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葛根及葛根素对自然衰老小鼠CAT活力及H2O2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东子;吴景东

关键词:葛根, 葛根素, 自然衰老,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氢
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葛根对小鼠自然衰老的延缓作用.方法:健康4月龄雌性昆明种小鼠15只, 作为青年对照组(A);健康18月龄雌性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6组:老年空白对照组(B)、老年阳性对照组(C)、老年葛根中剂量组(D)、老 年葛根高剂量组(E)、老年葛根素中剂量组(F)、老年葛根素高剂量组(G).以灌胃方式给药,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过氧化氢 酶(CAT)及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影响.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其余六个老年组CAT的活力下降,H202含量显著增高;与老年 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五个老年用药组均可提高CAT活性,降低H202含量.结论:葛根及葛根素具有延缓小鼠自然衰老的作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种植体支抗结合片段弓矫治成人下颌牙列拥挤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中,采用种植体支抗结合片段弓技术,矫治成人下颌牙列 拥挤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2例成人患者,将24枚微型种植体植于下颌第一磨牙与下颌第二前磨牙之间的颊侧牙槽骨内,Ni-Ti螺旋 弹簧拉长后分别连接于种植体与下颌侧切牙远中的牵引钩,来内收下前牙关闭间隙.测量下颌中切牙的颊舌向的位置变化 、压低量、近远中倾斜度以及移动的速度,并通过治疗前后的X线片对比以观察切牙牙根有无吸收,牙周膜腔的变化情况.通过 测量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变化来衡量支抗强弱.结果:下颌中切牙向舌侧移动1.6mm,舌侧倾斜4.5°,平均压低0.5mm,无近 远中倾斜,疗程3.2个月,平均向舌侧移动速度0.67mm/月;切牙牙根没有吸收,牙周膜腔宽度没有改变.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置没 有改变.结论:所有下颌牙列的拥挤得到了解除,下颌磨牙位置没有改变,后牙咬合关系无变化.

    作者:郭军;杨永进;蔡兴伟;李广;黄长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术后X线钼靶表现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术后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自体脂 肪颗粒注射隆乳术女性患者的X线钼靶片的异常表现.结果:20例患者共40侧乳房,多见的表现为典型的有纤维包膜的脂性囊肿(25/40); 其次为伴有包膜钙化的脂性囊肿(22/40);乳内条带状异常分布的低密度脂肪团块(13/40);胸大肌内条状低密度影(11/40);乳 内粗、圆、不规则钙化灶(8/40);脂性囊肿周围晕征(6/40).结论: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术后X线钼靶表现具有多样性,正确 认识其X线表现,可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谢毓芝;林涛;李开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门诊整形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爱美是人的天性,随着美容整形技术的日臻完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美容整形手术的人数日益增多.整形手术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门诊手术,例如隆鼻、重睑、提眉、去眼袋、痣切除等等.对患者来说,门诊手术虽然相对简单,术后又不用住院,患者乐意接受,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集中表现在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有限,医护沟通短,对手术治疗中可能造成得机体创伤,甚至生命安全了解不够全面,从而导致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甚至在手术后出现严重的紧张焦虑或抑郁等情绪.我科自2007年7月~2011年3月实施门诊美容整形手术3 500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地心理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国晶;王聪敏;刘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软组织测量技术在研究颅颌面特征中的应用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患者希望通过矫治牙齿或外科手术进而改善面容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颅颌面特征的观察、记录、测量和分析,在临床诊断、治疗计划的制定和疗效的评价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软组织测量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在这一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侯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胶原及其产物在皮肤老化及皮肤修复中的应用

    皮肤被覆于体表,作为人体对抗外界伤害的第一道防线,保护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有害因素损伤的同时,也易因各种损伤、疾病或皮肤本身的衰老而产生各种皮肤损害、外观改变.胶原是真皮的主要成分,为皮肤提供支撑和保护;各种胶原产物的合理应用可促进受损皮肤的修复,延缓皮肤衰老,加快创口愈合,改善皮肤外观.现就胶原及其产物在皮肤修复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王佳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理配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172例体会

