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梅;吴煜龙
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积极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其自身的佳身心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其必要条件首先是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人际关系,并对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较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评估.
作者:赵静;郭新宁;柯小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我院实施能级对应管理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对骨病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5月~12月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骨一科110例骨病患者为实验组,与同期实施岗位功能制护理的骨二科110例骨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在疾病知识知晓率、康复指导达标率、在院天数、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五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能级对应管理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明显提高骨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白连君;杨香芝;王爱新;唐娜;孙彩霞;吴月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一直是组织管理者及员工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同时也是组织行为学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往大量针对医院整体护理人员的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相关性[1],而且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也影响着临床工作质量.
作者:朱晓燕;魏薇萍;秦海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由于截瘫患者肢体功能缺损的特殊性,对截瘫患者进行的更全面、细致、系统的专科护理包括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前后护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康复理疗训练和护理以及返家后的持续功能训练指导和护理.针对不同康复阶段的截瘫患者,需要制定不同的、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本文对截瘫患者程序性护理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截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龙小燕;罗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骨骨折继发鼻畸形的治疗方法,强调伤后早期对鼻骨骨折及时准确复位对预防鼻畸形发生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鼻骨复位技术.方法:手术凿开错位愈合的骨片,将鼻骨复位,并对整个鼻支架塑形.结果:治疗13例,鼻畸形矫正满意,鼻外形恢复良好.结论:鼻骨骨折继发鼻畸形多因伤后早期未获得及时有效的处理所致,经鼻内镜下手术复往鼻骨及鼻部整形术,消除引起畸形的原因,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田树昌;孙玉琴;刘健;徐辉;刘春芳;吉增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防治化疗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用格拉司琼穴位注射双腿足三里.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可预防和治疗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作者:赵江花;张国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率、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和主动配合治疗率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母婴同室1035例新生儿家长随机分为实验组(n=518)和对照组(n=517),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根据黄疸的特点,对患儿家长进行全方位、多渠道、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发病率为6.76%,对照组为16.4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两组对黄疸的认识率和主动配合治疗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新生儿家长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显著降低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率,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提高了新生儿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志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发生相关的护理观察指标,指导护理人员对AMI患者的病情观察,为临床护士在AMI患者的病情观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静脉溶栓成功的AMI患者,将护理观察指标分为溶栓治疗前、治疗中进行分类,按是否发生RA,分析这些护理观察指标与RA发生的相关性.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护理观察指标与RA发生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水准α=0.05.结果:患者焦虑、梗死前无心绞痛、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6h、血糖>6mmol/L、血压≤100/70mmHg易发生RA.结论:临床护士应掌握急性心肌梗死RA的影响因素,加强病情观察,预防RA的发生,降低RA造成的危害,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钟雪莲;邢凤梅;王希柱;唐小梅;石守银;屈海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以2009年1月~ 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90例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治疗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氯雷他定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病房紫外线照射消毒对降低脑出血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60例脑出血患者术后未行病房紫外线照射消毒和行病房紫外线照射进行对比研究,以评价2种不同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病房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天)与未行病房紫外线照射消毒患者感染率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作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难愈性皮肤溃疡是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发现,溃疡创面愈合包括连续而又相互重叠的3个阶段,即炎症期、肉芽组织形成期和瘢痕形成期[1].其中肉芽组织生长在创面修复、愈合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肉芽组织是由新生薄甓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2].肉芽组织质量直接影响着创面的修复、愈合程度及其预后[3].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通过观察辩证地应用中药换药法治疗难愈性溃疡,取得很好的疗效,治愈率达到100%,现报道如下.
作者:霍春芬;霍慧兰;朱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耐高压注射型PICC管与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的应用比较,总结临床经验.方法:30例耐高压注射型导管组作为观察组与30例三腔瓣膜式导管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相关并发症情况及两组材质和性能的比较.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3%,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7%.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观察组并发症占17%,而对照组使用中的并发症占3%.两组材质各有其优缺点,应有选择应用.结论:两种导管各有其优越性,应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和需要,选择更适合个体的PICC导管.
