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充洲;王帅道;赵婷慧;代强;吴礼孟
目的:本文将探讨一种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种植密度更高、种植方向更容易控制的种植方法,分析微针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植发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00例,一组用镊子种植,一组用微针种植,种植数量为1806~4612 FUs.结果: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1年,200例患者终毛囊成活率均可达约95%,且外观自然,种植的头发与原生发浑然一体,微针组种植密度较高,且术中渗血少、方向更自然.结论:微针种植手术创伤更小、种植密度更高、术后恢复更快、种植方向可控,值得在毛发移植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勇;李兴东;马文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444nm Nd:YAG激光治疗腋臭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6例腋臭患者在局麻下行1444nm Nd:YAG激光治疗,观察术后第1、7、30、60、120、180、240、360、540和720天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720d的随访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81%,满意度均稳定在90.29%以上,治疗无效主要发生在术后120d,复发主要发生在术后180~360d,360d后治疗效果基本稳定.肥胖伴痤疮的男性患者术后30~120d内易出现治疗无效,月经不调合并痤疮的女性患者术后120~360d内易复发.结论:1444nm Nd:YAG激光治疗腋臭安全,副作用小,有效率高,患者满意度高,是目前治疗腋臭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治疗方案仍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王朋;罗东;安彩霞;赵亚楠;康晓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以非降解聚氨酯弹性体支架材料体外构建残耳软骨用于修复耳廓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分离30例临床小儿畸形患者软骨细胞,经培养、扩增后制成细胞悬液滴加于圆盘状聚氨酯支架上,体外培养21d后接种于裸鼠体内培养42d,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支架复合物生长情况,同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成软骨细胞冰冻切片情况.结果:软骨细胞体外培养3周后形成的细胞-支架复合物的形态学及组织学较正常耳廓软骨组织相差甚远,而在裸鼠体内培养6周的细胞-支架复合物外观光滑细腻,与正常耳廓软骨组织相近,经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可见新生的软骨组织细胞间质中存在蓝黑色的丝网状弹力纤维.结论:聚氨酯材料能够成为组织工程耳廓软骨的支架材料,且体内培养较体外培养更利于软骨组织的生长.
作者:刘戈;杨庆华;张玲;韩景健;董维玮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在面部炎症性痤疮伴萎缩性瘢痕治疗中的疗效,以探寻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32例面部炎症性痤疮伴萎缩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IPL进行治疗,疗程为6次,每次治疗间隔4周,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拍照对比,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完成全部治疗后第30天、90天、180天、270天、360天使用GAIS(Global Aesthetic Improvement Scale,GAIS)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记录患者满意程度.结果:经强脉冲光6次治疗后,32例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总有效率为100%,患者满意度高.治疗及随访期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使用强脉冲光治疗炎症性痤疮伴萎缩性瘢痕,能够很好地减轻痤疮伴萎缩性瘢痕炎症后红斑,且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殷悦;李潼;杨青;徐震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使用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对成人骨性Ⅱ类患者上气道影像进行测量,分析骨性Ⅱ类患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OSAH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2018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38例成人骨性Ⅱ类(ANB角>5°)患者,按下颌角高度分为均角组(22°
作者:梁晓;刘婷婷;赵越;康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比较博特医用胶原修复膜与海奥口腔修复膜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GBR)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笔者医院行牙种植GBR手术的240例患者分为博特组、海奥组与Bio-Gide组,每组80例,分别采用博特医用胶原修复膜、海奥口腔修复膜与瑞士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行GBR手术.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水平及垂直成骨有效率、植骨厚度及高度、成骨厚度及高度、水平及垂直骨生长效果.结果:博特组、海奥组与Bio-Gide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5%、5.00%、2.5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博特组的水平成骨有效率与垂直成骨有效率分别为95.00%、92.50%,海奥组的水平成骨有效率与垂直成骨有效率分别为97.50%、93.75%,Bio-Gide组的水平成骨有效率与垂直成骨有效率分别为98.75%、96.25%,三组的水平及垂直成骨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植骨厚度及植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奥组与Bio-Gide组的成骨厚度、成骨高度、水平骨生长效果及垂直骨生长效果均明显高于博特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国产口腔修复膜用于牙种植GBR手术的成骨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与进口修复膜均无明显差异,海奥口腔修复膜的成骨效果与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相当,均明显优于博特医用胶原修复膜.
