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在矫正眉间川字纹中的应用分析

肖明明;王杭;王鹏;王志军

关键词:透明质酸, 面部年轻化, 川字纹, 钝针与锐针联合应用, 注射填充技术
摘要:目的:观察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在眉间部静态川字纹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6年2月,笔者对78例眉间部川字纹凹陷的就医者注射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应用局部麻醉,钝针联合锐针多层次注射填充技术,治疗眉间部静态川字纹凹陷。结果:本组60例就医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率76.9%,随访时间2~13个月,术后满意率97.4%。结论:应用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治疗眉间部川字纹,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年轻化效果。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地西他滨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

    目的:研究甲基化抑制剂地西他滨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地西他滨对A375细胞进行干预,用MTT实验检测地西他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细胞体外迁徙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地西他滨组A375细胞的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凋亡比例显著增加,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他滨对A375细胞周期的影响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西他滨能抑制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其抗肿瘤效应有可能成为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霍文亮;弓军胜;李晋福;王鹏;张宝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北京市顺义区学生家长对儿童牙外伤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小学生家长对儿童牙外伤的认知程度,为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计小学生家长对儿童牙外伤认知程度的标准化问卷,对北京市顺义区201名小学生家长做问卷调查。结果:19.4%的家长完全不知道口腔急诊机构的地点,43.78%的家长不知道9岁儿童受外伤的中切牙是否为恒牙,48.76%的家长不知道儿童发生牙冠折裂后的正确处理方法,48.26%的家长不知道脱位牙的正确处理方法,70.65%的家长不知道如何保存脱落牙齿,67.16%的家长不知道牙齿脱落后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复位处理。结论:北京市顺义区学生家长对儿童牙外伤的认知不足,应加强对家长牙外伤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以提高人群对牙外伤的应急处理能力。

    作者:马兆峰;李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两种胶原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中,海奥口腔修复膜和Bio-Gide胶原膜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取单颗牙缺失的患者82例,行引导骨再生手术修复种植区骨缺损并同期植入种植体82枚,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天博骨粉作骨移植物,实验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行引导骨再生;对照组采用Bio-Gide胶原膜行引导骨再生。观察二期手术时植骨区外形及牙龈状况,比较两组的骨再生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修复后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的修复成功率。结果:82枚种植体均与骨组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骨再生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修复成功率均为100%。修复后随访1年,种植体均成功负载。结论: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和Bio-Gide胶原膜均能取得满意的骨再生效果,但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更为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艳;严宁;何维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为规范专业教学,提升教学水平,制定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以填补国内专业教学标准空白。方法:校企合作开展调研,共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教学条件等内容。结果:明确了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创新形成了基于“一个平台、三大领域、多个岗位”建设思路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多方向、订单与定向融通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完整的专业教学标准及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结论: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普适性,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单侧唇裂整复术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以 Millard 法为基础的唇裂手术方法其术后远期效果受到术者、术式、畸形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手术效果难以恒定。为此本文对单侧唇裂整复术的手术方式进行了新的探讨。方法:单侧唇裂患者75例,平均手术年龄5个月,包括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和单侧完全性唇裂。皮肤与肌瓣定点分别设计,患侧鼻小柱点依据健侧鼻孔大小而定,唇部解剖标志自然状态下复位;肌瓣设计以Millard法为主并对其进行改良,其健侧鼻小柱定点移至患侧鼻小柱根部,不行患侧鼻底下的切口设计,对患侧口轮匝肌进行充分地分离,将其与健侧口轮匝肌相对位缝合。结果:上唇解剖标志自然,上下唇比例协调,组织充足;人中凹存在,皮肤瘢痕明显减少;唇沟部分自然并与邻区相连,同时为二期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利于再次手术;无上唇过紧现象,手术效果较为满意。结论:研究提示按新的定点和设计提出的手术方案,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单侧唇裂的新方法,对于单侧唇裂不同畸形程度的患者均可适用。

    作者:李海如;郑健;吴蕾;陆娟;时恩来;张涛;唐梦霓;彭莎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四手操作在根管纤维桩核修复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根管纤维桩核(玻璃纤维桩)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经完善根管治疗后行根管纤维桩核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医生独立操作组,25例患者共33颗治疗牙;B组:四手操作组,25例患者共34颗治疗牙。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时间A组为(111.57±5.78)min,B组为(71.20±3.88)min,治疗时间B组明显少于A组(P<0.01),满意度B组高于A组(P<0.05)。结论:四手操作可以明显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就诊时间,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缓和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缪海梅;郑建新;程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及其在颌面外科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舒芬太尼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人工研制而成,是目前阿片类镇痛药物中效果强的。舒芬太尼可以和阿片类μ受体高度选择性的结合,从而发挥其药理作用,其镇痛效果十分强大。因超过90%的舒芬太尼可与血浆蛋白结合,且因其容易透过血-脑屏障,所以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速度十分快速。舒芬太尼主要在肝脏代谢,从肾脏以原形排出的药物<1%,可经静脉给药,且对患者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脂溶性强,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临床应用于全麻诱导,术中维持及术后镇痛,插管反应小,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快,呼吸抑制轻,镇痛效果强,尤其适用于颌面外科患者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也可用于患者术后镇痛。给药途径多样,可经静脉、鼻腔、眼结膜等给药。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推广。

