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手操作在根管纤维桩核修复中的应用评价

缪海梅;郑建新;程婷婷

关键词:根管治疗, 四手操作, 根管纤维桩核, 牙体缺损修复, 培训
摘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根管纤维桩核(玻璃纤维桩)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经完善根管治疗后行根管纤维桩核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医生独立操作组,25例患者共33颗治疗牙;B组:四手操作组,25例患者共34颗治疗牙。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时间A组为(111.57±5.78)min,B组为(71.20±3.88)min,治疗时间B组明显少于A组(P<0.01),满意度B组高于A组(P<0.05)。结论:四手操作可以明显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就诊时间,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缓和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生石灰所致眼化学烧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生石灰所致的眼化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生石灰所致的眼化学烧伤患者24例,均为全角膜烧伤。将2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4例与对照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比较两组视力;角膜新生血管、混浊度以及厚度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视力比较,在统计学上(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月、6月角膜新生血管、混浊度以及厚度情况比较,在统计学上(P<0.05)。结论: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生石灰所致的眼化学烧伤,可以改善患者的视力,改善角膜新生血管生成、混浊度以及角膜厚度,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贺志华;李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地西他滨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

    目的:研究甲基化抑制剂地西他滨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地西他滨对A375细胞进行干预,用MTT实验检测地西他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细胞体外迁徙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地西他滨组A375细胞的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凋亡比例显著增加,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他滨对A375细胞周期的影响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西他滨能抑制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其抗肿瘤效应有可能成为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霍文亮;弓军胜;李晋福;王鹏;张宝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安氏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Bolton指数分析

    目的:分析Bolton指数在安氏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中的差异,为正畸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50副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模型,按不同垂直骨型分为均角、高角、低角三组,每组各50副。分别测量两侧第一恒磨牙间每颗牙的近远中宽度,计算各组前牙比和全牙比。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各组男女前牙、全牙比无显著差异,均角组和高角组的前牙比和全牙比无显著差异,低角组的前牙比和全牙比与均角组和高角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低角型安氏Ⅲ类错牙合的前牙、全牙Bolton比较均角型和高角型大。

    作者:沈绍莹;尹康;杨雁;胡江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我国庞大及富有潜力的美容市场,对高素质技术型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与美容企业具备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与较大的合作空间,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建立见习、顶岗实习制度,优化课程设置等,使医疗美容技术人才培养更加贴近企业一线岗位职业需求。

    作者:周宁;郝超;张君芳;柏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后静脉头皮针管在鼻整形术后吸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后静脉头皮针在隆鼻患者术后吸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隆鼻术患者20例,术后给予改良静脉头皮针行鼻腔吸痰。结果:隆鼻患者术后给予改良静脉头皮针行鼻腔吸痰,可有效保护鼻腔粘膜、明显改善患者通气,增加患者术后舒适度,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结论:鼻整形患者术后吸痰护理中应用改良后静脉头皮针,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洪越;李加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肠移植阴道再造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15例小肠移植阴道再造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疏导、体位摆放及物品准备。手术采用两组人员同时进行,一组切取15cm带细膜回肠,另一组在阴道正常位置做切口。两组人员密切配合将远端的小肠固定于阴道口,形成新的阴道。结果:全组患者术后6~12个月阴道均可容纳2~3指,全程无狭窄,深度10~12cm,生理功能接近正常,性生活满意。结论:整个手术过程需要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精准把握配合要点,密切配合及协助手术医生,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确保患者满意。

    作者:马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术同期行下睑袋整形术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退行性睑内翻,同时行下睑袋整形术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下睑缘睫毛下2mm平行睑缘切口,去除眶脂肪,提紧眼轮匝肌,去除部分皮肤以矫正退行性下睑内翻及并矫治下睑袋。结果:本组180例(269眼)患者,除2例复发并经2次手术后治愈外,其余均下睑形态良好,无下睑内翻、倒睫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去除眶脂肪的同时行眼轮匝肌提紧并去除部分皮肤的联合手术方法,矫正退行性下睑内翻及下睑袋效果良好。