作者:薛妍;陈婷;梁振耕;谢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积极心理品质在烧伤康复期情绪障碍患者中的作用,为改善烧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支持.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烧伤患者42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Herth希望量表(HH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McCullough感恩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康复期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与积极心理品质相关性.结果:42例烧伤康复期患者中,无焦虑16例(38.10%),有焦虑26例(61.90%);无抑郁15例(35.71%),有抑郁27例(64.29%).不同性别、烧伤程度及烧伤部位的康复期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重度烧伤>中度烧伤>轻度烧伤,双臀及会阴烧伤>头面部烧伤>四肢及躯干烧伤;伴有焦虑或抑郁患者的HHI评分、CD-RISC评分、感恩评分均显著低于无焦虑、抑郁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焦虑、抑郁与希望水平、心理弹性、感恩倾向呈负相关(P<0.05);希望水平、心理弹性、感恩倾向互为正相关(P<0.05).结论:烧伤康复期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障碍发生率较高,性别、烧伤程度、烧伤部位对焦虑、抑郁发生率有一定影响,出现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积极心理品质较无焦虑、抑郁者差,焦虑、抑郁发生与积极心理品质呈负相关.
作者:周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纳米银敷料在体表慢性难愈合伤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0例体表慢性难愈合伤口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伤口处置,观察组在常规伤口处置的基础上加用纳米银敷料,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效果与愈合时间、伤口愈合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s,NRS)、肉芽形态评分及伤口病原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甲级愈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愈合速率为[(22.78±6.39)d,(41.42±8.1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2.66±8.48)d,(20.30±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的NRS疼痛评分、肉芽形态评分、伤口病原菌阳性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80,P=0.412).结论:纳米银敷料能够明显促进体表慢性难愈合伤口的愈合,缓解疼痛,安全可靠.
作者:王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比较Q开关755nm翠绿宝石激光与CO2点阵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方法:将127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用Q开关755nm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对照组用CO2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治愈率96.67%,对照组83.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色素沉着率观察组1.7%,对照组11.9%;色素减退率观察组1.7%,对照组14.9%.结论:Q开关755nm翠绿宝石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明显优于CO2点阵激光,更安全有效.
作者:朱明明;刘科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鼻唇沟是位于颧颊部与上唇之间充当分界线的凹陷性面部线条,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深,是面部老化的标志之一,也是面部年轻化治疗重点之一.近年来,医学美容技术和生物材料科学迅猛发展,透明质酸注射填充鼻唇沟促使面部年轻化的方法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医者及就医者的青睐.它优点明显:操作简单、方便、即刻疗效明显且可反复使用,但也存在一些相关并发症.本文就透明质酸填充鼻唇沟的相关临床应用进展及并发症作如下综述.
作者:赵喜迎;王磊;谭谦;郭芳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固定式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2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3例,采用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观察组:13例,采用固定式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随访复发率及X线头影测量硬组织标志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随访复发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牙槽座角(SNA角)及下牙槽座角(SNB角)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NA角及SNB角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下牙槽座角(ANB角)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NB角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式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具有治疗时间短、随访复发率低、改善患者容貌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佩蓉;张志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口腔正畸美学涵盖解析面部美学的宏观美学、基于微笑美学理念的微小美学、研究牙齿美学要素的微观美学等三个范畴.正确认知口腔正畸美学对于正确诊断和确定切实可行的正畸美学目标,以及制定系统矫治计划有重要意义.在口腔正畸美学的教学中,以发展的观点预测矫治过程中的正畸美学变化,实现功能和美学的协调统一,掌握美学基本理论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等有助于拓展和深化学生对口腔正畸美学的理解和应用.
作者:欧阳志强;罗玲;熊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在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咬合情况动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未来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就诊并接受全口义齿修复的60例患者,修复后即刻、修复后2周、6周、12周、24周,使用T-scan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对其咬合情况进行动态评估,记录各时点患者的T-scan检测结果,检测指标包括咬合接触时间(Occlusion Time,OT)、累积大牙合力(Maximum Cumulative,Max force)、力中心点(Center of Force,COF)义齿移位情况,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修复后各时点患者对咀嚼功能的满意度.结果:随着义齿修复时间的延长,患者修复2周、6周、12周的OT、COF-X水平呈递减趋势,Max force、COF-Y水平均呈递增趋势,除COF-Y外,其他指标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修复24周后,患者各T-scan检测指标水平较12周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全口义齿佩戴经历患者的OT、COF水平低于无经历者,MAX force与COF-Y水平高于无经历者,但组间各时点OT、COF-X、MAX forc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F-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患者咀嚼功能整体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全口义齿佩戴时间的延长,患者OT缩短、Max force增加、COF向中心移动,咬合稳定性好且趋于平衡,咀嚼功能恢复理想,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用于动态评估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咬合情况,可以量化患者咬合情况,为义齿修复的稳定性提供条件.
