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儒;林湘群;肖学敏
目的:探讨核因子kB在烧伤血清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 皮细胞(HUVE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V/V)人烧伤血清刺激组、PDTC预处理组,1h后采用MTT及流式细胞仪观察HUVECs损伤 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HUVECs胞核NF-kB-p65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烧伤血清诱导了HUVECs损伤和凋亡,胞核NF-kB-p65蛋白表达增多.相对于烧伤血清刺激组,PDTC预处理组HUVECs损伤减轻,细胞凋亡显著减少.结论:核因子kB参与烧伤血清致内皮细胞损伤,阻断核因子kB可能对防治严重烧伤所致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一定潜在价值.
作者:杨喜明;李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胸大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于缓解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对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83例病例进行随机分成两组,注射组43例,在隆乳术中行双侧胸大肌下半部分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 总计100U;对照组40例,术中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完成手术.应用数字评分法(NRS)对两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统 计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注射组较对照组疼痛发生率,疼痛程度及疼痛时间均有明显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术中应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胸大肌,对于隆乳术后疼痛缓解,安全、有效.
作者:王跃星;刘庆阳;王嵘;潘舒亚;杨洪波;叶丽萍;彭才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颌面部巨大混合性脉管畸形的综合治疗方法,评判其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 ~2011年5月,笔者科室采用平阳霉素结合A群链球菌溶液,间隔腔内注射的方法,治疗颌面及舌部巨大淋巴管畸形合并静脉畸形患者22例 .先进行平阳霉素瘤腔穿刺注射,间隔5天腔内注射A群链球菌.注射平阳霉素10天后进行该药第2次注射,5天后注射第2次A群 链球菌制剂.1个月后根据局部变化及瘤体大小进行下一个疗程,结果:一般2个疗程后皮损即明显缩小,颌面部畸形外 观显著改善.经过3~4个疗程治疗,患儿多可达基本治愈.结论:采用平阳霉素结合A群链球菌溶液瘤腔内注射治疗颌面 部巨大混合性脉管畸形,安全可靠,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面部外观.
作者:吴宣林;龚伟;高亚;李鹏;郭正团;段怡涛;郭新奎;王怀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爱美是人的天性,随着美容整形技术的日臻完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美容整形手术的人数日益增多.整形手术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门诊手术,例如隆鼻、重睑、提眉、去眼袋、痣切除等等.对患者来说,门诊手术虽然相对简单,术后又不用住院,患者乐意接受,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集中表现在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有限,医护沟通短,对手术治疗中可能造成得机体创伤,甚至生命安全了解不够全面,从而导致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甚至在手术后出现严重的紧张焦虑或抑郁等情绪.我科自2007年7月~2011年3月实施门诊美容整形手术3 500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地心理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国晶;王聪敏;刘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介绍改良双环法行乳房悬吊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采用传统的双环法环乳晕切口,切 除双环间表皮,在皮肤与上半乳腺的腺体表面之间剥离,去除上半腺体后松弛的浅筋膜深层,上提腺体至正常位置并固定于深筋膜,同时进 行腺体的适当折叠塑形或置入乳房假体增加丰满程度.结果:共行轻、中度下垂28例(4例为单侧下垂),其中悬吊加假体隆 乳9例;腺体瓣交叉缝合悬吊塑形19例.术后乳房外形改善满意,乳头、乳晕感觉良好,效果持久.结论:本手术方法安全易行, 组织损伤小,瘢痕不明显,是矫治轻、中度乳房下垂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琦;谢群;刘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与探讨葛根对小鼠自然衰老的延缓作用.方法:健康4月龄雌性昆明种小鼠15只, 作为青年对照组(A);健康18月龄雌性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6组:老年空白对照组(B)、老年阳性对照组(C)、老年葛根中剂量组(D)、老 年葛根高剂量组(E)、老年葛根素中剂量组(F)、老年葛根素高剂量组(G).以灌胃方式给药,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过氧化氢 酶(CAT)及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影响.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其余六个老年组CAT的活力下降,H202含量显著增高;与老年 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五个老年用药组均可提高CAT活性,降低H202含量.结论:葛根及葛根素具有延缓小鼠自然衰老的作用.
作者:李东子;吴景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P105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 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石蜡标本中P105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SCC标 本中,P105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P<0.001).在低 分化SCC标本中,P10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高中分化组(P均<0.001);P105蛋 白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明显正相关,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结论:在SCC组织标本中,P105强表达,PTEN蛋白低表达或不表达,这可能是细胞恶性转化和增殖的信号,也是肿瘤具有侵袭性的标志.
作者:方木平;易海英;刘汉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平阳霉素8 mg联合地塞米松5mg,用2%利多卡因1ml,生理盐水2ml稀释成4ml,血管瘤瘤体内注射治疗58例儿童眼睑海绵状血管瘤,按每次药量及方法1周或隔周注射1次,分别为多次注射治疗,每次剂量多不超过8mg,直致瘤体消失.结果:随访观察6~ 24个月,55例患儿血管瘤全部消失达到治愈,3例有效,未发生局部感染、组织坏死及瘢痕畸形.结论:应用平阳霉素联合地 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治愈率高、操作方便、副作用小,有效的恢复了眼睑的正常外形与功能.
作者:何亚妮;段直光;李桂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太田痣是发生在面部的一种真皮黑素细胞增生性、良性皮肤肿瘤[1].皮损常发生于单侧面部,分布于三叉神经第1、2支配的区域,如上下眼睑、颧部、颞部、鼻翼等处,偶见颜面双侧面,皮损表现为淡褐、青灰、蓝色斑片状色素改变.2008年6月~2011年6月,笔者科室对172例太田痣患者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双娇;林琼;刘作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的唇部皮疹的疗效.方法:采用波长 752nm的调Q Alexandrite激光PhotGenica HT10治疗色素沉着-肠息肉综合征面部皮疹患者40例,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总显效率 达100%,治愈率达52.5%,治疗3次后大部分病例能获得痊愈.本组病例无1例出现瘢痕、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结论:752nm 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色素沉着-肠息肉综合征面部皮疹有明显的效果,是目前行之有效的较好方法.
