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泳
目的:观察分析光子嫩肤技术美容皮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色斑、胶原纤维蜕变、毛细血管扩张患者320例,采用光子嫩肤技术选择性的损伤破坏黑色素颗粒、氧合血红蛋白,刺激纤维细胞分泌新胶原蛋白,1次/4周,每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色斑总有效率为95.06%,胶原纤维蜕变总有效率为96.2%,毛细血管扩张总有效率为94.94%.结论:光子嫩肤技术是一种创伤小、疼痛小、可有效治疗各种皮肤病的新型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治疗的7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结果:治愈45例,好转16例,转院11例,自动出院4例.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以足月正常体重儿为主,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缺氧缺血的持续时间和程度,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是临床表现,及早治疗和采用综合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赵卫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提到一定的高度被人们所重视,由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可使自立神经系统活动增强,血中儿茶酚胺类激素明显增加,脂类和糖类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过分充血破裂,引起脑出血,精神紧张还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阻塞小动脉,引起血栓形成,因此,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不仅应做好基础护理、更重要的是正确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及产生不良心理变化的因素,使他们摆脱不良的心理因素,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决心、取得早日康复出院的效果,以致达到健康的身体.
作者:邵志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心理因素白癜风患者病情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心理支持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例白癜风患者进行心身状态调查,并将结果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的SCL-90各项统计指标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偏执等方面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比普通人群要低,在临床上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工作,能有效地减轻或解除患者心身痛苦,促进患者疾病痊愈.
作者:周荣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对策.方法:分析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自从对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安全干预后,未发生因安全问题导致的差错.结论:老人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安全隐患,针对不同的原因提供安全、有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
作者:李晓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内窥镜是人类窥视自身体内器官的主要工具,其技术用于人类疾病诊断已有百年史,1983年始法国Dubois[1]率先将内窥镜技术应用于外科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获得成功[2];1992年美国Isse[3]在洛杉矶整形外科会议首次报道用内窥镜实施额部除皱术,引起整形界轰动,促进了内窥镜技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发展[4];我国1994年由第四军医大学艾玉峰等[5]首先将内窥镜技术用于除皱术,1996年Ramirez领先主编的<内镜整形手术学>出版、2008年Nahai和Saltz合编的<内镜整形手术学>第二版出版[6].内窥镜操作具有手术直视、微创、疤痕小、解剖层次清晰、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地整形美容医师的青睐,现将其应用概况及发展介绍如下.
作者:曹士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E组)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20例.E组:采用L1~2连续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为1.73%碳酸利多卡因,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气腹前3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0.1 mg,静脉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为1~2 mg/L的异丙酚,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异丙酚.G组:以咪唑安定0.03 mg/kg、异丙酚1.5~2 mg/kg、芬太尼2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静脉注射诱导插管,术中控制呼吸:潮气量(TV)8 ml/kg,呼吸频率(RR)12次/min,吸呼比(I∶E)1∶2,吸入1%~2%异氟醚和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异氟醚.分别在入室时(T1)、气腹时 (T2)、气腹后10 min (T3)、气腹后20 min(T4)、术毕(T5)抽动脉血行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析,并记录相应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 ① PaO2的变化:E组T2较T1升高(P<0.01),T3、T4、T5较T1升高(P<0.05);G组T2 、T3、T4、T5较T1升高(P<0.01).G组T2 、T3、T4、T5较E组升高(P<0.01);② PaCO2的变化:2组T3、T4均较T1升高(P<0.05),T5均较T1升高(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 2组的pH、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可以用于手术时间在1 h以内的妇科腹腔镜手术,但术中要加强呼吸管理.
作者:王勇;翟文元;王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耳轮软骨用于整复鞍鼻畸形中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了自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这一时期本院收治的6例鞍鼻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分析耳轮软骨用于整复鞍鼻畸形中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资料统计显示,本次研究所治疗的这6例外伤性鼻梁塌陷患者在治疗施行隆鼻术治疗后,效果都很满意,耳廓没有明显变形,鼻梁部反应也很轻,在鼻梁部植入的软骨也很容易固定,并且由于组织完全相容,且在该术中保留软骨膜,血液运行良好,愈合很快,患者在术后也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这些患者随访观察半年至一年时间发现,患者的鼻子外形丰满圆润,无吸收变小改变等情况.结论:通过观察本次研究所选患者的术后效果,我们发现在对鞍鼻患者进行畸形整容时采用耳轮软骨术后效果十分优良,并且愈合快,在术后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的发生,耳轮软骨有效避免了像其他硅胶材料那样给不少患者带来免疫排斥反应的缺点,相对硅胶材料耳轮软骨较为安全,因此这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术后内固定断裂的原因与治疗.方法:对13例四肢骨折术后内固定断裂治疗结果进行随访分析.结果:13例均获随访,随访14个月至22个月,本组治疗患者骨折均获良好愈合,关节功能得到改善.结论: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及时植骨、术后早期合理功能锻炼是预防术后内固定断裂的根本措施.
