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庆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对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对收治的105例 TIA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寻找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相关因素分析表明,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年龄因素,为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了解相关危险因素的前提下,需要加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患者的护理及治疗,以防其发展至脑梗死
作者:孔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6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给予患者施行有针对性,连续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及时了解中风恢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时进行针对性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如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手术科室医疗纠纷的规律和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分析某医院手术科室106例医疗纠纷的疾病转归、科室分布和引发纠纷的主要因素。结果:引发手术科室医疗纠纷的直接原因是患方对诊疗效果的不满,手术科室的纠纷集中于产科和四肢骨关节外科,侵入性操作失误、病情评估不当是导致纠纷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手术科室医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是防范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手段。近10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发生呈上升趋势。医疗纠纷严重干扰医疗机构正常秩序,造成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巨大损失,降低公众对临床医务人员的信任度;同时也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手术科室所采取的治疗手段以手术、穿刺、介入等侵入性操作为主,侵入性操作具有风险高、影响因素多、效果不确定等特点,如果评估不当、操作失误,往往会对病人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手术科室历来是发生医疗纠纷的首要科室[1]。现统计分析某医院手术科室近8年来106例医疗纠纷的基本规律,以期为手术科室医疗纠纷的防控提供参考。
作者:李航;冯源;王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三腔胃管增加插入深度与普通胃管在胃肠减压中的对比。方法:将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两组病例、年龄及其它条件相似,甲组留置三腔胃管插入深度增加7-10cm 减压,乙组用传统单腔胃管减压,观察两组胃管前48h 抽胃液成功率、堵管发生率、腹痛腹胀改善例数和胃液引流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三腔胃管引流效果优于传统单腔胃管,抽胃液成功率高、堵管发生率低、腹痛腹胀改善例数多和胃液引流量多,有助于胃肠减压;三腔胃管的耐受性优于传统单腔胃管,护理更方便。
作者:任彦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舒适护理模式是萧丰富先生在1998年提出的又称“萧氏双 C 护理模式”,它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气管切开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应急措施,解除或预防咽喉部或气管上部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或窒息。本文探讨舒适护理在12例舌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应用,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2例舌癌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局部癌肿扩大切除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股前外侧肌皮瓣转移修复术、气管切开术。术后留置气管套管、负压引流管、尿管、胃管等,患者通气方式改变,不能经口进食,术后体位的限制,加上手术创伤大,范围广,伤口的肿胀疼痛等,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不能发声,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使患者更加焦虑。我们将舒适护理贯穿在患者整体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舒适护理。结果12例舌癌患者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治愈拔管出院。
作者:李文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5月在我院分娩且产后有出血症状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状况,总结舒适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精力评分为19.2±2.1,对照组为12.6±1.5;观察组患者的情感评分为11.0±1.5,对照组为6.6±0.8;观察组患者的社会生活评分为9.4±1.2,对照组为4.9±0.4。结论:舒适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患者精力较为充足,疼痛感降低,睡眠质量提升,社会生活理想,可将舒适护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推广应用,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叶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结石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B、C 组,A 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 T 管引流探查治疗,B 组患者采用经胆囊管途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C 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治疗,比较三组间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住院费用结果:A 组的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个组手术住院费用也高于其他两个组,B 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其他它两个组。结论:每种治疗方法具有优缺点,应综合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才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以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高庆冉;荆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文拉法辛缓释剂与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文拉法辛组与西酞普兰组,给予文拉法辛组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西酞普兰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 HAMD、TESS 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文拉法辛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西酞普兰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8周后,两组 HAMD 评分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效果与西酞普兰相近,但前者的见效较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急诊内科快速型心房颤动的中医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共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中医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6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和护理后,心室率下降至(80.54±4.46)次/min,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93.72±3.24)分;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后心室率为(97.13±6.67)次/min,护理满意度得分为(81.05±4.17)分。观察组患者的心室率改善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护理效果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从用药护理、穴位按摩护理及注射护理等方面,对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进一步提高预后质量,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黄正容;邓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所需的医务人员增多,特别是有执业证书的护理人员,非常紧缺,导致护理人员流动性大。