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影;朱才义
目的初探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3DE)估测心室容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应用Philips公司实时3DE系统采集19只离体猪心金字塔形数据库,结合相应测量软件用心尖长轴系列平面法分别测量左室容量,并与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和猪心左室排水法实测值比较.结果从方差分析、SNK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看:实时3DE 16平面法(23.31±14.29)ml、8平面法(23.42±14.56)ml估测左室容量值与猪心左室排水法实测值(23.79±14.7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3DE 2平面法(17.94±10.46)ml和二维超声双平面Simpson法(19.67±13.46)m1测值与排水法实测值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时3DE 16平面和8平面法测值与排水法实测值高度相关(r=0.98,P<0.0001),二维超声双平面Simpson法则较逊(r=0.89).结论实时3DE是心室容量准确估测的又一可靠手段.
作者:陈国珍;孙锟;陈树宝;张玉奇;洪雯静;薛海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牙科用三维小视野照射CT(3DX)在口腔内科根尖部硬组织疾病诊断和牙齿解剖学形态影像中的价值.方法应用3DX影像诊断技术,对采用口内法X线牙片不明确诊断的口腔硬组织病变进行三维立体观察,以确定病变部位.结果口内法X线牙片与牙科用3DX比较,3DX诊断部位明确,三维重建可从各个方位、空间、立体观察病变特征.结论牙科用3DX影像精密度高,画面清晰,可从三维角度分析病灶,确定部位,防止误诊,诊断率极高,便于临床治疗及保存牙齿.
作者:赵满琳;内田啓一;新井嘉則;许彦枝;塩岛腾;宫沢裕夫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睾丸微石症(TM)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TM的价值.方法采用直接探测法及低速血流设置对17例TM患者的睾丸内动脉的血流参数进行了检测,并和18例正常人对照.结果TM声像图表现为双侧或单侧睾丸实质内均匀散在的直径≤2 mm点状强回声,后方无声影;分为弥漫型与部分型.睾丸内动脉各血流参数与正常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M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多普勒超声对TM本身无特异性的诊断意义,但它可以从血管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方面为临床提供客观指标.
作者:闫合理;陈东风;韩永华;张晓莉;滕海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各种MRI检查方法在早期脑缺血动物模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模型.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WI)、超顺磁氧化铁(SPIO)灌注T2WI和常规MRI检查,在不同时间点对模型进行观察.结果DWI在脑缺血的30~90 min可显示高信号区,但缺血范围显示不清;SPIO灌注T2WI在缺血1 h时可显示脑血流低灌注区,无法观察病理改变;T2WI上高信号在脑缺血后6~12 h,可确切观察缺血范围;T1WI无异常发现.结论早期脑缺血的MRI诊断应综合应用不同的成像方法.
作者:万业达;张云亭;刘松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栓塞治疗疗效的观察价值.方法对29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于栓塞前、栓塞后1周、3个月、6个月进行彩色多普勒随访观察.结果栓塞后3个月、6个月肌瘤体积显著缩小(P<0.01),平均缩小50.06%、63.70%.术后1周、3个月、6个月肌瘤血流明显减少甚至消失.肌瘤回声可出现强光点、液性暗区、回声增高等改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价栓塞治疗反应的理想工具,对疗效的长期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平;王学梅;张曦彤;蔡至道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诊断胎儿体表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仪对974例孕妇、共990个胎儿进行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统计并比较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发现胎儿体表畸形22例51处,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对病变部位判断正确者分别为37处(72.5%)及47处(92.2%),能直观显示病变及对细节判断正确者分别为18处(35.3%)及46处(90.2%).结论三维超声图像立体、直观,为胎儿体表畸形的诊断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优于单纯使用二维超声,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提高产前诊断水平的一个可靠的技术手段.
作者:林小影;朱才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海马及杏仁核容积改变特点及海马的1HMRS表现.方法探讨22例抑郁症患者及13例健康志愿者两侧海马及杏仁核容积及海马的1HMRS表现.结果抑郁症患者及志愿者均显示两侧海马容积不对称(左侧小于右侧);抑郁症患者两侧海马容积比志愿者有明显减小,杏仁核容积明显不对称(右侧小于左侧);抑郁症患者海马容积缩小与病程缺乏相关性.双侧海马NAA/C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海马及杏仁核容积异常和神经化学的改变可能构成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也说明边缘系统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夏军;陈军;周义成;杨波;张景峰;夏黎明;王承缘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男,8岁,发现心脏杂音8年,无紫绀,活动耐力差.查体:心界向左下扩大;于胸骨右缘2肋间与左缘2、3肋间闻及舒张期连续性杂音;P2减低.腹部、四肢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主动脉瓣返流.
作者:陈娇;唐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卵巢甲状腺肿声像图表现.结果卵巢甲状腺肿占所有畸胎瘤的1.4%(22/1531),22例卵巢甲状腺肿声像图表现为:①多房囊性8例;②囊性内有实性成分10例,其中多房8例,单房2例;③实性内有囊性成分4例.结论卵巢甲状腺肿以多房囊性或多房囊性内有实性成分多见,本组病例中占72.7%(16/22),声像图无特异性,术前很难诊断.
