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疆地区1857例女性不同部位激光脱毛效果临床分析

朱淑萍;陈梅;张曼鑫;马玲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 新疆女性, 不同部位, 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脱毛仪对新疆地区女性不同部位激光脱毛效果的疗效.方法:采用半导体激光脱毛仪为1 857例新疆地区女性全身不同部位脱毛,其中维吾尔族32例,哈萨克族9例,蒙古族16例,其余均为汉族女性,毛发生长部位无明显的种族差异.包括面部绒毛、唇部、鬓角、前后发际、腋下、上臂、前臂、手背、腰骶部、腹部、大腿、小腿、足背、比基尼等部位行脱毛治疗,并对脱毛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脱毛治疗次数少3次,多20次,总有效率:面部86.46%、上唇93.22%、发际99.78%、鬓角98.67%、腋下98.22%、上臂96.79%、小臂96.54%、手背94.65%、腰骶部99.32%、下腹部97.56%、大腿93.29%、小腿98.54%、足背部97.34%、比基尼100%.结论:半导体激光脱毛仪对新疆地区女性不同部位脱毛疗效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维吾尔族正常(牙合)清少年临床牙冠中心高度的研究

    目的:通过测量维吾尔族正常(牙合)青少年人群临床牙冠中心高度来分析托槽在不同人群间的定位高度.方法:制取74副乌鲁木齐市某高中维吾尔族16~18岁青少年正常(牙合)模型,使用精确到0.01mm的游标卡尺进行临床牙冠中心的测量,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维吾尔族正常(牙合)青少年人群的临床牙冠中心高度呈正态分布且标准差较小(<0.5mm);②同名牙临床高度测量值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讨论:①维吾尔族正常(牙合)青少年男女间各同名牙临床牙冠中心高度有明显的差异;②提供一套适合于维吾尔族人群临床冠中心托槽定位粘贴的高度参考值.

    作者:热甫卡提·地力毛拉提;米丛波;阿依江;郭毅聪;祖丽呼玛尔·阿热甫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红蓝光照射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皮脂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等因素相关[1].以往多采用抗炎类或维A酸类药物等治疗,由于起效慢、疗程长,出现一定的药物副作用,使其应用受限.2008年9月~2010年9月,笔者科室应用红蓝光照射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性痤疮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才智;翁燕蓉;梁晓红;任海燕;聂畅莉;葛华;鲁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老年人眼部美容整形手术与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念的更新以及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眼部整形美容手术为越来越多的中老年所关注和青睐.现就我中心近年来对老年性眼部整形美容手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蕴玉;王美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下颌角周围相关动脉走行的CTA定位研究

    目的:应用CTA影像测量下颌角周围动脉与下颌角手术的解剖关系,为避免手术中损伤下颌角周围动脉提供指导.方法:选择30名正常成人下颌角及周围血管CTA扫描图像,应用ADW4.2图像处理软件测量面动脉距下颌角点;颈外动脉距下颌角点、颈外动脉距下颌骨升支后缘各点的三维解剖位置.结果:面动脉距下颌角点的距离为(28.26±8.34)mm;颈外动脉据下颌角点的距离为(18.66±6.34)mm;颈外动脉在下颌角点上10mm处距下颌骨升支后缘的距离为(12.28±5.12)mm;在下颌角点上20mm处距下颌骨升支后缘的距离为(9.58±5.42 )mm;在下颌角点上30mm处距下颌骨升支后缘的距离为(6.38±4.12)mm,在下颌角点上40mm处距下颌骨升支后缘的距离为(3.46±2.56)mm,左右侧无显著差异.结论:在下颌角截骨或磨削手术时应注意面动脉和颈外动脉的损伤,位置越高颈外动脉距下颌升支边缘越近.手术安全范围应控制在距下颌角点上30mm以内的位置.

    作者:王燕;华泽权;刘文元;王金宝;李树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的诊疗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例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患者(分别位于上颌骨、颞骨和上颌窦)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临床表现为局限性无痛性肿块,有时具有侵袭性.组织病理学特征为骨组织被纤维组织代替,多核巨细胞呈散在或灶性分布于纤维基质中.结论: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是一种非肿瘤性病变,临床极为罕见,诊断有一定困难,需要结合临床和病理进行分析,彻底切除病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群;王琦;刘丹丹;靳军华;惠祖燕;胡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腭裂修复术创口中的应用对伤口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已配制的医用生物蛋白胶喷涂在腭裂双侧松弛切口及裸露创面.结果:48例腭裂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出现明显伤口出血、糜烂及穿孔.结论:生物蛋白胶可通过封闭创口促进伤口愈合,在腭裂整复术中应用可靠、安全.

