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在降低骨科手术感染率中的应用

叶红

关键词:品管圈, 骨科手术, 感染率
摘要:目的:探索品管圈在降低骨科手术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品管圈的步骤和方法发动圈员自我管理,探讨手术室在骨科手术感染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骨科手术感染率从1.93%降至1.22%,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对降低骨科手术感染率有良好的效果。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64例宫颈糜烂患者康复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与研究健康教育对宫颈糜烂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4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2例,研究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对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宫颈糜烂患者的康复;健康教育对于宫颈糜烂患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应用热牙胶充填系统进行复杂根管充填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研究热牙胶充填系统进行复杂根管充填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62例采用热牙胶充填系统实施复杂根管充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手术配合方法。结果经研究发现,狭窄根管患者中,有47例充填成功病例,成功率为100.0%,异型根管患者中,有12例充充填公病例,成功率为80.0%。狭窄根管患者充填成功率明显高于异型根管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良好的手术配合,有利于使手术时间缩短,将根管充填密合性提升,在复杂根管充填术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国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中国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围手术期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手术效果,促进康复。方法:回顾性总结1052例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手术配合及术后带环期间及下环后对症宣教及手术的效果观察。结果: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成功1044例,手术时间平均5-8分钟,术中无出血。带环期间,所有患者均无出血、血肿形成、切口裂开、感染、商环脱落等。8例术中放入商环后即发生包皮残端回缩脱出商环,遂改传统包皮环切术。术后7天取环时---例伤口甲级愈合,---例伤口延期愈合。术后随访6-8个月,包皮外形美观,切缘整齐光滑,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促进康复起到了积极重要作用。

    作者:谢登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老年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指导。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江梦雪;王芸;陈俊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护理要点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与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疾病的临床护理要点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者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老年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0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时间的护理后,应用调查问卷以及随访来了解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总满意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7.1%,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为86.7%,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综合护理模式背景下,其临床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较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因此,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故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护理活动中应用与推广,从而为广大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选择性动脉化疗及栓塞在宫颈癌术前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选择性动脉化疗及栓塞在宫颈癌术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经病理活检证实为Ⅰb -Ⅲb 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前分别予以1-2次栓塞及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灶均得到手术切除,于介入治疗后至术前,宫颈直径缩小至0.9-1.3cm;于介入治疗后,经病理提示10例 CR,38例 PR,9例 SD,3例 PD,总有效为达80.00%;术后病理<Ⅱb 期病例各断端未出现癌细胞。结论针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而言,术前予以选择性动脉化疗及栓塞能提高手术切除率,诱导肿瘤周围微小转移灶凋亡,在宫颈癌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红;孔卫平;杜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究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的重要性

    目的:探究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1例麻醉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围术期实施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观察分析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的效果。结果经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后,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麻醉操作时间缩短,无一例患者发生麻醉后并发症,261例(96.31%)患者满意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结论在麻醉手术患者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密切配合麻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促进手术顺利完成,避免发生麻醉后并发症。

    作者:唐晓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BL 教学法在中医肿瘤学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中医肿瘤学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中医肿瘤学专业36名学生分别设为试验组(18名)和对照组(18名),试验组采用 PBL 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以传统带教方法,通过期末考试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总成绩及病例分析部分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中实验组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亦优于对照组。结论:PBL 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有助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郑心婷;林丽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体会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新时期骨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主要是胸腰生理弧线的转折处受外力冲击而导致胸十一至腰二椎体压缩或者脱节,这种病有着很高的发病率。目前我国常见的胸腰椎骨折主要有四种,其中突出的就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有此种病的患者大多脊髓损伤或者下半身瘫痪,为此,必须加强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本文就护理的相关体会展开论述,旨在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护理水平,终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复方消化酶配合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复发消化酶联合曲美布汀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莫沙比利5mg,每天3次;观察组用曲美布汀200mg,每天3次,复方消化酶2粒,每天3次,连续使用4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消化酶联合曲美布汀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时,能缓解患者的多种不良症状,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高铭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腔闭式引流装置用于气胸患者急救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腔闭式引流微创手术用于气胸患者急救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择近一年来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腔闭式引流微创手术治疗的病人分为实察组 A 组、对照组 B 组,每组各60人,所选对象在病情、年龄等普通情况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A 组60例患者进行腔闭式引流微创手术;B 组60例患者用传统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 组没有出现任何术后并发症,而 B 组有5例皮下气肿,3例已发感染。在患者恢复时间上,A 组只需要3天即可下床活动,B 组需7天;A 组6天可出院,B 组需15天。手术操作时间上 A 组:(12.20±4.38)分、B 组:(30.32±18.9)分;手术创口范围上 A 组:(0.17±0.04)cm、B 组(2.42±0.37)cm。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采用腔闭式引流微创手术治疗气胸疗效更佳,操作方便快速、创伤小、安全,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具有临床应用的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缪寿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清 CA -125及甲胎蛋白联合检测肝癌