作者:徐婷婷;侯彩妍;李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与宫内感染的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的关系.方法:选取2 007年2月~2010年9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108例乙型肝炎感染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用荧光定量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和脐带血中的HBV-DNA,后将HBV-DNA阴性和HBV-DNA阳性孕妇所生婴儿的宫内感染情况以及不同HBV-DNA含量乙型肝炎感染孕妇所生婴儿的宫内感染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HBV-DNA阳性孕妇所生婴儿的宫内感染率明显高于HBV-DNA阴性孕妇,P<0.05,有统计学意义.婴儿的宫内感染率与乙型肝炎感染孕妇的HBV-DNA含量呈正相关.结论:乙型肝炎感染的孕妇血清中HBV-DNA阳性是胎儿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的主要因素,其含量对宫内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凤莲;唐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通过对护理专科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自由选择生活的能力、破解生活难题的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推理预见能力、获取幸福的道德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八种能力的强化训练,对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护理专科2个班学生100名作为被试,将1班设为研究班,2班设为对照班.在2班学生所学课程相同的情况下,分别于开学和期末采用心理资本自评问卷(PCQ-24)测试.同时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对研究班学生进行“八种能力”的强化训练.期末比较两班学生研究前后心理资本差异;及自身研究前后心理资本各维度差异.数据进行处理(t检验).结果:两班实施该项研究前,学生心理资本测评各维度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t1=0.896,P1>0.05);实施该项研究后,护生心理资本测评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显著(t2=5.763,P2<0.01);研究班自身前后比较,心理资本测评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显著(t3=5.841,P3<0.01).结论:护理专业学生通过“八种能力”的强化与培训,可有效地促使个体的心理资本不断地得到积累与提高.
作者:李小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加强综合医院儿科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方法:建立建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结果:通过各环节规范化管理,消除了院内感染的安全隐患.结论:综合医院儿科门诊的监控与环节管理,体现了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
作者:孙秀春;尹建春;乔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护士由于工作性质决定的其职业的高风险,高紧张度,超负荷运转,频繁倒夜班职业认同感差等特点,导致护士情绪疲惫和衰竭,影响身心健康,护士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医生.
作者:刘香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创面应用中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8月临床收治的28例感染创面的患者行清创后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结果:创面使用VSD的时间为3~10天.并发症出现引流通路堵塞23例,封闭薄膜下积液2例,中心负压不够1例,创面出血1例,创面感染1例. 结论:VSD在拥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的并发症,正确的手术方法配合正规的护理操作,可以积极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VSD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肢体创面的修复提供关键条件.
作者:蔡素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光化学治疗技术发展至今已有七十余年历史,目前此项技术已达到可精确控制和精确设定的水平.我科是国内早引进紫外线光疗机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的几个科室之一,在应用中我们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本文收集了2009 ~ 2011年共128例资料完整的银屑病患者临床治疗数据,对采用光化学疗法(PUVA)的银屑病患者从近、远期副作用发生情况的观察、专科护理及对症措施的实施、心理护理的适时介入等几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论是:只要掌握好临床适应证、护理措施及时跟进,它将是患者乐于接受的皮肤科又一重要而有效地治疗手段.
作者:王婷;周文静;李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儿童面部外伤临床常见.患儿家长担心术后形成蜈蚣腿样瘢痕影响面部美观,常难接受缝合手术:患儿因惧怕疼痛,不愿扎针难以配合.使用组织胶水粘合儿童面部创口,手术时间短,无明显疼痛感,创口愈合好,瘢痕不明显.我科自2010年12月起使用组织胶水对儿童面部急性外伤创口进行粘合,以闭合创口,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阴明德;庞飞;刘谦民;周玉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无痛膝关节穿刺术的操作技术.方法:经500例膝关节疾病患者不使用麻醉情况下均采用髌骨外下进行膝关节穿刺术,注射玻璃酸钠,均为一次性穿刺成功.结果:患者疼痛情况显示:0度占350例,Ⅰ度疼痛占100例,Ⅱ、ⅢⅡ、Ⅳ度疼痛均为0例.结论:熟练的膝关节穿刺技术定位准确,可以达到几乎无痛的效果.
作者:张永刚;李柏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