    作者:胡广伟;廖天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利用鼻中隔粘骨膜复合瓣修复半侧鼻下部衬里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一种半侧鼻下部全层缺损衬里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根据衬里缺损的面积,设计对侧相应大小鼻中隔粘膜软骨膜复合组织瓣,通过鼻中隔背部跨越鼻中隔软骨,将血运良好的复合组织瓣固定在缺损周边的骨膜上.对8例半侧鼻下部全层缺损患者采用此方法修复衬里,其中3例男性,5例女性,并同时运用局部皮瓣或额部皮瓣修复外层,耳软骨或肋软骨重建支架,随访6~12个月,了解鼻衬里恢复情况.结果:本组8例患者再造鼻衬里均血运良好,鼻腔大小及通气正常,鼻中隔形态正常,供区呼吸性上皮覆盖,无穿孔、感染或偏曲.结论:在半侧鼻下部全层缺损的衬里再造中,应用此方法进行衬里修复,组织性质接近,血运好且薄,柔软且挛缩程度小,同时为软骨支架提供良好血供,保持了鼻部组织的完整及自然形态,是一种良好的鼻部衬里修复方式.

    作者:单磊;黄文博;吴琼;张陈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富含血小板血浆对组织工程脂肪移植效果的影响

    目的:在移植的组织工程脂肪组织中加入含激活剂的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或不合激活剂的富含血小板血浆,通过观察脂肪组织各个时间段的成活率来证明PRP的作用.方法:根据Landesberg二次制备法制备PRP.按1000U凝血酶溶于1ml质量百分比为10%的CaCl2配制激活剂.从兔背部取脂肪组织制备好,按实验分组分别加入不同的成分移植到兔子耳部.分别在术后1月、3月、6月测量体积变化.结果:含激活剂的PRP加入组织工程脂肪移植后3个时间段的体积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入激活剂的PRP释放生长因子增多,释放速度增加,间接促进了脂肪干细胞分裂、分化、成活,促进了移植脂肪组织的更新,使脂肪移植成活率增加.

    作者:令狐大科;张海霞;谭新颖;李龙;杨勇;杨涛;刘彦普;刘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上臂内侧扩张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瘢痕和黑痣

    目的:介绍上臂内侧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瘢痕、黑痣的方法.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7月,共16例面部大面积瘢痕或黑痣患者采用上臂内侧皮瓣进行修复,其中面部瘢痕患者14例,面部黑痣2例,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18 ~ 36岁.手术分三期进行,一期在面部病变同侧上臂植入扩张器,持续注水约3个月,二期行皮瓣延迟术,三期将上臂内侧皮瓣带蒂转移,病变切除.四期断蒂.结果:16例患者皮瓣均成活良好,皮瓣颜色接近面部周围皮肤,局部瘢痕牵拉畸形者亦改善明显,随访6~12个月,修复效果满意.结论:上臂内侧皮瓣为修复面部大面积皮肤病变的良好选择.

    作者:于燕;徐红霞;邹曰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软组织扩张术在小儿头面部烧伤后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自radovan报道了组织扩张技术以来,组织扩张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瘢痕畸形的修复,但对儿童的头面部瘢痕修复,有更高的要求与难度,2006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在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头面部瘢痕25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会军;蒋永能;赵炳瑜;鲁冰;李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几种微创重睑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重睑术是东方人常进行的美容手术,从美学的角度考虑,重睑的睑部形态其长宽比单睑更符合黄金分割律,从而使人产生美感.而单睑则常给人感觉眼睛小,不精神,没有重睑那样富于情感的表达及明眸的外露[1].重睑术方法众多,各有利弊,恰当的选择手术方法是提高满意率的关键,避免了一成不变,千篇一律采用一刀切.笔者根据眼睑条件,分别采用了3种微创重睑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裴旭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无鼻翼切口的Mulliken法修复双侧完全性唇裂唇鼻畸形

    目的:探讨无鼻翼切口的Mulliken术式修复双侧完全性唇裂唇鼻畸形术后美容效果.方法:应用原长法的原则进行唇裂整复,术中恢复口轮匝肌的连续性,并行牙龈沟的再造及鼻底的封闭,利用侧唇的粘膜肌肉瓣修复唇珠,通过裂缘和前唇切口将大翼软骨、侧鼻软骨与粘膜和鼻翼皮肤潜行剥离,贯穿缝合上提并固定大翼软骨内侧脚,贯穿缝合将一侧大翼软骨外侧脚悬吊固定至对侧鼻软骨,同期初步矫正鼻畸形.结果:36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3个月~1年,前颌骨均有不同程度的回缩,人中明显,唇珠丰满,红唇缘整齐,鼻小柱得以延长,鼻翼塌陷得以纠正,鼻畸形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采用无鼻翼切口的Mulliken法修复双侧完全性唇裂同期矫正鼻畸形,可获得良好的唇鼻部效果.

    作者:王海;刘庆丰;陈石海;韦强;廖明德;吴鑫;齐贺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预成桩材料

    近年来,因根管治疗术理论和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牙髓病、根尖周病患牙可以保留,为了恢复牙体的生理外形和功能,桩核冠修复体开始广泛应用.桩核材料的选择是关系残根、残冠修复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获得理想的修复体,各种不同的桩核材料已应用于修复领域中,不同材料桩核将导致不同修复效果.目前临床使用的桩钉材料大致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金属材料包括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纯钛、钛合金、金合金、铜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复合树脂及各种纤维加强的复合树脂等.究竟哪些材料更适合作为桩钉材料,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作者:朱甲;李媛媛;王思思;赵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第一跖骨近端斜楔形截骨联合软组织手术治疗重度拇外翻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近端斜楔形截骨联合软组织手术治疗重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0年7月对21例重度拇外翻患者采用第一跖骨近端斜楔形截骨,同时对外侧关节囊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拇内收肌腱部分切断治疗.测量患足负重X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的评分方法对患足进行手术前后评定.结果:本组患者21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无截骨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现象.23足无疼痛,1足偶有轻微疼痛.术后Maryland评分:90~100分19足,80~89分4足,70~79分1足,优良率95%.结论:第一跖骨近端斜楔形截骨联合软组织手术治疗重度拇外翻效果可靠,可以推广.

