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则周;马静
脑肿瘤的影像学诊断需要克服现存的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提倡多种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对形态上和功能上的信息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综合诊断.
作者:苗延巍;伍建林;郎志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在兔肝纤维化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只日本大耳白兔,实验组62只,每周一次四氯化碳灌胃,根据肝功能指标来调整四氯化碳剂量,分别在给药8、12、16、20 周处死8只;对照组共8只,在8、12、16、20周各处死2只.所有动物于处死前行CT 灌注扫描,绘制感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HAP、HPP、HTP、HPI.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肝纤维化分组.结果 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肝门脉灌注量呈下降趋势,而肝动脉灌注量呈上升趋势.统计显示S3、S4期HPP、HT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S4期HPI与对照组、S1期HPI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T肝脏灌注扫描能反映肝纤维化各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参照肝脏血流灌注参数可对晚期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进行早期诊断,并对观察肝纤维化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作者:马春梅;郭启勇;廖伟;郭文力;于涛;冯国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冠脉内多普勒超声评价倍他乐克对猪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小型家猪8头,先用血管内多普勒超声测定正常状态的左冠回旋支的血流频谱,记录平均峰值流速(APV)、舒张收缩流速比值(DSVR)、冠脉血流储备(CFR),先静脉应用倍他乐克5 mg,重复测定上述指标;再通过闭胸法将其近端闭塞,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20 min后将冠脉开通,静脉内再次应用倍他乐克5 mg,再次测定相关指标,对比其变化.结果 ①应用倍他乐克后,APV逐渐降低,于20 min时达低,30 min时恢复,各时间阶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SVR和CFR增加(P<0.01);②应用倍他乐克使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降低(P<0.01).结论 倍他乐克可使冠脉血流减少,同时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冠脉血流储备和舒张期供血.
作者:徐晤;吴建东;张超群;王志荣;王玉霞;郭密娟;陈雪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巩膜瓣下深层纵形小梁切除术后的房角情况并探讨其术式的降眼压机制.方法 采用巩膜瓣下深层纵形小梁切除术对患各种不同类型青光眼的85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后检查以及其后的随访期间使用加拿大OTI Scan 1000型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其术眼并监测眼压,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7.9±6.2)个月.结果 UBM观察术后均形成明显弥散性滤过泡,平均眼压(14.22±3.62)mmHg.随访过程中,54眼有功能性滤泡;16眼术后2~3个月功能性滤过泡消失.结论 UBM检查能直观地了解巩膜瓣下深层纵形小梁切除术后的眼前段状态,并能对该手术的降眼压效果及术后远期疗效作出评估.
作者:杨燕宁;胡杨;蔡明高;邢怡桥;朱研;江双红;武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RI对实验性脊髓空洞症动态观察和组织学结果的一致性,为MRI能够动态反映SM演变提供依据.方法 取新西兰白兔32只,其中Kaolin组(16只),经皮枕大池穿刺注入高岭土(Kaolin),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各8只)作对照.术后定期行MRI扫描并与光镜组织学观察结果对比.结果 2周时,MRI发现上颈髓呈现水肿、缺血变化.4~6周,90%的动物形成空洞.空洞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增大,累及节段增多.组织学和MRI发现一致.结论 MRI结果与组织学发现一致,能够无创、恰当地动态观察实验性脊髓空洞症的演变过程.
