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小种植体支抗的脱落情况分析

刘岚;郭丹;刘鑫;刘瑶;高峰

关键词:微小种植体, 植入部位, 植入时间, 脱落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植入部位、不同植入时间微小种植体支抗的脱落的情况,寻找导致微小种植体 脱落的可能原因,以利于临床工作需要.方法:记录176例患者植入的349枚微小种植体植入部位、植入时间及其中脱落的29枚微小种植体 的植入部位、植入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植入总成功率为91.6%.植入在腭侧的19枚,及植入在上下颌两侧第二前 磨牙近中区域的28枚微小种植体均未见脱落;微小种植体上下颌脱落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份微小种植体脱落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植入手术操作是影响微小种植体植入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石蓝草煎剂治疗肺胃热盛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石蓝草煎剂治疗肺胃热盛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脂溢性皮炎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子石蓝草煎剂,西药口服及湿敷水外用;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口服及湿敷水外用.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 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56.7%,对照组23.3%;总有效率治疗组91.3%,对照组66.6%.两组的痊愈率与总有 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石蓝草煎剂治疗肺胃热盛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光仕;吴景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上臂内侧皮瓣血管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上臂内侧皮瓣深筋膜浅层以上血管的解剖学研究,为临床应用上臂内 侧扩张皮瓣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10侧,左右各半,乳胶灌注血管.四倍放大镜下由浅入深进行解剖,观察浅筋膜层 内血管的吻合情况、吻合支的数量及皮动脉穿出深筋膜的位置.结果:上臂内侧自深筋膜浅层平面发出的皮动脉8~9支,各皮动 脉于深筋膜浅层内发出分支沿纵行方向相互吻合.上臂皮瓣的中轴部位即内侧肌间隔区域吻合支为丰富,其次为上臂内侧偏 后部分.每侧肢体均有2-5支明显的贯串上臂全长的吻合支,多位于皮瓣的中部及偏后侧部位.皮动脉穿出点集中在臂内侧肌间 隔区域,远分支距肘横纹(3.47±1.50)cm,近端分支距腋窝横皱襞距离(1.64±1.22)cm.结论:上臂内侧皮瓣血供介于轴型皮 瓣与任意型皮瓣之间,切取时长宽比例超过任意型皮瓣.皮瓣为双向供血,无论以近端为蒂还是以远端为蒂切取皮瓣均是 安全的.以内侧肌间隔为轴线,沿深筋膜浅层设计顺行或逆行皮瓣血供均可靠,切取皮瓣安全,如需扩大切取皮瓣,向后扩展延 伸比向前扩展血供更可靠.皮瓣制作时蒂部尽可能置于肌间隔区域,蒂宽约4cm.以近端为蒂时,扩张器剥离腔隙近端距腋窝横 皱襞需超过3cm,远端为蒂时,扩张器剥离腔隙远端距肘横纹需超过5cm.

    作者:吕淑贞;李养群;李艳萍;冯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锥形束CT三维影像在口腔正畸头影测量中的数据构建和应用

    目的:探索锥形束CT三维影像数据的构建方法及在正畸科头影测量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通 过IP SAN技术实现锥形束CT图像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并利用Invivo 5.0软件实现影像的三维构建和头影测量.结果:IP SAN技术用于锥形 束CT图像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具有可行性,结合Invivo 5.0软件可以实现影像数据的三维构建并用于正畸科临床.结论:IP SAN技术是一种成熟可靠和相对价廉的锥形束CT影像存储和传输技术,Invivo 5.0软件在正畸科头影测量方面具有较好的临 床价值和应用前景.

    作者:吴海苗;陈栋;潘杰;陈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攻颌间牵引钉配合小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攻颌间牵引钉配合小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下颌骨骨 折患者采用自攻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钛板行坚强内固定术.术后对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张口度、咬合关系、口腔卫生情况以及骨折愈合 情况进行观察.结果:48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治疗效果满意,咬合关系良好,3个月后影像学复查示骨折线对位良好. 结论:自攻颌间牵引钉配合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徐金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两种托槽的脱落率及其影响牙周健康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自锁托槽与MBT传统托槽矫治器脱落率及其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13~18 岁正畸患者30例,按矫治器类型分为两组:实验组15例,采用Damon3自锁托槽矫治器;对照组15例,采用MBT托槽矫治器.记录6个月内 两组托槽的脱落率,并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的各项牙周指数(PLI、GI和SBI).结果:两组托槽的脱落率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牙周指数(PLI、GI和S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锁托槽和MBT托槽的脱落率相当.相对 于MBT托槽,自锁托槽并非更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

    作者:杨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放射治疗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经过医用高能电子线照射兔耳增生性瘢痕实验模型后,观察伤口愈合的情况、瘢痕 愈合后的病理改变及肌动蛋白(ACTIN)和血管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用日本大耳白兔18只,在每只兔耳腹侧面制作直 径6m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10个.将总计360个缺损创面模型随机分为6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3只),其余5组为照射组 (各3只).将照射组每只兔耳随机用200cGy、400cGy、600cGy、800cGy、1000cGy的6Mev电子线照射兔耳缺损创面,照射 野周围用铅板防护,观察兔耳缺损创面的愈合情况变化及创面愈合后瘢痕组织进展情况.并于致伤一个月后对实验模型取材,进 行光镜、电镜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兔耳腹侧面圆形创面缺损,能产生与人类增生性瘢痕类似的增生块.各照射组,缺损创面愈 合延迟.总照射剂量相近的情况下,单次不同照射剂量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日本大耳白兔可以形成类 似人的增生性瘢痕病理改变,可以用作增生性瘢痕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动物实验证明,医用6Mev高能电子线照射治疗是一种 有效的治疗增生性瘫痕的方法,总照射剂量相近的情况下,分5次照射、单次剂量400cGy,为佳照射剂量.

