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肱三头肌侧方手术入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

曹志杰

关键词:肱骨远端, 骨折, 手术
摘要:目的:探究了经肱三头肌侧方手术入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技术和效果。对象: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肱三头肌侧方入路治疗闭合性肱骨骨折16例,其中均为男性患者,年龄在23岁至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岁。方法:在臂丛麻醉起效后,让患者处于俯卧位,在 X 光透视下官场骨折复位和固定的具体情况。结论:手术后,肢体神经恢复良好,肌体肌力也基本达到了患病前的水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病房的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目的:探究与分析儿科病房的优质服务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病房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与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方法下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基础护理组满意度为70.00%,优质护理组满意度为92.50%,优质护理组满意度较基础护理相比明显增高(P <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显著提升儿科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可将其作为目前护理领域中的核心内容,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燕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支气管哮喘药物的治疗现状

    哮喘、气管炎、慢阻肺等疾病是一组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疑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哮喘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和经济负担超过了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总和。”因生态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重,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支气管哮喘诱发因素多种多样,有些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种种药物的治疗作用要害有所差异,现论述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现状,以使更多患者获得康复治疗。

    作者:姜素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凉山彝族地区感染性角膜溃疡病原学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凉山彝族地区感染性角膜溃疡的发病特点及病原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09年至2013年273例诊断为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原学分布、发病高峰、民族人群特征、发病诱因等进行分析。结果在273例患者中,106例病原菌培养阳性,82例细菌培养阳性,18例真菌培养阳性,另外有6例培养发现为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细菌以肺炎球菌为主有32株(36.36%),表皮葡萄球菌16株(18.18%);真菌以镰刀菌为主有14株(58.33%),曲霉菌6株(25%)。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73例患者中以男性居多,共163例占59.71%;农民有190例(69.60%);彝族有170例(62%);9~11月份是高发季节,眼外伤是主要诱因。结论凉山彝族地区经济条件及环境卫生落后,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以中老年彝族男性农民患者居多;主要致病菌是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居多。

    作者:范苏娜;熊灵峰;周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01月-2014年01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有抗病毒治疗指征且未使用过核苷(酸)类似物的患者76例,其中联合组44例,应用拉米夫定100 mg,阿德福韦酯10 mg,每日1次;单药组32例,应用恩替卡韦0.5 mg,每日1次。分别在基线、12、24、48周时留取血清,检测血清 ALT、HBsAg、HBV DNA 定量、治疗前后进行 MELD 评分。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不同时间点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临床疗效比较采用四格表 X2检验,P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果所用入组病例均完成了48周随访。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血清 ALT、HBsAg、HBeAg、HBV DNA 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MELD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具有可比性。48周时,两组患者与基线比较 ALT 复常率、HBV DNA 水平、HBsAg 下降绝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组方法抗病毒治疗疗效肯定,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组相对于恩替卡韦单药组,病毒学突破和耐药发生率相对较低,HBeAg 血清转换率略高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

    作者:盛媛姬;卫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襄阳市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下简称 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或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使用疫苗的种类和接种针次不断增加,AEFI 受到公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客观评价 AEFI 发生情况,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服务行为,现对襄阳市2013年AEFI 监测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刘凡;戴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主动护理在行根管治疗术患者应用效果影响

    目的:探讨主动护理在行根管治疗术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3年6月~12月在我院牙体牙髓科行根管治疗术的患者244例,将其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深化为主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以及医生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情况,包括护理技术操作、健康知识宣教、护患沟通、护理工作质量、护士责任心和医院整体的满意度。结果经过主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健康知识宣教、护患沟通、护理工作质量、护士责任心方面和医院整体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主动护理可明显提高行根管治疗术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邓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护理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实践,从开展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方面入手,同时结合多年的护理经验和理论知识进行探讨。结论:在社区日常护理过程中,通过充分运用以上环节,不仅可以使老年患者高血压病情得以有效及时的控制和康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技能。

    作者:包双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与关节松弛38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与关节松弛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小儿 DDH 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取4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关节松弛评分情况。结果:小儿 DDH 患儿出现关节松弛症(关节松弛评分在3分以上)发生率(63.2%)明显高于对照组(3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4例患儿中有20例采用石膏固定术、手法复位、内收肌切断治疗,成功率达到70%。4例患儿采用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髋臼成形术治疗,术后随访有1例患儿髋关节僵硬,有1例患儿髋臼仍然发育不良,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结论: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和关节松弛的相关性较为明显,小儿 DDH 患儿治疗及预后会受到关节松弛的影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麦鸿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对普外手术患者满意度及焦虑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普外手术患者满意度及焦虑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0例,将其分为传统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情况及治疗过程的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手术后,传统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患者的 SAS 评分较术前比均有所降低,P <0.05。对传统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患者术后的 SAS 评分进行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术后的 SAS 评分下降更明显,P <0.05。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较高,P <0.05。