作者:童晓荣;李延;刘凌;谭志建;郭小红;崔曙光;涂亚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游离肋骨-前锯肌-皮肤复合组织瓣修复大面积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设计以胸背血管为营养血供的游离肋骨-前锯肌-皮肤复合组织瓣,用以修复大面积颅骨缺损10例.结果:10例患者,组织瓣完 全成活9例,坏死1例.随访1~10年,患者术后外观满意,无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游离肋骨-前锯肌-皮 肤复合组织瓣可以很好地完成大面积颅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种理想的自体修复材料.
作者:舒畅;陶映雪;朱军;付爱军;李建民;陶智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应用强脉冲光及Nd:YAG (1064nm)激光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并 随访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笔者科室采用强脉冲光及Nd:YAG (1064nm)激光治疗的476例皮肤血管瘤患者,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2年,皮肤浅表血管瘤治愈率为88.4%,有效率为10.7%,深浅混合血管瘤联合药物注射治疗的治愈率为78.4%、有效率 为17.6%,副作用轻微.结论:强脉冲光及Nd:YAG(1064nm)激光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好、治疗次数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为儒;林湘群;肖学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颧骨缩小手术在面部改型方面的临床实践应用,探讨总结手术经验,进一步提高手 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颧骨缩小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月,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术后颧骨缩小程度、面部轮廓改善满 意.结论:颧骨缩小手术对面部改型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勇;金东一;何东镐;朱灿;张华彬;安栋显;张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改良摆型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治疗牙列拥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应用上唇挡联 合与不联合改良摆型矫治器治疗替牙晚期或恒牙初期重度牙列拥挤的患者24例,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配对t检验以评 估疗效.结果:唇挡结合改良矫治器主要是通过牙齿的移动和牙槽骨的改建,A点的前移,ss-OLP增加2.7mm.上磨牙远 中移动3.3mm.结论:改良摆型矫治器可以有效推动磨牙远移,而联合应用唇挡可以促进上颌前部发育、改善患者侧貌外形.
作者:牟明奎;侯录;袁峰;陈海林;王传军;刘笑笑;张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攻颌间牵引钉配合小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下颌骨骨 折患者采用自攻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钛板行坚强内固定术.术后对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张口度、咬合关系、口腔卫生情况以及骨折愈合 情况进行观察.结果:48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治疗效果满意,咬合关系良好,3个月后影像学复查示骨折线对位良好. 结论:自攻颌间牵引钉配合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徐金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利用(牙合)垫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采用热凝塑 料(牙合)垫或全牙弓软塑胶牙(牙合)垫治疗65例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张口度、颔面部疼痛和关节弹响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 65例患者中关节弹响51例,张口受限14例,疼痛伴关节弹响24例,疼痛伴张口受限12例,治疗后疼痛及张口受限均得到缓解, 缓解率为100%,弹响消失38例,27例弹响减轻.结论:(牙合)垫对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改 善作用.
作者:王春风;张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不同植入部位、不同植入时间微小种植体支抗的脱落的情况,寻找导致微小种植体 脱落的可能原因,以利于临床工作需要.方法:记录176例患者植入的349枚微小种植体植入部位、植入时间及其中脱落的29枚微小种植体 的植入部位、植入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植入总成功率为91.6%.植入在腭侧的19枚,及植入在上下颌两侧第二前 磨牙近中区域的28枚微小种植体均未见脱落;微小种植体上下颌脱落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份微小种植体脱落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植入手术操作是影响微小种植体植入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岚;郭丹;刘鑫;刘瑶;高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皮下脂肪注射移植,探索移植脂肪对皮肤质地的改善作用.方法:取30只裸鼠,随 机分成三组,所有鼠左侧皮下移植人脂肪细胞,在另一侧10只注射硅凝胶,10仅行皮下穿刺,剩下10只无任何处置,8周取皮肤组织做HE、Masson'染色观察皮肤真皮层厚度及真皮层内胶原蛋白的含量.结果:取材时,所有裸鼠上都能看到所移植的脂肪,但体积较 术前有较明显缩小.肉眼看,脂肪呈正常外观,有较多新生血管生成.组织学检测,移植脂肪外周有大量细胞外基质形成,实验 侧真皮层较对照侧明显增厚,真皮内胶原含量增多.结论:移植的脂肪组织不仅仅是一种填充物,在改善轮廓的同时,还有真皮增 厚、胶原含量增加等皮肤改善的效应.
作者:祝顺武;宋广滨;徐学武;刘国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开展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让社会满意,医院满意,患者满意[1].我院积极响应号召,在医院全面推开创优质示范科室,我科针对住院患者多,周转快,年龄层次跨度大,病情复杂的特点,开展治疗护理工作分时段进行的特色温馨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开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整形美容外科是用手术的方法塑造人体的形态美,手术效果不是以单纯的症状解除、功能改善为标准,而是与就医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医师顺利完成每1例手术,不仅要面临个体解剖结构的差异、审美情趣不同以及临床经验、手术设备与技术水平的考验,还要受医患之间的美学观点沟通和患者的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客观评价受术者或多或少存在的心理障碍,并有针对性的加以解除对医师顺利完成手术获得圆满结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科以200例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心理诊断,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提高了就诊者的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并报道如下.
作者:闫秀娟;陈永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