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内超声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

张宇辉;陈明;刘怡;张波;苗爱雨;罗淮;Robert J.Siegle

关键词:超卢检查, 冠状动脉疾病
摘要:目的 报告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重构及斑块稳定性诊疗的体会.方法 使用血管内超声观察236例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78例,稳定型心绞痛(SA)6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97例.结果 SA组以稳定的纤维斑块为主,UA和AMI组以不稳定的软斑为主;UA和AMI组的偏心指数明显高于SA组(P<0.05).UA组和AMI组以正性重构为主.结论 IVUS能更准确观察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的特点,观察冠状动脉管腔的形态及狭窄的严重程度,对冠心病诊断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植入式微波消融猪离体乳腺

    目的 观察植人式微波在离体猪乳腺实质的消融形态和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KY-2000型微波消融治疗仪,通过不同时间及功率组合对离体猪乳腺组织进行消融,观察其消融范围及形态.结果 在功率20~60 W,时间3~10 min时微波消融离体猪乳腺组织的形态均为水滴形,可获得(1.65±0.06)cm~(3.78±0.10)cm的长径范围、(1.085±0.05)cm~(2.70±0.00)cm的横径范围和(1.27±0.70)cm3~(15.07±0.21)cm3的体积范围,形态规则.结论 应用KY-2000型微波消融治疗仪对猪离体乳腺组织进行消融,可以达到较理想的消融体积及消融形态.

    作者:鲁媛媛;李俊来;梁萍;孙丽萍;王俊玲;张勇峰;鲁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低剂量水合氯醛镇静对儿童视觉区BOLD-fMRI反应影响的自身对照研究

    目的 通过自身对照的方法探讨低剂量(30 mg/kg)水和氯醛镇静对儿童视觉区BOLD信号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12名健康儿童分别在清醒闭眼和121服水合氯醛(30 mg/kg)镇静的状态下行fMRI检查,视觉刺激用2 Hz闪烁光,fMRI数据采用SPM2软件进行后处理(ROD,分别计算清醒状态与镇静状态的brodmann(BA)17,18,19区的激活像素数目、HRF峰值信号变化率,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镇静状态视觉区的激活像素显著小于清醒状态.在所检查的12名儿童中,有5名清醒儿童HRF信号变化率为负值.除2名没有进行镇静状态下试验的儿童外,镇静组和非镇静组原始视觉区的激活像素数目和HRF信号变化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 低剂量(30 mg/kg)的水合氯醛镇静对儿童原始视觉区fMRI的视觉刺激检查结果无显著影响.

    作者:刘娜;范国光;于兵;郭启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与非门控扫描显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冠状动脉

    目的 研究64层CT心电门控与非门控扫描技术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冠状动脉(CA)的显示价值.方法 对31例复杂CHD患儿进行64层CT检查,其中20例患儿同时进行心电门控及非心电门控扫描,按5级评分法分别观察两种扫描模式下冠状动脉各节段的成像质量.结果 与非心电门控扫描相比,所有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均优于非门控模式.除旋支近段、右冠状动脉近段、远段成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外,余各节段成像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扫描模式对CA近段的观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远段的观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门控扫描能较好地观察CA的开口及近段的走行,能满足绝大部分临床术前诊断需要,可作为复杂CHD推荐扫描模式.该扫描模式下可疑CA异常开口、走行时需加扫心电门控模式,从而进一步显示CA的细节.对于临床高度关注CA位置的病例应常规进行心电门控扫描.

    作者:杨明;滕皋军;莫绪明;刘斌;吴旻;靳激扬;张新荣;唐文伟;高修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肝VX2瘤模型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肝VX2瘤模型的方法及评价超声检查在监测VX2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超声引导下将VX2肿瘤组织块接种于兔肝脏内,接种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于接种后10、14、21 d行超声检查,并于检查后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 兔VX2肝肿瘤接种成功率为95.83%(23/24),超声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结节,其周边血供丰富,中央血供稀少;各组超声所测肿瘤直径与病理所测直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肝VX2瘤模型方法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

    作者:李远竞;刘颖;沈维红;韩琳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立体定向治疗并联机器人对离体猪肝脏组织的损伤效应