作者:孙国柱;张庆俊;张更申;赵宗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手、腕部关节的MRI对早期RA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40例早期RA患者行双手掌指关节及腕关节X线平片检查和MR扫描.对X线和MRI发现的骨侵蚀病灶分别进行计数,并对滑膜炎进行分级评分.同时搜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化验指标.统计并分析X线和MRI征象与临床检查之间的关系.结果 MRI见26例49只腕关节有184处明确的骨侵蚀改变,X线平片仅发现11例14只腕关节21处有骨侵蚀征象.21例患者掌指关节有32处MRI骨侵蚀改变,X线仅发现6处骨侵蚀征象.X线和MRI对早期RA患者的骨侵蚀病灶的检出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I所见40例RA患者均出现滑膜炎性改变,其中31例见明显强化,9例未见明显强化.对明显强化的滑膜炎进行分级评分,腕关节得分为2.5,掌指关节为2.8.腕关节滑膜强化组、无强化组与患者的临床检查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腕关节滑膜炎分级与骨侵蚀征象有较高相关性(r=0.91,P<0.01).另外,MRI还可显示早期RA的骨髓水肿、关节积液、肌腱炎等征象.结论 MRI能显示早期RA手腕部关节的病理改变,对骨侵蚀的检出明显优于传统X线检查.MRI可以对早期RA的滑膜炎进行半定量化分级评分,为早期RA滑膜炎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平台.早期滑膜炎、骨侵蚀病变对评价RA的活动性及预测疾病进程、预后方面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建新;李俊峰;王峻;马强;牛金亮;李晓君;谢维娜;郑洁;靳宏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64层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观察肝细胞癌(HCC)的CT灌注特征以及在各种灌注图像上的影像表现.方法 搜集32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诊断为HCC患者并以10例正常肝脏作为对照分析.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以5 ml/s的速率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370 mgI/ml)和生理盐水,通过肝脏CT灌注软件得出TDC及HAP、HPP、TLP等灌注彩图,并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以评价正常肝脏与HCC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 ①正常肝实质TDC形态动脉期上升缓慢,门静脉期上升较快并达峰值,曲线走行自然;而HCC的TDC呈速升型,在动脉期迅速上升并在脾峰值附近达峰值,曲线峰值明显前移,而后可维持平衡或较快下降;②HCC组HAP、HPI明显高于正常组,HAP、HPI 值分别为(46.6±16.6) ml/(min·100 mg),(84.0±13.1)%,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HAP: t=4.32, P<0.01;HPI: t=11.3, P<0.01);HCC组HAP、HPI值明显高于远处肝组织,二者统计学上亦有显著差异(HAP: t=2.08, P<0.05;HPI: t=4.8, P<0.01);③边缘模糊处瘤灶HPP>边缘清晰处瘤灶HPP,两者间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t=9.52, P<0.01).结论 64层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成像克服了以往灌注成像的不足,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优势.能直观反映肝脏整体及HCC内部的血流灌注特征,从而为HCC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梁文;唐海亮;全显跃;谢玉茹;虞春堂;慕革非;杨建明;黄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部高低频探头逐步加压联合阴道超声对妇科急腹症与阑尾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腹部高低频探头逐步加压并与阴道超声联合应用于189例已婚女性下腹痛患者,对下腹部及盆腔进行扫查.结果 阑尾炎术前诊断符合率100%;卵巢肿物扭转及盆腔炎诊断符合率94.1%;黄体破裂及宫外孕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9%及89.7%;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80%.结论 腹部高低频加压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利于妇科急腹症与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减少漏误诊.
作者:唐华;郭瑞军;张颖;梁晓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及副反应,探讨影响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治疗对象为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白色病变的患者,共140例.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观察病变部位的症状及体征,进行疗效及副反应评价.结果 超声治疗后患者的瘙痒症状缓解,外阴的形态和色泽可基本恢复正常,总有效率达80%.不同年龄段患者疗效有明显差异(χ2=51.52, P<0.005),病程长短亦与疗效密切相关(P<0.005).超声治疗副反应在不同年龄组及不同病理类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与病理类型、年龄、病程长短有关.副反应与病理类型、年龄无关.
作者:孙江川;张瑛;常淑芳;兰瑞红;吴艺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基于SPM的个体脑结构分析法(IBASPM) 分析精神分裂症大脑结构的价值.方法 采用西门子 Sonata 1.5T MRI成像系统,对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例匹配的健康人行全脑扫描,获取高分辨率T1图像.经IBASPM分析获得各区体积值,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枕叶上部和左侧中央旁小叶体积小于对照组,而脑脊液的体积多于对照组.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结构异常.IBASPM具有自动化的特点,节约人力,在精神分裂症脑结构影像研究方面前景广阔.
