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凡士林调配中药敷脐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静;王雅丽;秦凤华

关键词:凡士林, 中药敷脐法, 湿热泻, 外治法
摘要:目的:观察凡士林调配中药敷脐法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中药敷脐治疗;对照组30例,予口服西药思密达治疗.结果:治疗组中,痊愈22例,显效7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中,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凡士林调配中药敷脐法治疗小儿湿热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放阑尾切除术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1月应用腹腔镜和传统方法行阑尾切除术的病例中各随机抽取60例,对疗效作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组作疗效对照.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除外手术时间)在切口长度、镇痛剂使用、下床时间、肠鸣音恢复、术后进食、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郝彦考;赵军红;贾志贤;李海峰;李会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ERCP术后合并急性胰腺炎一例的护理体会

    内镜下逆行胰腺胆管造影(encoso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造影的技术.在ERCP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目前已发展为融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微创内镜下介入技术,成为肝、胆、胰及上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它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重复性、疗效肯定等优点,深受患者欢迎,但该项操作技术是内镜介入治疗中比较复杂而疑难的技术,有一定的创伤性和危险性,行ERCP加EST取石术,有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术后胆系感染总的发生率为0.1%~20%,胰腺炎总的发生率为3%~20%,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延长住院时间,需要重症监护,甚至导致死亡,良好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必要条件.我科于2011年8月15日收治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并EST术后合并胆系感染,急性胰腺炎,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颖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多囊肾组织中P2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P21蛋白在正常肾组织、重度积水肾组织及多囊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21蛋白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其中正常肾组织组10例、重度积水肾组织组10例和多囊肾组织组3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测上述3组患者组织中P2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21蛋白在多囊肾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在正常肾组织、重度积水肾组织(P<0.05).结论:P21蛋白的低表达可能是诱发多囊肾的发生发展原因之一.

    作者:孙璇;夏昕晖;张东方;曹哲;廖育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 ~ 2011年收治的71例创伤骨科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17 ~ 54岁,女性31例,年龄19~ 61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骨科创伤.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全方位护理,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37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护理有效率为91.9%,对照组34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护理有效率为76.5%.结论:在治疗骨科创伤疾病的过程中,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矫治个别牙反合引起下颌偏斜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矫正个别牙反合引起的下颌偏斜后,下颌骨对称性的变化.方法:混合牙列期或早期恒牙列期个别牙反合引起的下颌偏斜患者11名,对正畸矫治前后全口曲面断层片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下颌偏斜矫正后面部不对称明显改善,但两侧CH高度差没有显著差异,髁突的偏斜系数减小(P<0.05)但仍大于6%.结论: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期,个别牙反合引起的下颌偏斜伴有一定程度的骨性改变,正畸矫治能够改善下颌骨的不对称,但不能完全消除骨骼变化,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刘永召;李晓彦;刘志峰;徐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B超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40例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ENCOR旋切术在乳腺良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创旋切术对40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结果:40例患者的75个乳腺肿块被准确、完全切除,术后病理学诊断均为良性,术后每3~6个月复查见切口小而隐蔽,瘢痕不明显,乳腺外形及皮肤感觉正常,超声未发现病灶残留、复发.结论:微创旋切术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安全、高效、符合美学观点的治疗方法.

    作者:区烈良;易东生;李栋;许娟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广泛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游离空肠下咽食管修复术营养治疗一例

    下咽癌以鳞状细胞为主,具有侵袭性,具有弥漫件局部播散,早期转移及较高的远处转移等特点.广泛下咽癌及颈段食管癌手术时间长,创伤面大,术前术后需要合理补充足够的营养,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术后的营养问题更为突出,影响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现将我院成功实施的西部首例广泛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游离空肠下咽食管修复术营养治疗1例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凤;孙丽娟;薛森海;赵长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难复性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难复性髋关节后脱位并坐骨神经损伤急诊治疗.方法:对10例难复性髋关节后脱位并坐骨神经损伤急诊手术治疗.结果:难复性髋关节后脱位并坐骨神经损伤急诊手术后,髋关节及坐骨神经功能良好.结论:难复性髋关节后脱住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可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及坐骨神经功能.