    作者:肇阅;张荣明;钟瑞佳;黄超;邢爽;吴存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Q开关Nd:YAG激光与中医针刺治疗面部扁平疣疗效比较观察及护理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粘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好发于青少年颜面、手背及前臂,发生于颜面部位,影响美观,患者求治心切.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激光科与中医科共收治扁平疣患者115例,分别采用Q开关Nd:YAG激光和中医针刺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史华玲;张新翠;曹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局部带蒂皮瓣在唇部外伤性缺损即刻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局部带蒂皮瓣在唇部外伤性缺损即刻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6年5月~ 2011 年4月,对21例外伤性唇缺损畸形患者,采用局部带蒂皮瓣进行了即刻修复者,进行临床效果观察和总结分析.结果:应用局部带蒂皮瓣,对21例唇部外伤性缺损患者,根据其不同部位和程度,分别采用了鼻唇沟皮瓣、局部推进皮瓣、“Z”形交叉皮瓣或唇红粘膜瓣、舌瓣等邻近带蒂皮瓣进行即刻修复,唇部外形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外伤性唇缺损采用局部带蒂皮瓣进行即刻修复,因其血供良好,易取材方便、方法灵活,易于掌握,多数可一次成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亚平;梁福维;吴春茹;刘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10年广州进出口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

    目的:为了了解2010年广州进出口的化妆品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按照卫生部《妆品卫生规 范》(2007版)微生物学部分要求,对化妆品的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计数、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大肠菌群5个项目进行检测分 析.结果:2010年广州共检测6601份进出口化妆品,检出18份不合格样品,合格率为99.73%.在不合格样品中,18份样品全部 菌落总数超标,其中1份样品同时检出霉菌超标,2份同时检出绿脓杆菌.香水类和口腔卫生用品类的卫生情况好,合格率达到 100%.结论:总体来说,2010年广州进出口的化妆品产品卫生状况良好.

    作者:凌莉;刘静宇;陈碧玲;胡科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保留乳房外形的乳腺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利用背阔肌皮瓣、腹直肌肌皮瓣(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TRAM),假 体或者联合使用开展保留乳房外形的乳腺手术的手术适应证,方式选择,手术并发症.方法:2007年5月至2009年2月行背阔肌皮瓣,腹直 肌皮瓣,假体,以及联合使用的保留乳房外形的乳腺手术21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 美学效果.结果:背阔肌皮瓣改良保乳术12例,平均时间289min;腹直肌皮瓣改良保乳术4例,平均时间393 min.利用腹直肌和 背阔肌皮瓣修复乳癌术后胸壁巨大缺损1例.Paget病利用腹直肌和背阔肌皮瓣行乳房再造术1例.乳癌术后行游离腹直肌皮 瓣乳房再造术1例.保留皮肤乳头乳晕全切术后背阔肌乳房再造术1例.乳房全切后乳房即刻再造术1例.再造乳房有2例失 败,其余乳房存活良好,手术并发症少.结论:利用自体组织或者假体行改良保乳术或者乳房再造术,操作时间不长,术 后并发症少,美学效果好,基本不影响患者的后期治疗.

    作者:陈雪;唐泓波;吴毅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微小种植体支抗的脱落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植入部位、不同植入时间微小种植体支抗的脱落的情况,寻找导致微小种植体 脱落的可能原因,以利于临床工作需要.方法:记录176例患者植入的349枚微小种植体植入部位、植入时间及其中脱落的29枚微小种植体 的植入部位、植入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植入总成功率为91.6%.植入在腭侧的19枚,及植入在上下颌两侧第二前 磨牙近中区域的28枚微小种植体均未见脱落;微小种植体上下颌脱落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份微小种植体脱落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植入手术操作是影响微小种植体植入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岚;郭丹;刘鑫;刘瑶;高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强脉冲光及Nd:YAG(1064nm)激光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应用强脉冲光及Nd:YAG (1064nm)激光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并 随访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笔者科室采用强脉冲光及Nd:YAG (1064nm)激光治疗的476例皮肤血管瘤患者,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2年,皮肤浅表血管瘤治愈率为88.4%,有效率为10.7%,深浅混合血管瘤联合药物注射治疗的治愈率为78.4%、有效率 为17.6%,副作用轻微.结论:强脉冲光及Nd:YAG(1064nm)激光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好、治疗次数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为儒;林湘群;肖学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颗粒脂肪充填上睑矫正上睑凹陷及重睑过宽

    目的:探索上睑凹陷重睑成形术的手术办法.方法:沿重睑线切开,中心点切开眶隔采用自体 颗粒脂肪进行眶隔内充填后常规成形重睑.结果:本组患者26例,随访3月脂肪颗粒注入到眶隔内分布均匀,重睑线折叠完全,形态自然, 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微小颗粒脂肪充填眶隔使重睑术成功率更高,效果更完美,睁眼上睑向下的对应力更强.

