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娟
目的:探讨尿沉渣镜检法的意义。方法:随机抽查本院56例患者尿沉渣镜检,男性32例,女性24例。结果:通过尿沉渣镜检法可提高细胞和管型的检出率。结论:尿沉渣镜检法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科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经过良好的护理之后,康复效果较为显著,没有出现意外的突发病症,整体护理效果较好。讨论:临床上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塞要求较高,否则很容易出现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而导致死亡。
作者:李园;叶改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症状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4例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对患者在化疗过程出现的癌因性疲乏开展良好的护理过程,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患者的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健康状况、支持帮助以及生活感受得分都明显的低于干预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得分,这说明实施护理干预后,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有关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护理效果也比较显著,干预前后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非常好的实际效果,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明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PDCA循环法在产科急危重症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22名产妇进行随机分配两组,即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中11人,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常规组中11人,用普通方法经行护理质量管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对两组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果:实验组比常规组的护理质量管理明显要好,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使用在产科急危重症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显著,使护理工作人员变得主动,情绪变得人性化,提高了产妇对护理的评价。
作者:余先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上报的的305份ADR报告表,按照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分类、累及器官等情况对进行统计描述。结果:305份ADR报告中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大,占34.8%,其次为代谢及内分泌系统药和中药制剂;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包括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其中211例由静脉给药所致,占69.2%;新的、严重的ADR报告共28例,涉及23种药品,中药制剂占5例。结论:完善ADR监测报告制度及其分析评价,开展重点监测品种的追踪和信息通报,形成有效信息流,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作者:李美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6月间,笔者所在医院内科收治的100例内科疾患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住院期间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组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发生意外死亡和放弃随访的混着例数明显多于实验组。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对不安全因素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水平,实施细致而专业的人性化的护理,开展正确的安全性教育能够有效地降低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减少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作者:刘静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2010年在我院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我科于2012年3月被评审为优质护理服务病区。优质护理要求在护理服务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保证护理水平的提高。腹膜透析置管术是有创手术,做好护理工作能有效降低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挽救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红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多根牙残根残冠经根管治疗以及冠修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口腔门诊收治要求保留残根残冠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4到61周岁,经根管治疗以及冠修复治疗,随访观察6到24个月,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2例多根牙残根残冠修复,成功例数48例,失败4例,成功率为92.3%。结论:在口腔临床修复中,选择性保留残根残冠,经根管治疗再行桩核冠或冠桥修复,能够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正毅;姚月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由于现代医学治疗周围性面瘫有局限性,容易留下后遗症,并且在基层临床中,传统上周围性面瘫患者普遍认为面瘫系由“毒风”所致,需要中医针刺治疗才有效,因此周围性面瘫病人在针灸临床特别是基层针灸临床中较为常见。自2011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及其他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桂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技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7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波检测,所有病例根据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12例与非冠心病组58例。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增厚发生率为75.9%,冠心病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组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结论:超声波颈动脉硬化斑块检测技术是一种显著有效的冠心病检测方法。
作者:金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MEBO结合美宝创疡贴治疗压疮的疗效,探讨压疮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早期应用MEBO,后期应用美宝创疡贴治疗9例压疮患者共计13处创面,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MEBO结合美宝创疡贴治疗,同时积极营养支持、抗感染、加强翻身等常规治疗,9例患者的皮肤溃疡创面完全愈合,随访半年,无明显瘢痕增生,无反复破溃。结论 MEBO结合美宝创疡贴用于治疗压疮创面,能促进创面再生修复,加速溃疡面愈合,并可减轻瘢痕,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压疮的方法。
作者:徐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冰毯机的降温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的降温法和冰毯机降温法对40例重度中暑患者随机分组:传统组及冰毯机组,每组各20例行降温治疗,并注意降温过程的护理技巧。结果:冰毯机组持续降温不同时间直肠温度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传统组。结论:冰毯机治疗重度中暑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是目前有效、先进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朱文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老年眼袋整形中的临床效果,寻求一种适合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的眼袋整形方法。方法:选择38例76眼行四步法眼袋整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共有38例76眼,其中显效19例38眼,有效17例34眼,无效2例4眼,总有效率为94.74%,共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为10.53%,患者满意度为92.11%。结论:四步法眼袋整形技术对老年性眼袋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老年人的眼袋整形方法。
作者:姚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和微创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微创手术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明显好于保守治疗组,且不良反应较少,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的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李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检测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水平,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对肺结核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IL-10三项指标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TNF-α(pg/ml)为11.9±2.55,IL-6(pg/ml)为8.42±3.15, IL-10(pg/ml)为10.52±2.42;肺结核患者治疗前TNF-α为31.6±4.08,IL-6为42.5±10.26,IL-10为20.4±5.22;肺结核患者治疗后TNF-α为14.3±3.52,IL-6为11.4±2.34,IL-10为19.5±4.58。肺结核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0的水平可以作为肺结核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娟;葛海波;孙思庆;徐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通过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来研究股骨颈骨折中医护理的佳方案,认为根据骨折不同阶段分别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具有促进老年病人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病人家属和社会负担的优点,体现出整体护理在促进患者康复的巨大作用。
作者:季梅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疾病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中对护理满意的患者占80%,而循证组中对于护理满意的患者占96%,循证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疾病有较好改善的患者有15例,占75%,而循证组中疾病有较好改善的患者有18例,占90%,相对于对照组,循证组中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引入循证护理干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疾病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再通率的影响和综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症使用尿激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组织纤溶酶原(t-PA)、血管再通率的变化。以及溶栓后患者体征变化情况,给予及时合理地综合护理。结果: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及合理的临床护理后,63例患溶栓成功,所占比例为75%;13例其中出现频发室性早搏;5例患者在溶栓出现局部出血;2例溶栓后出现低血压;1例患者死亡。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可以显著性的提高临床上的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为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做出贡献。
作者:李亮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红景天胶囊治疗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以红景天胶囊治疗低氧血症30例,并与刺五加随机对照进行研究。结果:红景天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显效率为50%,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胶囊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氧分压及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及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服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生化指标的变化表明,红景天胶囊与治疗低氧血症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刺五加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作者:崔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梅毒血清学试验中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RPR法(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与TPPA法(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对梅毒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用两组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不一样,前者与后者之间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特异性抗体可作为为现症感染提示,也可用于临床治疗的疗效观察;而特异性抗体一般情况下用来确诊感染,不常用于疗效观察。两种抗体联合在一起进行检测,可以排除临床上出现的许多梅毒假阳性患者,增加确诊度。
作者:邓丽丽;胡容;叶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