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四娣
目的:调查区内202名贫困老年人对免费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全口义齿满意度问卷对202例无牙领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分析。结果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外观、语言、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舒适性。外观满意度较其他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各项满意度均较下颌高,仅固位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费全口义齿可有效提高贫困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胡闻奇;王益骏;陈如聿;瞿虹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健康教育在妇产科的临床护理中非常重要,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让患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之外,还能够让患者消除一定的心理压力,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恢复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健康教育还能够充分的体现人性化护理理念,使患者能够认识疾病、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经验,对在产科护理中如何运用健康教育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作者:张晓黎;刘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凝血酶和云南白药治疗。结果:合计调查儿童241例,牙科恐惧症患病率为35.68%,DAS平均分值为(11.96±2.78)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恐惧症患病的因素有独生子女(OR=0.787)、有牙科经历(OR=1.421)、躺在牙椅上(OR=2.779)、听到牙钻声(OR=2.579)、父母的态度(OR=2.143)。结论:牙科恐惧症患病率较高,独生子、有牙科经历、躺在牙椅上、听到牙钻声、父母的态度均是影响恐惧症的因素。
作者:蔡敏;何业辉;张彩华;陈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手术治疗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本组中有28例胃平滑肌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肿瘤种类等情况进行分析,且予以手术治疗。结果对21例为平滑肌瘤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有18例顺利完成手术,存活至今;有3例在三年内再次复发,对其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其累计存活时间大约是3.3年、3.4年3.2年。7例平滑肌肉瘤患者中,有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且生存到随访结束;术后三年之内,有1例患者死亡,其术后累计存活时间是2.1年。结论临床上可采取胃镜活检亦或者是术中冰冻切片手段,对肿瘤加以确诊,一经确诊后应积极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予以治疗,以提升患者的预后。
作者:何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院废物是指医院所有需要丢弃、不能再利用的废物,包括生物性的和非生物性的,也包括生活垃圾。医疗废物是指在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护理等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再障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包括免疫抑制、肝脏保护、控制出血及纠正贫血等,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对应的临床护理。结果基本治愈46例(51.69%),病情缓解39例(43.82%),治疗无效4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1%。结论临床护理可改善再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可推广使用。
作者:张巧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抢救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11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护理过程中结合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以及康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分诊评估以及急诊和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治疗后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心肌梗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中运用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患者的抢救效果,降低抢救所需时间,同时提高抢救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婷婷;郝海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2010年在我院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我科于2012年3月被评审为优质护理服务病区。优质护理要求在护理服务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保证护理水平的提高。腹膜透析置管术是有创手术,做好护理工作能有效降低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挽救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红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护理投诉的主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8月发生的107例门诊病人投入原因进行回归性分析,从而总结其产生投诉的原因所在。结果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投诉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护患沟通不当、服务态度不好、护士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护士静脉抽血技术欠熟练等,其分别占整体比例的47.67%、21.49%、15.89%、4.67%。主管和护师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转变服务理念,加强和患者的沟通,通过专业技能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投诉。
作者:王艳;穆聪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上报的的305份ADR报告表,按照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分类、累及器官等情况对进行统计描述。结果:305份ADR报告中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大,占34.8%,其次为代谢及内分泌系统药和中药制剂;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包括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其中211例由静脉给药所致,占69.2%;新的、严重的ADR报告共28例,涉及23种药品,中药制剂占5例。结论:完善ADR监测报告制度及其分析评价,开展重点监测品种的追踪和信息通报,形成有效信息流,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作者:李美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之一,一般是指排便间隔时间过长亦或是排便困难,且粪便干燥量少。老年人长时间便秘会引起头晕、失眠、食欲不振、焦虑等不良状况,为身体健康存下隐患。中医治疗推荐针灸疗法,针灸治疗便秘,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很多长期患有便秘的老年人,在通过针灸治疗之后,已经有了很大的效果,很大程度的解除了便秘给生活带来的困扰。