    作者:梁晓君(综述);张谰成(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保留上部真皮蒂的改良双环法提升乳房下垂

    目的:探讨保留上部真皮蒂的改良双环法乳房上提手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按常规定位新乳头乳晕点,设计乳房内外,根据乳房下垂程度设计外环,在原乳晕上方内外环之间设计3~4cm宽皮肤蒂,切除除真皮蒂外的内外环之间的皮肤,上部皮肤蒂去表皮,折叠缝合真皮蒂,提升乳头乳晕;剥离除真皮蒂以外的乳房皮下直至基底,荷包缝合内外环皮肤。结果:本组病例,乳房下垂得到矫正,无乳头乳晕坏死,乳房形态良好,切口瘢痕愈合良好。结论:真皮蒂的折叠缝合可以确实提升乳头乳晕,并且保证乳头乳晕的血供。

    作者:奚建彬;郭孟杰;陶成满;杨建荣;沈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环形缝合术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皮肤环形缝合术在皮肤缺损修复当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对皮肤外科术后遗留的皮肤类圆形缺损,应用皮肤缝合线环绕创缘皮下或真皮内缝合一周,逐渐收紧缝线使创面周缘的皮肤均匀地向中心推进,完全或部分关闭创面,术后随访6个月~1年,观察创面愈合、瘢痕遗留等情况。结果:应用皮肤环形缝合术共修复创面37例,术后出现感染1例,瘢痕增生1例,其余均获得满意疗效。术后瘢痕较小,外形美观。结论:皮肤环形缝合术操作简单、快捷,遗留瘢痕较小,可有效修复皮肤类圆形的创面。

    作者:察鹏飞;田甜;彭铮;何宇;黄恒平;陈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富血小板血浆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的增殖及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ADSCs细胞,传代至第3代,流式细胞仪鉴定。全血中分离PRP。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将细胞分为4组(n=24):C组不做任何处理,PRP10组、PRP20组和PRP30组在ADSCs中加入PRP使其容积比分别为10%、20%和30%,于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应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PRP10组、PRP20组、PRP30组ADSCs细胞增殖率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组间比较PRP30组ADSCs细胞增殖率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高于PRP10组和PRP20组(P<0.05)。结论:PRP以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ADSCs细胞内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从而促进ADSCs的增殖。

    作者:梁茜;潘福强;梁羽冰;黎冻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电离子机治疗唇线肉芽肿2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电离子机治疗20例唇线肉芽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笔者科室门诊唇线肉芽肿患者20例,清水洗唇部,75%酒精沿肉芽肿皮疹消毒,短火挡,调压5~6V,电离子针垂直进入唇线肉芽肿中心1~2mm,停留0.5~2s后拔出,形成一针尖样小孔,同时致灰褐色针尖样痂。约2周痂皮脱落,再观察2周给予第2次治疗,一般3次为1个疗程。结果:20例患者,基本痊愈14例(占70%),显效5例(占25%),总有效率为95%。结论:电离子机治疗唇线肉芽肿疗效确切,经济实惠,操作方便,适合各层次医师。

    作者:陆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两种翼状胬肉手术的治疗效果与护理研究分析

    目的:总结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翼状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优劣和护理经验。方法:对A组83例(85眼)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B组78例(82眼)翼状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观察与精心的护理进行比较并加以分析。结果:A组85眼患者翼状胬肉切除干净,角膜平整,结膜切口愈合好。5眼患者结膜有轻微炎症反应,两周后复查恢复良好,1眼6个月后复发;B组82眼翼状胬肉切除干净,7眼结膜有轻微炎症反应,两周后复查恢复良好,1眼6个月后复发,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分析两组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此手术方式具有反应轻,痛苦小,治疗费用低,良好的手术方式与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高群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下睑眶隔脂肪的测量方式探讨

