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后恢复的疗效观察

卢玲娟

关键词:产后, 康复按摩,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后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4月期间待产需分娩产妇120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60例,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康复按摩(观察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产后恶露、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恶露24—48h平均94±13ml明显低于对照组112±19ml,产后14d恶露干净86.7%明显高于对照组41.7%,排便1次/1—2d95%明显高于对照组4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临床效果较好,有效促进产妇的康复,提高产褥期产妇生活质量,适合临床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联合结膜瓣转移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联合结膜瓣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72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结果:术前及术后,2组患者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8周,观察组患者的杯状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6个月的观察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5.56%(2/36),对照组为16.67%(6/3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联合结膜瓣转移均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但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更能有效促进角膜缘干细胞功能的修复,以利于降低复发率。

    作者:高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干预方法对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形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硫酸镁湿热敷、地塞米松软膏、安普贴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形成效果。方法:取符合标准的15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硫酸镁湿敷组(A组)地塞米松软膏组(B组)安普贴组(C组)。结果:A、B、C三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12%、8.51%、11.54%。严重程度的平均秩次为72.82、79.86、89.13。[结论]3种方法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硫酸镁湿敷组发生率低。机械性静脉炎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别为硫酸镁湿敷组、地塞米松软膏组、安普贴组。硫酸镁湿热敷是经济有效的选择。

    作者:段红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环境下电纺纳米纤维三维支架材料对干细胞命运的影响效果研究

    近年来,干细胞用于临床治疗取得不错反响,有关干细胞命运研究的课题报道也越来越多。本文围绕不同环境下电纺纳米纤维三维支架材料对干细胞命运的影响效果展开研究,探讨适合干细胞生长、调控的环境条件,为临床治疗可靠依据。

    作者:孙博;杨龙;张俊标;李靖;杨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加强医院财务人员管理

    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服务”这一作用显得愈来愈关键,医院的财务人员行为的管理也显得格外重要。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以及工作质量的好坏,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各个方面的素质得以完备,才能够适应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要求,从而促进医院的管理进步。当前,医院财务人员行为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主要就医院财务人员的行为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找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对此领域的学术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殷泓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比较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丙硫氧嘧啶与甲硫咪唑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9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结果治疗组导致肝损伤发生率(6.25%)低于参照组(20.83%),肝功能损伤出现时间(18.3±7.5)d比参照组(38.7±8.1)d快,肝功能损伤指标中ALT升高发生率(4.17%)低于参照组(22.92%),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流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的影响比丙硫氧嘧啶的影响小。

    作者:孟凡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胃癌根治术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对改善术后并发症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能够降低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死亡率,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董丽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外伤性颅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外伤性颅脑出血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0例颅脑出血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性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去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观察组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511,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多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对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67,P<0.05)。结论:在颅脑出血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海军;任光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改变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电图改变与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本院救治的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单导联或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对患者予以心电图检查,并记录、分析、诊断报告。结果:20例患者中6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11例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塞,3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其中3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7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切忌用力、搬动,需卧床休息,同时心电图具有方便、快捷、无创伤等应用优点,注意心电图改变与一些急腹症的鉴别,为急性心肌梗塞确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使患者及时得到对症治疗。

    作者:吴健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为了改变人体解剖学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人体解剖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建设。本文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到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及其作用,并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实验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环节设置,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赵岩;傅文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近些年来,抑郁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治疗抑郁症患者主要是使用抗抑郁药,为了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院方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干预,通过个性化心理干预、药物干预等手段。

    作者:韩风霞;闫东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8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方式及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01月至2014年06月收治的8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手术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全面手术护理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印玉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人性化普外科护理模式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普外科护理模式也随着不断地得到更新,人性化护理模式已经成为医院医疗服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目前来看,影响医院人性化普外科护理工作的因素是有很多的,我们要根据医院的现有的医疗环境,从而针对不理的因素展开分析,以确保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有效的提升。

    作者:许来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误诊分析

    出血是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常见表现,出血部位常表现为脑实质内、蛛网膜下腔及硬膜下出血。由于脑AVM出血为急性发病,易与其他的出血性疾病相混淆,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本文结合近十年收治的226例病人中误诊的21例对其原因分类作一分析。

    作者:马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并胎盘早剥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的治疗方法以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择3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并未合并胎盘早剥患者为对照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100%)、产后出血(20%)、早产(23.3%)、新生儿窒息(46.7%)、新生儿死亡(23.3%)、胎儿宫内窘迫(33.3%)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3.3%、6.7%、10%、20%、6.7%、16.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加强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可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发胎盘早剥,在临床确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何香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药物人流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的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在药物人流时对其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接受过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80例早孕病例分为两组,其中成功进行药物流产的54例病患作为对照组,药物人工流产失败或者流产不完全的46例病患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停经时间、孕囊直径的大小、胚芽、孕次、以往分娩及流产情况、剖宫史、子宫的位置和一些其他妇科疾病等情况进行统计,从中找出对药物人流的疗效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结果:经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发现,两组病患的基本情况如身高、体重、年龄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受孕相关的一些情况如停经时间、孕囊的大小、胚芽、子宫的位置和一些其他妇科疾病等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的药物流产的疗效受到孕期的诸多因素影响,为了降低药物流产失败的几率和减少药物流产对患者造成的一些伤害,一定要在选择药物人流前做好相关的身体检查,选择适合身体状况的流产方法。

    作者:唐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治疗玫瑰糠疹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皮下注射氧气方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皮下注射氧气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研究观察。方法:选择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皮肤科的93例玫瑰糠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3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皮下注射氧气,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皮下注射氧气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34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7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59.0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皮下注射氧气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立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开展与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通过网络获得的很多有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人们对就医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此,人们对医院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看病、治病。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这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量。特别是手术室这一特殊环境,患者离开了熟悉的亲人,好友。面对的是戴上口罩帽子都一样的陌生面孔,如何在护理上帮助患者,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和健康的心理,成为了手术室工作者目前面对的一大考验。为了加强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改善专科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医疗护理的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规范化的、舒适的、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吸收医院以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取得的经验,拓展服务内涵及范围,努力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现将手术室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措施分述如下。

    作者:任雅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显得极为重要,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愈率,同时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叶正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开展的临床意义及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开展的临床意义及效果探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共完成的手术患者约2200例,对所有患者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并从中抽查患者对于优质护理模式的评价。利用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调查的模式,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满意度、缺陷发生率进行评判。结果:经优质护理模式开展之后,开展后的满意度显然高于开展前,在开展之后对临床护士满意度升至(99.64±5.98)分,总的缺陷发生率(4.8%)显然比开展前的(11.23%)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的开展在临床上是有意义和效果的,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根因分析法在肿瘤儿科PICC体外部分断裂危险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肿瘤儿科PICC体外部分断裂危险因素。方法:追溯性的分析本科2014年2-6月发生PICC体外部分断裂患儿的资料,使用根因分析法确定根本原因,探讨导管断裂的危险因素,并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本科2014年7-11月,PICC体外部分断裂发生率大幅度降低,根因分析法作为科学的管理工具应用于发生PICC体外部分断裂危险因素的分析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