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泛影葡胺行上消化道数字造影的碘皮试探讨

杜晓云

关键词:泛影葡胺, 上消化道数字造影, 碘皮试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泛影葡胺进行胃肠道造影检查是否需皮试,使医疗护理行为符合规范,减少医疗费用,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了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4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主要包括进行综合治疗和重症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34例患儿经有效治疗及护理,均痊愈。结论:认为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谈梅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神经外科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的原因,总结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病人86例,其中发生意外拔管23例,通过对意外拔管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中心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的原因有导管堵塞、感染、局部肿胀、意外拔管、导管破裂、静脉血栓等。结论对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严防感染、预防导管堵塞等,可以避免意外拔管。

    作者:范莉;严为东;孙贵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会阴深部神经阻滞麻醉500例效果观察

    我科与2014年7月份开展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至今已5个月的时间,已对500名产妇自然分娩实行会阴深部神经阻滞麻醉术,此项技术大大减轻了产妇的疼痛,减少了会阴撕裂的机会,降低了会阴侧切率、阴道助产术及剖宫产率,为广大孕产妇带来了福音。

    作者:扈学艳;韩慈;赵金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扶正祛风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侯氏黑散加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探讨中医扶正祛风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本实验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内服侯氏黑散加减配方颗粒,对照组采用弥可保015mg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4周。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和体征、临床疗效、TC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有效率为87.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0105);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患者TC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105)。结论:扶正祛风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和体征、临床疗效、TC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芶勇;林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临床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

    目的:针对影响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因素及防控措施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2年8月期间的450例初产妇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合产妇产后出血状况分为甲组与乙组,采用统计与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初产妇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地防控预措施。结果:初产妇产后出血中,母婴在24小时之内接触吸吮是重要保护因素,新生儿性别、流产较多次及超过15分钟的第三产程是相对比较危险的因素。结论:很多方面因素都会对初产妇产后出血产生影响,因此应对育龄女性加强健康宣教,对产程不良干预进可能减少,缩短母婴接触吸吮间隔时间,使初产妇产后出血发病率明显降低,对于初产妇预后改善具有重作用。

    作者:杨云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产儿血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监测早产儿出生后的血糖情况,及时发现血糖紊乱并给予干预治疗。方法:采用微量法对132例早产儿进行血糖监测。结果:早产儿糖代谢紊乱的发生率为28.7%,一般早产儿以低血糖为主,发生率为15.5%,高危早产儿以高血糖多见,发生率20.2%。出生胎龄越小越易发生血糖紊乱(P<0.05),出生体重越小越易发生血糖紊乱(P<0.05)。结论:早产儿极易发生血糖紊乱,及早监测早产儿的血糖情况,对减少血糖紊乱的发生及影响有显著效果。

    作者:殷爱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中患者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大约为20%~40%,可造成透析血流不足,以致超滤困难,透析不充分,肾脏血流量减少,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下降,急性肾衰时可加重肾缺血性损伤,延缓肾衰恢复时间,还可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因此,医护人员必须给与重视,加强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敷贴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透明防水敷贴和棉质敷贴对预防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感染的效果。方法160例胃癌患者及消化道穿孔患者根据置管日期的单双数随机分为T组(透明防水敷贴组)和M组(棉质敷贴组),置管日期为单数进入T组、双数进入M组(T组和M组各80人)。在相应时间采集患者穿刺口周围3cm范围内皮肤表面物质做细菌培养,并观察使用不同敷贴的患者菌落的生长情况。结果 T组和M组均无患者发生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在相同的时间段内使用透明敷贴组患者菌落生长比使用棉质敷贴组患者菌落生长更旺盛。结论在患者无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的情况下棉质敷贴效果优于透明防水敷贴。

    作者:邓小变;何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小儿腹泻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小儿腹泻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发病年龄以6个月~2岁婴幼儿多见,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障碍,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根据病因分为内在因素、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三类。因此,针对小儿腹泻的病因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方静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尿激酶溶栓对于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疗效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40例,根据患者发生心肌梗塞的时间是否大于12小时来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20例(≤12小时)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12小时)不采取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栓塞再通率、出血率、心律失常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可得,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栓塞再通率与再梗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溶栓开始时间明显比观察组长,且并发症发生较观察组更多。结论: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具有安全性与有效性,但其临床疗效也同样受患者年龄与梗塞部位的影响。

