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芬;罗晓红
目的:探讨头孢唑肟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观察期间有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100例,按照年龄和性别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给与头孢唑肟0.5g/次,2次/d;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头孢三嗪、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钠治疗剂量0.1g/(kg · d),1~2次/d ,观察疗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48例,好转2例,治愈率为96%;对照组治愈41例,好转9例,治愈率为82%,两组比较,治愈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治愈时间(5.82±0.89)d,对照组治愈时间(6.79±0.87),使用头孢唑肟进行治疗的观察组痊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所用时间少,两组的治愈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唑肟方法临床疗效更好,更适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
作者:何书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期社会上有一种说法: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包括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及新农合,普遍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总额预付的费用控制方法,致使医院因负担不起超过总控标准的资金,而不得己推诿参保病人,使患者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导致新的看病难现象,损害了群众利益。这种说法的来源一般都是直接或间接出自医保定点医院。
作者:黄宪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21世界人口老年化,有些高龄的老年人牙齿松动或脱落,咀嚼能力差;有些由于躯体疾病,吞咽困难,正常的饮食对他们来说存在安全隐患,稍不注意就易发生噎食,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作者:赵翠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持续的多巴胺能刺激(即通过作用时间长的多巴胺能药物)对运动并发症的疗效,寻求简单实用且有效的治疗左旋多巴相关运动并发症的方法。延长病人的运动时间;减少运动波动;减少关期;治疗异动症。方法:选择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帕金森病相关运动并发症病人,联合给予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和恩他卡朋口服,每4小时给药一次,服药前及服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 UP-DRS subscale IV 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UPDRS subscale IV 量表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用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和恩他卡朋,每4小时给药,治疗帕金森病相关运动并发症安全有效,方法简便易行,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作者:李志玲;陈会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脑外科手术切口无菌保护膜我院已使用了四年,广泛应用于各类外科手术,如肠梗阻手术进行肠腔减压时收集肠腔渗出液、开颅手术时收集切口出血和大量的冲洗液等。近两年更广泛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皮肾镜碎石术、直肠癌 M iles术以及其他会阴部手术,此类手术需要大量冲洗液冲洗手术术野,这些冲洗液顺着切口及无菌单下流,对手术人员、无菌区域及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手术患者切口出血量、渗出液及冲洗液量无法统计。
作者:王志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1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1周开始用吡柔比星进行膀胱内定期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30~60min。每周1次,连续8次,以后每月次,连续10次。并随访。结果:116例患者均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9例患者出现轻微膀胱刺激症状。复发19例,复发率16.37%。结论: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在灌药时加强对患者灌注前、灌注中及灌注后护理,可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患者灌药的依从性。
作者:李青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加强门诊注射室相似药物的管理,杜绝用药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对门诊注射室2013年上半年相似药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强化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并采取悬挂相似药物对比图片,加强科内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等,加强了门诊注射室相似药物的管理。结果:与2013年上半年相比,给药错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增强。结论:不断完善注射室相似药物的管理措施,强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相似药物的辨识能力,引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可以避免因药物近似而发生护理缺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郑丹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通过有效系统护理,促使其对疾病正确认知并尽快接受角色转变,主动配合治疗,避免和减轻各种并发症,促进生理功能恢复。方法:收集我院2年中收治的13例外伤致脊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随访分析总结。结果:全部病例经过住院期间精心护理和出院前健康指导,至今都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外伤性脊髓损伤病人是较易发生心理生理并发症的高危人群,护理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系统护理,实现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乔天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重度软组织撕脱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2例四肢重度软组织撕脱伤创面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随访观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5.7%高于对照组61.9%,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四肢重度软组织撕脱伤创面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贞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0例,平均70.5岁(65~82岁),男性6例,女性24例。根据N eer分型二部分骨折5例,三部分骨折20例,四部分骨折5例。手术均采用 PHILOS内固定治疗,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保留附着于骨折碎片及大小结节上的软组织,5例四部分均予人工颗粒骨充填。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4.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无切口感染。按 N 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优15例,良7例,满意6例,优良率73.3%(22/30)。