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珍;孙锟;陈树宝;张玉奇;洪雯静;薛海红
超声技术的发展对妇产科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妇产科临床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超声检查技术在临床工作中担负着其他检查方法不可取代的地位,为妇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筛选、胎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提供了大量信息.
作者:常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孕妇,32岁,孕28周,孕1产0.既往健康,否认母体相关因素及家族遗传病史.超声心动图示:胎心位于左心腔,心尖向左,心律规则.心脏增大,心胸比例0.6,心房/心室长径1.4.
作者:赵晓月;陈亚枫;权太东;虞翌晻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各种MRI检查方法在早期脑缺血动物模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模型.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WI)、超顺磁氧化铁(SPIO)灌注T2WI和常规MRI检查,在不同时间点对模型进行观察.结果DWI在脑缺血的30~90 min可显示高信号区,但缺血范围显示不清;SPIO灌注T2WI在缺血1 h时可显示脑血流低灌注区,无法观察病理改变;T2WI上高信号在脑缺血后6~12 h,可确切观察缺血范围;T1WI无异常发现.结论早期脑缺血的MRI诊断应综合应用不同的成像方法.
作者:万业达;张云亭;刘松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本文介绍一个基于红外定位系统、三维可视化技术和三维图像处理技术的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系统对病人脑部扫描的断层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构,经网格简化和切割等处理后将其显示出来.为了达到手术过程中组织结构的精确定位,采用红外导航技术,利用在病人头部的定位标志点,进行图像坐标系和手术室坐标系的校准.
作者:张仕刚;谢耀钦;包尚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脑梗死的扩散张量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的影像表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包括40例脑梗死患者.影像检查时间从卒中发病后11h至9个月.计算病灶侧与对侧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各向异性指数(AI),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急性期和亚急性早期、亚急性晚期病灶在扩散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慢性期病灶表现为低信号和/或高信号.急性期、亚急性早期病灶ADC平均值(3.2272±1.0126)低于对侧(7.8861±0.5407),P<0.001.慢性期病灶ADC平均值(11.6629±1.4251)高于对侧(7.7248±0.7164),P<0.001.亚急性晚期病灶ADC平均值与对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814.各期病灶的FA、AI平均值低于对侧,P<0.001.结论扩散加权成像可快速检出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责任病灶,但ADC图不能准确评价各期脑梗死灶水分子的扩散状态.FA和AI图像可以清楚地显示病灶各向异性扩散的降低.
作者:刘翔;戴建平;李丽林;李少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对21及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和超声筛查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对22例证实为21三体综合征及8例证实为18三体胎儿的产前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前超声对21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为64%,对18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为89%.结论超声是产前筛查21及18三体综合征的一项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路明;凌梅立;王德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痴呆是当前世界上的流行病之一,阿尔茨海默病是常见的痴呆类型,其诊断和治疗目前都还非常困难.磁共振成像(MRI)和活体磁共振波谱(MRS)技术相对于其他诊断和研究手段而言,具有其特有的无损伤性和多功能性.随着近年来磁共振成像仪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普及,磁共振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中应用发展迅速并日趋广泛.本文综述了磁共振成像和活体磁共振波谱技术近几年来的新进展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还简述了磁共振在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中的研究.
作者:杜小霞;雷皓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女,69岁.5个月前开始出现咳嗽、咳痰,咳嗽频繁,无咯血、胸痛.1个月前出现流涕、发热、气促、咳嗽,予以抗炎治疗,症状好转,仍咳嗽.近1周内咳嗽加剧.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
作者:卢瑞梁;高明勇;杨冠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诊断胎儿体表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仪对974例孕妇、共990个胎儿进行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统计并比较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发现胎儿体表畸形22例51处,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对病变部位判断正确者分别为37处(72.5%)及47处(92.2%),能直观显示病变及对细节判断正确者分别为18处(35.3%)及46处(90.2%).结论三维超声图像立体、直观,为胎儿体表畸形的诊断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优于单纯使用二维超声,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提高产前诊断水平的一个可靠的技术手段.
作者:林小影;朱才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组织谐波成像在腹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腹部疾病患者分别进行传统超声及组织谐波成像,并保存相应的影像图片.然后采用双盲方法对上述影像图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组织谐波成像图片评价明显优于传统超声成像,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组织谐波成像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小涛;陈苏宁;陆雯;张毅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其中10例行常规CT扫描,4例动态增强CT扫描.结果14例肺硬化性血管瘤中13例单发,1例多发.CT平扫肿瘤边界清楚,呈圆形、椭圆形,6例病灶内可见钙化灶,2例病灶周围可见空气新月征.增强后扫描病灶均有明显强化.动态增强扫描,平均强化值达(72.8±8.6)Hu.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在CT平扫中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的特点,增强扫描尤其是动态增强CT扫描对其诊断有较高价值.病灶周围出现空气新月征,有助于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作者:夏宇;刘进康;杨迎;曾纪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卵巢甲状腺肿声像图表现.结果卵巢甲状腺肿占所有畸胎瘤的1.4%(22/1531),22例卵巢甲状腺肿声像图表现为:①多房囊性8例;②囊性内有实性成分10例,其中多房8例,单房2例;③实性内有囊性成分4例.结论卵巢甲状腺肿以多房囊性或多房囊性内有实性成分多见,本组病例中占72.7%(16/22),声像图无特异性,术前很难诊断.