    作者:马朝霞;刘德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药复方内服联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内服联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46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73例,给予中药复方内服及中药面膜外敷治疗;对照组:73例,给予西药口服和窄谱蓝光照射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美容满意度及治疗前后血清指标(血清Toll样受体-2、肿瘤坏死因子-α、睾酮、雌二醇)。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美容满意度分别为80.8%、11.0%、89.0%,对照组分别为54.8%、21.9%、69.9%,观察组疗效、美容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痤疮患者,中药复方内服联合中药面膜外敷能够改善血清炎症因子及激素水平,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茂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280例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幼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使用长脉宽可调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280例1月~1岁的患者,分别选择光斑直径2mm、6mm,能量30~90J/cm2和脉宽10ms、15ms、45ms进行治疗,治疗间隔时间为1个月。结果:经1~6次治疗后,268例治愈(95.7%),9例显效(3.2%),3例有效(1.1%),有效率100%。治疗后出现3例感染,2例增生性瘢痕,5例轻度皮肤萎缩,18例轻度色素异常,但均逐渐恢复。结论: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短暂。

    作者:邵银红;任虹;匡薇薇;陆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跖部色汗症一例

    患者,男,23岁,发现双足底有红色汗液1月余。皮肤科情况:双足皮肤色泽正常,无任何原发及继发皮损,无自觉症状。诊断:色汗症。

    作者:李鸿国;肖波;赵子维;李雪;秦升;王海艳;张清晨;王长荣;张彩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富血小板血浆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的增殖及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ADSCs细胞,传代至第3代,流式细胞仪鉴定。全血中分离PRP。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将细胞分为4组(n=24):C组不做任何处理,PRP10组、PRP20组和PRP30组在ADSCs中加入PRP使其容积比分别为10%、20%和30%,于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应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PRP10组、PRP20组、PRP30组ADSCs细胞增殖率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组间比较PRP30组ADSCs细胞增殖率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高于PRP10组和PRP20组(P<0.05)。结论:PRP以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ADSCs细胞内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从而促进ADSCs的增殖。

    作者:梁茜;潘福强;梁羽冰;黎冻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电离子机治疗唇线肉芽肿2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电离子机治疗20例唇线肉芽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笔者科室门诊唇线肉芽肿患者20例,清水洗唇部,75%酒精沿肉芽肿皮疹消毒,短火挡,调压5~6V,电离子针垂直进入唇线肉芽肿中心1~2mm,停留0.5~2s后拔出,形成一针尖样小孔,同时致灰褐色针尖样痂。约2周痂皮脱落,再观察2周给予第2次治疗,一般3次为1个疗程。结果:20例患者,基本痊愈14例(占70%),显效5例(占25%),总有效率为95%。结论:电离子机治疗唇线肉芽肿疗效确切,经济实惠,操作方便,适合各层次医师。

    作者:陆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鼻翼软骨塑形及自体组织移植矫正鼻尖分裂畸形

    目的:探索鼻尖分裂畸形的外科矫正方法。方法:采用双侧鼻孔缘切口,制备皮下结缔组织瓣,将双侧鼻翼软骨内侧脚及穹隆部水平褥式缝合,切除穹隆部突出的软骨,再根据鼻尖畸形情况行自体组织移植,抬高鼻尖。结果:本组4例手术后效果满意。结论:轻度鼻尖分裂畸形,可采用鼻翼软骨内侧脚及穹隆部的水平褥式缝合术;中重度鼻尖分裂畸形,行水平褥式缝合术后,还需进行自体组织移植,增加鼻尖突度。

    作者:朱光辉;卢彬;庞晓纲;张树青;高培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A型肉毒毒素治疗露龈笑致上唇抽搐的临床体会

    目的:介绍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露龈笑后出现上唇抽搐的病例,并对其出现原因进行简要分析。方法:笔者对2014年-2015年治疗的2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露龈笑后出现上唇抽搐患者的病史、治疗经过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原因。结果:A型肉毒毒素致肌肉抽搐为偶见并发症,可能与局部针刺损伤有关。结论:肉毒毒素治疗肌肉痉挛及露龈笑效果好、创伤小,偶有不良反应,特别是作为美容用途时,要求医师熟悉解剖、避免损伤、注意随访。

