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芬;杨立;王新江;赵锡海;吴坚
患者男,48岁,发现颈前区肿块一周就诊,临床医生要求行甲状腺检查.超声所见:①双侧甲状腺大小、回声正常;②右侧颈部实性混合回声团块(图1),范围约45 mm×20 mm,位于颈内静脉至锁骨下静脉汇合处管腔内,与管壁分界不清,探头加压后内径无明显减小,彩色血流显示肿块处无血流信号(图2),远端血流充盈良好;③右侧颈部血管周围探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回声,大约24.8 mm×14.3 mm,形态欠规则,回声明显减低,皮髓质界限不清,无淋巴门结构,血流信号丰富;④左侧颈静脉内径正常,血流信号充盈好.
作者:杜莉;何英;朱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膜型脑囊虫病的MR影像表现特征.方法 28例临床确诊为脑膜型脑囊虫病的患者,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MR影像学表现.结果 共发现病灶 120个;位于脑沟、纵裂池的脑囊虫影像学表现典型,与脑实质型表现相似,可分为存活期、变性坏死期和纤维钙化期;位于外侧裂和基底池等处病灶表现不典型,可分为大囊型和葡萄状丛集型.结论 脑膜型脑囊虫病MR表现复杂多样,正确认识其典型和非典型影像特征,对正确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家斐;马林;胡淼淼;张毅军;赵建秀;陈静;杨姝杰;刘宁;张岩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前门脉系统栓子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SonoVue造影剂及对比脉冲序列(CPS)技术对37例肝移植术前门脉系统栓子患者,共84条血管进行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经过肝移植手术或螺旋CT门静脉成像证实,78条血管栓子形成(瘤栓50个,血栓28个),6条血管通畅.超声造影诊断门脉系统栓子的敏感性98.7%,特异性100%,以栓子内动脉相早期造影剂灌注为标准,诊断门脉系统瘤栓的敏感性100%,特异性100%.结论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可评价肝移植术前门脉系统的通畅性,提高栓子的检出率,并可鉴别栓子的良恶性,为肝移植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准确的信息.
作者:顾莉红;李凤华;李萍;朱彩霞;方华;杜晶;唐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足背动脉的管壁长轴方向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特点.方法 使用西门子公司A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结合同步心电图描记,声学采集条件下分别获取2型糖尿病足背动脉无形态学改变患者20例(T2DM1组)、糖尿病足背动脉有形态学改变患者26例(T2DM2组)和20例无糖尿病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足背动脉的长轴二维图像,并进行动态存储.测量足背动脉平均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末内径(Ds),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并运用VVI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测量足背动脉管壁长轴方向上的大纵向运动速度(Vmax)、大应变(Smax) 及大应变率(Srmax),并进行比较.结果 T2DM1组患者足背动脉IMT、Ds和PSV测值与正常人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Vmax、Smax、Srmax测值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减低(P<0.05或0.01).T2DM2组患者足背动脉IMT、Ds、PSV测值和Vmax、Smax、Srmax测值与T2DM1组及正常对照组各测值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T2DM足背动脉病变的分析,尤其对于临床未发现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的内皮功能障碍可较早地进行检测.
作者:陈明;谢明星;王新房;吕清;王静;张静;王蕾;丁尚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三维CT评价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效果的技术要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22例,术后1至10天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观察骨隧道、移植物、内固定物、关节腔及周围软组织等显示情况.结果 三维CT显示移植物形态连续完整、密度均匀,关节腔内有少量气体、液体及点片状高密度影,周围软组织有不同程度肿胀.骨隧道:管径(10.02±1.26) mm,管径均匀20例,边缘光滑19例,开口位置准确20例;内固定物位置准确19例.结论 三维CT能清晰显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形态、骨隧道情况和内固定物位置,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可以成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随访的重要方法.
作者:郭文力;侯阳;潘诗农;郭启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科修补术后残余漏介入封堵治疗的超声心动图筛选适应证及价值.方法 应用HP 5500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检查13例拟行封堵术的残余漏患者,术前观测左右室侧残余漏口大小、漏口残端距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距离,术中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护引导,术后追踪随访.结果 残余漏部位、残余漏左右室侧大小心血管造影检查与超声心动图结果一致,残余漏距主动脉右瓣距离(2.1±1.6) mm(0~6.9 mm),距三尖瓣(2.3±1.8) mm (0~5.4 mm).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封堵器,2例封堵术后少量残余分流,1例于术后3个月消失;1例术后1个月仍有分流,现在随访观察中.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外科修补术后间隔残余漏介入封堵术前病例筛选、术中监护引导、术后随访有着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军;张军;薛洁;朱霆;左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CT)薄层扫描和多平面重组技术显示并测量眶下神经管,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对105例成年人头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以显示眶下神经管;测量眶下神经孔至眶下缘距离、眶下神经至正中平面距离、眶下神经管长度和中段直径;观察眶下神经管的CT表现.结果 眶下神经孔至眼眶下缘垂直距离平均(8.3±2.7)mm;眶下神经管长度和中段平均直径分别为(24.6±3.0)mm、(2.1±1.0)mm;眶下神经孔至正中线距离平均为(27.0±1.7)mm;双侧眶下神经孔基本对称.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三维重组技术可多方位显示眶下神经管,并可进行形态学测量,熟悉其正常影像学表现对疾病诊断和术前评价具有意义.
