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翼软骨塑形及自体组织移植矫正鼻尖分裂畸形

朱光辉;卢彬;庞晓纲;张树青;高培培

关键词:鼻尖分裂, 水平褥式缝合, 自体组织移植, 鼻尖
摘要:目的:探索鼻尖分裂畸形的外科矫正方法。方法:采用双侧鼻孔缘切口,制备皮下结缔组织瓣,将双侧鼻翼软骨内侧脚及穹隆部水平褥式缝合,切除穹隆部突出的软骨,再根据鼻尖畸形情况行自体组织移植,抬高鼻尖。结果:本组4例手术后效果满意。结论:轻度鼻尖分裂畸形,可采用鼻翼软骨内侧脚及穹隆部的水平褥式缝合术;中重度鼻尖分裂畸形,行水平褥式缝合术后,还需进行自体组织移植,增加鼻尖突度。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离子机治疗唇线肉芽肿2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电离子机治疗20例唇线肉芽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笔者科室门诊唇线肉芽肿患者20例,清水洗唇部,75%酒精沿肉芽肿皮疹消毒,短火挡,调压5~6V,电离子针垂直进入唇线肉芽肿中心1~2mm,停留0.5~2s后拔出,形成一针尖样小孔,同时致灰褐色针尖样痂。约2周痂皮脱落,再观察2周给予第2次治疗,一般3次为1个疗程。结果:20例患者,基本痊愈14例(占70%),显效5例(占25%),总有效率为95%。结论:电离子机治疗唇线肉芽肿疗效确切,经济实惠,操作方便,适合各层次医师。

    作者:陆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在矫正眉间川字纹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在眉间部静态川字纹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6年2月,笔者对78例眉间部川字纹凹陷的就医者注射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应用局部麻醉,钝针联合锐针多层次注射填充技术,治疗眉间部静态川字纹凹陷。结果:本组60例就医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率76.9%,随访时间2~13个月,术后满意率97.4%。结论:应用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治疗眉间部川字纹,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年轻化效果。

    作者:肖明明;王杭;王鹏;王志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术同期行下睑袋整形术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退行性睑内翻,同时行下睑袋整形术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下睑缘睫毛下2mm平行睑缘切口,去除眶脂肪,提紧眼轮匝肌,去除部分皮肤以矫正退行性下睑内翻及并矫治下睑袋。结果:本组180例(269眼)患者,除2例复发并经2次手术后治愈外,其余均下睑形态良好,无下睑内翻、倒睫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去除眶脂肪的同时行眼轮匝肌提紧并去除部分皮肤的联合手术方法,矫正退行性下睑内翻及下睑袋效果良好。

    作者:马朝霞;刘德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下睑眶隔脂肪的测量方式探讨

    目的:提出对成年人下睑眶隔脂肪定量、定位的测量以指导下睑袋整形术的手术方式的思路,寻找恰当的测量方法,提高手术方式的科学性。方法:应用多普勒彩超及螺旋CT平扫测量对正常人群和下睑袋明显者进行测量对比,寻求更有意义的测量方法。结果:通过螺旋CT测量、定位对比发现,应用螺旋CT平扫可以指导眶隔脂肪的位置及体积变化。结论:螺旋CT测量可以对下睑袋整形手术方式进行科学指导。

    作者:董岩;高金莲;初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两种翼状胬肉手术的治疗效果与护理研究分析

    目的:总结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翼状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优劣和护理经验。方法:对A组83例(85眼)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B组78例(82眼)翼状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观察与精心的护理进行比较并加以分析。结果:A组85眼患者翼状胬肉切除干净,角膜平整,结膜切口愈合好。5眼患者结膜有轻微炎症反应,两周后复查恢复良好,1眼6个月后复发;B组82眼翼状胬肉切除干净,7眼结膜有轻微炎症反应,两周后复查恢复良好,1眼6个月后复发,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分析两组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此手术方式具有反应轻,痛苦小,治疗费用低,良好的手术方式与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高群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肠移植阴道再造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15例小肠移植阴道再造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疏导、体位摆放及物品准备。手术采用两组人员同时进行,一组切取15cm带细膜回肠,另一组在阴道正常位置做切口。两组人员密切配合将远端的小肠固定于阴道口,形成新的阴道。结果:全组患者术后6~12个月阴道均可容纳2~3指,全程无狭窄,深度10~12cm,生理功能接近正常,性生活满意。结论:整个手术过程需要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精准把握配合要点,密切配合及协助手术医生,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确保患者满意。