    作者:张芳;王俊河;朱彦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单侧唇裂整复术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以 Millard 法为基础的唇裂手术方法其术后远期效果受到术者、术式、畸形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手术效果难以恒定。为此本文对单侧唇裂整复术的手术方式进行了新的探讨。方法:单侧唇裂患者75例,平均手术年龄5个月,包括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和单侧完全性唇裂。皮肤与肌瓣定点分别设计,患侧鼻小柱点依据健侧鼻孔大小而定,唇部解剖标志自然状态下复位;肌瓣设计以Millard法为主并对其进行改良,其健侧鼻小柱定点移至患侧鼻小柱根部,不行患侧鼻底下的切口设计,对患侧口轮匝肌进行充分地分离,将其与健侧口轮匝肌相对位缝合。结果:上唇解剖标志自然,上下唇比例协调,组织充足;人中凹存在,皮肤瘢痕明显减少;唇沟部分自然并与邻区相连,同时为二期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利于再次手术;无上唇过紧现象,手术效果较为满意。结论:研究提示按新的定点和设计提出的手术方案,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单侧唇裂的新方法,对于单侧唇裂不同畸形程度的患者均可适用。

    作者:李海如;郑健;吴蕾;陆娟;时恩来;张涛;唐梦霓;彭莎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保留上部真皮蒂的改良双环法提升乳房下垂

    目的:探讨保留上部真皮蒂的改良双环法乳房上提手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按常规定位新乳头乳晕点,设计乳房内外,根据乳房下垂程度设计外环,在原乳晕上方内外环之间设计3~4cm宽皮肤蒂,切除除真皮蒂外的内外环之间的皮肤,上部皮肤蒂去表皮,折叠缝合真皮蒂,提升乳头乳晕;剥离除真皮蒂以外的乳房皮下直至基底,荷包缝合内外环皮肤。结果:本组病例,乳房下垂得到矫正,无乳头乳晕坏死,乳房形态良好,切口瘢痕愈合良好。结论:真皮蒂的折叠缝合可以确实提升乳头乳晕,并且保证乳头乳晕的血供。

    作者:奚建彬;郭孟杰;陶成满;杨建荣;沈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国外美容医学新研究与进展(三)

    本期①通过系统文献复习,比较目前流行的获取移植脂肪的技术哪一种佳;②充填材料隆鼻术;③在猪模型上进行活体组织工程血构建;④双侧同种异体前臂移植;⑤通过阻遏Kinin B2受体促进糖尿病鼠皮肤伤口愈合;⑥紫外线能提高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成活率吗?

    作者:李荟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侵入式点阵射频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侵入式点阵射频在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处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进行一次侵入式点阵射频治疗,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前后凹陷性痤疮瘢痕的ECCA权重评分、VAS评分以及治疗中、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明显改善。治疗前后ECCA权重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平均(2.84±1.12)分。治疗后1周内12处面部治疗区出现粉刺,2个月内皮肤表面粗糙度和紧实度临时性加重,无1例患者出现皮肤灼伤、水疱、色素沉着和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侵入式点阵射频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安全、有效。

    作者:张博;谭军;李高峰;丁卫;朱轶;肖锋;罗明灿;谭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单侧唇裂的红唇修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红唇修复的治疗方法,总结手术经验。方法:笔者对2009-2015年的334例单侧唇裂术中的红唇修复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对于三种红唇修复方法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总结。结果:术后临床效果满意率统计如下:①方法1:健侧干性红唇插入患侧,约为55.6%;②方法2:罗慧夫红唇修复方法,约为88%;③方法3:即将患侧的红唇干唇与湿唇共同形成一个大的三角瓣,约为65%。结论:罗慧夫红唇修复方法是临床处理红唇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方绍伟;池朝玲;仇元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环形缝合术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皮肤环形缝合术在皮肤缺损修复当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对皮肤外科术后遗留的皮肤类圆形缺损,应用皮肤缝合线环绕创缘皮下或真皮内缝合一周,逐渐收紧缝线使创面周缘的皮肤均匀地向中心推进,完全或部分关闭创面,术后随访6个月~1年,观察创面愈合、瘢痕遗留等情况。结果:应用皮肤环形缝合术共修复创面37例,术后出现感染1例,瘢痕增生1例,其余均获得满意疗效。术后瘢痕较小,外形美观。结论:皮肤环形缝合术操作简单、快捷,遗留瘢痕较小,可有效修复皮肤类圆形的创面。

    作者:察鹏飞;田甜;彭铮;何宇;黄恒平;陈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