    太田痣是发生在面部的一种真皮黑素细胞增生性、良性皮肤肿瘤[1].皮损常发生于单侧面部,分布于三叉神经第1、2支配的区域,如上下眼睑、颧部、颞部、鼻翼等处,偶见颜面双侧面,皮损表现为淡褐、青灰、蓝色斑片状色素改变.2008年6月~2011年6月,笔者科室对172例太田痣患者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双娇;林琼;刘作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灼口综合征患者心理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分析

    目的:初步研究灼口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方法:选择在深圳市第五 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43例BMS患者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3例非BMS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口腔健 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人口统计学一般项目表的调查.结果:灼口综合征患者的OHIP-14的分值中位数 是21.25,明显高于一般就诊患者(中位数11.20).且在功能限制,生理性疼痛、心理不适和心理障碍等领域影响程度大.HADS与 OHIP-14分值间的相关系数为rs=0.265,rs=0.271.结论:灼口综合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心理分析可 以明确患者是否有心理障碍及其类型和程度,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作者:叶萍;耿艺介;余青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逆行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对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逆行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对翼状胬肉术后的疗效.方法:将翼状胬肉患者306 眼(305例)随机分成两组,单纯逆行切除术108眼,逆行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198眼.结果:术后1a单纯逆行切除术组中治愈者93例,有效率 为86.11%;逆行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组中治愈者191例,有效率96.46%.两组术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01<0.05).结论:逆行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减少术后球结膜瘢痕形成和结膜充血.

    作者:蒙喜永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套塞法侧方单一纵切口隆颏术

    目的:探求一种更简便、可靠的隆颏手术新方法.方法:对86例求术者行套塞法侧方单一纵切 口隆颏术.在前庭沟唇侧设计一纵切口,横向定位于假体中外1/3位置,骨膜下剥离,假体套塞于骨膜下,粘膜肌层一次缝合.结果:2例于 术后出现假体切口端上移,再次手术矫正后满意.随访68例均效果良好,切口Ⅰ期愈合.结论:该术式保持了颏部肌肉的完整性,操作简单,假体稳定性好,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张传斗;曲晓雪;曲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外耳再造术后体位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外耳再造术术后早期体位对患者康复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外耳 再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早期采取半卧位,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采用去枕平卧位,术后48h进行观察比较.结果:①半卧位较 平卧位舒适;②早期半卧位较平卧位有利于引流,改善呼吸循环状况.结论:早期半卧位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康复.

    作者:孟庆芳;于晓波;李二冉;刘学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内皮素与皮肤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人体内一种含有21个氨基酸的血管收缩剂,广泛表达于人体的大部分组织.它也是迄今所知作用强、持续久的收缩血管的活性多肽,因1988年Yanagisawa等[1]在血管内皮细胞中首次发现而得名.近年发现,内皮素在皮肤组织中也有表达,在许多皮肤病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本文就内皮素与皮肤病之间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刘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攻颌间牵引钉配合小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攻颌间牵引钉配合小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下颌骨骨 折患者采用自攻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钛板行坚强内固定术.术后对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张口度、咬合关系、口腔卫生情况以及骨折愈合 情况进行观察.结果:48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治疗效果满意,咬合关系良好,3个月后影像学复查示骨折线对位良好. 结论:自攻颌间牵引钉配合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徐金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整形美容外科门诊受术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与护理

    整形美容外科是用手术的方法塑造人体的形态美,手术效果不是以单纯的症状解除、功能改善为标准,而是与就医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医师顺利完成每1例手术,不仅要面临个体解剖结构的差异、审美情趣不同以及临床经验、手术设备与技术水平的考验,还要受医患之间的美学观点沟通和患者的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客观评价受术者或多或少存在的心理障碍,并有针对性的加以解除对医师顺利完成手术获得圆满结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科以200例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心理诊断,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提高了就诊者的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并报道如下.

    作者:闫秀娟;陈永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两种托槽的脱落率及其影响牙周健康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自锁托槽与MBT传统托槽矫治器脱落率及其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13~18 岁正畸患者30例,按矫治器类型分为两组:实验组15例,采用Damon3自锁托槽矫治器;对照组15例,采用MBT托槽矫治器.记录6个月内 两组托槽的脱落率,并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的各项牙周指数(PLI、GI和SBI).结果:两组托槽的脱落率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牙周指数(PLI、GI和S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锁托槽和MBT托槽的脱落率相当.相对 于MBT托槽,自锁托槽并非更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

