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迎春;翟冰冰;胡永亮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TNF-对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增殖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第 5代人牙囊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上,分别与不同浓度的TNF-共同孵育,检测TNF-对人牙囊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TNF-在浓度为10~ 50ng/ml,时间为3天时促进人牙囊细胞的增殖,浓度为10~ 200ng/ml时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结论:TNF-在特定的浓度和时间促进人牙囊细胞的增殖,抑制牙囊细胞的成骨特性.
作者:毕迎春;李芸;金作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游离肋骨-前锯肌-皮肤复合组织瓣修复大面积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设计以胸背血管为营养血供的游离肋骨-前锯肌-皮肤复合组织瓣,用以修复大面积颅骨缺损10例.结果:10例患者,组织瓣完 全成活9例,坏死1例.随访1~10年,患者术后外观满意,无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游离肋骨-前锯肌-皮 肤复合组织瓣可以很好地完成大面积颅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种理想的自体修复材料.
作者:舒畅;陶映雪;朱军;付爱军;李建民;陶智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索上睑凹陷重睑成形术的手术办法.方法:沿重睑线切开,中心点切开眶隔采用自体 颗粒脂肪进行眶隔内充填后常规成形重睑.结果:本组患者26例,随访3月脂肪颗粒注入到眶隔内分布均匀,重睑线折叠完全,形态自然, 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微小颗粒脂肪充填眶隔使重睑术成功率更高,效果更完美,睁眼上睑向下的对应力更强.
作者:张勇;田治国;伍前发;史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黄褐斑是面部常见的难治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以女性多见,有碍于容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方法很多,如皮肤磨削术、脱色剂、激光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有治疗后色素沉着、或遗留瘢痕,或复发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2006年1月~2010年1月,笔者科室采用强脉冲光配合中成药治疗黄褐斑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烈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总结下腹部岛状皮瓣修复会阴部瘢痕畸形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下腹部岛状皮 瓣修复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采用以旋髂浅动静脉为蒂形成的皮瓣3例、单纯采用腹壁浅动静脉为蒂的皮瓣5例, 两组血管均包括在内的皮瓣7例.结果:所有皮瓣均存活,局部畸形纠正,患者满意,经随访6~48个月,皮瓣色泽良好,质 地柔软,排尿排便功能恢复正常,髋部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下腹部岛状皮瓣转移术可提高会阴部瘢痕畸形的修复质量.
作者:郭志谦;张新合;杨新蕾;雷磊;江碧川;孟红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硒化壳聚糖软膏促浅Ⅱ度烫伤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147只昆明种小鼠随机 分为硒化壳聚糖软膏治疗组、基质治疗组和京万红治疗组,每组49只,采用将脱毛区置于70℃恒温水浴中6s的方法制成10%体表面积浅Ⅱ 度烫伤模型,伤情经病理切片证实.各组创面分别用硒化壳聚糖软膏纱布(1ml/cm2)、基质纱布(1ml/cm2)、京万红纱 布(1ml/cm2)覆盖包扎固定后放回笼中饲养,换药1次/天,观察愈合时间,于伤后12h,第1、3、5、7和9天,分别处死各组小鼠7只,检 测含水量、羟脯氨酸、TNF、NO、ALT,另取7只做为正常对照.结果:①创面愈合时间:硒化壳聚糖软膏组为(12.9±2.9)天、基 质组为(16.3±2.1)天、京万红组为(11.8±2.4)天,硒化壳聚糖软膏组比基质组明显缩短(P<0.05);②创面含水量:伤后第1、3、5天 硒化壳聚糖软膏组[(86.3±3.5)%、(77.8±3.9)%、(72.3±2.7)%]创面含水量显著低于基质组[(92.8±3.2)%、(84.9±4.2)%、(77.2±2.8)%,(P<0.05)],伤后7~9天,各组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③创面TNF-α水平:伤后12h至1天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伤后第5天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伤后12h、1天、3天、5天,硒化壳聚糖软膏组和京万红组TNF水平明显低于基 质组(P<0.05);④创面组织NO含量:伤后12h各烫伤组NO含量达高峰,随后下降,至伤后第9天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伤后 12h、1天,硒化壳聚糖软膏组和京万红组NO含量明显低于基质组(P<0.05);⑤创面羟脯氨酸含量:伤后5、7、9天硒化壳聚 糖软膏组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基质组和京万红组(P<0.05).结论:硒化壳聚糖软膏能有效减少烫伤后早期创面组 织NO和TNF-α释放,减少渗出和水肿,晚期通过增强创面胶原合成来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邓守恒;柯贤柱;杨敬宁;李芳;喻雄杰;陈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P105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 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石蜡标本中P105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SCC标 本中,P105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P<0.001).在低 分化SCC标本中,P10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高中分化组(P均<0.001);P105蛋 白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明显正相关,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结论:在SCC组织标本中,P105强表达,PTEN蛋白低表达或不表达,这可能是细胞恶性转化和增殖的信号,也是肿瘤具有侵袭性的标志.