    目的:提出对成年人下睑眶隔脂肪定量、定位的测量以指导下睑袋整形术的手术方式的思路,寻找恰当的测量方法,提高手术方式的科学性。方法:应用多普勒彩超及螺旋CT平扫测量对正常人群和下睑袋明显者进行测量对比,寻求更有意义的测量方法。结果:通过螺旋CT测量、定位对比发现,应用螺旋CT平扫可以指导眶隔脂肪的位置及体积变化。结论:螺旋CT测量可以对下睑袋整形手术方式进行科学指导。

    作者:董岩;高金莲;初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安氏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Bolton指数分析

    目的:分析Bolton指数在安氏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中的差异,为正畸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50副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模型,按不同垂直骨型分为均角、高角、低角三组,每组各50副。分别测量两侧第一恒磨牙间每颗牙的近远中宽度,计算各组前牙比和全牙比。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各组男女前牙、全牙比无显著差异,均角组和高角组的前牙比和全牙比无显著差异,低角组的前牙比和全牙比与均角组和高角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低角型安氏Ⅲ类错牙合的前牙、全牙Bolton比较均角型和高角型大。

    作者:沈绍莹;尹康;杨雁;胡江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阴茎中线囊肿2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目的:报告2例阴茎中线囊肿的发病情况,同时复习文献,回顾本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全面检查后,手术切除囊肿。结合该2例病例特点,查阅既往关于阴茎中线囊肿的文献,总结本病的病因及诊疗特点。结果:根据皮损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后诊断为阴茎中线囊肿。结论:阴茎中线囊肿经手术可完全治愈。

    作者:尚颖;王儒鹏;何威;任家顺;程琦;张斌;刘博;尚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0.1%他扎罗汀联合0.005%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疗效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0.1%他扎罗汀乳膏联合0.005%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的疗效。方法:157例SK患者,随机分组为:安慰组:22例,外用1%维生素E乳膏,每日3次;治疗1组:45例,外用0.01%他扎罗汀乳膏,每晚1次;治疗2组:45例,0.005%卡泊三醇软膏,每日2次;治疗3组:45例,0.005%卡泊三醇软膏,每日2次,同时外用0.1%他扎罗汀乳膏,每晚1次。2、4周后复诊,观察皮损消退情况、色素减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安慰组、治疗1组、治疗2组与治疗3组有效率分别为18.2%、64.4%、64.4%、91.1%。治疗1组、治疗2组与安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4,P=0.000;χ2=15.52,P=0.000);治疗1组、治疗2组有效率均为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 P=0.94)。治疗3组有效率为91.1%,与治疗1组、治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P=0.011;χ2=12.11, P=0.011)。结论:联合0.1%他扎罗汀乳膏与0.005%卡泊三醇软膏治疗SK疗效满意,治疗老年SK患者方便,优于其他方法。

    作者:胡友红;张爱华;易庆阳;唐先勇;涂雪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术同期行下睑袋整形术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退行性睑内翻,同时行下睑袋整形术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下睑缘睫毛下2mm平行睑缘切口,去除眶脂肪,提紧眼轮匝肌,去除部分皮肤以矫正退行性下睑内翻及并矫治下睑袋。结果:本组180例(269眼)患者,除2例复发并经2次手术后治愈外,其余均下睑形态良好,无下睑内翻、倒睫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去除眶脂肪的同时行眼轮匝肌提紧并去除部分皮肤的联合手术方法,矫正退行性下睑内翻及下睑袋效果良好。

    作者:马朝霞;刘德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外伤松动牙固定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外伤松动牙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6例运用固定矫治器固定外伤松动牙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疼痛的发生率,患者对术后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焦虑、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术后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在外伤松动牙固定术护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彦伟;袁东辉;李立国;刘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国外美容医学新研究与进展(三)

    本期①通过系统文献复习,比较目前流行的获取移植脂肪的技术哪一种佳;②充填材料隆鼻术;③在猪模型上进行活体组织工程血构建;④双侧同种异体前臂移植;⑤通过阻遏Kinin B2受体促进糖尿病鼠皮肤伤口愈合;⑥紫外线能提高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成活率吗?

    作者:李荟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侵入式点阵射频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侵入式点阵射频在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处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进行一次侵入式点阵射频治疗,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前后凹陷性痤疮瘢痕的ECCA权重评分、VAS评分以及治疗中、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明显改善。治疗前后ECCA权重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平均(2.84±1.12)分。治疗后1周内12处面部治疗区出现粉刺,2个月内皮肤表面粗糙度和紧实度临时性加重,无1例患者出现皮肤灼伤、水疱、色素沉着和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侵入式点阵射频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安全、有效。

    作者:张博;谭军;李高峰;丁卫;朱轶;肖锋;罗明灿;谭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