    作者:杨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脂肪注射移植后皮肤质地改善的研究

    目的:通过皮下脂肪注射移植,探索移植脂肪对皮肤质地的改善作用.方法:取30只裸鼠,随 机分成三组,所有鼠左侧皮下移植人脂肪细胞,在另一侧10只注射硅凝胶,10仅行皮下穿刺,剩下10只无任何处置,8周取皮肤组织做HE、Masson'染色观察皮肤真皮层厚度及真皮层内胶原蛋白的含量.结果:取材时,所有裸鼠上都能看到所移植的脂肪,但体积较 术前有较明显缩小.肉眼看,脂肪呈正常外观,有较多新生血管生成.组织学检测,移植脂肪外周有大量细胞外基质形成,实验 侧真皮层较对照侧明显增厚,真皮内胶原含量增多.结论:移植的脂肪组织不仅仅是一种填充物,在改善轮廓的同时,还有真皮增 厚、胶原含量增加等皮肤改善的效应.

    作者:祝顺武;宋广滨;徐学武;刘国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口腔正畸科进修医生综合素质培养探讨

    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预防及其治疗的一门重要的口腔医学学科,属于大学本科毕业后教育,所以口腔正畸医师一直是通过研究生教育或进修生教育的方式来培养的.由于国内招收正畸专业研究生的院校较少,大多数口腔科医师都需要到院校进修来学习正畸专业技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追求也日益增长,面对需求量日益扩大的市场,许多口腔科医师都希望通过进修掌握正畸临床技术,所以口腔正畸科进修医师的培养成为基层正畸医师培养的重要环节.口腔正畸科进修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口腔正畸临床医疗水平.口腔正畸科进修医师学习时间短,通常仅有一年,如何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正畸理论知识、临床操作基本技能,又具自较强的临床诊断和矫治设计的分析思维能力,一直是正畸临床教学的难点.笔者总结了在口腔正畸科进修医师培养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红;丁寅;金作林;冯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强脉冲光配合中成药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黄褐斑是面部常见的难治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以女性多见,有碍于容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方法很多,如皮肤磨削术、脱色剂、激光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有治疗后色素沉着、或遗留瘢痕,或复发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2006年1月~2010年1月,笔者科室采用强脉冲光配合中成药治疗黄褐斑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烈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黄芩苷对UVB照射后小鼠皮肤光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UVB照射后小鼠皮肤中光损伤的影响.方法:将黄芩苷外搽于Ba1b/C小鼠 皮肤,检测180mJ/cm2UVB照射后24h小鼠皮肤红斑、水肿、细胞增生、真皮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无论是UVB照射前还是照射后外用黄 芩苷均明显减轻紫外线照射造成的小鼠皮肤红斑、皮肤水肿、细胞增殖和炎症细胞浸润.结论:黄芩苷可抵抗UVB诱导的小鼠 皮肤红斑水肿反应,并通过减少炎症细胞浸润而发挥抗炎作用.

    作者:许阳;周炳荣;吴迪;骆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改良双环法乳房下垂矫正术

    目的:介绍改良双环法行乳房悬吊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采用传统的双环法环乳晕切口,切 除双环间表皮,在皮肤与上半乳腺的腺体表面之间剥离,去除上半腺体后松弛的浅筋膜深层,上提腺体至正常位置并固定于深筋膜,同时进 行腺体的适当折叠塑形或置入乳房假体增加丰满程度.结果:共行轻、中度下垂28例(4例为单侧下垂),其中悬吊加假体隆 乳9例;腺体瓣交叉缝合悬吊塑形19例.术后乳房外形改善满意,乳头、乳晕感觉良好,效果持久.结论:本手术方法安全易行, 组织损伤小,瘢痕不明显,是矫治轻、中度乳房下垂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琦;谢群;刘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IPS e.max全瓷贴面的临床修复应用

    目的:探讨IPS e.max新型热压铸造陶瓷贴面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采用IPS新型热压铸造陶 瓷e.max制作贴面修复前牙间隙83例,并进行至少1年的随访,并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制作完成 的317件瓷贴面修复体色泽自然生动,边缘密合,牙龈组织健康.随访一年半后成功308件,失败11件,成功率为96.4%,其中8 件为崩瓷,3件为粘结脱落.结论:IPS e.max热压铸陶瓷具有良好的临床美容修复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梁学进;柴红波;张敬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