作者:赵光明;陈克敏;柴维敏;凌华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基于乳腺黏液癌的病理,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影像特征和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6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56例的超声影像特征、病理表现及肿瘤分子生物学特性,用统计学方法比较黏液癌单纯型和混合型两组的超声影像特征和肿瘤分子生物学指标.结果 乳腺黏液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近半数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富含黏液,肿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镜下分单纯型和混合型.以超声检查术前提示乳腺癌为正确诊断,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59%,单纯型和混合型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46%和71%(P=0.057).本组11%的肿瘤超声误诊为纤维腺瘤.混合型的肿块不均匀、肿块后方声衰减和肿块内砂砾样钙化均高于单纯型(P<0.05).混合型肿瘤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和Ki67阳性率高于单纯型(P<0.05).结论 乳腺黏液癌有特殊的组织学表现,导致部分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容易误诊为纤维腺瘤或因无明显的恶性征象而漏诊或误诊.混合型较单纯型具有更多的恶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也更高.
作者:彭玉兰;魏兵;吕青;马步云;李朝霞;谢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优化容积HRCT的扫描方案,提高容积HRCT的图像质量.方法 应用64排CT对Catphan模具进行扫描,采用螺旋扫描方式,对HRCT的扫描方案进行优化,优化的参数包括:探测器宽度、焦点尺寸、旋转时间、管电压及管电流、扫描孔径、螺距、重建卷积函数、重建模式.结果 增加探测器宽度可使噪声降低(t=-4.228, P=0.002),放射剂量降低,对空间分辨率无明显影响.改变旋转时间对空间分辨率、噪声(F=0.627, P=0.130)均无明显差异.小焦点较大焦点的空间分辨率提高1 LP/cm.增加管电压与管电流可使噪声降低,空间分辨率随之改善,放射剂量增加.不同扫描孔径的放射剂量有所不同.螺距0.5得到佳的Z轴分辨率12 LP/cm.在3种高分辨率算法中,bone优于 bone plus及edge.重建模式plus较full的噪声降低(t=58.234, P<0.001),Z轴分辨率也降低.结论 采用优化的扫描方案,可以提高容积HRCT的图像质量并控制放射剂量,有助于正确评价容积HRCT的价值.
作者:高燕莉;翟仁友;张镭;李剑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女,57岁.无意中发现右腹部肿物5个月,伴腹部胀痛不适,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向腰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体检:右腹部触及一肿物,大小约12.0 cm×10.0 cm,质硬,活动度差,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余无阳性体征.
作者:王剑侠;孙志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6年10月-2006年11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扭转7例,年龄22~34岁,平均26岁,孕期40天至39周,早孕3例,中晚妊各2例,因不同程度腹痛就诊(3例伴恶心呕吐),就诊时间1~48 h.全部病例下腹部压痛征阳性,6例血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数升高,1例血常规正常.
作者:徐晓飞;许旭东;杨守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2005年北京市核医学科显像状况.方法 通过邮寄调查表,统计2005年北京市核医学科的显像种类、数量及其年龄、性别分布状况.结果 回收30份核医学调查表.SPECT显像数量为6.72/1000人口,其中心肌显像为1.53/1000人口.PET为0.28/1000人口.全身骨显像多,其次为静息/运动心肌显像和肾功能显像.大多数PET和SPECT显像为单一显像剂,患者年龄多在41~70岁,但不同的病种和显像类型间,年龄分布有轻微差异,性别分布的总趋势是男性多于女性.结论 北京的核医学显像有相当的数量,多数显像项目的数量仍低于发达国家,显像检查所用显像剂为单一放射性药物.
作者:耿建华;司宏伟;陈盛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2000年3月-2004年11月,行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34~81岁,平均(66.2±7.3)岁.随访36~92个月,平均(56.0±10.2)个月,每个病例均填写标准化CRF表格,建立数据库,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内漏3例,右肾动脉栓塞1例,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2例,急性左心衰1例,脑出血1 例,术后30天内死亡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循环衰竭.随访期间内漏2例,死亡2例,分别死于腹主动脉瘤破裂和膀胱癌肝转移.结论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创伤小,恢复快,中远期严重并发症少,对于不能耐受传统外科手术的患者应优先选择腔内修复术.