    目的 探讨自主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立体定向治疗并联机器人在换能器摆动模式下对离体猪肝脏组织的损伤效应.方法 离体猪肝脏组织分为换能器摆动组和换能器固定组,采用该装置在不同辐照时间和辐照深度下分别进行定点脉冲辐照,测量生物学焦域体积及其中心距组织表面距离,并取靶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组间生物学焦域体积测值以及换能器摆动组生物学焦域中心距组织表面的距离与预设辐照深度间的差异,并分析辐照深度及辐照时间对生物学焦域的影响.结果 辐照靶区形成凝固性坏死区,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在相同辐照剂量下,两组所产生的生物学焦域体积测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学焦域中心距组织表面的距离与预设辐照深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辐照参数下,生物学焦域体积随辐照时间增加而增大,随辐照深度增加而减小.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立体定向治疗并联机器人在换能器摆动模式下对离体猪肝脏组织可产生有效、精确的损伤,生物学焦域与辐照时间和辐照深度有关.

    作者:龚静吉;谢明星;张静;范良志;罗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有功能残角子宫合并同侧卵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

    患者,女,28岁,因取节育环后2年不孕而就诊,平素月经规律,有痛经史,呈进行性加重,来诊时月经周期21天.妇科检查:后穹隆可触及2个绿豆大小的触痛性结节,触诊子宫正常大小,右侧稍突出,中等硬度,双附件不满意.阴道超声示:子宫体大小约4.9 cm×4.3 cm×5.0 cm,子宫内膜厚约1.0 cm,官体右侧见一大小4.4 cm×4.0 cm×3.6 cm实性结节,结节内部见一2.3 cm×2.3 cm囊性区.呈密集点状回声.超声诊断:右侧附件区实性结节,考虑右侧残角子宫,残角宫腔内积液(血)(图1).

    作者:田密苏;郑波;吕芳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大块骨质溶解症1例

    患者,女,26岁.右肩关节胀痛,活动障碍5个月.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关节胀痛,活动障碍,右臂肿胀.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病史.无遗传史.体检:右肩关节宅虚,未扪及肱骨头,Dugas征阴性.无压痛,右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45°,右卜肢感慌较左上肢减弱,右桡动脉搏动可.

    作者:陈华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三维CT引导下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目的 评价三维CT引导下经皮卵圆孔穿刺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中、重度三叉神经痛患者,在Hartel前入路穿刺过程中,穿刺针抵达卵圆孔、触及骨质或穿刺深度达6~7 cm时停止穿刺,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重建影像的指导下穿刺.结果 所有穿刺均成功,疼痛缓解程度和有效率随时间增加,近期治疗有效率为95.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三维(CT引导下行经皮卵圆孔穿刺.结合电刺激,可有效提高穿刺和定位效果.

    作者:公维义;黄其健;陈华;王保国;金海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超声心动诊断主动脉弓离断1例

    患者,男,7岁.以发现心脏杂着8个月就诊.查体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III/6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余末见阳性体征.

    作者:蒲英杰;王岳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小儿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11例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价值.方法 收集11例ALCAPA患儿资料.回顾性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心血管造影和手术结果相对比.结果 10例ALCAPA超声心动图表现:二维显示左冠状动脉在主动脉根部缺如、右冠状动脉扩张、左心室乳头肌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左冠状动脉与肺动脉连接的异常血流信号,8例患儿有丰富的侧支血管形成.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无创、实时显像、动态观察等优点,可早期诊断ALCAPA.

    作者:郁怡;倪金洪;高玲玲;吴力军;孙锟;陈树宝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组织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非同步化运动

    目的 探讨组织追踪显像技术(TTI)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间及左心室内非同步运动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照组35例及CHF患者30例,应用TTI获得左心室壁运动位移曲线.测量QRS波起始至左心室壁12节段收缩期位移达峰时间(Ts)及各点向心尖方向的大位移(Ds),计算左心室12个心肌节段Ts的大差值(Max-△Ts)及同一壁内2节段Ts的差值(Ts-diff);同时计算12个节段Ds的均值(mDs);并测量左右心室侧壁基底段Ts的差值作为左右心室间的延迟(L-R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Tei指数反映左心室整体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HF组Max-△Ts、Ts-diff及L-RV-D明显延长(均P<0.01),rods显著降低(P<0.01).Max-△Ts与LVEF、mDs呈负相关(r=-0.68,P<0.01;r=-0.59,P<0.01),与Tel指数呈正相关(r=0.64,P<0.01),与QRS不相关,而mDs与LVEF呈正相关(r=0.61,P<0.01).结论 CHF患者心室间及左心室内存在明显的非同步运动,并且与左心功能关系密切.