    作者:曲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孕妇分娩方式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本文主要分析影响孕妇选择生育方式的各类影响因素,从而针对各类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后得出提高孕妇对分娩的信心、提高有针对性的分娩宣教活动、提供安全经济舒适的新兴助产手段有利于促进产妇正确选择分娩方式,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王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关于医学院校学费上涨的思考

    2014年秋,江苏省公办高校学费政策尘埃落定。经省政府批准,物价局对外公布公办高校学费调整标准,8大专业中,涨幅大的是医学专业,本科学费从4600元上调到6800元,一年涨了2200元。本文介绍了医学院校学费涨幅高的原因,对新生的影响,以及医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学费上涨这一问题。

    作者:任衍乔;杨静;徐佳佳;靳尚;葛剑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颌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上颌前牙的美容修复治疗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上颌前牙美容修复患者28例,所有病例均为上颌前牙缺失类型,在种植美容修复中采用牙龈诱导技术,治疗后开展美容修复的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评估其修复效果。结果:28例患者种植美容修复后的VAS主观满意平均评值(91.2±0.7)分,修复完成时与修复完成3个月时的龈乳头指数均显著好于修复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前牙美容修复对患者的口腔功能与美观程度均有重要价值,针对上颌前牙缺失患者采用牙龈诱导技术开展美容修复可充分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作者:潘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老年人髋关节手术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老年人髋关节手术的临床疗效,以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用腰丛复合浅全身麻醉,比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5min、15min心律(HR)、平均动脉压(MA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麻醉过程中并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病例。结论:两种麻醉方案均可以取得理想麻醉效果,腰丛复合浅全身麻醉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麻醉方案。

    作者:包煜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观察组)和普通路径组(对照组)。临床路径组进行严格的临床路径模式,普通路径组则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急救效果,并且注意观察在护理过程中的细节处理和注意事项。结果:临床路径组的院前急救效果远远高于常规路径组,尤其是患者的满意度调查中,二者的满意度分别是96%和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试验组紧张焦虑评分为40.1±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给予在临床路径下的专业护理路径治疗能够更加有效,可以更明显的缓解患者压力和紧张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韩扣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低温联合可调钠及超滤曲线对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低温联合可调钠及超滤曲线透析模式对透析中低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2013年,将42例低血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透析及联合模式透析(低温联合可调钠及超滤曲线),每组患者连续治疗15次,观察每次透析前、透析中每小时、下机15分钟后的血压变化。结果:采用常规透析模式的患者透析中血压下降明显(P<0.05),而采用联合透析模式的患者透析中血压变化较小(P>0.05)。结论:采用低温联合可调钠及超滤曲线技术可预防透析中低血压,保证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朱礼阳;杨培常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心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

    目的:观察心血管内科用药特点,总结常见问题,为合理用药提供建议。方法:回顾分析我科931例患者临床用药情况。结果不合理用药83例次,适应症不足、用法失当、用量失误、品种失当、配伍禁忌出现例次分别为14、9、35、9、16;男性患者用药不合理比率高于女性;其中以30~65岁患者为主(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临床用药需进一步加强监督与管理,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研究皮瓣治疗软组织缺损的Pilon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皮瓣治疗软组织缺损的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Pilon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于对照组仅行外固定支架术,对研究组在行外固定支架术的基础上使用皮瓣对患者的创面进行修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研究组没有出现骨髓炎、分泌物渗出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存在软组织缺损的Pilon骨折患者在接受外固定支架之后选用适宜的转移皮瓣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石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实施了手术,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检测血清钙、磷、PTH 。结果:术后血清钙、磷及 PTH 水平均下降,骨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缓解。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能有效改善尿毒症病人由于高PTH所致的各类症状,认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毛娇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抗凝、溶栓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溶栓、抗凝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我院内科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24)。观察组在12小时内给予尿激酶100-150万U静脉滴注溶栓,30min内滴完;之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IU、bid抗凝,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冠脉再通率为85.7%,病死率3.5%,再出血率7.1%;对照组治疗冠脉再通率33.3%,病死率25%,再出血率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抗凝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但再出血并发症相应增多。

    作者:李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