作者:齐振红;姜玉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ET图像中勾画感兴趣区(ROI)的佳方法及标准摄取值(SUV)佳诊断分界点.方法以PETFDG 126例肺部肿瘤图像为例说明,由SUVmax的百分比(50%~100%)为等高线值勾画ROI,得各SUV均值;由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确定ROI佳画法;由准确率大值、Y0uden's指数大值及敏感性与特异性交点确定分界点.结果①优ROI:70%等高线所画ROI的SUV具有大ROC曲线下面积.其3个典型SUV分界点值分别为:2.075、2.825、2.919.②3个典型分界点的准确率、Youden's指数和阳性概率比/阴性概率比均在70%等高线出现较大值.结论提出一套客观画取ROI、确定佳等高线值、及佳分界点的方法,可用于各种示踪剂PET图像中的各种定量指标.
作者:陈英茂;邵明哲;田嘉禾;尹大一;何义杰;姚树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冠状面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oluson 730及Voluson530D三维超声成像仪对33例先天性子宫畸形进行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与传统二维超声检查做比较,并与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查的终结果做对照.结果三维超声冠状面可以显示不同子宫畸形的宫腔结构及宫底外观形态.结论三维超声冠状面图像直观清晰,立体感强,能够描述宫腔特征,尤其是显示宫腔内部结构及宫底外观形态,在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中明显优于二维超声诊断.
作者:蔡爱露;王玥;杜丽敏;解丽梅;周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的电刺激在大脑产生的激活,为理解和发展电刺激治疗疾病的方法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对健康被试者的手腕和肘部内侧进行不同频率的低频电刺激,采用功能磁共振仪进行脑部激活图像的采集.结果表明不同频率的电刺激在大脑中的激活具有差异性,引起了运动皮层和躯体感觉区的明显激活.结论提示不同频率的电刺激可能激活了不同的神经通路,这些神经通路可能服务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功能,对于在电刺激的康复治疗中,选择恰当的刺激频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飞燕;胡正珲;赵小虎;王锐;杨振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子宫内膜癌重要的预后因素是病变的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学分级等.MRI检查使分期准确性明显提高,尤其对于病人肌层浸润深度的评估.本文比较超声、CT、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作用及分期准确性差异,结果MRI是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作者:王立侠;欧阳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层CT灌注成像在评价肺内肿块性质及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4例肺内肿块患者(恶性21例,良性8例,炎性5例)行多层CT同层动态扫描(欧乃派克350 mgI/ml、总量50 ml、速率5 ml/s,延迟11 s扫描,扫描速度4层/0.5 s、周规1.5 s、共扫30 s).利用FUNCTIONAL CT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主动脉和肿块的时间-密度曲线、肿块血流灌注参数值,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肺内恶性和炎性肿块的时间-密度曲线有明显的上升支,达峰值后走行平缓(恶性16例/21例,76.2%;炎性4例/5例,80.0%);良性肿块曲线走行平坦,无明显上升(8例/8例,100.0%).恶性肿块的灌注值、峰值高、峰值高比值和平均通过时间均明显大于良性肿块(P<0.01),此四个参数间呈两两正相关;灌注值与到达峰值时间呈负相关.结论CT灌注成像可为肺内肿块的诊断提供定量的功能信息,有助于肺内肿块的良恶性鉴别.
作者:王秋实;郭启勇;苏惠群;张伟;陈培青;岳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超声技术的发展对妇产科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妇产科临床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超声检查技术在临床工作中担负着其他检查方法不可取代的地位,为妇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筛选、胎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提供了大量信息.
作者:常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价双能量数字减影正位胸片在检出模拟胸部结节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20名正常成年志愿者前胸粘贴模拟结节,拍摄双能量数字减影正位胸片,应用ROC分析比较常规DR胸片与减影后软组织图像的诊断结果.结果高、低年资医师组,软组织图像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常规DR胸片,两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软组织图像对高年资医师组帮助较大.结论双能量数字减影技术可减少肺野内骨骼及其他钙化影响,对胸部结节性病变的检出能力高于常规DR胸片.
作者:郭雪梅;宋鲁新;李玉琦;秦乃珊;蒋学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重建技术(MSCT-IV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疑有输尿管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84例中结石30例,先天变异及畸形24例,癌肿7例,结核5例,炎性狭窄6例,邻近器官恶性肿瘤累及输尿管8例,其他4例.MSCT-IVU不仅能清晰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还可以同时显示管壁及腔外情况.诊断准确率为98.81%(83/84).结论MSCT-IVU是诊断输尿管病变极好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在临床上常规应用.
作者:游瑞雄;李银官;曹代荣;江飞;郑义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本文报告我院自2002年6月-2003年2月门诊经阴式超声诊断宫内胎物残留60例.
作者:窦新颖;孙立涛;王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DSA)三维重建(3D)在前交通动脉瘤诊断和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前交通动脉瘤进行二维血管造影(2D),对22例前交通动脉瘤进行3D分析,对比两组的影像结果、对比剂用量和X线照射剂量.结果3D组可以更加简便、清晰地显示动脉瘤颈及动脉瘤与邻近动脉的关系.3D组对比剂用量和X线照射剂量比2D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3D在前交通动脉瘤的影像诊断中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者:辛涛;陈峰;林军;高述礼;祝宏春;彭均;顾正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痴呆是当前世界上的流行病之一,阿尔茨海默病是常见的痴呆类型,其诊断和治疗目前都还非常困难.磁共振成像(MRI)和活体磁共振波谱(MRS)技术相对于其他诊断和研究手段而言,具有其特有的无损伤性和多功能性.随着近年来磁共振成像仪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普及,磁共振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中应用发展迅速并日趋广泛.本文综述了磁共振成像和活体磁共振波谱技术近几年来的新进展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还简述了磁共振在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中的研究.
作者:杜小霞;雷皓 刊期: 2004年第06期