    作者:姜艳娜;林萍;赵洋;王虹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评价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心肌血流灌注

    目的 探讨静息状态下经静脉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评价冠脉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CA)造影结果,按CA狭窄程度将其所供应的心肌节段分为A组、B组及C组,其中C组再按有无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成有侧支循环形成的C1组及无侧支循环形成的C2组.对25例冠心病患者及16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RT-MCE,从MCE再灌注充盈曲线获得平台期峰值强度(A值)和曲线上升斜率(β值)分析心肌灌注.结果 定性分析:病例组中有271个心肌节段MCE表现为灌注良好,81个心肌节段MCE表现为低灌注.定量分析:①A组及C1组的A值、p值及A×β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及C2组的p值、A×β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β值分别为0.67±0.57 vs 0.97±0.65,0.65±0.80 vs 0.97±0.65;A×β值分别为4.51±3.89 vs6.86±5.61,3.18±3.10 vs 6.86±5.61,P<0.05).③当无侧支循环开放时,β及A×β值均随着CA狭窄程度加重呈不同程度递减,侧支循环开放,可能会高估CA狭窄时的心肌血流灌注.结论 在静息状态下,RT-MCE可较好地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的心肌血流灌注异常.

    作者:李燕;吕清;王新房;王静;丁尚伟;陈明;张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超声造影评价兔股动脉狭窄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谐波造影与彩超造影)与普通超声评价小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 20只兔右股动脉采用针控线栓法制作成不同狭窄程度(≤50%和>50%),对所有模型进行普通超声检查和彩超造影、谐波造影,并将狭窄程度判定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对照.结果 谐波造影后流道显示清晰,图像类似DSA血管影像,其狭窄率测定与DSA相关性高于普通超声(相关系数r在≤50%组为0.91 vs 0.79,>50%组为o.93 vs 0.70);彩超造影可将狭窄处血流紊乱放大显示;造影后PSV、VTI、PI均较造影前增加,但RI、SVR不变,且频移幅度随造影剂清除逐步恢复至造影前水平.结论 超声造影容易寻找狭窄部位、能清晰再现兔股动脉流道轮廓、提高狭窄率测定的准确度,可用于诊断管径纤细的小动脉狭窄.

    作者:刘秋颖;任卫东;唐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双异位甲状腺并多发囊腺瘤1例

    患者,女,44岁,右颈部包块进行性长大20年余,气紧、吞咽梗阻5年余入院.查体:右颈部见一融合性包块,质硬、界清、无压痛,气管受压向左移位,甲状腺肿大,质中.CT示:右颈部多个大小不等肿块,边界较清,密度不均,内见大小不等囊变区,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并见粗大引流血管回流入颈内静脉,甲状腺右叶结构不清(图1).延迟2 min肿块强化消退,内见多发斑点及弧形高密度钙化(图2),考虑为血管瘤可能性大.DSA:右颈部见增多、粗细较规则的网状血管,呈多个大小不等团状分布,静脉回流无明显提前;甲状腺右叶明显增大,将气管向左推挤,考虑为右颈部多发血管瘤.需除外富血供良性肿瘤.

    作者:陈光祥;姜梁;黄新文;唐光才;漆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符合线路肿瘤显像宽峰采集与常规程序对病灶检出能力比较的模型研究

    目的 比较符合线路肿瘤显像宽峰采集程序和常规程序对病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用符合线路SPECT宽峰采集和常规程序分别对一系列对比度的模型进行扫描,从视觉观察和L/B值测量两方面比较两种程序对病灶的检出能力.结果 视觉观察两种程序对病灶的检出率一致,当对比度2;1和2.5;l时直径0.8 cm病灶均无法分辨.对比度大于等于15:1时均出现溢出,常规程序溢出现象更显著;两种程序的L/B值无显著差别.直径2.8 cm病灶在对比度10:1以下L/B值均接近对比度,其余各个病灶的L/B值均显著低于对比度,病灶直径越小低估程度越明显.结论 符合线路SPECT宽峰采集程序在不影响对病灶检出的同时能够缩短扫描时间.