作者:徐克;钟红珊;吴瑕;陈冉;肖亮;张曦彤;辛士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胎儿唇腭裂在三维超声新技术断层超声成像(TUI)中的图像特征,评价TUI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方法 应用TUI对32例唇腭裂胎儿的三维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分析,并将检查结果与二维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UI对单纯唇裂的显示率为100%(8/8),对唇裂合并腭裂的显示率为75%(18/24);二维超声对单纯唇裂的显示率为100%(8/8),对唇裂合并腭裂的显示率为33.3%(8/24),二者对胎儿唇裂合并腭裂的显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I在胎儿唇腭裂的产前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婧宇;蔡爱露;杨泽宇;王冰;郭淑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女,24岁,右中指末节掌侧被玻璃碎屑刺伤后20余天,伤口仍有刺痛来院就诊.临床申请X线检查排除软组织内异物.普通X线摄影片和CR摄影片(图1)均未发现软组织内异物.改用钼靶X线摄影,电压25 kV,10 mAs,用乳腺摄影专用暗盒及单面增感屏.
作者:陈东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3.0T MRI探讨脑干异常旋转的原因及脑干旋转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7年8月经MRI检查有脑干异常旋转患者及正常志愿者各103例,常规行MRI及MRA检查.观察并记录脑实质MRI表现、颅内椎-基底动脉位置、脑干旋转程度、脑室系统有无扩张.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未见脑干旋转.延髓旋转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桥旋转.椎动脉是否越过中线与脑干旋转之间有关系(χ2=51.709,P=0.000)且关系密切(相关系数r=0.98).椎动脉粗细与脑干旋转间有关系(χ2=22.117,P=0.000)且关系密切(相关系数r=0.93).随着脑干旋转程度的加重,患者临床表现亦加重,且症状更复杂.结论 血管的增粗扭曲延长是脑干旋转的重要原因之一,脑干的旋转可能会引起某些脑神经疾患.
作者:李晖;刘怀军;贺丹;耿左军;汪国石;杨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方法 对在1068例肾移植患者中应用彩超检出的16例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来自供体肾结石9例,术后形成结石7例;其中移植肾结石13例,输尿管结石1例,移植肾并输尿管结石2例;单发结石10例,多发结石6例;合并尿路梗阻8例,镜下血尿5例.结论 移植肾输尿管结石无典型症状,彩超是诊断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的可靠方法,对结石的定位及定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高怡;喻智;申雪萍;熊锐华;刘春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CE)联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定量评价心肌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 30只兔根据阻断和再灌注冠状动脉左室支时间不同分为两组:阻断30 min再灌注60 min(Ⅰ组)和阻断120 min再灌注60 min(Ⅱ组).于阻断时和再灌注后行MCE,造影图像经自制计算机辅助灰阶分析软件处理后,自动得出每个节段心肌的标化灰阶造影剂密度(CI),并对心肌灌注进行彩色编码.根据心肌灌注缺损(MPD)和异常的彩色编码区分别计算出危险心肌和梗死心肌面积,分别与荧光微球染色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TTC)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再灌注后,Ⅱ组危险节段的标化CI值比非危险节段明显减低(P<0.01),而Ⅰ组危险节段的标化CI值与非危险节段间无明显差异.以标化灰阶CI为-70 pix为截断值,识别梗死节段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87%.阻断时,MPD和异常彩色编码测量的危险心肌面积与荧光染色呈正相关(r=0.84,P=0.003和r=0.91,P<0.001);再灌注时,MPD和异常彩色编码测量的梗死心肌面积与TTC结果呈正相关(r=0.75,P<0.001和r=0.89,P<0.001).结论 心肌超声造影联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可以定量评估心肌灌注,识别危险和梗死心肌区域.
作者:杜国庆;田家玮;郭延辉;任敏;姜双全;王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术前观察卵巢肿瘤的血流特点与术后病理微血管密度 (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 术前应用3D-CPA观察76例卵巢肿瘤的血流信号,判断血管分级并计算肿瘤内血管指数(VI),术后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肿瘤内的MVD及VEGF染色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三维能量多普勒成像的病理基础.结果 卵巢癌的VEGF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P<0.05),Ⅲ级血管分型的VEGF染色强度高于Ⅰ、Ⅱ级;卵巢癌的血管分级及VI与MVD有相关性(r=0.84,P<0.005).结论 血管分型、VI可用于术前间接评价肿瘤的血管生成,为卵巢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张艳华;郭存丽;程文;耿敬姝;郑秀兰;王宏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Balo同心圆硬化(BCS)的磁共振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大脑立体定向活检证实的BCS的MRI及其病理表现,其中增强扫描2例,头颅CT检查1例.结果 4例患者中,1例单发,3例多发,多者病灶6个.病变主要累及大脑半球皮层下和深部白质区,共发现13个病灶,其中顶叶半卵圆中心和颞叶的发病比例高.典型同心圆样病灶9个,直径1~2.2 cm,同心圆层数为3~6个.在T1WI加权像呈等、低信号相间;T2WI/Flair/ADC 像上呈等、高信号交替环,病灶周围有轻度水肿表现,上述表现与镜下脱髓鞘区与髓鞘保留区相间相对应.其余4个不典型的病灶呈斑片状或煎蛋样改变,但在病灶内均可见1~4个半环样结构;增强后1例病灶呈点状或边缘线状强化.结论 MRI能反映BCS的病理特征,对BCS活体、无创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楠;李坤成;刘佳宾;秦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