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统藏医药专业研究生英语教材改革的思考

格央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材, 改革, 基础
摘要:在任何课程的教育中,教材都是进行教学实践基本、有效的工具,它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材既是教学大纲的关键依据,又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工具。传统藏医药专业研究生英语教材改革既要遵循传统语言学习模式,又必须加快其英语教学的国际化进程,以便培养适应新社会、新时期的复合型藏医药人才。因此,针对藏医专业学生的水平设置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性的传统藏医药文化知识的英语教育,编撰一本适合传统藏医院校研究生的教材及其改革极为重要。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参芪葶苈桑白皮汤治疗肺心病64例临床分析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由于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并发呼吸衰竭是临床较严重的症侯群。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正确规范治疗将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并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泽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颌面外伤治疗中两种整形美容技术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颌面外伤治疗中两种整形美容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08月到2013年04月我院收治120例颌面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钛修复体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空义齿修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牙齿松动度上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钛修复体修复治疗应用于治疗颌面外伤中的效果明显优于空义齿修复治疗,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晓雪;寇强勇;饶一鸣;张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中隔及粘膜复合组织在重度眼睑全层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中隔及粘膜复合组织在重度眼睑全层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可行性。方法:自2001年至2010年,对12例眼睑因肿瘤或外伤造成的眼睑全层缺损的创面,应用鼻中隔及其粘膜作为支撑物及衬里,外加局部皮瓣覆盖修复,术中根据眼睑缺损的大小,大约1.5cm*1.0cm 小0.8cm*0.8cm ,切取相应的大小的鼻中隔及其粘膜作为支撑物及衬里,周边固定于缺损处,并行睑缘粘连,再用局部皮瓣覆盖,术后6-8周打开眼裂。结果:12例患者随访3-36个月,眼睑没有外翻、退缩或凹陷,上下眼睑能够轻松、完全闭合,修复的组织与周围组织能够达到良好的匹配,形态及美学上都能达到满意的程度。结论:应用鼻中隔及其粘膜在眼睑的重度全层缺损修复重建中可以使眼睑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稳定的美学效果。

    作者:陈文斌;冯军;朱晓云;刘志安;张学文;叶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科学地观察常规切片,提高病理诊断水平

    常规 HE切片的组织学改变是病理诊断的基本的依据。所谓“HE切片上分高低”,就是说常规切片诊断水平是反映一位病理医师的基本功和临床病理的知识水平。正确的诊断产生于认真仔细地观察切片之末。能否观察到切片中真实全面的病理改变是决定诊断的关键。要想取得真实的病理改变认识,要有一套科学的观察切片的方法。现将作者多年粗浅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祖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青壮年为多见,突然起病,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烦燥不安、短暂意识障碍等,部分患者呈癫痫发作多伴有昏迷。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法,对减少或减缓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PICC堵管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进展

    PICC是从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通常经肘部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穿刺,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一种置管技术,它因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只需外周穿刺,风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并可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所造成的血管损伤,留置时间长,因而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新生儿加强监护病房患者及反复采血、输注血液制品者等[1]。尽管 PICC 有许多优点,但其并发症也频繁发生,如导管堵塞、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导管异位、导管断裂等,其中导管堵塞是导管留置过程中除感染之外常见的并发症[2],发生率高达21.3%[3]。导管堵塞中有57%为血栓栓塞,27%为非血栓因素,16%为机械因素[4],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现将堵管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君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1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住院过程中护理风险管理,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应用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患者满意度相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病房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病情缓解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孟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膝关节镜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关节镜手术是一种集诊断、治疗为一体的新的微创手术方法。在半月板切除、膝关节粘连松解、膝关节滑膜切除、膝关节腔内游离体取出等手术中运用有优势,我近期巡回21例此类手术,近期疗效满意,手术室护士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应熟练掌握该仪器的使用,做好术中的配合,观查好病人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邹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V SD 技术在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 VSD技术对17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治疗,并实施临床护理。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16例创面植皮后愈合,1例瘢痕愈合。结论:运用VSD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过程中,通过细致入微的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植皮的成功率,明显缩短治疗时间,预防伤口的感染。

    作者:李婉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妈富隆治疗青年子宫出血3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青年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和观察。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6例青年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A组和B组,A组的患者给予妈富隆联合妥塞敏的治疗方案,B组的患者给予妈富隆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 组的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8.2%,B组的总有效率为87%,A 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B组(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现象不太明显,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妈富隆与妥塞敏联合应用治疗青年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比单独使用妈富隆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头孢唑肟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头孢唑肟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观察期间有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100例,按照年龄和性别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给与头孢唑肟0.5g/次,2次/d;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头孢三嗪、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钠治疗剂量0.1g/(kg · d),1~2次/d ,观察疗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48例,好转2例,治愈率为96%;对照组治愈41例,好转9例,治愈率为82%,两组比较,治愈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治愈时间(5.82±0.89)d,对照组治愈时间(6.79±0.87),使用头孢唑肟进行治疗的观察组痊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所用时间少,两组的治愈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唑肟方法临床疗效更好,更适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

    作者:何书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完善急诊科转运交接记录中的成效分析

    品管圈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品管圈在医疗机构中推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1]。院内转运是急诊科危重患者救治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由于转运过程中风险较大,患者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急诊护士在转运前对患者进行准确仔细的病情评估记录,不仅可以减少患者转运风险,也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完整填写转运交接记录是急诊科危重病人转运流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改进急诊科转运环节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我科于2013年4月成立“接力圈”品管圈,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胡友珍;吴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肾盂肾炎的中西医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60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6.7%,优于对照组96.7%,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效果满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ICU专人静脉管道维护的效果观察及分析

    目的:探讨在综合IC U 实行专人静脉管道维护的效果,为患者导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将在 IC U 治疗需要输液的54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0例,实行专人静脉管道维护;对照组267例,实行多人静脉管道维护。比较两组静脉管道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变化。结果:观察组静脉管道留置时间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 U 实行专人静脉管道维护有利于延长静脉管道留置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杜娟;陈斌;康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的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解除髋关节疾患病人的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其创伤大,操作复杂,价格昂贵,患者年龄大小不等。如何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是我们护理关注的问题。我院从2004年至今,对70例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同时加强功能锻炼等措施,主要采取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控制并发症、调整机体功能,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术后护理,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术后无并发症,恢复良好,现将围手术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傅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谢春光教授应用归脾汤经验

    谢春光教授应用归脾汤经验独到,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晓玲;谢春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关系探讨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病因尚不明确,缺乏根治手段。研究发现,应激可致 H PA轴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理论与中医药整体调节观点相结合,以整体平衡调节的方法,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吴小芬;罗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A型)肉毒素治疗露龈笑的新进展

    目的:讨论颧骨内侧缘提上口角肌矫正露齦笑,露龈笑的类型个性化选择注射部位和剂量。方法:垂直注射 A 型肉毒素150UBotox用4ML生理盐水稀释,点位注射每点2U。结果: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者无痛苦。结论:维持时间短约6个月需反复注射。

    作者:魏思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是实证为基础的护理,对中医护理临床实践中一些宝贵经验进行科学的整理、系统的应用,以提高临床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提高中医护理的学术水平和临床护理质量,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奎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牙周炎治疗中甲硝唑缓释药膜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对两组用药前后的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等进行对比,研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数均有下降,但是治疗组的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下降要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9.2%,治疗组有效率为88.9%,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牙周炎的过程中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效果要优于口服药物治疗,且药物维持时间长,治疗副反应较少,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陈军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