作者:蒋金鹏;吉银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面部韧带根部注射填充透明质酸改善轻中度面部老化、维持面部年轻状态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23例轻中度面部松垂就医者进行双侧眼眶韧带、颧骨韧带、面颊上颌骨韧带及下颌骨韧带根部注射适量透明质酸.结果:23例就医者术后面部松垂现象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即刻可见效果,未出现瘀青、血肿或血管栓塞等不良反应,均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面部韧带根部注射填充透明质酸改善轻中度面部老化,操作简便、安全、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薛紫涵;芦笛;李桂珍;韩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萝卜硫素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黑素细胞产生黑素能力的抑制效应及其对Traf6/TAK1信号传导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表皮黑素PIG1细胞为研究模型,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UVB照射)、萝卜硫素处理组(10、20、40μM).CCK8法分析PIG1细胞增殖情况,氢氧化钠裂解法分析黑素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优黑素含量,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TRP-2、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受体因子6(Traf6)及转录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AK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VB照射能诱导PIG1细胞黑素及优黑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还能促使MITF、TYR、TRP-1、TRP-2、Traf6及p-TAK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萝卜硫素能降低PIG1细胞黑素及优黑素的生成(P<0.05),还能显著抑制MITF、TYR、TRP-1、TRP-2、Traf6及p-TAK1蛋白表达(P<0.05),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结论:萝卜硫素通过抑制Traf6/TAK1信号传导降低UVB诱导PIG1细胞黑素生成.
作者:刘彩玉;杨丽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二次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017年收治的50例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二次VSD治疗,既在创面削痂和植皮手术后分别应用VSD技术进行治疗,行削痂手术后采用VSD技术治疗至肉芽创面新鲜后行植皮术,植皮后再采用VSD技术进行治疗直至愈合;对照组削痂手术后行植皮术,植皮后敷料加压包扎治疗,定期换药直至愈合.对两组患儿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4.4±0.5)次,(26.0±2.5)d,(23.0±1.8)d,4.0%(1/25)vs(10.5±1.2)次,(38.0±4.5)d,(34.0±3.7)d,2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次VSD治疗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应用效果良好,较传统治疗方式有明显优势,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充洲;王帅道;赵婷慧;代强;吴礼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在学龄前儿童全麻下部分睫毛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拟实施全麻术下部分睫毛切除术治疗的倒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地佐辛0.1mg/kg静滴)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组55例.对比两组拔管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患儿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研究组HR测定值T1~T2时刻均较T0时刻升高,MAP测定值T1时刻高于T0时刻,且HR、MAP测定值T0~T3时刻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拔管后10min、拔管后30min、拔管后60min,研究组患儿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术下部分睫毛切除术治疗学龄前儿童倒睫术中应用地佐辛有利于维持患儿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苏醒期患儿躁动.
作者:翁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就医者随机分为三组,强脉冲光治疗组给予560~1200nm强脉冲光治疗,Nd:YAG激光组使用1064nm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强脉冲光与Nd:YAG激光联合治疗,各组均每4~8周治疗1次,共治疗1~5次,治疗结束后4周评价治疗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按照毛细血管扩张7点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联合治疗组>Nd:YAG激光组>强脉冲光治疗组;治疗次数对比,强脉冲光治疗组>Nd:YAG激光组>联合治疗组.三组间红斑、水肿、色素沉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d:YAG激光组及联合治疗组紫癜的发生率高于强脉冲光治疗组.结论: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疗效好且治疗次数少,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燕;李生;马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异维A酸胶丸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4例寻常性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口服异维A酸胶丸和地氯雷他定,共12周;观察组:口服异维A酸胶丸共12周,停药6个月后开始接受激光治疗.根据面部皮损总积分减少的百分率进行疗效评价.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5.0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IL-6、IL-8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IL-8和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痂持续时间和红斑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和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异维A酸胶丸联合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疗效显著,临床效果优于小剂量异维A酸联合地氯雷他定.
作者:耿春杰;张国强;尹志辉;黄俊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结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早期在面部年轻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于笔者医院整形烧伤外科行面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就医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方案,观察组使用PRP结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就医者面部皮下脂肪厚度及色斑改善情况,由就医者根据观察指标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面部凹陷处厚度、色斑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1例出现脂肪液化、感染、结节、坏死、血肿等术后并发症,且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结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疗效更好,效果持久,就医者接受度高、满意度好,适宜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欢;刘俊辉;程飚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