作者:戴建华;刘示;饶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并探讨鼻尖整形术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进行鼻尖整形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单用硅胶假体填充,观察组应用耳甲腔软骨移植的方法配合软骨缝合技术的方法来改善鼻尖形态,观察鼻尖整形患者在首次整形成功率及出现不良反应机率.结果:两组患者在首次手术成功率的对比中,治疗组成功率为95.83﹪,对照组成功率为71.4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机率对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于进行鼻尖整形手术患者,应用耳甲腔软骨移植配合软骨缝合技术的方法在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出现不良反应机率方面相对于单用硅胶假体填充进行整形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燚;徐维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比较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两种根管充填材料一次性根管充填术后疼痛发生情况.方法:临床上选择280个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急慢性牙髓炎患者,分别采用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两种根管充填材料一次性充填根管.结果:根充一周后,Cortisomol糊剂组较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的疼痛发生率低,有显著性差异.根充一年后,两组的疼痛发生率相近,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尽管Cortisomol糊剂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长期疗效相近,但前者可以明显减少短期内根管充填术后疼痛的发生,因此Cortisomol仍是一种较好的一次性根管充填材料.
作者:曹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讨论在冠心病护理中的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名社区冠心病患者和60名入院治疗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社区护理干预组,观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结果:在血脂变化水平、生活质量等级和遵医行为等方面,社区干预组都优于对照组,社区干预组的冠心病知识态度行为评分也比较高.结论:将社区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护理中,效果显著,适合推广.
作者:张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常规肠镜检查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42例常规肠镜检查中发生的情况.结果:并发症发生97 例,表现为腹痛、腹胀、便血等.结论:完善胃肠镜检查术前准备,熟练的操作技术,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体表黑色素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性损害,可见于正常人的任何部位,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有的伴有毛发或致密的毛发生长,单个病变可采用切除缝合、自体皮移植,皮瓣、皮肤扩张术等方法给予修复.而位于四肢躯干、散在多发的黑毛痣,上述方法则显不足.2005年3月-2012年3月,利用辊轴刀削除治疗四肢躯干多发性黑毛痣15例,获得满意结果,现给予讨论.
作者:杨建申;张歌;陶宇;王银钰;杨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患者,女,19岁,因呀龈肿痛多日,无发热,在家自服复方新诺明一日2次,每次2片.第二天早上患者突感恶心,呕吐,上腹疼痛,1小时后患者上下肢,胸部,腹部出现红斑,呈片状,以双上下肢为重,来我院就诊.诊断过敏性紫癜.
作者:张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目前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现将我院妇产科自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发生的28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董淑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40例鼻尖整形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对40例鼻尖肥大、圆钝、扁平者的鼻尖设计了转移脂肪结缔组织瓣,另外悬吊、切除鼻翼软骨外侧的脚头侧部分,对于鼻尖低者切除了鼻翼软骨填充在鼻尖部位.结果:在进行鼻尖整形以后,有27例效果良好者,有13例改善者,所有接受手术者都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对于手术效果有31例较为满意.结论:本手术方法适合用在皮下组织丰富、鼻尖圆钝、扁平者,而且手术效果也较好.
作者:陈凯;陈继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香菇菌多糖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香菇菌多糖15mg,2次/天,同时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5 mg,1次/天,疗程共28天;对照组40例单独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方法疗程同治疗组.治疗结束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0.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香菇菌多糖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以提高治愈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黄需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识别及预防,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68例患者发生老年性谵妄9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雍金萍;鞠翠萍;曹晓红;常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洗剂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神经痛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洗剂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通过6周的治疗后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的VAS积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组的分值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洗剂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痛具有显著效果,可以使患者脉络得通,血液循环情况得到改善,患者的疼痛,麻木症状得到减轻,值得临床治疗推广.
作者:肖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