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手术室职业防护

易欢欢

关键词:手术室,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摘要:通过探讨手术室职业防护的方法及防护措施,防止有害因素的传染及损伤,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我院手术室近几年通过不断地理论学习、交流及总结,针对职业暴露主要危害要素进行分析,整理出以下一些职业防护的经验。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效果与及因素探究

    目的:观察和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临床效果及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32例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24/32),治疗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HBe Ag转阴率及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ALT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显著,预防乙肝病毒复制,安全有效,应用价值推广应用。

    作者:闻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联合六味地黄软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六味地黄软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更年期神经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和单药组,每组各20例。单药组:单纯口服六味地黄软胶囊治疗,联合组:心理干预联合六味地黄软胶囊治疗。疗程为6周。治疗前后疗前后用HAMD、HAMA的减分率统计疗效。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75.0%,单药组有效率为4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HAMD及HAMA减分较单药组更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六味地黄软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神经症疗效确切,安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卫美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4年2月,微创经皮胫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57例,术前闭合性骨折手法复位,开放性骨折清创、抗感染治疗,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8周后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手术疗效。结果:随访时间8-20个月。骨性愈合时间平均12.58±2.31周,完全负重时间10.57±5.92周,平均11.7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定:优5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4.74%,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二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按住院序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复方丹参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比之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继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严重损伤子宫9例分析

    在产科工作中,剖宫产术是临床上处理难产常用的方法之一,为挽救母子生命的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由剖宫产所致的严重子宫损伤亦不断增加,引起大出血乃至休克,还容易引起临近脏器的损伤。现将我院6年来出现的剖宫产严重损伤子宫9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永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肝硬化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分析

    总结肝硬化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从出血期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关键环节,运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肝硬化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晓玲;赵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护理

    经皮气管切开术(简称PDT以下均用此简称)越来越成为长期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人-机连接的途径。PDT因其易操作,创伤小,能够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的通气和供氧,所以在呼吸科及危重症患者的应用十分广泛。随着临床护理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现将我科对PDT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蒋连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思维导图在医学职业教育当中的应用现状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创始人东尼?博赞(Tony Buzan),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图形工具,简单、有效,也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之间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起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作者:秦志华;督导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44例分析

    目的: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问题的探究。方法:对我院2013年1~2014年8月期间所收治44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做回顾分析。结果:共有44例切口感染患者当中,有18例感染患者为Ⅰ类切口感染患者,占到感染患者总数的40.9%;有24例感染患者为II类切口感染患者,占到感染患者总数的54.5%,剩余2例为Ⅲ类切口感染患者。结论:发生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有着比较复杂的原因,积极预防应是实际治疗期间的主要措施,然而必须与患者的病情相结合,有针对性的措施。

    作者:张志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研究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心肌梗死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系统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现讨论如下。

    作者:林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超声波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波技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7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波检测,所有病例根据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12例与非冠心病组58例。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增厚发生率为75.9%,冠心病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组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结论:超声波颈动脉硬化斑块检测技术是一种显著有效的冠心病检测方法。

    作者:金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海市黄浦区202名贫困老人免费安装全口义齿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区内202名贫困老年人对免费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全口义齿满意度问卷对202例无牙领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分析。结果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外观、语言、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舒适性。外观满意度较其他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各项满意度均较下颌高,仅固位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费全口义齿可有效提高贫困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胡闻奇;王益骏;陈如聿;瞿虹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气胸的临床治疗及观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气胸的临床治疗及观察。方法:本研究从2014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支气管哮喘合并气胸患者中选取3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针对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则实施气管插管的通气治疗。结果:在初诊中,34例患者中共有11例出现误诊,误诊率为32.34%。34例患者在经过常规临床治疗以及胸腔排气治疗之后,共计32例患者被治愈,治愈率为94.12%。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为疗程长且预后差,相对于特发性气胸,而支气管哮喘合并气胸患者在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时更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应该借助于胸部 X 线片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气胸。

    作者:张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指屈肌腱损伤康复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指屈肌腱损伤康复的作用。方法:将96例指屈肌腱损伤病人分为对照组与早期康复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外科传统方法护理,而早期康复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三个月后的护理效果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结果:早期康复组的优良率为93.7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92.47±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和86.93±8.8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手指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唐雯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癌大野照射加同中心斜野照射放疗体会

    1999年10月-2003年10月,对42例肺癌放疗患者,先实施大野照射,缩野加量照射后,改用同中心多野交叉照射治疗,显示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彩萍;郭晋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58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心绞痛58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甲组和乙组。给予甲组29例优质护理,给予乙组29例常规护理。观察、比较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乙组相比,甲组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较高,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绞痛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效果较好,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施护

    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病临床常见、难治性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我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104例住院患者,现将辨证施护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尤文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精神护理对强迫症患者治疗的影响

    强迫症的主要症状是具有强烈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而强迫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由强迫观念导致的,患者大脑中难以消除的强迫观念导致患者精神上的持久性的焦虑恐惧,为了缓解这种精神的恐惧和焦虑,患者会采取相应的强迫行为,这是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在发挥作用,当前,强迫症治疗大多采用药物的手段进行,然而,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而随着医学领域对强迫症治疗研究力度的不断加大,发现精神护理在强迫症治疗中的中的效果十分明显。因此,本文将就强迫症治疗中精神护理的重要性及其护理方法进行详细综述分析并对未来强迫症治疗的新方法作个展望。

    作者:郑玉红;冯亚芬;李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乳腺癌实时超声造影增强方式与诺丁汉预后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造影增强方式与诺丁汉预后指数(Not ingham prognostic index,NP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92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例,将病灶超声造影增强方式分为4型,分别为Ⅰ型:周边条状增强型;Ⅱ型:周围片状不均匀增强型;Ⅲ型:整体均匀型;Ⅳ型:整体不均匀型。按照NPI的评分分为<3.4、3.4~5.4、>5.4的3组,结果随着NPI指数增加,Ⅳ型出现的比率呈正相关,Ⅲ型出现的比率呈负相关,Ⅱ型及Ⅲ型出现比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超声造影增强方式Ⅲ型、Ⅳ型与NPI评分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提示作用。

    作者:周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进展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进展。方法:术前做好沟通、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气道、营养、伤口护理。结果:喉癌手术患者均达到治疗效果,痊愈出院,满意度100%。结论:做好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及病人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商春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