作者:匡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尿激酶溶栓对于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疗效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40例,根据患者发生心肌梗塞的时间是否大于12小时来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20例(≤12小时)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12小时)不采取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栓塞再通率、出血率、心律失常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可得,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栓塞再通率与再梗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溶栓开始时间明显比观察组长,且并发症发生较观察组更多。结论: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具有安全性与有效性,但其临床疗效也同样受患者年龄与梗塞部位的影响。
作者:曲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享受物质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疾病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尤其是肿瘤,更是成为了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成为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并在死亡率和发病率上呈现逐年递升的趋势。现阶段,我国医科院校肿瘤学教学体制和医疗水平的发展滞后,极大的影响了我国肿瘤医学的进步,所以大力培养肿瘤“高、精、专“人才成为关键,尤其是医学院校肿瘤学实习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应在遵循肿瘤疾病治疗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采用多学科协作[1]指导下的肿瘤学实习生培养模式,顺应肿瘤学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有助于培养更多的肿瘤学后备人才。促进我国肿瘤医疗水平的发展。
作者:吴志勇;陈丽;茅慧;施伟伟;王治宽;石燕;伍建宇;戴广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临床效果及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32例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24/32),治疗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HBe Ag转阴率及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ALT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显著,预防乙肝病毒复制,安全有效,应用价值推广应用。
作者:闻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血清胱抑素C在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Apgar评分标准将30例重度窒息、34例轻度窒息、30例正常新生儿分成三组,即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的浓度,分析血清胱抑素C在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意义。结果: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的新生儿24h内的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窒息组新生儿的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水平均较轻度窒息组新生儿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素氮(BUN)水平较轻度窒息组高,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能够很好的反映出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能够为临床早期肾功能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刘军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改善患者创伤骨折的肢体功能的锻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骨折患者的全面康复,减少病残率,让患者终回归家庭和社会。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基础护理的同时,早期采取康复护理,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通过对患者全面的护理减轻或减少致残程度,终回归家庭和社会。结论:早期给患者制定康复护理措施,并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对创伤骨折患者的康复极为重要。
作者:肖茜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阐述脂肪细胞移植的临床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对脂肪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和面临的困难进行总结。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CNKI 数据库中2003-01/2013-06关于脂肪细胞移植方面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为“脂肪细胞,自体移植,临床”或“adipocyte,transplant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脂肪细胞移植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排除陈旧和重复性研究文献。结果:初检得到260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5篇文章进行综述。结论:自体脂肪细胞移植其具有取材方便、来源丰富、无排斥反应、无致瘤性、无伦理约束等多种优势,初步早期的临床治疗结果表明其广泛的临床应用是很有前景的。但脂肪细胞成活率低,直接限制了临床的推广应用,因此进一步需完善和提高脂肪细胞成活率是现阶段的大挑战。
作者:罗睿;王继华;王璐;杨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死(AMI)使用常规心电图(ECG)难以诊断。尽管国外学者对此曾进行许多研究,但仍无一致的意见。近年来,我们随访观察了11例CLBBB合并AMI的演变过程并有梗塞前心电图作对照。以寻求两者并存的EGC线索。
作者:李华;相秋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关注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大龄智障人士作为残疾人群体中更为弱势的一个群体,更加需要社会的关爱与帮助,目前在我国在大龄智障人士服务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康复服务模式。在了解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研、访谈和文献等方法对A市的康复服务活动现状进行调研。发现,我国成年智障人士康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一方面专门针对成年智障人士服务的机构数量还较少,机构性质较为单一,机构所拥有的资源也相对紧缺;另一方面成年智障人士的康复工作相对滞后,康复工作者的服务能力尚处于低水平。笔者对以上问题的深入思考,后提出应从政策制定、人才培养、机构发展、社会大众支持等方面努力来促进智障人士的无障碍生活。
作者:李尚发;余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气管瘘管周围异常增生肉芽的的护理方式。方法:96例气管瘘管周围有异常增生肉芽的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及激光治疗组,药物治疗组采取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气切瘘口处湿敷,激光治疗组采用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疗程均为7天。结果:药物治疗组52例,有效42例,无效10例;激光治疗组44例,有效25例,无效19例。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湿敷法对于消除气管瘘管周围增生肉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四妹;董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