤癣真菌的目的[3].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红色毛癣菌与ALA不同孵育时间下生成原卟啉Ⅸ的水平及ALA-PDT抑菌率,探讨PACT时杀灭红色毛癣菌佳孵育时间.
作者:张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乳腺良性肿瘤采用美容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4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分别应用乳晕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腋窝切口隐匿性切口切除良性肿瘤.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乳房对称情况、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平均手术时间29.57±7.23min.54例患者术后乳房较为对称,48例患者较为满意.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平均手术时间26.01±8.56min. 41例患者术后乳房较为对称,36例患者较为满意.结论:隐匿性美容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对乳房外观破坏小,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中有较好应用价值.
作者:樊芮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直立体位心动过速(POT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直立倾斜试验来筛选POTS患者,共入选23例患者,接受6个月系统的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及跟踪护理,以直立倾斜试验和调查问卷来评价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后,倾斜试验复查直立性心动过速症状减轻,发作频率减少,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康复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显减少患者症状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霍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联合外用激素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给予点阵激光治疗,1次/周,外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克廷肤)及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每日2次,疗程3周,1、2、3周观察疗效;对照组40例,外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克廷肤)及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每日2次,口服氯雷他定片(开瑞坦)每日10mg,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中痊愈35,有效38,痊愈率87.5%,有效率97.5%;对照组总的痊愈15,有效31,痊愈率37.5%,有效率82.5%.两种方法治疗神经性皮炎3周后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x2=5.17,P<0.05及x2=21.33,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点阵激光联合外用激素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涛;董秀芹;王红燕;肖洁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在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上的优势.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门诊和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共85例,将8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梗塞性肺病,在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和哮鸣音等临床证上上有明显的优势.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哮鸣音等症状,比单纯采用西医疗法更加利于病人康复.
作者:戴吉;李辉;周燕;陈凤玲;胡蝶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药汤剂是我国应用早广泛的一种药物剂型,生化汤为产后活血瘀温经止痛的常用方[1].我院从今年1月1号至今年8月31号论断为胎盘植入的病例共8例,其中两例因发生不能控制的子宫出血而行子宫切除术,其余6例未行子宫切除,通过中西药结合治疗痊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纯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212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12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取石术的患者进行包括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结果:212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无一例患者存在残余结石,治疗效果基本满意,平均住院天数7天.结论:充分、周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可以保证患者顺利的手术,可以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作者:张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急性白血病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为化学药物治疗,分为诱导缓解和巩固强化治疗两个阶段,患者需要频繁进行静脉化疗,反复多次的穿刺及药物的外渗,可造成静脉及局部组织的损伤,严重者可造成组织坏死,甚至截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广泛应用,则避免刺激性药物外渗,减少了患者的不适,为患者多疗程化疗提供了方便.但PICC置管后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如血栓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穿刺处感染等.
作者:张青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独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血脂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其中研究组治疗后的TC、LDL-C、apo B及apo B/apo 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5、4.02、6.75、7.54,P均<0.05);而apo A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4,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血脂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明显的调脂作用,这为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预防再梗死的发生提供了临床参考依据.
作者:宋玉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体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78例SIRS患者随即分为2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50 kU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用5天.观察患者体内炎症介质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炎症介质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明显减轻SIRS患者细胞免疫抑制程度,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柏刚;包海波;刘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南充市、凉山州三个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发展情况的调查,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数据分析发现乡镇卫生院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以保证乡镇卫生院的长足稳定发展.
作者:李勤瑶;郑小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