    作者:李荣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新型敷料应用于气管切开切口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应用于气管切开切口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8月所接收治疗的60例气管切开切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无菌气管切开纱布进行气管切开切口换药,观察组使用新型敷料应用于气管切开切口换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换药次数和感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气管切开切口患者使用新型敷料应用于气管切开切口换药,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邵蕾;王鑫;廖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程序化管理在神经外科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程序化管理在神经外科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 ICU 病房收治的重症患者共10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管理模式下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程序化管理模式下给予护理,比较两种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在程序化管理模式下接受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1±1.28),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评价(9.20±0.17),医生的满意度水平为(92.73±4.21);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管理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为(81.23±2.37),护士的自我效能得分为(7.65±1.29),医生的工作满意度为(78.54±7.63)。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神经外科 ICU 护理工作中应用程序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率,为医生及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关于拔牙术畏惧程度的调查

    目的:了解患者对拔牙有关方面的畏惧程度。方法:对门诊需行拔牙术的成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性畏惧程度较高,45%的患者经历拔牙后畏惧程度降低,局麻注射在畏惧因素中居第一位,有50.4%患者选择今后及时拔除患牙。结论:医师根据不同患者畏惧程度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取得好的疗效。

    作者:朱涛;刘燕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误诊为脑肿瘤的脑型血吸虫病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因“头昏、视物模糊伴发热3周”入院,患者曾以“感冒”在当地诊所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后转往某三级医院,诊断为“左枕叶脑肿瘤”,拟行开颅手术治疗,家属咨询于我院门诊后收住院。既往血吸虫病史,自诉已治愈。查体:T 36.1℃,P 74次/分,R 18次/分,BP 130/80mmHg,神清语利,双侧瞳孔正常,查视力左眼0.8,右眼1.2,视野无明显缺损,颅神经检查(-),四肢活动自如,病理反射未引出。外院头部 CT 提示左枕叶皮层下病变,周围呈“指套样”水肿。MRI 见病变呈不规则长 T1、长 T2信号,增强时局部呈结节样强化(图1)。入院后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240mm 水柱,无色清亮,脑脊液化验常规、生化均正常,脑脊液培养无细菌生长;脑脊液寄生虫检查阴性;血常规 WBC 11.36G/l,NE%79.7%。血清血吸虫检查弱阳性。胸部 CT、腹部超声检查均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征象。因诊断定性困难,给予脱水、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处理。经1周左右治疗,复查磁共振提示病变范围明显缩小,周围水肿减轻(图2)。患者头昏、发热症状好转,视力无明显改善。出院后患者在当地医院继续行抗感染、抗血吸虫(吡喹酮0.9×3次/日×2天)、护肝治疗。出院约1月后,患者再次以“反复发热、头昏伴视物模糊近2月”入院。查体基本同上次入院所述。复查磁共振提示左枕病变范围再次增大,周围水肿明显(图3),入院后行开颅探查:左枕叶病变切除术。术中见脑组织张力高,向外膨出,硬膜与脑组织表面粘连,并可见黄色小颗粒样物,切开枕叶皮层即见异常病变组织,质地较韧,色灰白,部分呈黄褐色,边界欠清,血供较丰富,切除病变组织及附近硬脑膜送病检。病理:(左枕叶)脑血吸虫病(可见急性虫卵结节及慢性虫卵结节),表面硬脑膜镜下见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见吞噬虫卵的异物巨细胞(图4)。术后患者仍有反复发热,行腰穿提示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均正常,无肺部感染及其他部位感染征象,经抗感染、激素处理,约2周后患者无发热,血象正常,无头昏,但视力无明显改善。术后15月随访恢复良好。

    作者:谢红志;卢俊章;刘红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82例传统手术与低位小切口行甲状腺瘤切除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手术与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甲状腺瘤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地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术后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颈部感觉异样、切皮下结节比例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相比于传统手术,疗效更加,更具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正常阑尾的超声显像

    目的:分析观察正常阑尾的声像图特点。方法用高频探头扫查阑尾100例,对其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正常阑尾显示率为73%。结论正确认识正常阑尾可以更好的判别阑尾炎,具有重要的超声价值。

    作者:张鸿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液净化在 ICU 急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探究血液净化在治疗急性肾衰竭方面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ICU 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 IHD 组和 CRRT 组,分别进行间断性血液透析(IHD)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和血肌酐好转情况、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IHD 组及 CRRT 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和肌酐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素和血肌酐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IHD 组总有效率为67.65%,与 CRRT 组的73.53%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对于急性肾衰竭具有较高的疗效,但不同种类的净化治疗在治疗该病症方面存在一定的效价差异,应结合临床多方面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李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糖尿病合并脑中风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脑中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62例糖尿病合并脑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整理分析,62例患者在治疗后接受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没有接受护理的效果,总有效率为99.98%。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痊愈速度,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妇产科急腹症201例的诊断和治疗

    妇产科急腹症是妇产科的常见病之一,病因复杂,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情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且容易和其他以下腹痛为临床症状的疾病相混淆,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因次,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01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期为以后的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于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本文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并发症的分析,探讨其相关因素,从而预防或者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选取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3例透析患者共3580次血液透析治疗记录,对出现的各类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高发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了透析治疗效果,早发现及时处理是预防透析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于士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探讨

    对于舒适护理而言,是一种个性化的、整体性的且具有创造性的护理模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患者在社会、心理、生理以及灵魂上都感受到愉快,缩短以及降低不愉快程度。从而使患者身心均处于佳状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同时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帮助其早日康复,本次研究将对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运用进行阐述。

    作者:马芸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