作者:董问天;刘琳;裴新龙;袁慧书;谢敬霞;阎浩;张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影响患者心肌存活性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研究的方法,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99Tcm-MIBI SPECT 静息显像及18F-FDG SPECT心肌代谢显像的检查结果分为梗死区心肌有存活组和无存活组,对比两组患者病史及各项临床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梗死区无存活心肌组相比,梗死区仍有心肌存活组患者ECG表现ST段抬高的导联数较少(4.30±1.63 vs 5.22±1.97,P=0.025),ST段抬高总数值较低(0.93±0.64 vs 1.42±1.17,P=0.028),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梗死相关冠脉(IRA)距症状开始时间在6小时以内的患者比例较大(68.9% vs 41.2%, P=0.021),PCI前冠脉血流TIMI 0或1级的人数比例较低(57.7% vs 88.2%, P=0.003),侧支循环0级患者比例较少(44.4% vs 70.6%,P=0.024), 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电图ST段抬高导联数及ST段抬高总数值、症状距IRA开通时间、PCI前冠脉血流TIMI分级及侧支循环分级是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存活相关的临床因素.
作者:聂颖;高炜;王贵松;张卫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Tei指数与室间隔缺损(VS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 对55例单纯VSD患者,其中13例伴肺动脉高压,和26例健康人对照进行Tei指数测定.Tei指数分别从二、三尖瓣口和左、右室流出道的多普勒血流频谱测得.结果 单纯VSD不伴有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Tei指数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伴有肺动脉高压的VSD患者的右室Tei指数则显著增加(0.67±0.15 vs 0.28±0.06, P<0.0001).右室Tei指数与右室收缩压(RVSP)具显著相关性(r=0.84, P<0.0001).结论 伴肺动脉高压VSD患者的右室Tei 指数显著增加,且右室Tei指数与RVSP有显著相关性.右室Tei指数可提示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存在.
作者:周小燕;王新房;谢明星;吕清;方凌云;浦朝霞;王瑶;杨亚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应变率成像观察犬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室局部功能,与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中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健康杂种犬30只,分对照组(10只),缺血组(10只),再灌注组(10只).缺血组于第一对角支1 cm以下套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组套扎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对照组游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结扎.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期应变率测量左室局部收缩功能,TUNEL法检测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数,RT-PCR法检测caspase-3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结扎30 min后,左室前壁缺血节段收缩期应变率明显降低(P<0.01).并出现收缩后压缩(PSC),再灌注120 min后缺血节段的应变率有所恢复,但仍低于对照组 (P<0.05).缺血组缺血区心肌TUNEL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再灌注组缺血区心肌TUNEL阳性数明显增加(P<0.05).缺血组缺血区caspase-3 mRNA与对照组比较表达增高(P<0.05),再灌注组进一步增高(P<0.01).缺血组缺血区心肌细胞caspase-3表达升高,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再灌注组caspase-3表达进一步增强(P<0.01).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促凋亡基因capase-3激活,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为其早期改变,应变率成像可以评价缺血早期心肌局部收缩功能.
作者:林萍;任卫东;刘长宏;王岩;夏稻子;王朝晖;武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胆红素脑病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神经综合征.磁共振与磁共振波谱分别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的信号重建成像,和化学位移作用原理测定化合物信号,无创性地研究疾病发生时脑内组织代谢及生理生化改变,为进一步明确胆红素脑病的发病机制和早期准确地评估预后提供了一种手段和方法.本文对它的应用价值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敏芳;王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阐明移行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TZ)对早期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处于灰值区的61例PCa和87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查, 并穿刺活检.通过与血清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DPSA)比较,分析PSATZ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①与血清PSA、DPSA相比,PSATZ是佳的PCa检测指标,具有大的约登指数、ROC曲线下面积和高的特异性;②PSATZ的佳临界值是0.41 ng/(ml·cm3),可作为疑似PCa的穿刺活检指标.结论 PSATZ法明显优于血清PSA和DPSA法.在进行早期PCa筛选时,应在经直肠超声检查的基础上,对于PSATZ大于0.41 ng/(ml·cm3)的病例进行穿刺活检.