作者:齐振红;姜玉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牙科用三维小视野照射CT(3DX)在口腔内科根尖部硬组织疾病诊断和牙齿解剖学形态影像中的价值.方法应用3DX影像诊断技术,对采用口内法X线牙片不明确诊断的口腔硬组织病变进行三维立体观察,以确定病变部位.结果口内法X线牙片与牙科用3DX比较,3DX诊断部位明确,三维重建可从各个方位、空间、立体观察病变特征.结论牙科用3DX影像精密度高,画面清晰,可从三维角度分析病灶,确定部位,防止误诊,诊断率极高,便于临床治疗及保存牙齿.
作者:赵满琳;内田啓一;新井嘉則;许彦枝;塩岛腾;宫沢裕夫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重建技术(MSCT-IV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疑有输尿管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84例中结石30例,先天变异及畸形24例,癌肿7例,结核5例,炎性狭窄6例,邻近器官恶性肿瘤累及输尿管8例,其他4例.MSCT-IVU不仅能清晰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还可以同时显示管壁及腔外情况.诊断准确率为98.81%(83/84).结论MSCT-IVU是诊断输尿管病变极好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在临床上常规应用.
作者:游瑞雄;李银官;曹代荣;江飞;郑义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男,8岁,发现心脏杂音8年,无紫绀,活动耐力差.查体:心界向左下扩大;于胸骨右缘2肋间与左缘2、3肋间闻及舒张期连续性杂音;P2减低.腹部、四肢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主动脉瓣返流.
作者:陈娇;唐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后的MRI表现.方法21例经病理或临床诊断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在HIFU治疗前、后行腹部的轴位T1WI,轴位T2WI,冠状位SPIR,以及GD-DTPA增强后T1WI的轴位、FFE序列的冠状位扫描.在MRI图像上观察肿瘤在HIFU治疗前、后的大小及信号改变.结果HIFU治疗29个癌灶,其中24个缩小(82.76%),5个增大(17.24%);在T1WI增强上26个(89.66%)出现无信号增强区,12个癌灶无增强区周围见环状强化,7个强化环内见低信号环(T1WI、T2WI、SPIR).无强化区大多在T1WI表现为低信号或高信号,T2WI为低、等信号或高信号,SPIR序列为低、等信号或高信号,FE序列为低信号.结论HIFU治疗后,肝癌瘤灶内可出现多种MR信号改变,MR成像应成为肝癌HIFU治疗效果评估的一种无创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谢琦;江新青;陈胜利;张静;刘璋;沙卫红;周永建;聂玉强;陈国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对435例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探查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五腔心、主动脉弓等切面,并加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心脏血流方向,测量血流速度.结果435例高危孕妇于产前共检出21例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为4.83%,远远高于在低危人群中的检出率,另外尚有3例产前漏诊,2例产前未做心脏超声,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1例误诊.结论应加强产前高危孕妇的胎儿心脏超声检查,降低漏诊率,尽早确诊,尽早采取措施,利于优生.
作者:陈萍;常才;孙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子宫内膜癌重要的预后因素是病变的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学分级等.MRI检查使分期准确性明显提高,尤其对于病人肌层浸润深度的评估.本文比较超声、CT、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作用及分期准确性差异,结果MRI是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作者:王立侠;欧阳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的电刺激在大脑产生的激活,为理解和发展电刺激治疗疾病的方法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对健康被试者的手腕和肘部内侧进行不同频率的低频电刺激,采用功能磁共振仪进行脑部激活图像的采集.结果表明不同频率的电刺激在大脑中的激活具有差异性,引起了运动皮层和躯体感觉区的明显激活.结论提示不同频率的电刺激可能激活了不同的神经通路,这些神经通路可能服务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功能,对于在电刺激的康复治疗中,选择恰当的刺激频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飞燕;胡正珲;赵小虎;王锐;杨振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卵巢肿瘤MR早期动态增强表现与CD44v6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分析64例病理检查证实的含有实质成分原发卵巢肿瘤的早期动态增强MR表现与CD44v6基因表达,CD44v6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果卵巢良性肿瘤主要呈现Ⅲ型曲线(13/19),CD44v6基因表达阳性率低为10.52%(2/19).恶性肿瘤主要呈现Ⅰ型曲线(43/45),CD44v6基因表达阳性率高为46.67%(21/45).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卵巢肿瘤MR早期动态增强表现与CD44v6基因表达相关,MR早期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良恶性卵巢肿瘤诊断及预测预后.
作者:单军;王晓玫;徐坚民;马立国;龚静山;凌人男;饶梓彬;冯晓凤;苏学劲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