作者:方木平;易海英;刘汉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预防及其治疗的一门重要的口腔医学学科,属于大学本科毕业后教育,所以口腔正畸医师一直是通过研究生教育或进修生教育的方式来培养的.由于国内招收正畸专业研究生的院校较少,大多数口腔科医师都需要到院校进修来学习正畸专业技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追求也日益增长,面对需求量日益扩大的市场,许多口腔科医师都希望通过进修掌握正畸临床技术,所以口腔正畸科进修医师的培养成为基层正畸医师培养的重要环节.口腔正畸科进修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口腔正畸临床医疗水平.口腔正畸科进修医师学习时间短,通常仅有一年,如何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正畸理论知识、临床操作基本技能,又具自较强的临床诊断和矫治设计的分析思维能力,一直是正畸临床教学的难点.笔者总结了在口腔正畸科进修医师培养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红;丁寅;金作林;冯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术后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自体脂 肪颗粒注射隆乳术女性患者的X线钼靶片的异常表现.结果:20例患者共40侧乳房,多见的表现为典型的有纤维包膜的脂性囊肿(25/40); 其次为伴有包膜钙化的脂性囊肿(22/40);乳内条带状异常分布的低密度脂肪团块(13/40);胸大肌内条状低密度影(11/40);乳 内粗、圆、不规则钙化灶(8/40);脂性囊肿周围晕征(6/40).结论: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术后X线钼靶表现具有多样性,正确 认识其X线表现,可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谢毓芝;林涛;李开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不同植入部位、不同植入时间微小种植体支抗的脱落的情况,寻找导致微小种植体 脱落的可能原因,以利于临床工作需要.方法:记录176例患者植入的349枚微小种植体植入部位、植入时间及其中脱落的29枚微小种植体 的植入部位、植入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植入总成功率为91.6%.植入在腭侧的19枚,及植入在上下颌两侧第二前 磨牙近中区域的28枚微小种植体均未见脱落;微小种植体上下颌脱落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份微小种植体脱落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植入手术操作是影响微小种植体植入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岚;郭丹;刘鑫;刘瑶;高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自锁托槽与MBT传统托槽矫治器脱落率及其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13~18 岁正畸患者30例,按矫治器类型分为两组:实验组15例,采用Damon3自锁托槽矫治器;对照组15例,采用MBT托槽矫治器.记录6个月内 两组托槽的脱落率,并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的各项牙周指数(PLI、GI和SBI).结果:两组托槽的脱落率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牙周指数(PLI、GI和S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锁托槽和MBT托槽的脱落率相当.相对 于MBT托槽,自锁托槽并非更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
作者:杨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索舌系带短缩畸形手术整复的佳方法和佳时机.方法:回顾2007年04月~2011 年01月接受舌系带短缩治疗的516例患儿,通过分析治疗效果、治疗过程等各项目,以探讨其治疗方法、治疗时机的合理性.结果:绝 大多数患儿(94.4%)术后随访6个月~4年,舌活动良好,发音清晰.结论:舌系带短缩畸形应早期及时治疗,早期门诊行系带 延长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汪城河;苏振民;林文雄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超在单侧唇裂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B超对36例单侧唇裂术后患者 的上唇进行探测,在B超下测量口轮匝肌瘢痕的宽度、厚度.测量6项唇部术后外观评价指标,分析口轮匝肌修复重建效果,瘢痕愈合情 况与外观评价的关系.结果:6项外观评价指标与瘢痕宽度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口轮匝肌重建修复效果好,瘢痕宽度小的,外 观评价优良;口轮匝肌重建修复效果差,瘢痕宽度宽的,外观评价较差.结论:B超观察唇裂术后口轮匝肌修复重建效果和检测 瘢痕宽度可作为一项评价单侧唇裂术后疗效评估的客观量化指标.