作者:孟凡荣;陈松旺;张梅;李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脾脏肿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脾脏肿瘤的CT资料.结果 16例中,脾良性肿瘤有海绵状血管瘤4例,错构瘤2例,淋巴管瘤1例;脾恶性肿瘤有脾继发性淋巴瘤5例,转移瘤3例,血管肉瘤1例.脾血管瘤和错构瘤均表现为局限性突起,多强化明显;脾淋巴管瘤间隔强化.脾恶性肿瘤多表现脾体积弥漫性增大,轻度强化.结论 脾脏诸肿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良恶性的判断.
作者:乔英;李健丁;张超;张瑞平;鄂林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RT-3PE)定量评价二尖瓣反流的临床价值.方法 依据左室造影瓣膜反流程度,将40例二尖瓣反流患者分为Ⅰ、Ⅱ、Ⅲ、Ⅳ四组,同时应用RT-3PE技术测量二尖瓣彩色反流束容积/左房容积(RJV/LAV)、血流汇聚法测量反流分数(RF)以及二维彩色多普勒面积法测量大反流束面积/左心房面积(RJA/LAA),所得数值进行相应分级并与左室造影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40例二尖瓣反流患者中,12例为偏心性反流,28例为中心性反流.与左室造影相比,RT-3PE对于二尖瓣反流程度Ⅰ、Ⅱ、Ⅲ、Ⅳ级的判断符合率分别为100%、78%、80%、85%(Kappa值79.87%);FC法分别为86%、67%、78%、79%(Kappa值69.88%);RJA/LAA法分别为86%、67%、63%、69%(Kappa值60%).在12例偏心性反流中,RT-3PE法低估3例,符合率为75%;FC法低估3例、高估2例,符合率为58%;RJA/LAA低估6例,符合率为50%.结论 RT-3PE为定量评价二尖瓣反流、特别是偏心性二尖瓣反流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的方法.
作者:刘昕;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患者男,21岁.偶伴发热,胸痛.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为干咳,无痰,无呼吸困难.经抗炎治疗一周后无明显好转.
作者:李艳英;刘悦;张在人;赵德利;王淑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18F-FDG PET脑显像对癫痫颅内电极放置位置选择的价值.方法 5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在7~38岁之间,平均22岁.所有患者脑MRI检查结果无异常.头皮EEG检查阴性23例,头皮EEG检查不确定癫痫部位的29例.采用SIEMENS ECAT47 PET扫描仪行18F-FDG PET脑断层显像,在PET指导下经颅内电极定位后行癫痫灶切除.结果 52例癫痫18F-FDG PET 显像阳性患者中,发作期8例呈18F-FDG摄取增高,发作间期44例呈18F-FDG摄取减低.发作期18F-FDG PET显像所提示的18F-FDG摄取增高部位,颅内电极都可检测到癫痫波.18F-FDG摄取减低44例患者,能记录癫痫波者39例,有效率为88.6%.5例不能检测癫痫波,无效率为11.4%.结论 18F-FDG PET显像对癫痫颅内电极放置位置选择具有指导的价值,尤以发作期18F-FDG PET显像明显.
作者:尚建文;马云川;李德鹏;苏玉盛;张琳瑛;彭程;张建国;孙振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从基因水平探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是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及方向.从基因治疗的靶点、载体、传送技术及影像学在其中的作用等方面介绍了目前血管基因治疗影像学的研究近况.
作者:吴轶娜;王蓓;陆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