    作者:闵银川;孙双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根管治疗278例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在根管治疗中根充长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78颗根充治疗后2年的牙齿进行拍片检查,根据根充长度是否恰填分组:恰填187颗,非恰填(欠填或超填)91颗,应用根尖周指数并综合临床检查,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根管治疗成功率为68.7%;恰填根管的成功率(80.7%)比非恰填的成功率(45.1%)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未行冠修复者出现冠劈裂,不能保留而拔除者4颗,占1.43%.结论:在进行根管治疗时,根充长度是否恰填明显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鸿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能级对应管理下整体护理对骨病治疗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我院实施能级对应管理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对骨病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5月~12月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骨一科110例骨病患者为实验组,与同期实施岗位功能制护理的骨二科110例骨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在疾病知识知晓率、康复指导达标率、在院天数、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五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能级对应管理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明显提高骨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白连君;杨香芝;王爱新;唐娜;孙彩霞;吴月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析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B超检测技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当中的分析价值.方法:将我院2004年5月~2005年5月间住院治疗,且通过手术证实为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120例,对患者的B超检查进行分析,探讨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全部的患者当中,采用B超进行检查与诊断的结果,和手术的结果相符的人数较大、诊断相符率也较大.结论:在对腹腔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过程中,采用B超进行检查,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1].

    作者:陈素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901例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及术后感染引流物病原菌耐药性与干预措施

    目的:通过对1901例腹部外科患者感染性疾病及术后感染引流物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感染.方法:监测并分析2008~ 2011年1901例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及术后感染引流物病原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1901例腹部外科感染病原菌中,分离率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44.6%)、大肠埃希菌(33.1%)、克雷伯菌属(6.0%);G+需氧菌361株,常见的依次为肠球菌属(41.8%)、葡萄球菌属(37.4%)、链球菌属(15.2%);厌氧菌中常见的依次为脆弱类杆菌(41.5%)和变形梭杆菌(30.6%);药敏结果显示,G-需氧菌对亚胺培南很敏感,达95%以上,多数对三代头孢菌素较敏感,有的甚至达74%以上;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均大于90%,厌氧菌对甲硝唑稳定敏感.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非常严重.结论:医院应采取积极有效干预措施,避免耐药性进一步增长.

    作者:潘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ICC置管后如何预防机械性静脉炎

    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rtral catheter)指将中心静脉导管从外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1],主要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等.PICC属于侵入性操作,操作护理不当,可产生一些并发症,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入术后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5.15%[2],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拨管的危险,针对这一问题,将进行研究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两种方法的比较

    目的:对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不同药物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术式为保留子宫的子宫内膜异位灶清除术,术后随机分成两组:A组29例,口服孕三烯酮22.5mg,2次/周,B组29例,口服米非司酮胶囊(Ⅱ)5mg,1次/日,疗程均为6个月.患者用药均从术后月经来潮的第1天开始服用,6个月后停止,随访1年.观察术后两种方法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及妊娠情况,同时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复发率、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使用两种方法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效果相近,但使用米非司酮胶囊(Ⅱ)较孕三烯酮者不良反应少,是值得推广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的好方法.

    作者:郭丽娜;李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病房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

    目的:消除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对安全隐患的分析评估制订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引起思想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将神经外科护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结论:通过评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从而解除安全隐患,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侯辉;梁丽平;刘悦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湿疹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各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皮肤科序惯诊治的各型湿疹患者2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4例应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涂患处,早晚各1次,疗程2周;对照组120例,用硫磺霜涂患处,方法同治疗组.分别观察初诊日、第7、14、21、28天皮肤瘙痒及患处红斑、丘疹、糜烂、渗液、浸润、苔藓化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的有效率分别为83.9%、83.3%、81.3%、总有效率81.3%;对照组对应分别为67.8%、51.4%、44.8%、总有效率57.5%;治疗组疗效各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各型湿疹临床疗效均较理想.

    作者:茅恒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清CEA、NSE联合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CEA、NSE在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肺癌患者、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CEA和NSE水平,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血清CEA和NSE对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患者血清CEA和NSE水来均有明显的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和NSE对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新梅;吴煜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先天性乳房缺失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先天性乳房缺失是一种少见的先天畸形,特征为一侧或双侧乳房和乳头的缺失.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常伴有一种或多种畸形,如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颅颌面及四肢畸形等.这种生理缺陷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随着乳房再造技术的发展,多种乳房再造的方法可供选择,常应用的方法包括应用乳房假体再造、组织扩张后应用假体再造、背阔肌肌皮瓣和各种不同类型的腹直肌肌皮瓣等[5].现将先天性乳房缺失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再造的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扈杰杰;吕长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睾丸表皮样囊肿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本文通过对睾丸表皮样囊肿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及经验的总结,指出对睾丸表皮样囊肿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应进行就诊全过程的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消除自卑、悲观的不良心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重建对术后生活的期望,使患者出院时能以积极的心态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沈玥;吴意光;薛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宫内放置曼月乐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宫腔内放置曼月乐所致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宫内放置曼月乐的妇女采取术前指导、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电话咨询答疑等一系列护理对策.结果:以上护理对策减少了宫内节育器取出率,增加了续用率和患者满意率.结论:适当的护理可提高受术者对宫内放置曼月乐不良反应的耐受性,提高宫内节育器续用率.

    作者:曹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