    作者:李河北;王茜;王玉;秦淑玲;张彩群;赵亚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离体人子宫腺肌病标本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离体人子宫腺肌病标本的有效性和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手术切除的新鲜人子宫腺肌病标本7件进行HIFU消融.照射完毕后超声测量照射区域的大截面积.取材后将标本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测量未着色区大截面积,并将两种方法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照射区域及周围组织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照射前子宫腺肌病标本病灶区域呈不均匀较低回声,照射后该区域回声明显增强.肉眼观察见照射区域周围组织未见明显改变,照射区域内组织呈灰黄色,质地变坚硬,TTC染色显示该Ⅸ域内未着色,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声像图上高回声区大截面积与TTC染色末着色区域大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能有效形成消融灶,且对周围组织无损伤.

    作者:卫春芳;胡兵;姜立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周围神经干的超声定位

    目的 观察周围神经干超声声像图结构特征,并验证超声引导穿刺定位神经干的准确性.方法 对20例志愿者行肌皮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超声检查.对其中6位志愿者行肌皮神经穿刺定位,5位志愿者行胫神经穿刺定位,9例志愿者行坐骨神经穿刺定位.结果 20例志愿者均有效显示相应神经干,肌皮神经、胫神经及坐骨神经显示率为100%.横断面上周围神经干内部呈低回声,周边见膜状高回声的筛孔状结构,纵切面上表现为中等回声,内见线性平行回声的管状结构.6例肌皮神经及5例胫神经超声引导穿刺定位均一次性成功,电刺激验证神经定位准确,引起相应肌肉收缩的电流强度分别为O~0.4 mA及0.2~1.0 mA,9例坐骨神经超声引导穿刺定位一次性成功7例,二次穿刺定位成功2例,电刺激验证神经定位准确,引起相应肌肉收缩的电流强度分别为0.2~1.4 mA.结论 超声能清晰显示周围神经干的走行及结构特征,并能准确定位.

    作者:吴赤球;余丹;高坚;陈卫明;李景琦;居秀君;裘思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局灶性癫痫缺省模式改变的功能连接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 评价局灶性癫痫患者缺省模式网络(DMN)的异常改变.方法 选取33例局灶性癫痫患者的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根据致痫病灶与缺省模式脑区的关系,分为两组:位于DMN脑区的10例,位于与DMN相反的外在系统脑区23例.以癫痫灶为种子点,采用基于回归模型的功能连接算法进行全脑的相关计算,观察DMN.以一组年龄、性别配比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研究.结果 癫痫灶位于DMN脑区内的10例患者,其中7例癫痫灶与DMN脑区表现为相位上的负相关,1例与DMN脑区部分负相关,2例呈正相关但连接度较对照显著减低.另外一组23例患者中,18例致痫灶与DMN脑区负相关,但相比正常人连接度降低,2例正相关,3例部分负相关.结论 致痫灶持续痫电发放干扰了正常的DMN,这一现象在局灶性癫痫普遍存在.

    作者:陈志立;卢光明;张志强;钟元;谭启富;孙康健;田蕾;黄伟;朱建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MR-PROSET序列观察腰骶神经根(节)解剖

    目的 评价磁共振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MR-PROSET)在显示腰骶神经(节)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3DPROSET序列扫描健康受试者30例.所得原始图像行3D M1P后处理,结合原始图像及MIP图像观察腰骶神经根(节)的形态和走行,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结果 PROSET序列图像能清晰显示L1~S1水平的神经根鞘、神经节以及L1~S1水平的节外段神经;L1-2水平的节外段显示稍差.L1~L5水平的神经根鞘长度逐渐增加,而S1水平的神经根鞘长度较L5水平稍短.L1~S1水平的神经根鞘直径、神经节长径、宽径以及面积均自上而下逐渐增加;神经根鞘倾斜角则自上二而下逐渐减小.结论 MR-PROSET序列能清晰显示腰骶神经根(节)的解剖形态.

    作者:冉鹏程;柴晓明;李松柏;李琳;刘波;刘玉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积乳囊肿超声误诊1例

    患者,女,34岁,3年前于产后发现右侧乳房无痛性包块并进行性增大,5天前自觉包块疼痛明显.查体:右侧乳房表面血管增粗,可扪及一大小约10 cm×8 cm×6 cm的包块,质中,有波动感, 界限清楚,与周围无粘连;左侧乳房外上侧可扪及一大小约3 cm×2 cm的包块,质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局部皮肤无破溃.

    作者:吴盛正;刘平;杨思扬;史连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