    目的:联合检测 CA -125和甲胎蛋白(AFP)提高肝癌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率。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内 CA -125的含量,并结合 AFP 指标联合检测的59.4%和75.0%提高到90.7%,并以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由单项检测的59.4%和75.0%提高到两项共同检测的90.7%。结论:测定血清 CA -125并结合 AFP 指标检测在肝癌的诊断上,能提高其特异性和阳性率。

    作者:王莉萍;包翔天;郎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双氯芬酸钠栓致过敏反应一例

    1例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取卵术患者术前行双氯芬酸钠栓(50mg)纳肛止痛,30min 后出现皮肤瘙痒、颜面及双上肢可见淡红色丘疹,以颜面部为明显。未用任何药物,10min 后患者自诉瘙痒加重,立即给予非那根25mg 肌内注射,20min 后患者自觉皮肤瘙痒减轻,1h 后颜面部丘疹颜色变浅,24h 颜面及皮肤丘疹消失。

    作者:陈珠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82例小儿手部烧伤后疤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重点探索手部烧伤后疤痕挛缩畸形患儿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初至2013年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手部烧伤后疤痕挛缩畸形患儿,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手术方法治疗41例对照组患者,同时采用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法治疗41例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的异同。结果:两组手部烧伤后疤痕挛缩畸形患儿接受治疗后 TAM值均有所提高,观察组的 TAM值提高程度显然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剪指甲、穿鞋、穿衣、梳头、刷牙、洗脸、进食等 ADL 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的ADL 评分显然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8.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7.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两组手部烧伤后疤痕挛缩畸形患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法治疗手部烧伤后疤痕挛缩畸形患儿的疗效较佳,值得推广。

    作者:黄秦邶;陈陆平;蔡建;缪志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行政干预对我院1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分析

    近年来,我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问题已得到了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的文件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于2004年8月联合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以规范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我院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需根据手术切口类型做了详细规定,来评价行政干预措施在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中的实际效果。

    作者:梁平;罗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呼吸指导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呼吸指导及护理措施,分析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观察临床护理及呼吸指导方法,指导临床实践。结果:经综合护理与呼吸康复12后周,所有患者呼吸困难得到改善,(RV)残气量低于肺总量25%,1秒用力呼吸量高于肺活量70%。结论:综合规范有效的呼吸指导及护理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恢复和症状改善,可有效延缓疾病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何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纵切并内眦韧带折叠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的研究

    目的:纵切并内眦韧带折叠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的研究。方法本组78列求美者均采用局麻,纵行切口并内眦韧带折叠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结果78列患者术后术后效果均满意,术后随访6月,有1列仍有轻度增生外,其他均恢复良好,结论纵切并内眦韧带折叠行内眦韧带矫正术是避免内眦增生的改良术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尚亮;荆志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初探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55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55例患者经舒适护理,心理和生理均达到佳状态,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结论:对肺心病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林艳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风恢复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6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给予患者施行有针对性,连续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及时了解中风恢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时进行针对性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如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92例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6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腔镜肝胆手术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腹腔镜超声诊断及肝组织离段手术治疗。结果:本组92者中,有70行了胆囊切除手术,手术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术中患者出血量为13.5mL,手术中均未出现残留结石,所有患者在治疗后7天均可出院。对出院的的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1年,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对于剩余的22例患者进行肝脏手术,手术时间为2~3个小时,术中患者出血量为45.43mL,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10天出院。对出院的的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1年,绝大部分患者基本能恢复正常,且未出现血肿瘤复发迹象。结论: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的临床应用中,大大提升了手术效率,并为医生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技术不足之处,因此,腹腔镜超声技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宝林;姜冠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