    作者:张勇;田治国;伍前发;史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门诊整形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爱美是人的天性,随着美容整形技术的日臻完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美容整形手术的人数日益增多.整形手术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门诊手术,例如隆鼻、重睑、提眉、去眼袋、痣切除等等.对患者来说,门诊手术虽然相对简单,术后又不用住院,患者乐意接受,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集中表现在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有限,医护沟通短,对手术治疗中可能造成得机体创伤,甚至生命安全了解不够全面,从而导致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甚至在手术后出现严重的紧张焦虑或抑郁等情绪.我科自2007年7月~2011年3月实施门诊美容整形手术3 500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地心理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国晶;王聪敏;刘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舌系带短缩畸形手术整复体会

    目的:探索舌系带短缩畸形手术整复的佳方法和佳时机.方法:回顾2007年04月~2011 年01月接受舌系带短缩治疗的516例患儿,通过分析治疗效果、治疗过程等各项目,以探讨其治疗方法、治疗时机的合理性.结果:绝 大多数患儿(94.4%)术后随访6个月~4年,舌活动良好,发音清晰.结论:舌系带短缩畸形应早期及时治疗,早期门诊行系带 延长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汪城河;苏振民;林文雄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腔内注射治疗婴幼儿颌面部巨大混合性脉管畸形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颌面部巨大混合性脉管畸形的综合治疗方法,评判其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 ~2011年5月,笔者科室采用平阳霉素结合A群链球菌溶液,间隔腔内注射的方法,治疗颌面及舌部巨大淋巴管畸形合并静脉畸形患者22例 .先进行平阳霉素瘤腔穿刺注射,间隔5天腔内注射A群链球菌.注射平阳霉素10天后进行该药第2次注射,5天后注射第2次A群 链球菌制剂.1个月后根据局部变化及瘤体大小进行下一个疗程,结果:一般2个疗程后皮损即明显缩小,颌面部畸形外 观显著改善.经过3~4个疗程治疗,患儿多可达基本治愈.结论:采用平阳霉素结合A群链球菌溶液瘤腔内注射治疗颌面 部巨大混合性脉管畸形,安全可靠,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面部外观.

    作者:吴宣林;龚伟;高亚;李鹏;郭正团;段怡涛;郭新奎;王怀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内皮素与皮肤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人体内一种含有21个氨基酸的血管收缩剂,广泛表达于人体的大部分组织.它也是迄今所知作用强、持续久的收缩血管的活性多肽,因1988年Yanagisawa等[1]在血管内皮细胞中首次发现而得名.近年发现,内皮素在皮肤组织中也有表达,在许多皮肤病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本文就内皮素与皮肤病之间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刘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多种方法联合治疗面部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银屑病较少累及面部,但是仍有不少患者会出现面部皮疹[1-2],影响患者的外貌和形象,给其生活造成困扰,甚至会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对于面部银屑病的患者,美容问题是治疗重点之一.近年来,笔者总结2009年1月~201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687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累及面部的病例,探讨其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启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羟基乙酸联合1319nmNd:YAG激光面部除皱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目的:观察羟基乙酸联合1319nmNd:YAG激光治疗面部皱纹的效果并探讨其除皱机制.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子果酸治疗组,B组为联合治疗组,子果酸联合1319nmNd:YAG激光治疗;选择40只SD大鼠,随机分空白对照 组,光老化组,果酸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各10只,联合治疗组子果酸联合1319nmNd:YAG激光治疗并比较不同组大鼠皮肤组织学 改变.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达80%,而果酸治疗组达60%.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01,P<0.05); 联合治疗组高于果酸治疗组.造模光老化大鼠真皮胶原变性、断裂、减少、排列紊乱,经激光及果酸治疗后得到改善,联合治疗 改善更明显.结论:1319nmNd:YAG激光联合羟基乙酸面部除皱疗效优于单纯羟基乙酸治疗.

    作者:李雪莉;黄玉成;杨莉;李天举;李付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套塞法侧方单一纵切口隆颏术

    目的:探求一种更简便、可靠的隆颏手术新方法.方法:对86例求术者行套塞法侧方单一纵切 口隆颏术.在前庭沟唇侧设计一纵切口,横向定位于假体中外1/3位置,骨膜下剥离,假体套塞于骨膜下,粘膜肌层一次缝合.结果:2例于 术后出现假体切口端上移,再次手术矫正后满意.随访68例均效果良好,切口Ⅰ期愈合.结论:该术式保持了颏部肌肉的完整性,操作简单,假体稳定性好,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张传斗;曲晓雪;曲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