    作者:马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及其在颌面外科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舒芬太尼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人工研制而成,是目前阿片类镇痛药物中效果强的。舒芬太尼可以和阿片类μ受体高度选择性的结合,从而发挥其药理作用,其镇痛效果十分强大。因超过90%的舒芬太尼可与血浆蛋白结合,且因其容易透过血-脑屏障,所以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速度十分快速。舒芬太尼主要在肝脏代谢,从肾脏以原形排出的药物<1%,可经静脉给药,且对患者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脂溶性强,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临床应用于全麻诱导,术中维持及术后镇痛,插管反应小,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快,呼吸抑制轻,镇痛效果强,尤其适用于颌面外科患者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也可用于患者术后镇痛。给药途径多样,可经静脉、鼻腔、眼结膜等给药。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推广。

    作者:梁晓君(综述);张谰成(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颌骨前突矫治整形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颌骨前突整形手术围术期护理。方法:对44例颌骨前突矫治整形手术患者进行个性化的优质整体护理,对术前、术后的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护理效果明显。结论:对于上下颌骨矫治整形患者实施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

    作者:刘红芸;蔡雁卿;李燕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环形缝合术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皮肤环形缝合术在皮肤缺损修复当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对皮肤外科术后遗留的皮肤类圆形缺损,应用皮肤缝合线环绕创缘皮下或真皮内缝合一周,逐渐收紧缝线使创面周缘的皮肤均匀地向中心推进,完全或部分关闭创面,术后随访6个月~1年,观察创面愈合、瘢痕遗留等情况。结果:应用皮肤环形缝合术共修复创面37例,术后出现感染1例,瘢痕增生1例,其余均获得满意疗效。术后瘢痕较小,外形美观。结论:皮肤环形缝合术操作简单、快捷,遗留瘢痕较小,可有效修复皮肤类圆形的创面。

    作者:察鹏飞;田甜;彭铮;何宇;黄恒平;陈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安氏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Bolton指数分析

    目的:分析Bolton指数在安氏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中的差异,为正畸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50副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模型,按不同垂直骨型分为均角、高角、低角三组,每组各50副。分别测量两侧第一恒磨牙间每颗牙的近远中宽度,计算各组前牙比和全牙比。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各组男女前牙、全牙比无显著差异,均角组和高角组的前牙比和全牙比无显著差异,低角组的前牙比和全牙比与均角组和高角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低角型安氏Ⅲ类错牙合的前牙、全牙Bolton比较均角型和高角型大。

    作者:沈绍莹;尹康;杨雁;胡江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后静脉头皮针管在鼻整形术后吸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后静脉头皮针在隆鼻患者术后吸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隆鼻术患者20例,术后给予改良静脉头皮针行鼻腔吸痰。结果:隆鼻患者术后给予改良静脉头皮针行鼻腔吸痰,可有效保护鼻腔粘膜、明显改善患者通气,增加患者术后舒适度,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结论:鼻整形患者术后吸痰护理中应用改良后静脉头皮针,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洪越;李加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鼻翼软骨塑形及自体组织移植矫正鼻尖分裂畸形

    目的:探索鼻尖分裂畸形的外科矫正方法。方法:采用双侧鼻孔缘切口,制备皮下结缔组织瓣,将双侧鼻翼软骨内侧脚及穹隆部水平褥式缝合,切除穹隆部突出的软骨,再根据鼻尖畸形情况行自体组织移植,抬高鼻尖。结果:本组4例手术后效果满意。结论:轻度鼻尖分裂畸形,可采用鼻翼软骨内侧脚及穹隆部的水平褥式缝合术;中重度鼻尖分裂畸形,行水平褥式缝合术后,还需进行自体组织移植,增加鼻尖突度。