    作者:付德林;沙汹涛;田艳丽;薛轶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尿流改道术在尿道下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尿流改道术是指通过手术或手术器械将导尿管置入膀胱,使尿液由膀胱不经过正常尿道,而通过其他途径排出体外.尿道下裂术后尿液及尿道分泌物的引流情况与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密切相关,尿道下裂修复手术的同时进行暂时性的尿流改道,有助于保持创面干燥,减少尿液对成形尿道及吻合口的刺激,防止因尿路梗阻导致尿道水肿,减少术后早期排尿疼痛、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使再造尿道在接触尿液前能充分愈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有效措施[1-3].尿流改道手术的主要形式有耻骨上膀胱造瘘、会阴尿道造瘘、导尿管引流、尿道支架管引流[1],本文就尿流改道术在尿道下裂修复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陈威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双颌手术后软组织的三维头影测量分析

    目的:评价伴有左右面部不对称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成年患者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软组织的三维头影测量变化.方法:选择1 0例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正颌外科手术术式均为上颌Lefort 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切骨术+颏部成型术)的伴有下颌左右不对称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术前1个月(T0)和术后6个月(T1)进行三维CT(3DCT)扫描.在CT后处理工作站中进行三维模型重建,确定软组织标记点和变量并测量计算,从而进行三维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凹面型及面部偏斜畸形均得到明显矫正,口内牙(牙合)关系理想、稳定.术后软组织变量的测量结果:鼻基底宽度、鼻翼宽度和上唇峰宽度明显增大;口角宽度、下颌宽度、颏唇角和下颌宽度角明显减小;上唇及颏部的不对称率明显改变.结论:①伴有下颌骨不对称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双颌手术后,其软组织在三维方向上各项测量指标均有明显改变,患者的软组织外貌得到明显改善;②三维CT可以更精确的反映出颌面部软组织的特征,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尹晓娟;张苗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颧骨下颌角截骨术后短暂失明一例

    下颌角弧形截骨,颧骨截骨降低是颅颌面整形外科中较为常见的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骨折、面部不对称、软组织下垂等,术后短暂失明较为罕见,2010年我科行此类手术1例,术后出现短暂失明,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超;滕利;靳小雷;徐家杰;卢建建;许美邦;田甜;解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疆地区1857例女性不同部位激光脱毛效果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脱毛仪对新疆地区女性不同部位激光脱毛效果的疗效.方法:采用半导体激光脱毛仪为1 857例新疆地区女性全身不同部位脱毛,其中维吾尔族32例,哈萨克族9例,蒙古族16例,其余均为汉族女性,毛发生长部位无明显的种族差异.包括面部绒毛、唇部、鬓角、前后发际、腋下、上臂、前臂、手背、腰骶部、腹部、大腿、小腿、足背、比基尼等部位行脱毛治疗,并对脱毛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脱毛治疗次数少3次,多20次,总有效率:面部86.46%、上唇93.22%、发际99.78%、鬓角98.67%、腋下98.22%、上臂96.79%、小臂96.54%、手背94.65%、腰骶部99.32%、下腹部97.56%、大腿93.29%、小腿98.54%、足背部97.34%、比基尼100%.结论:半导体激光脱毛仪对新疆地区女性不同部位脱毛疗效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淑萍;陈梅;张曼鑫;马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改良颊侧多曲簧矫治器纠正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胖下颌偏斜

    目的:通过头颅定位后前位片测量,探讨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纠正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且伴下颌功能性偏斜,改善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方法:混合牙列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且伴有下颌功能性偏斜患者20例,采用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的方法,矫治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分析,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矫正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且伴有下颌功能性偏斜后,下颌骨两侧结构不对称性有明显改善,下颌骨两侧综合长度差亦减小(P<0.01),两侧下颌体长度差明显减小(P<0.01).结论:由于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且伴有单侧后牙反(牙合),导致的功能性下颌偏斜,采用改良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可以使下颌骨的不对称得到一定的改善,是早期纠正下颌功能性偏斜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阿娜;侯录;赵兴;印明晶;梁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应用旋转及推进肌皮瓣修复骶部褥疮37例临床分析

    骶部褥疮治疗一直是医界公认的难题,手术成功率低是困扰整形外科医师的主要问题.本院整形外科自2006年7月~2011年6月,应用臀部旋转肌皮瓣和推移肌皮瓣植入治疗骶部褥疮37例,效果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先锋;刘奉顺;石顺祥;陈敬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