作者:陈宝峰;韦强;莫春玲;廖新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kB在烧伤血清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 皮细胞(HUVE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V/V)人烧伤血清刺激组、PDTC预处理组,1h后采用MTT及流式细胞仪观察HUVECs损伤 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HUVECs胞核NF-kB-p65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烧伤血清诱导了HUVECs损伤和凋亡,胞核NF-kB-p65蛋白表达增多.相对于烧伤血清刺激组,PDTC预处理组HUVECs损伤减轻,细胞凋亡显著减少.结论:核因子kB参与烧伤血清致内皮细胞损伤,阻断核因子kB可能对防治严重烧伤所致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一定潜在价值.
作者:杨喜明;李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整形美容外科是用手术的方法塑造人体的形态美,手术效果不是以单纯的症状解除、功能改善为标准,而是与就医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医师顺利完成每1例手术,不仅要面临个体解剖结构的差异、审美情趣不同以及临床经验、手术设备与技术水平的考验,还要受医患之间的美学观点沟通和患者的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客观评价受术者或多或少存在的心理障碍,并有针对性的加以解除对医师顺利完成手术获得圆满结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科以200例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心理诊断,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提高了就诊者的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并报道如下.
作者:闫秀娟;陈永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法结合自体肋软骨移植外耳再造术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于2010年12月~2011年6月对32例全耳再造术后患儿采用中心吸痰压力表及自制引流装置行负压引流取得全耳成形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红霞;袁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攻颌间牵引钉配合小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下颌骨骨 折患者采用自攻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钛板行坚强内固定术.术后对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张口度、咬合关系、口腔卫生情况以及骨折愈合 情况进行观察.结果:48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治疗效果满意,咬合关系良好,3个月后影像学复查示骨折线对位良好. 结论:自攻颌间牵引钉配合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徐金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利用(牙合)垫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采用热凝塑 料(牙合)垫或全牙弓软塑胶牙(牙合)垫治疗65例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张口度、颔面部疼痛和关节弹响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 65例患者中关节弹响51例,张口受限14例,疼痛伴关节弹响24例,疼痛伴张口受限12例,治疗后疼痛及张口受限均得到缓解, 缓解率为100%,弹响消失38例,27例弹响减轻.结论:(牙合)垫对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改 善作用.
作者:王春风;张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胸大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于缓解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对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83例病例进行随机分成两组,注射组43例,在隆乳术中行双侧胸大肌下半部分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 总计100U;对照组40例,术中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完成手术.应用数字评分法(NRS)对两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统 计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注射组较对照组疼痛发生率,疼痛程度及疼痛时间均有明显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术中应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胸大肌,对于隆乳术后疼痛缓解,安全、有效.
作者:王跃星;刘庆阳;王嵘;潘舒亚;杨洪波;叶丽萍;彭才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开展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让社会满意,医院满意,患者满意[1].我院积极响应号召,在医院全面推开创优质示范科室,我科针对住院患者多,周转快,年龄层次跨度大,病情复杂的特点,开展治疗护理工作分时段进行的特色温馨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开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