而且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低,待遇较差,劳动强度大,护理人员的更替也相应的加快;加之,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医院采取向社会聘用护士来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求,但聘用制护理队伍存在着流动性大的问题影响医院的管理,护理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尽快稳定护理队伍,消除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夏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分析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于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中的应用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08例患有甲状腺结节并行手术处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予以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并发症处理等全面护理,观察治疗情况。结果:通过科学的、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后,108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在术前、术后予以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处理等全面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深度重视。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62例肿瘤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各31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抑郁、焦虑评分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8%。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7.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于肿瘤外科护理中,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健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高频 B 超应用于中国妇女致密型乳腺的乳腺癌筛查价值。方法:将于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行乳腺癌筛查的30000例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经乳腺高频 B 超检查筛查出肿块患者5000例,经手术确诊为妇女致密型乳腺的乳腺癌患者500例,将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和钼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结果比较得知:500例妇女致密型乳腺的乳腺癌患者中,利用 B 超检查发现患者出现微小钙化165例,占总数的33.0%;利用钼靶检查发现泥沙钙化130例,占总数的26.0%。其中,B 超检查发现肿块患者390例,占78.0%,钼靶检查发现肿块患者350例,占70.0%。且102例临床患者在 B 超定位中将肿块准确切除。结论:借助高频 B 超对妇女致密型乳腺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筛查发现:高频 B 超肿块及钙化检出率高于钼靶检查,可将高频 B 超检查作为妇女早期乳腺癌筛查的主要方法,不但能提高乳腺癌患者诊断率,还能提高保乳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评估中成药金刚藤胶囊联合西药抗生素应用于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在我院确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6例,年龄24-65岁,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口服治疗,观察组在使用上述药物的同时加服金刚藤胶囊,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结论:金刚藤胶囊与抗生素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好。
作者:郝小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工作模式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且构建人工气道的病人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比较两组意外脱管率、吸痰次数、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对照组意外脱管率及吸痰次数分别为15.00%及(7.37±1.22)次,观察组分别为5.00%及(5.44±1.02)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对照组病人满意度为67.50%(27/40),显著小于观察组满意度92.50%(3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呛咳、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及痰痂形成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品管圈工作模式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应加以推广及普及。
作者:陈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方法:对2012年到2014年在我科住院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经过精心的手术和科学的护理,入院前伴发跛行的患者,有4例下肢疼痛好转,跛行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入院前出现溃疡者中有5例足部溃疡得到有效控制,溃疡面愈合较好,患处及周围皮肤颜色逐渐接近正常,无一例患者因病情无法控制出现截肢。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作为一项新的治疗技术,护士对患者围手术期间的下肢及足部护理对手术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关键作用,这就进一步加强了护理措施对糖尿病足患者病情恢复的作用。
作者:陈莲花;廖勇敢;龚兴平;王洪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狂犬病暴露着疫苗接种依从性的方法科学预防狂犬病。方法:对不按照医嘱完成疫苗接种的狂犬病暴露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掌握影响接种依从性的因素。提示解决措施。结果:不依从原因主要是接种程序程序时间太长遗忘了接种,没时间接种,没必要接种和副作用太大等。结论:通过电话随访、知情同意和使用“2-1-1”程序接种可提高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疫苗的依从性。
作者:许阳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脊椎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探究针对该病的介入治疗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1例脊椎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 X 线、CT和核磁共振表现,分别探究出了各种方法下的成像特点。该31例患者全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的介入治疗方式,分析治疗效果。结果:X 线表现为栅栏状改变或蜂窝状改变;CT 成像表现为网眼状改变并混有低密度脂肪变;核磁 T1WI 表现为混合高低信号,T2WI 表现为高信号。所有经介入治疗的患者疼痛感均在当天消失。结论: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高度的准确性,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椎体血管瘤的治疗在临床中得到满意的效果,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吉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得到进一步提升,两组研究对象在临床护理效果方面的比较具有差异(P <0.05)。结论:针对脑梗塞患者,予以相关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曹鑫;张杞莹;石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脑梗塞是临床中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脑梗塞会延缓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的运动功能,会导致患者缺乏任何社会兴趣,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治疗脑梗塞中,由于患者生活能力下降以及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应该加强对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治疗工作。本文综述脑梗塞患者出院后电话回访的现状及进展,从电话回访过程中,全面了解脑梗塞患者出院后的症状及现状。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