结论 PHILOS可起到牢固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特别是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吕巍;储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及观察其效果。方法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都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在测量基线指标后开始实施干预措施采用舒适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科护理。结果:两组干预前 FEV1%、FVC%、FEV1/FVC、PEF、6分钟步行试验等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经过护理后,FEV1/FVC无明显变化,不过治疗组的 FEV1%、FVC%、PEF和6分钟步行试验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感染率为60.0%,治疗组并发感染率为16.0%(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改善Ⅱ型呼吸衰竭的肺功能状态提高6分钟步行距前同时可减少并发症与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志霞;褚翠;严霞(通讯作者);卢菊萍;黄红梅;雍金萍;叶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谢春光教授应用归脾汤经验独到,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晓玲;谢春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分析,对本院诊治的20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分析。选择同期无产后出血2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5.6%,发生在2h内86%;产后出血原因:子宫收缩无力130例,占68%,胎盘因素35例,占17.5%,软产道裂伤20例,占10.0%,其他15例,占7.5%。结论: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原因有关;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同时提倡早接触早吸吮等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李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五人民医院院骨科于2011年10月在创伤科的基础上正式组建,根据医院的发展建设规划,为该院重点学科之一。2年多来,骨科在人才队伍、专科设备、技术能力、服务管理等方面日趋成熟,科室运行状况良好。为进一步加快我院市级特色专科--骨科的建设,提高特色专科的诊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而实现全院“二甲”创建工作的目标,特制定2012年-2015年发展规划。
作者:郭远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血液非正常报废原因(脂肪、凝块、不足量、破损、溶血、絮状物)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因素,降低血液非正常报废率。方法:利用一年来血液非正常报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避免脂肪血一定要加强采前咨询,尤其是饮食、用药、休息等方面;对于避免凝块、不足量、破损、溶血和絮状物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血。结论:通过对血液非正常报废原因汇总分析,加强责任心,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避免血液资源浪费。
作者:刘玥;冯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就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0例妇科盆腔手术病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与发生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借助于护理干预,100例妇科盆腔手术病患在手术以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为6例,其发病率是6%,且这些病患都通过早期发现与处理后,终康复出院,病患对于这种护理干预方式的满意度为93.5%。结论:在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中,进行预防性的护理方式,能够使妇科盆腔手术以后病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得到降低,且护理成效显著,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与应用价值。
作者:江飞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择异位妊娠经腹腔镜下手术者80例为“腹腔镜组”与同期经开腹手术者70例作为“开腹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顺利完成,结果理想,治愈率100%,平均住院天数为4d ,患者恢复好。结论:腹腔镜不仅可用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疗,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且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可靠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是治疗异位妊娠首选的手术方式。
作者:彭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访视护理对提高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收的180例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的时候建立医患联系卡,并进行电话访视;实验组患者出院的时候建立回访的档案,并由相关的责任护士进行家庭访视护理。所有肿瘤患者均依据其生活质量评估表对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行肿瘤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进行术后生活质量访视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的肿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植;李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在糖化血红蛋白定量中的应用价值,丰富临床检测经验。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50例,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A1c水平,依据血红蛋白A1c水平将其分成低值组、中值组以及高值组,同时通过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以及酶法对不同组别的血红蛋白 A1c待检样本进行检测,观察不同检测方法在糖化血红蛋白定量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应用酶法和 HPLC 对患者的高脂蛋白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检测结果显示应用酶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略高于应用 HPLC的检测结果,但是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检测结果显示酶法检测的高脂蛋白值无异常,而应用 HPLC法检测的高脂蛋白值偏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酶法与 HPLC 在糖化血红蛋白的定量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是相比之下酶法检测的操作更为简便、快捷,且较为经济,因此酶法可作为糖化血红蛋白定量的主要检测方法。
作者:刘冬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为了保证儿科门诊就诊安全,因此罗列常见意外损伤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以提高儿童在门诊就诊安全性。1常见意外损伤因素1.1非医疗性损伤1.1.1患儿因素:患儿在一起追跑、推搡,易发生与桌椅门墙碰撞。患儿未及时清理的排泄物、呕吐物造成地面湿滑,走路不小心容易跌倒受伤。
作者:葛蕾;杨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