    作者:朱光辉;卢彬;庞晓纲;张树青;高培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280例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幼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使用长脉宽可调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280例1月~1岁的患者,分别选择光斑直径2mm、6mm,能量30~90J/cm2和脉宽10ms、15ms、45ms进行治疗,治疗间隔时间为1个月。结果:经1~6次治疗后,268例治愈(95.7%),9例显效(3.2%),3例有效(1.1%),有效率100%。治疗后出现3例感染,2例增生性瘢痕,5例轻度皮肤萎缩,18例轻度色素异常,但均逐渐恢复。结论: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短暂。

    作者:邵银红;任虹;匡薇薇;陆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荧光增白剂对人体皮肤的安全性分析

    荧光增白剂的人体安全性问题一直广受关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就荧光增白剂的皮肤刺激性、致敏性、光过敏性、致突变性、致癌性以及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荧光增白剂添加于美白化妆品中的人体安全性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作者:艾菁;黄莉宁;严婷婷;苏亮(综述);陈勇军;杨斌(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北京市顺义区学生家长对儿童牙外伤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小学生家长对儿童牙外伤的认知程度,为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计小学生家长对儿童牙外伤认知程度的标准化问卷,对北京市顺义区201名小学生家长做问卷调查。结果:19.4%的家长完全不知道口腔急诊机构的地点,43.78%的家长不知道9岁儿童受外伤的中切牙是否为恒牙,48.76%的家长不知道儿童发生牙冠折裂后的正确处理方法,48.26%的家长不知道脱位牙的正确处理方法,70.65%的家长不知道如何保存脱落牙齿,67.16%的家长不知道牙齿脱落后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复位处理。结论:北京市顺义区学生家长对儿童牙外伤的认知不足,应加强对家长牙外伤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以提高人群对牙外伤的应急处理能力。

    作者:马兆峰;李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保留上部真皮蒂的改良双环法提升乳房下垂

    目的:探讨保留上部真皮蒂的改良双环法乳房上提手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按常规定位新乳头乳晕点,设计乳房内外,根据乳房下垂程度设计外环,在原乳晕上方内外环之间设计3~4cm宽皮肤蒂,切除除真皮蒂外的内外环之间的皮肤,上部皮肤蒂去表皮,折叠缝合真皮蒂,提升乳头乳晕;剥离除真皮蒂以外的乳房皮下直至基底,荷包缝合内外环皮肤。结果:本组病例,乳房下垂得到矫正,无乳头乳晕坏死,乳房形态良好,切口瘢痕愈合良好。结论:真皮蒂的折叠缝合可以确实提升乳头乳晕,并且保证乳头乳晕的血供。

    作者:奚建彬;郭孟杰;陶成满;杨建荣;沈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侵入式点阵射频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侵入式点阵射频在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处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进行一次侵入式点阵射频治疗,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前后凹陷性痤疮瘢痕的ECCA权重评分、VAS评分以及治疗中、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明显改善。治疗前后ECCA权重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平均(2.84±1.12)分。治疗后1周内12处面部治疗区出现粉刺,2个月内皮肤表面粗糙度和紧实度临时性加重,无1例患者出现皮肤灼伤、水疱、色素沉着和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侵入式点阵射频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安全、有效。

    作者:张博;谭军;李高峰;丁卫;朱轶;肖锋;罗明灿;谭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生石灰所致眼化学烧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生石灰所致的眼化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生石灰所致的眼化学烧伤患者24例,均为全角膜烧伤。将2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4例与对照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比较两组视力;角膜新生血管、混浊度以及厚度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视力比较,在统计学上(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月、6月角膜新生血管、混浊度以及厚度情况比较,在统计学上(P<0.05)。结论: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生石灰所致的眼化学烧伤,可以改善患者的视力,改善角膜新生血管生成、混浊度以及角膜厚度,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贺志华;李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外伤松动牙固定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外伤松动牙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6例运用固定矫治器固定外伤松动牙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疼痛的发生率,患者对术后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焦虑、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术后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在外伤松动牙固定术护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彦伟;袁东辉;李立国;刘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跖部色汗症一例

    患者,男,23岁,发现双足底有红色汗液1月余。皮肤科情况:双足皮肤色泽正常,无任何原发及继发皮损,无自觉症状。诊断:色汗症。

    作者:李鸿国;肖波;赵子维;李雪;秦升;王海艳;张清晨;王长荣;张彩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